人民日报日期

196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业生产——从河横大队三麦稳产高'...

第4版()
专栏: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业生产
——从河横大队三麦稳产高产得到的启示
泰县河横大队是江苏扬州里下河地区三麦高产的先进单位。这里,原来以种一熟水稻为主。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业生产,创造了三麦连年高产的出色成绩,积累了一套三麦稳产、高产的经验。
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河横大队的耕地原来大部分是一年一熟的水稻“沤田”,每年亩产只有四百斤左右。对于这种状况,有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安于现状,一种是要求变革。两种态度反映了两种精神状态,核心是为什么种田的问题。贫下中农说得好:为自己种田,安于现状;为革命种田,不断向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的思想革命化,广大贫下中农活学活用“老三篇”,大破“为自己种田”的旧思想,大立“为革命种田”的新思想。
三麦高产的重要措施是深翻土地。河横大队是重粘土,过去牛耕也达不到深耕六寸以上的要求。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坚决克服困难,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用大锹一锹一锹的挖,把每块麦田都深翻六寸以上。经过两个冬春苦战,把一千八百多亩一熟沤田全部改造成为二熟良田,初步改变了落后面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夏熟三麦总产增长了四点一倍,还扩大了棉花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认真探索客观规律
过去,这里流传着一种说法:“三麦是个旱庄稼,丢在火坑里也能长”。长期以来在里下河地区没有给三麦灌水的习惯。
近几年来,河横大队在夺取三麦稳产、高产的实践中,打破了不给三麦灌水的“常规”,不仅保证了三麦稳产、高产,而且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运用毛泽东思想,具体分析农业生产上的传统种植方法,努力探索作物生长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农业生产。
一九六五年,河横大队三麦播种时,遇到了干旱,麦子播种不下去,已经种下去的也不出苗。他们在两块已播种的田里作灌水试验,一块窨透水,一块只放满墒水。两三天后,窨透水的田苗出齐了,放满墒水的田出苗不齐,没窨水的田仍然没有出苗。这个试验,打破了种麦不能窨水的“常规”。但窨水种麦、催苗的经验是不是合乎作物生长的规律性,在整个三麦生长的过程中,要不要灌水呢?河横大队在一九六五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麦生长的全过程,以及本地雨水分布的情况,并在实践中,认真观察三麦在各个不同季节里生长的情况,不断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摸到了规律,解决了三麦生长对水的需要和雨水分布不匀的矛盾,为三麦正常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横大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具体地分析客观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毛主席教导我们:“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只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主动进攻和积极防御
三麦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第一年的秋末到第二年的夏初,经历几个不同的季节,这期间自然条件的变化比较大,霜冻、雨涝、干旱、风、虫、病,都可能对三麦成长造成严重危害。对这些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主动进攻,积极防御的态度,是夺取稳产、高产的重要关键。
几年来,河横大队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不断地批判和克服了各种错误思想,力争主动,防患于未然。有灾无灾,立足于有灾;大灾小灾,立足于大灾。这里地势低洼,四面环河,雨涝威胁很大;地下水位高,湿度大,容易引起三麦烂根早死,增加病虫危害。针对这个情况,在一九六六年和一九六七年,他们用了两个冬春,修成了一条长二十里,高四米,能够防御当地最高水位的大圩堤。在低洼的农田中间开挖了大小穿心沟四十多条。同时,每年三麦播种前,就在田间挖好横沟、竖沟、腰沟,建立完整的田间排灌系统,做到了挡得住,排得出,灌得进,降低了地下水位,基本上达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要求。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知彼,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知己,就是要掌握人们具有的抗灾能力。这样,就能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小麦是最容易发生赤霉病的。河横大队过去对赤霉病事先不防,发病才治,常常造成较大的损失。近几年来,他们认真地研究了赤霉病的发生情况,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一面密切注视三麦从秀穗到成熟前的天气变化情况,一面加强田间检查,掌握了防治赤霉病的主动权。今年四月下旬气温高、雨水多,五月中旬气温又偏高,形成了赤霉病大发生的条件,他们立即普遍用药防治三次,效果良好。
不平衡中抓平衡
在农业生产中,产量不平衡是经常的。从不平衡中抓平衡,就能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出现新的水平。
不平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起来说,不外是自然因素和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从不平衡中抓平衡,就是要细致地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决定作用。河横大队一九六六年开始大面积播种
“六七一”小麦优良品种时,发现一部分早播的冬前生长过旺,后期肥力跟不上,影响产量;肥力足的也易于倒伏,形成了高级“三类苗”。迟播的发得差,冻害重,产量也很低,共同的问题是播种不适时。播种期是自然因素,掌握播种期,把“失时”变为
“适时”,要靠人的因素。河横大队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摸出了“六七一”小麦在霜降后五天左右播种最为适宜。为了适时播种,又从劳力、茬口安排上做了调整,特别是把深翻、施肥、整地等提前做好。在播种时,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大大缩短了播种时间。一九六八年,“六七一”小麦在五天内就播种结束,解决了由于播种不适时而带来的不平衡。
从不平衡中抓平衡,重要的方法是比较。河横大队从生产队之间、田块之间、墒与墒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在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中,经常地在各种范围内进行比较,对于促进高产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比较,一方面及时发现了不平衡的因素,采取某些补救措施;一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年增产提供根据。这几年,河横大队这样做了,在三麦生产上每年都有一些新道道,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扬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报道组 aKm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要“忙”到点子上
河北磁县 葛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毛主席的光辉指示,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指出了根本的方向。是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还是蹲在机关、脱离群众,这是能不能实现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关键问题。
但是,有的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往往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还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工作多,人员少,忙得很,下不去啊!”
忙不忙?革命工作确实忙得很。我们要认真搞好各条战线的斗、批、改,要全面完成党的“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正在干着前人没有干过的宏伟事业,岂有不忙之理?忙,是客观存在的;是正常的革命秩序;是继续革命的需要。
怎么个“忙”法?这里面却大有文章。有一种领导,不是深入基层,而是坐在机关,浮在上面处理问题,结果弄得事务缠身,应接不暇,真是“忙”得很。既然下不去,下面的问题必然要反映到上面来。结果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要求解决问题的人,排成了队,室内有人谈,门外有人等,路上有人截,电话不停地响,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这就是下不去的必然结果。这种作风不克服,越“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越下不去,如此恶性循环,其危害甚大。这样的“忙”,其结果是上面精神“吃不透”,下面情况“摸不准”;忙来忙去,忙个脱离实际,忙个脱离群众,忙个主观主义。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实在不需要这样的“忙”。
革命需要怎样的“忙”呢?需要的是,领导者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带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主动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自觉地斗私批修,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努力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狠抓根本,狠抓活思想,热情地用毛泽东思想宣传群众,武装群众,把毛泽东思想化为群众的灵魂,把毛主席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抓好典型,做过细的工作,总结出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断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这样的“忙”,就“忙”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忙”到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忙”到了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上,才是“忙”到了根本上。
把“人员少,工作忙”做为下不去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应该看到,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新生的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实行“精兵简政”,克服了旧机构层次多、头绪多、矛盾多、臃肿庞大等不良现象,从而为干部摆脱事务圈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创造了条件。领导成员和办事人员少,正是深入下去的有利因素。人员越少,越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越要充分依靠群众。毛主席教导我们:“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要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善于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只要认真实行群众路线,遇事同群众商量,有问题同群众一起研究,就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就不会出现乱忙、瞎忙和空忙的现象。深入基层,接触实际,依靠群众,用毛泽东思想集中群众中的正确意见,再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解决工作多和人员少的矛盾的根本办法。
领导干部能不能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仅仅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和工作方法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有些同志强调“工作忙,下不去”,其背后往往隐藏着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个别人来说,不是“下不去”,而是“不下去”。因此,要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大叛徒刘少奇在政权建设上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群众落后论”,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思想革命化搞好了,工作方法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aKm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南京市朝阳区建筑联社革委会军队代表 孙广信
一天,我正和联社革委会成员研究问题,水电社一位老工人把我叫了出去。他说:“有人反映我们水电社的人经常到馆子里吃饭、喝酒,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当时我想:现在全联社十几个基层单位,正在搞清理阶级队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又突出地摆在眼前,时间拨拉不开,因此,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晚上,我打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想想毛主席的教导,联系老工人的反映,引起了我的警惕,决定到水电社去看看。
一到水电社,发现这个社的革委会副主任小黄,有很大的变化。他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冲杀出来的革命造反派,一向斗争性很强。可是现在,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发表意见模棱两可。这是什么缘故?我决定蹲下来,作进一步深入了解。
我每天背着挎包,深入工地班、组,和工人谈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问题终于发现了。这个社里的一小撮坏人,采取虚报工日,冒领工资,甚至盗窃国家资财等手法,大挖社会主义墙脚。为了掩盖他们的罪恶行径,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干部,经常拉小黄上馆子吃吃喝喝。就这样,小黄开始变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当前的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性?如何指导这个运动?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大课题。”阶级敌人在政治上垮台了,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会经常变换手法,向无产阶级进攻。从小黄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了阶级敌人进攻的新手法。一位老工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孙哪,别看吃吃喝喝,这里面也有夺权斗争哪!”这位老工人的话,说得非常深刻,对我的教育很大。阶级敌人用糖衣炮弹腐蚀干部,是当前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是夺权斗争的继续。
于是,我们在全联社范围内,发动群众,粉碎阶级敌人在经济领域里的进攻,狠狠地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阶级斗争的活生生现实,使小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了触及灵魂的检查。现在,他又斗志昂扬地投入了斗、批、改运动中。
这件事对我教育很深,使我认识到:看事情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本质的东西,都由现象表现出来。有些事情看起来无关大局,实际上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注意调查研究,过细地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掌握阶级斗争的主动权。 aKm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不要坐等群众找上门
江苏省建筑一公司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 孙学典
我担任建筑一公司革委会主任以后,在一段时间里,到上面开会多了,到基层去的时间少了。一次,在路上碰到一位工人,向我反映情况。临走时,他说:“老孙,往后有什么事,我再来找你吧。”这位工人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要他来找我呢,难道我不可以下去吗?
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刚到公司不久,正赶上长江大桥施工的关键时刻。上级要求我们公司在一个月内,负责建成一个桥头堡。桥头堡相当于上海国际饭店那么高,层次多,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场面小,有些同志担心完不成。这是一场硬仗,怎么领导呢?我想起战争年代带领战士冲锋的情景,决心到现场去和工人一道干。许多工人和革委会其他领导成员,看我身体不好,劝我在地面上干,别上高处去了吧!我没有被困难吓住。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和工人一起战斗,在现场解决问题。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斗争的实践使我体会到,领导干部只有生活在群众之中,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我决心象当年和战士在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那样,到工人群众中去,实行面对面的领导。
公司所属九个单位,分布在长江两岸,相距九十多公里。身体健壮的人去转一趟,也觉得累得慌,何况我又有病,公司革委会的同志,为了照顾我的身体,给我准备了一辆小汽车。有时驾驶员把车开到我跟前,追着我,硬要我上车。我就对他说:
“汽车一开,群众就要让开。坐汽车对咱们确实方便,可是群众接近我们就不方便。”我便要了一辆自行车,那里有群众就往那里去。
经常深入群众之后,广大工人把我看作是和他们一样的人,有什么问题就跑来找我,有什么心里话都肯跟我说,有时深夜还来找我谈心。这样,工作也好做了,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就地解决。
一个基层单位的群众代表,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派性,群众意见很大。我坚持对他过细地做思想工作,经常找他谈心,用毛主席的教导开导他。有时,我到基层去找他谈;有时,他上来开会,我就找他谈,谈到深夜,就叫他和我住在一起。经过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这个单位的工作也随之有了起色,很快跃入了先进行列。 aK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