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北京市公布第七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报讯 记者刘琼近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北京市市长办公会日前研究通过了30处文物建筑及历史遗迹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北京市共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
这30处文物是皇城墙遗址、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绮园花园、东城区前永康胡同7号四合院、僧王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恒亲王府、东城区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会贤堂、拈花寺、雪池冰窖、恭俭冰窖、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93号四合院、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四合院、纪晓岚故居、花市火神庙、上庄东岳庙、丰台娘娘庙、丰台药王庙、北顶娘娘庙、无碍禅师塔、岫云观、灵岳寺、白瀑寺、原麦加利银行、协和医院别墅群、北京大学学生宿舍、京华印书局、德寿堂药店、孙岳墓。这个名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共分三大类,其中古遗址1处,古建筑2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
北京自1957年起,在1979年、1984年、1990年、1995年、2001年分六批公布了234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公布的是北京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具体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三大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保存现状较好,或者是市政府已经投资维修或即将投资维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侧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旧城区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升级,也兼顾到北京城市发展和旧城改造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平顶山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是国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区35个社区有文艺表演队50余支,他们利用辖区单位专业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培训社区文化辅导员。区委区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艺术节,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艺术节设立了健身秧歌大赛、社区戏迷擂台赛、广场舞蹈大赛、卡拉OK赛等节目,社区居民踊跃登台。社区文化把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位居民紧密联系起来,使居民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参与感、满意感,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卫东区还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各社区建起了健身房、图书室和群众娱乐室等,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汇演、展演、晨练、消夏晚会等广场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
(古国凡)(附图片)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爱尔兰“舞之魂”明年元月在京城舞起来
曾经在2000年热演京城的爱尔兰踢踏舞团“舞之魂”又要“卷土重来”,明年元月17日至23日,该团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将上演6场原汁原味的爱尔兰踢踏舞。
引人注目的“舞之魂”舞蹈团,是与“大河之舞”、“舞之王”齐名的三大爱尔兰踢踏舞团之一。该团成立于1997年,多次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演出,至今已舞遍世界。该舞团以爱尔兰舞为精髓,富有技巧地融合了传统爱尔兰风情与弗拉门戈舞、古典芭蕾、爵士和萨尔萨舞曲,以令人兴奋的效果,富有爆发力的表演,让人为之陶醉。全团200余名演员中,许多曾是爱尔兰舞蹈比赛的冠军,在都柏林和伦敦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舞蹈训练。
爱尔兰“舞之魂”此次将为北京观众献上他们的经典之作。回想2000年曾经在北京21世纪剧院演出的场景,许多观众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一票难求,场面火爆,观众气氛热烈。此团2004年元月春节的再度访华,将为北京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徐馨)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京剧《贞观盛事》三进北京
秦柳
京剧《贞观盛事》成了舞台艺术的一道风景,成了民族戏曲的一个品牌,在西安举行的中国戏剧节开幕式演出是它,上海金茂大厦五周年庆典演出是它,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颁奖演出也是它。日前此剧在京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展演时,观众再一次领略了它的风采,这也是《贞》剧第三次走上北京舞台。
该剧导演陈薪伊说,《贞观盛事》讲述的是政通人和,传递的是大唐气魄、大唐盛世华贵典雅、祥和雄浑的人文气质,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台精品剧目中,陈薪伊导演的戏占了两台,除了这出戏,还有话剧《商鞅》,有人说,陈薪伊是精品剧目最大的赢家。而自认为搞了一辈子戏剧的陈薪伊,近日在频频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向媒体敞开心扉,说出了她心中久有的情结。她说,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代表中国艺术?才能长留舞台?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一直想排一出代表国家水准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让后人回眸历史时,对今天感到失望,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用京剧作载体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可能是最好的形式。但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仅靠一个人,哪怕是再大的角儿也完不成。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推动,是众多艺术家的通力合作,《贞观盛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这一代艺术工作者赶上了好时候。
陈薪伊说,过去排一出戏,迫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只能小改小动,剧团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反复修改、推敲,这次是国家的巨额资助,是专家的反复督促指导,使得《贞观盛事》的修改有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和艺术保障。这出戏前后修改了半年多,改动200多处,音乐几乎全部推翻重来,剧情重新进行了梳理,强调了民族风格和京剧本体特征,追求京剧与观众的人性化接触。作为戏曲工作者,我感到庆幸。国家有气魄,国家有实力,艺术家才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打造精品就是打造队伍,打造精品也是打造市场。现在要求我们去演出的地区越来越多,《贞》剧从创作至今已在国内演出了70多场。此次在京演出之后,将赴河北、天津、湖北演出,群众需要好戏,精品工程使我们受益匪浅。(附图片)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事评点
对租书摊的管理不容忽视
陈晓东
现在有许多租书摊点遍布城镇的大街小巷,租书摊的图书一般品种比较多,价格也不贵,花一两角钱就可以租上一本书看一天,挺受人们的欢迎,大多青少年更是经常光顾这里。但大多租书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担忧。租书摊的书大多是武打、言情和漫画卡通之类的书籍,倡导健康文明以及文学名著之类的书籍少之又少,另外,不少书籍封面设计粗糙简陋,内页印刷质量极差,还有不少卡通读物充满了血腥、色情和暴力内容。
学生多看些课外书本无可非议,但一些个体租书摊经营者经营这些充满凶杀、色情、迷信等内容的书籍,对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许多学校对此已经高度重视,制止学生在校内阅读此类书籍,但单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只有全社会联手构筑防护墙,才能还学生一个健康的课外读书市场。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创建学习型社会”征文颁奖
陈尹文
“创建学习型社会”征文暨“创建学习型社会好带头人”评选近日颁奖。50余名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获奖征文作者及“好带头人”参加了颁奖活动。
由文化部人事司、社图司和中国文化报共同主办的本次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征文400余篇,作者来自文化系统、党政部门、教育部门及部队和企业等。征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做法,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马仲川的《学习新风吹皱万泉河水》(海南)、黄则法的《学习是社会发展的恒动力》(福建)、向长治的《十堰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启动六大工程》(湖北)、欧雷的《建设学习型企业铸造持续发展的基石》(山东)、李启贵的《赶场天是农民最好的学习日》(四川)等12篇文章获得“创建学习型社会”征文一等奖;怀忠民、刘满仓、李敏、尹兆书、李长顺、潘毅琴等20人获得“创建学习型社会好带头人”称号。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今日关注
缅怀辉煌,坦言危机,戏剧名家汇聚广东商讨对策——
中国戏剧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刘玉琴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戏剧,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失去芳华,今天已是处境艰难,举步维艰。中国戏剧的命运到底如何?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引起无数人关注。近日,中国戏剧界“各路诸侯”70余人汇聚佛山。继80年代“戏剧观”大讨论之后,戏剧界积蓄了20多年的热情与思考,在有关戏剧命运的交锋中,撞出激情,碰出睿智和火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戏剧危机不容置疑
去年,剧作家、中国剧协副主席魏明伦在长沙岳麓书院、凤凰卫视中文台相继以“当代戏剧之命运”为题发表演讲,尖锐指出当代戏剧所面临的问题。随后,《中国戏剧》展开历时一年的大讨论,由此也奠定了此次“佛山论剑”的缘起。
魏明伦的主要观点是,戏剧走向衰落是必然的。他认为,现在是电视电脑时代,人类社会以戏剧为主要娱乐方式的时代已过去,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成了斗室文娱为主、广场文娱为辅的时代,戏剧已不再是莎士比亚时代了。
戏剧陷入危机,大多数人士持认同态度。上海文广局艺术创作中心主任毛时安说,中国戏剧的危机是全面的、深层次的、行业性的。他说,戏剧有观众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益。现在的票务市场由三部分构成,观众掏钱购买、企业赞助包场、政府摊派,只有第一部分发育得好了,市场才能进入良性循环,而现在是第一部分越来越小,市场也越来越小。
虽然戏剧危机之说成为众人嘴上的话题,几乎众口一词,但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傅谨认为,戏剧的命运要全面看待。城市的戏剧不景气,但农村的戏剧很兴旺;国办剧团有1/3处于空演的状态,很多的民营剧团却办得很好,而且民营剧团越办越多,说明戏剧仍有市场。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说,戏剧出现减少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健康的“收缩”。现在观众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自然就有一些观众分流出去,但从绝对数字上看,未必就减少了。
外部自身都有原因 各路人马各抒己见
戏剧缘何陷入危机,专家学者众说纷纭,风生水起。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认为,文艺的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相适应。戏剧跟不上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它在多种文艺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没有很好改变自己,迅速胜出,因而生存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剧协副主席薛若琳说,戏曲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和勇气,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发展;有些戏剧娱乐性、趣味性相对减弱,总想高台教化,影响了艺术性;没有发挥音乐、舞蹈、表演、舞美等综合性艺术的优势,并丧失了改革与创新的不少机遇,导致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则认为,现在是大众文化走红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丧失了对经典名著、对现实世界、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深层次阅读和感受的能力。
戏剧的危机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往往内外交织在一起。中国剧协主席李默然递交了书面发言,认为要从客观和主观环境两方面查找观众为何流失的原因。他说,大部分剧场改作他用,新建的又追求豪华,剧团用不起,特别是取消了由来已久的剧团与剧场风险共担的产销关系,剧团作战没有阵地,有了产品要沿街乞讨,这些客观环境急需改进。追求豪华、大场面、人海战术,无止境地动用现代科学,在舞台上无内容地演绎技术;一味“以我的艺术要求”为创作演出的出发点与归宿等,这是需要改进的内因。
直面现实找准位置 心平气和惨淡经营
中国戏剧还有出路吗?浓缩了人类社会智慧和精华的戏剧,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内在的生命力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一脉相承,在文化的百花园中,它将永远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直面现实,找准位置,以一份平常心看待戏剧的起起伏伏,这可能是此次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共识。广东艺术研究所所长吴惟庆坦言,戏剧一花独放的年代不可能再来,我们有一份平常心就会保持清醒,沉着应战。
从绚丽归于平淡,形势的变化带来人们心态的调整,思考的角度和应对的方略由此更从容、更全面。郭汉城说,戏剧由于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发展的特有规律,不会消失,当前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树立信心,寻找出路。
有的评论家认为,国家对戏剧发展应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剧作家罗怀臻认为,应尝试走戏剧的都市化道路,随着城市化比例的越来越高,戏剧应创作出适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都市戏剧。
不管以什么方式为戏剧寻找出路,戏剧人自身的努力始终至关重要。李默然说,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安葵认为,戏剧人的观念太陈旧,必须更新。马也说,我们一方面要改善大环境,一方面要从戏剧自身着手,中国传统戏曲必定要经历一次涅槃,对戏剧进行解构、重构到重塑。戏曲必须注重人们生活中的“当下体验”和“日常体验”,注重大众情感的通俗表达和日常的表达方式,使戏曲获得一种当代生活的感性形式。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说,戏剧能否走出困境,关键看我们能否拿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给观众。戏剧需要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品质,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说,戏剧在剧目建设、人才建设、理论建设、民营剧团建设上要舍得下功夫,戏剧要有鲜活的人物、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走进人的心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戏剧的命运和出路取决于外部环境,也取决于戏剧自身,正如戏剧评论家曲润海所说,戏剧人有一份责任,一份真情,一份清醒,耐得住寂寞,殚精竭虑,尔后戏剧才能有所发展。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我国文化经费投入达到历史新高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获悉,我国文化经费投入达到历史新高,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近几年由于中央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明显增加。1998年—2002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和达到324.2亿元,是“八五”时期121.23亿元的2.7倍。2003年中央本级文化事业费5.37亿元,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
孙家正说,近几年全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全国文化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数达到972个,共完成投资30.9亿元,全国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36个。2003年,各地又有一批大型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国家发改委从2002年到2005年计划总投资4.8亿元,用于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以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孙家正强调,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全国文化基础设施会逐步完善起来,最终构建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赋予文化建设的光荣任务。(刘玉琴)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精品剧目冠名授牌仪式在京举行
本报讯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2—2003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和20台精品提名剧目的冠名授牌仪式,近日在京举行。荣获精品剧目和精品提名剧目殊荣的各地文艺团体代表出席了冠名授牌仪式。
由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已启动一年。全国各级文艺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集中优秀人才,投入充足资金,精心组织运作,新创和加工修改出一大批艺术质量上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剧目。经过反复修改和专家的严格评选,最终京剧《宰相刘罗锅》、《贞观盛事》、《华子良》,川剧《金子》等10台剧目获得“精品剧目”称号,20台剧目获得“精品提名剧目”称号。(陈斯)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长篇小说《大路朝天》引起关注
本报讯 近日,文艺报、长征出版社和本报文艺部在京联合召开长篇小说《大路朝天》研讨会。
《大路朝天》的作者张廷竹当过市长,作过大型国企的老总,他以沿海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题材创作的这部小说,揭示了经济和社会变革从萌芽、发展到兴盛的斑斓多彩的历史过程中诸多人物的命运。与会人士认为,这部书是一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象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力作,该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塑造得真实可信,并透过这些人物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和对改革的深层思考。(毕言)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安塞举办“陕北过大年”摄影活动
本报讯 由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安塞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陕北过大年”摄影创作活动将于2004年正月十二至十六在陕北安塞县举行。
为了全方位展示安塞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陕北人过大年的古老风俗,安塞县委、县政府特举办“陕北过大年”摄影创作活动暨“安塞杯”摄影大奖赛。届时,将有千人腰鼓表演、过街表演,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大秧歌、骑毛驴、跑旱船、陕北婚礼等各种习俗和艺术形式也将轮番登场,人们将观赏、拍摄到陕北窑洞、黄土高原、烽火台、古寨堡、崖窑、陕北人的生活习俗等。(师银笙)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越剧《家》走进北大
本报讯 12月30日,羊年岁末,上海越剧院知名尹派小生赵志刚率团走进北京大学,演出新编现代越剧《家》。越剧《家》是为祝贺当代文坛泰斗巴金老人百年诞辰专门排演的新剧目。在今年11月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巴金百年华诞的演出中受到了观众好评。
《家》的故事情节丰富,描写了封建没落大家族中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重氛围渲染,震撼人心,充分展示了巴老的人文思想——对传统社会的反思。演员从剧情和人物出发,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采。(沈玲)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给孩子一片绿色文化的天地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小记
本报记者 向兵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2003年12月28日清晨6时,随着人们早已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开播晨曲那悠扬的旋律,一个崭新的声音应着刚刚跳出地平线的红日,清脆地回响在神州大地。从此刻起,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少年儿童的专门电视频道诞生了。
这是一件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好事。家住西安的罗劲松兴奋地告诉记者,28日他们全家人早早地就起床了,陪着孩子在第一时间收看节目,记住这个有意义的时刻。北京少林武校校长傅彪则特意用录像机录下了这一时刻,让全校3000名师生观看。“开办少儿频道,真正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有了它,孩子们再不用与大人一道看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打打杀杀的暴力影片和滥情的爱情剧了。”为了防止电视节目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这位曾限制学生看电视的年轻校长,这些天认真收看了少儿频道的节目,他激动地说:“少儿频道的节目内容健康有益,形式生动有趣,对学校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都大有好处。”
这位年轻校长的感受,正道出了少儿频道的主旨“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中央电视台领导表示,少儿频道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指导思想。频道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加强对广大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节目注重思想性、针对性、时代性、可看性,以健康向上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给少年儿童一片绿色文化的天地,从而把少儿频道办成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精品频道。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数字时代”里,不少孩子可以说是守着电视长大的。因此像那位校长一样,担心一些只求收视率的电视节目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何止万千。目前,全世界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机构开办了64个儿童电视专门频道,仅美国迪斯尼一家就在全球6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设了本地化的儿童电视频道。我国0—18岁的少年儿童总量达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6%。他们是中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将在他们手中建成,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他们这一代实现。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北京、广东等5个省区市开设了专门的青少频道,而这些频道由于节目缺乏,至今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视的一大缺憾,一个有待电视工作者开拓的广阔空间。
为此,半年多来,中央电视台在广电总局的领导下深入到幼儿园、学校、家庭、政府职能部门及全国妇联、团中央等有关社会团体,广泛征询和听取青少年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青少频道的节目定位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分析全球现有少年儿童电视频道的状况,并专程赴美国考察了世界上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Nickelodeon儿童频道和迪斯尼国际频道,到去年开办的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深入调研。还专门建立起了少儿频道社会咨询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出任名誉主任,原国家总督学柳斌、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等担任委员的这个委员会,为少儿频道提供咨询、调研、评估及前瞻性指导。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少儿频道,中央电视台从今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选拔少儿频道主持人的活动,1600人报名参赛,经层层选拔,最后在32名复赛者中产生了6位朝气蓬勃的新主持人。为了让全国的孩子们能收看到少儿频道,广电总局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抓好少儿频道节目的落地入户工作。
如今已开播的少儿频道每天从6时到24时18个小时的节目中,0—6岁的学龄前儿童、6—12岁的小学生和12—18岁的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公德行动、益智游戏、智力竞赛、自然现象、动物世界、科学探秘、才艺表演、故事小品、音乐电视等各类节目。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更是频道的“主打”节目。每逢整点少儿频道都将播出国产优秀动画片、世界经典动画片。每年寒暑假期间,频道将打破日常节目编排格局,集中安排优秀国产动画片和影视剧、大型竞赛活动和系列片,以及反映少年儿童假期生活的特别报道。
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收看电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学习知识,愉悦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使频道成为少儿的朋友,家长的助手,学校的补充。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真可谓任重道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