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1962年7月18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历史上的中索联系 '...

第4版()
专栏:

历史上的中索联系
光耀
中国和索马里的友好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七世纪起,我国由于同大食帝国(阿拉伯)的频繁交往而开始熟悉索马里。我国对索马里的最早记载见于晋朝的著述《续博物志》和唐代的《酉阳杂俎》。索马里当时的国名是“拨拔力”,即现在索马里北部的“柏培拉”。
中索之间的交往使两国的文化领域里增加了若干新因素。在索马里语里,把装璜美观的陶瓷饮器以及其他器皿叫“新纳”(Sino)。“新纳”,意即中国货,这说明我国的陶瓷很早就传入了索马里。我国唐代的钱币也传入了索马里。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曾有唐币出土。
我国经由大食商人之手,开始接触到非洲的许多名贵物产,如象牙、犀角、珠宝、龙涎等物。在《续博物志》关于“拨拔力”国家的记载中,提到一种“驼牛、皮似豹、蹄类牛、无峰、项长九尺、身高一丈余”的非洲动物,就是指的现在的长颈鹿。
我国和索马里的联系在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许多来到泉州、广州的大食商人中,有些就是来自索马里。南宋泉州市舶使赵汝适,根据与外商接触的材料,在他所著的《诸蕃志》一书中,提到了两个国家:“弼琶罗”和“中理”。“弼琶罗”在唐代称为“拨拔力”,即现在索马里的柏培拉。“中理”即现在索马里东北部海岸和索科特拉岛。
宋代的一些著述对索马里的社会组织、风俗、物产、自然环境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如《诸蕃志》说,这个国家“有四州(指现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柏培拉、巴拉瓦、撒刺),余皆村落……事天不事佛(指信奉伊斯兰教)……产龙涎、大象牙及大犀角,……亦多木香、苏合香油、没药,玳瑁、至厚”。又如同书关于索科特拉岛的记载说:“大食惟此国出乳香,人多妖术(指崇奉巫术)”。这些记载都与索马里的历史实况相符。
在宋代,我国和索马里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从索马里输入龙涎、犀角、象牙、血碣(麒麟碣)、玳瑁、木香、没药、芦荟、珠宝、乳香之属,向索马里输出的大致是丝绸、瓷器、金属器械、工艺品。1898年在摩加迪沙有宋代铜币出土。
元明以来,我国和索马里的联系进入了更频繁的阶段。
根据《明史》、《实录》、《皇明大政记》、《皇明世法录》、《武备志》、《殊域周咨录》、《星槎胜览》等著述记载,木骨都束(即现在的摩加迪沙)、不剌哇(即现在的巴拉瓦)、竹步(即现在的周巴河)、刺撒(可能为现在索马里北部的撒刺)、白虎松儿(又名速麻里儿,在现在索马里内地),都和明代发生过直接联系。据《明史》记载,自永乐十四年(1416)到宣德五年(1430),木骨都束三次来使报聘,郑和三使其地;不束哇四次来使报聘,郑和三使其地;竹步于永乐中曾入使,郑和亦曾回访其地;刺撒凡三使,郑和亦二使;白虎松儿也曾于永乐中组织了十六人的使团来中国访问。
在明代,由于我国与索马里的频繁交往,我国对远航索马里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在《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蕃图》)中,有着详尽的记载。如《郑和航海图》说:“官屿溜(即现在的马尔代夫群岛中的马累岛)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海图漏“束”字,应为“木骨都束”)”。又载:“在华盖星五指内去到北辰星四指坐斗上山势坐癸丑针六十五更船收葛儿得风(即现在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的瓜尔达夫角)和哈甫儿雨(现在索马里的哈丰角)。《武备志》记载表明,明代远航索马里尽量利用星辰定向和罗盘针路相辅而行。
据《郑和航海图》载,明代与索马里的联系经由两条航线;一条是从印度洋中的官屿溜(现在属锡兰)西航,抵木骨都束。另一条航线则是由亚丁渡海,绕葛儿得风和哈甫儿雨,再经须多大屿(现在的索科特拉岛),直指木骨都束、不剌哇、麻林地(现在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现在怯尼亚的蒙巴萨)。郑和率领的宝船舰队抵东非访问,就是走的这条航线。但实际上明使去索马里还走过由锡兰的别罗里,经溜山国(现在的马尔代夫群岛),直抵不剌哇和由印度小葛兰(现在的魁朗)直抵木骨都束的航线。
在使节互访的同时,物资文化交流也在发展。明代与索马里之间的物资交流,大多数是在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赠送的方式进行的。
索马里从中国方面得到许多重要的东西如锦缎、漆器、布匹、铜铁用具等物。中国从索马里方面得到象牙、犀角、乳香、黄金、琥珀以及幼象、斑马、驼蹄鸡、白鸠[jiū]等名贵动物。根据明成祖的敕令,这些珍禽异兽都放在御苑中专门饲养。
在古代,我国和索马里虽然相去万里,却是天涯若比邻。但是,这种友好关系在郑和访问索马里后不久,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先锋葡萄牙人的入侵索马里而中断。现在中索联系又得到了新生和发展。这雄辩地证明了,人类的进步和团结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人民的友好交往是无法割断的。 TIj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卡贝拉”
唯真
巴西在黑奴解放之前的几百年间,经常爆发黑奴起义。起义的黑奴扶老携幼转入莽林地带安家立业,同时抗拒进剿的地主武装。为对付敌人,起义黑奴普遍传授一种拳术,名叫“卡贝拉”(Capoeira)。“卡贝拉”在巴西语里的意思是“莽林”,即“莽林拳”。“卡贝拉”是一种非常轻捷优美的拳术,现在是巴西的国术,所以也叫“巴西拳”。
不久前我经过巴西东北部的萨瓦多市时,那里一些访问过中国的巴西新闻界朋友,把我拉去看了这种“莽林拳”。他们说,过萨瓦多而不看“卡贝拉”,是一件莫大憾事。
我们来到上萨瓦多(萨瓦多分上、下萨瓦多)的一个广场,它名叫“鞭奴场”。相传在巴西盛行黑奴制的年代里,这个广场是用来鞭打逃亡黑奴的。广场旁边有一所“卡贝拉”学校,当我们踏上这所拳术学校的楼梯时,从楼上传来一阵阵由巴西竖琴和鼓声伴奏的独唱和合唱。歌声低沉而有力,歌词的内容是:
(独唱)“蒂利里卡(剃头刀)是割
人的刀子,
便便大腹当心被划破,
老兄啊,请注意,卡贝拉在
进攻,
(合唱)老兄啊,请注意,卡贝拉在
进攻。”
走进二楼大厅的时候,许多外国游客和巴西别地的旅客,正围坐着观看两个青年人对打。另外有十多个人在旁边伴奏和伴唱。说“对打”并不很确切,因为他们在很激烈的翻滚扑打中,谁也没有碰着谁。巴西朋友们说:这是一种柔化和舞蹈化了的“卡贝拉”,乐器的伴奏和歌声的伴和,是为了使“卡贝拉”更富于诗意和音乐感。拳术学校负责人、七十三岁的巴斯丁纳老先生,知道有中国记者前来参观时,就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卡贝拉”的特点。他还亲自出马,同他的一位得意门生一起,给我们表演了“卡贝拉”。巴斯丁纳先生和他的这位门生都是黑白混血种人。表演开始的时候,随着乐器声,对打双方上场,互相行礼。然后默立约一分钟,名为“入静”,它使表演者作到精神专一。接着作深呼吸,由慢而快,名为“运气”。气运足了的时候,双方精神焕发,体态柔软。这时候,他们互相紧盯着对方,身子左右飘舞,“对打”就开始了。
“卡贝拉”,特别是慢化了的“卡贝拉”给人的印象是,有些部分像我国的太极拳,它很注意借对方的力量摔倒对方。但是,“卡贝拉”只有对打;进攻时用脚多于用手,防御时闪避多于招架;扑滚时,身体并不着地。
“卡贝拉”表演的最大特点还是它的音乐伴奏和歌声伴和。据说音乐和歌声,可以使学拳的人增加兴趣、加深体会、加快学习进度(一般三至五个月可学成);可以使人进入艺术的意境,增强气力,不感到疲劳。舞蹈化了的“卡贝拉”的动作激烈而准确,不许碰到对方。表演者为了表现动作的熟练,经常在手指和脚指间各夹一张锋利刀片,在长时间的紧张“扑打”中,能作到不伤对方一根毫毛。但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这种刀片常能致人死命。
为什么“卡贝拉”被舞蹈化了呢?据说,“卡贝拉”起源于非洲的安哥拉,叫安哥拉拳。它传到巴西后的几百年间,发展成为封建地主谈虎色变的“莽林拳”。因为在黑奴解放前的年代里,每个懂得“卡贝拉”的黑人,常常可以徒手打倒好几个军警。地主、狗腿被黑人用“卡贝拉”打死的也不少。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各大庄园和城市普遍明令禁止“卡贝拉”,违者判以重刑。黑人为了保存他们的拳术,就把它改为柔化和舞蹈化的拳术,来避开军警的追究。虽然这样,舞蹈化了的“卡贝拉”仍然被许多地方禁止,只有在黑人最多的巴伊亚州保存下来。目前它已成为这个州广大群众爱好的艺术,在萨瓦多市,就有二十多所这种业余的“卡贝拉”学校。
“卡贝拉”的历史浸浴了黑人的血肉和泪水,表现了被压迫者的反抗情绪。这种情绪经常反映在一些“卡贝拉”歌词里,例如有一首歌词这样写道:
(独唱)“在那圣达蒂丽莎山上,
黑奴打死了他的主人,
黑奴打死了他的主人,
并不是为了劫夺金钱,
只不过为了满腹仇恨!
(合唱)并不是为了劫夺金钱,
只不过为了满腹仇恨!
“卡贝拉”是巴西的人民拳术,不仅黑人爱好它,各种肤色的人也爱好它。萨瓦多的“卡贝拉”学校的办学宗旨都这样写道:
“学拳只为自卫,不为逞凶。
卡贝拉只教给人民,不教给宪警。” TIj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采风录

荷兰一个村庄的婚礼
荷兰的斯坦布海利思特村的婚礼同其它地方的婚礼不一样。这个村子的每座房子都有一个凉台,它是专门为到了结婚年龄的姑娘而建筑的。当一个小伙子看中了某个姑娘的时候,他必须来到这个姑娘所住的凉台前面,一直要等到姑娘从凉台上向他招手,他才被认为已经取得了姑娘的爱情。
这件事发生后,姑娘必须马上到她的父母那里去,告诉小伙子求婚的事情。父母如果同意,就要请未来的女婿和家人一起吃晚饭。饭后,姑娘的父亲要给小伙子一管特制的烟袋,请他吸平生的第一管烟。因为按照这个村子的风俗,没有结婚的人是不能吸烟的。递给烟袋,就是表明姑娘的家长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
但是这离正式结婚还有段距离,姑娘还要进一步了解小伙子是否已经有维持家计和扶养儿女的能力。一般要等三个月之后才举行婚礼。
婚礼是特别有趣的:新郎和新娘被一辆平日用来运猪的大车载着,在大街小巷里游转。这时候,人们都从屋里出来,向他们的脸上吐唾沫,往他们身上扔土块。据说,这是人们对不忠于丈夫或妻子的行为的惩罚。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这样做,意味着人们希望新郎和新娘婚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定 宇) TIj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美国的底层
迈克·哈林顿的新著《另一个美国》1962年在美国出版。迈克·哈林顿是美国的一个自由撰稿者,他根据自己实地的调查和美国官方发表的统计材料,描绘了“另一个美国”的贫困的真实情况。这本书拆穿了美国垄断资本御用学者加耳布雷思之流所吹嘘的“福利国家”、“繁荣的社会”等的十足鬼话。哈林顿虽然没有从阶级观点来分析美国社会的本质和“另一个美国”的贫困的根源,但是,他的这本新著对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情况仍然是有帮助的。以下是《另一个美国》一书某些章的节译。
无形的国土
有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美国。这个美国在演说中受到歌颂,在电视和杂志中被人大吹大捧。它具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但是,还存在着另一个美国。这个美国大约居住着四千万至五千万公民。他们是贫困的,不管从前和现在都是一样。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摧残,他们生存在对人类体面来说是必要的水平以下。这些人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他们却吃不饱。他们缺乏适当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照顾。
有一些经常性的原因使另一个美国成了无形的国土。一般的旅行者是不会离开主要公路的。因此,他们看不见一切黑暗和污秽[huì]的东西。贫困被美丽与神话掩盖了。美国城市现在发生了变化。根据“总统民权委员会”1959年发表的报告说,城郊分区法使低收入者不能在城市郊区居住,它迫使穷人留在市中心的破破烂烂的地区里,越来越与外面隔绝,很不容易被人看见。衣着也使人们很难发现穷人。由于各种原因,美国比别的国家更容易享受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在美国,穿得体面比在居住、饮食、医疗等方面讲究要容易得多。从衣着上来看,甚至收入极低的人的境况似乎也是很好的。
穷人在政治上也是被人看不见的。另一个美国的人们,一般都不属于任何工会、联谊组织或政党。他们没有自己的院外集团,不能提出自己的立法计划。他们没有面貌,没有声音。这些人不会受到进步的任何影响。相反,那些能给社会其他部分带来较高生活水平的发明和机器,却使他们大受其害。在经济上,他们是倒悬的人。对他们来说,更高的生产力往往意味着条件更坏的工作;农业的进步常常带来饥饿。
被抛弃的人
在美国,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经济的底层。底层一词是恰到好处的描绘,它指的是那些在城市的厨房、火炉间和极低工资下进行劳动的成千上万的看不见的人们。正像犯罪的底层一样,经济的底层也是无形和隐蔽的。
在城市的经济底层,集中了1961年最低工资法所没有包括进去的一千六百多万美国人。他们是家庭的佣工、旅馆的雇员、茶房、洗盘子的人和在小零售商店里工作的人。
城市经济的底层已经证明它自己是与进步绝缘的。把这个经济底层的工人组织起来保护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受着雇主无情的宰割;还受着不正当的工会的欺弄和歹徒的利用。
在三十年代,失业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它使四分之一的劳动力闲置起来,每个人都受了影响。股票暴跌打击了大企业;小企业因为一般的不景气而受挫折;职员像工人一样也遭到解雇。根据三十年代的经验,人们得出了关于“好景”的定义:如果统计材料表明就业人数增加,那就是繁荣;如果就业人数下降或者暂时有四百万至五百万失业者,那就是萧条。这个定义使我们忽视了一个新的现实。现在有这种可能,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这是实际情况:在就业人数上升、消费增加、生产繁荣的同时,发生区域性的萧条,也就是在一般繁荣的情况下,某些类型的工作、整个区域和巨大的工业的困难却有增无减。美国政府曾在1960年宣称,在五十年代高度就业时期,五分之一的失业者是周期性萧条地区和周期性萧条工业中的工人。在萧条地区里,整整有四分之一的失业者已经有半年以上没有工作。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有家庭负担的。黑人的失业率高出白人两倍半至三倍。
经济底层的由来已久的贫困,萧条地区和萧条工业所产生的新的贫困,这些就是美国城市贫困的主要组成部分。
富饶的牧场
在美国,最厉害、最痛苦的贫困也许是发生在农村里。
近年来,有不少人注意到流动农业工人的处境。但是,流动农业工人并不是唯一的受难者。在1961年7月4日(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译注)演说中仍然被提到具有“家庭农场”优点的这个国家里,大约有一百万个“家庭农场”。它们是贫困与落后的中心。与这些小农场所有者同受贫困折磨的,还有固定的农业工人、新农业技术设备工厂的工人。不错,华盛顿有一个大肆吹嘘的农业计划,但是,在农村里,“福利国家”只为有钱人和中产阶级服务的情况,比城市里更为明显。居住在富饶牧场上的穷人,根本被人遗忘了。他们没有受到农业补贴的一分钱的好处。剩余农产品受到的保护是无微不至的,但是,活生生的人却被置于不顾,经常挨饿。
在五十年代里,有一百五十万人离开了阿巴拉契亚高地(阿巴拉契亚为美国东部大山脉,蜿蜒于加拿大魁北克省与美国亚拉巴马州以北——译注)。他们是富于进取的、追求新生活的青年。留下来的是缺乏想像力和失败了的老年人。用马里兰州一个调查报告的话来说,整个区域充满了“失望、沮[jǔ]丧的气氛”。有一个记者报道阿巴拉契亚高地的农民和失业工人的情况说,“一个又一个的郡都是岌岌[jí-jí]可危地依赖着剩余粮食过活。救济已经成为那些曾经是骄傲和富有进取心的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那些不再为矿井所需要的人和无法与中西部机械化农业相竞争的农民,现在成了山区的剩余产品”。肯塔基州发表的一个报告也许最生动地说明了这些人的困境。报告说,六十年代开始时,这个地区的青年离开故乡去外地谋生的,将达青年总数的80%,否则,他们就要甘心忍受极端贫困的生活。一个没有青年的地方,就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地方。
阿巴拉契亚山区居民只是属于一个更大过程中的比较明显的部分。因为在这些山区和美国农村的贫困后面,存在着一个奇怪的逻辑:农业技术革命造成了持续不断的贫困。
三十多年来,机械化改造了美国农村。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按农场平均计算,从1940年到1959年,美国的农业投资增加了六倍。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用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工时,几乎是在不断减少。这使1930年以来农场的数目减少了约二百万个。
农业社会的上层是为数不多的公司农场和大农业主。对他们来说,技术革命意味着惊人的利润和奇妙的生产能力。1954年发表的一次农业全面情况调查报告表明,12%的经营者控制着40%的土地,占有农业贸易总额的60%。他们是农业改造最大的受益者。在美国,农村的底层是一百多万户小农,他们占美国商业农场的40%,但是,只占有农业贸易总额的7%。他们的贫困和缺乏教育的情况与贫民窟的居民无异。随着发明的增加,大农场日益现代化,效率日益提高。但是贫困的人也就更加贫困了。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五十年代中期,56%收入低微的农户的食谱中,缺乏一种或数种主要食物,而不依靠土地为活的农村人口的境况则更为恶劣,他们中间有70%缺乏一种或数种主要食物。
现实是悲惨的。雄辩家和7月4日演说家所珍视的古老的美国形象,是一个以稳固的、独立的自耕农为基础的国家的形象。但是,这不再是真实的了。古老的美国已经为另一个美国代替,昔日的民族骄傲已经化为今日的民族耻辱。
两个国家
六十年代的美国包括一个建立在特殊的、畸形经济基础上的富裕的社会。这个社会往往只增加虚假的需求,而不是去满足人们的需要。六十年代的美国也包括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它的居民陷入瘫痪和残废的生活,与历史和进步脱节。他们没有适当的住屋、医疗、食物和机会。
美国的穷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介于四千万至五千万之间,这个数字决定于用来计算低收入的尺度。
美国的大多数穷人是白人,不过非白人的少数民族所受的贫困和痛苦最为剧烈,最为集中。
美国的穷人生活在世界最强大、最富裕的社会里。当许多人在谈论“福利国家”的时候,他们的苦难却继续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千百万人就化为无形的了。他们从人们的视线和思想中消失,他们没有自由的政治声音。
我们将要忽视我们中间的这个落后的国家多久呢?我们将要对我们同胞的苦难置之不理多久呢?到底多久呢?
(乐山译) TIj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你真运气,小汤姆。根据法律,你有权继承你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
欣然 TIj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美国历史上开支最大的总统
肯尼迪不但是美国历史上财富最多的总统,也是白宫有史以来开支最大的总统。
据六月十八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肯尼迪的个人收入包括两个来源,其一是他作为美国总统所得的年俸十万美元,津贴五万美元与旅行津贴四万美元。另一来源是他从他父亲约瑟夫·肯尼迪那里得到的巨额资产的收益。据估计,肯尼迪现有的资产总额已达一千万美元左右,每年可以为肯尼迪提供至少十万美元的扣除所得税以后的纯收入。
肯尼迪的私人资产大部分是联邦、州和地方的证券,其中约一百万美元是可以免除所得税的,能使肯尼迪得到每年四万美元的收入。肯尼迪本来持有许多股票。在进入白宫以前,他已经把它们脱手了,因此,这次纽约股票行情的暴跌并没有使他受到损失。
据这家杂志说,肯尼迪的资产,在美国历史上只有三十年代初期任总统的赫伯特·胡佛差可与他比拟。但是肯尼迪在当了总统以后,还嫌白宫原有开支不足,而把白宫预算追加到空前高度。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透露,现在美国纳税人每年要付出七百万美元的巨款来充作美国总统和白宫的开支。其中仅仅白宫的管理费用一项就达六十九万三千美元,超过了历届美国总统的开支,比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也增加了十四万三千美元。
据这家杂志透露,白宫的行政人员,包括总统的顾问、助手与秘书在内,还在去年一月间就已达三百一十九人,他们的工薪与行政开支每年高达二百五十万美元。另外,还设有一笔为数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特别开支预算。白宫的警卫人员有一百六十二人,工薪总额达一百一十五万六千美元。
为了驾驶总统出行的交通工具(共有两架座机、四架直升飞机、两艘游艇和许多轿车),白宫还设有一批专职人员,他们包括空军上校和中校各一名,少校两名,士官六名,海军人员二十五名,汽车司机若干人。每年支付给这些人的工薪总额达二十四万九千美元。
此外,白宫现在还有三十四名仆役,三十八名工匠与园丁。据说,肯尼迪还要求在明年增添四名雇员来管理白宫准备建立的一个展览室。这个展览室是肯尼迪的夫人为了给来访白宫的客人参观而设立的。
肯尼迪上台以后,曾经一再表示要节约政府行政开支,但是事实表明,他加给美国的纳税人的负担,比任何一届的美国总统都要多。
(友维) TI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