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第1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时机尚未成熟 '...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时机尚未成熟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讨论欧盟宪法的欧盟首脑会议失败后,德国总理施罗德不指名地批评波兰说,有些国家把国家利益置于欧洲整体利益之上。但是,了解欧洲联合进程的人们知道,欧盟历来就是在协调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曲折道路上走过来的,各国“戴着国家利益的眼镜”看待欧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倒是一种合理的逻辑。既然欧盟过去能一次又一次就此而争吵,又一次又一次地达成妥协,为什么这一次就闹了个不欢而散,陷入一场严重的危机之中呢?
  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波兰总理米莱尔会晤时,一个问“你松动不松动?”另一个答曰“不”
  其实,会议前的气氛已露出挫败的端倪。尽管德波、德法、德法英首脑会前先后会晤,但没有一丝妥协的迹象。波兰总理米莱尔早就声称不惜使用否决权,而德国总理施罗德则声称“与其获得一个不好的结果,还不如没有结果”。准确地说,几个主要当事国是抱着让会议失败的意图与会的。因此,会议本身的进程很不寻常,首脑们仅仅开过一次不多不少刚好90分钟的全体会议,再就是几次小型的双边会议。而贝卢斯科尼没有提出任何妥协性的方案以供讨论,就早早宣布会议失败了。这跟以往为达成妥协首脑们通宵达旦地讨论的情景大相径庭。据报道,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波兰总理米莱尔的会晤简短之极,一个问“你松动不松动?”另一个答曰“不”。此间舆论指出,以往欧盟各国之所以有不达成妥协不罢休的政治意志,是因为对局势的判断一致,行动也就一致。而这次各方没有这种意志,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欧洲宪法按原先的设想,即使一切顺利,也要在2009年才生效。欧洲还有时间。
  有报章认为,2003年是欧洲的“分裂年”,以分裂始,以分裂终。正如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所说:时机尚未成熟
  观察欧洲今年以来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不难得出欧洲宪法不会现在诞生的结论。今年上半年围绕着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老欧洲”和“新欧洲”公开分裂,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显得更加遥远了。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德法两国与支持美国立场的西班牙和波兰,在欧洲宪法的争论中成了对立的两方,不是偶然的。据此间舆论透露,有些观察家分析道,德法两国有意要“教训”一下波兰。下半年德法联合起来公开与欧盟委员会就《稳定公约》对抗,德法的行动不仅使欧洲舆论对欧元和欧洲货币联盟的前途感到担心,更对这两个大国无视欧盟纪律、奉行实力政策感到不满。《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认为,2003年是欧洲的“分裂年”,以分裂始,以分裂终,欧洲人互相之间分裂已到破裂的边缘。法国的《世界报》认为,欧洲处在“危机”和“混乱”之中。以建设政治联盟为目的的欧洲宪法显然难以在这种气氛下诞生。正如贝卢斯科尼在会上所说,时机还不成热。
  法国偏爱“核心欧洲”,以确保其欧洲领袖地位
  《柏林日报》一篇社论指出,利益均衡的游戏规则是在40年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有取有予是一个共同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在这次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任何一方都没有表现出要达成一致的真正意愿。在这方面,德国和它的主要盟友法国并不比西班牙和波兰的表现好。法国似乎更加偏爱“核心欧洲”的路线。3年前,希拉克总统在对德国联邦议院的讲演中首次提出这个思想。会议前夕,法国报界传出“法德联盟”的构想。而这次会议挫败后,希拉克更加明确地表示,他把欧盟扩大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来接受,但是,所有的成员国不可能都以同样的力度融合。因此,他像从前一样认为“最好”是由一个“先锋集团”在防务、经济或内部安全方面先走一步。据报道,欧洲共同体的6个创始国已在会议前准备好一份声明,但最后考虑到不要发出“分裂信号”而没有发表。另据报道,匈牙利和捷克在会议上表示愿参加“核心欧洲”的发展进程。有分析认为,法国之所以偏爱“核心欧洲”,是为了确保法国的欧洲领袖地位。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欧盟宪法何时能获通过?如果在明年5月第五次扩大前通过宪法,自然皆大欢喜,但是不能不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会议闭幕的声明仅说,请爱尔兰以主席国身份“评估进展的可能性”,在明年3月向欧盟首脑会议提出报告,希拉克、施罗德和贝卢斯科尼在会后表示,可能会停一段时间后才会再重提宪法问题。不仅下一届主席国爱尔兰,很可能再一届主席国荷兰都得面对这个问题。这就是说,直至明年年底都有可能得不到最终解决。
  此间舆论认为,如果制宪进程失败而欧盟却扩大到25个成员国,欧洲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约束力的报价单”,决策将更加困难,各行其是的“诱惑”将会增强。(附图片)
  十二月十三日,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欧盟布鲁塞尔峰会以失败告终。 uhU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12月12日至13日讨论欧盟宪法的欧盟首脑会议失败后,人们议论纷纷:欧洲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欧洲今后该向何处去?虽然直接原因是西班牙和波兰坚决反对欧洲宪法草案关于权力分配的条款,而实际上原因要复杂得多。请看本报驻外记者和本报编辑一起为您——
  解读欧盟制宪之搁浅
  缘起——表决机制问题是此次制宪会议的分歧焦点。法德等要求实行宪法草案提出的“双重多数”制,而波兰和西班牙坚持维护原先《尼斯条约》规定的“有效多数”制。
  裂痕——法德与西波互不相让,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也未能提出有效折衷方案,对立双方不欢而散,欧盟宪法草案未能通过。
  希望——制宪进程虽受阻,但宪法草案中95%的内容已得到解决或取得了共识,只剩下5%问题有待解决。欧盟制宪只是暂时陷入困境。通过一部为所有欧盟成员接受的共同宪法仍是大势所趋。
  出路——宪法草案在明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前仍有机会通过,但也可能延后。欧洲人还有时间,因据原先设想,即便一切顺利,欧盟宪法也要到2009年才能生效。
  波兰:要么尼斯,要么死亡
  本报驻波兰记者 金钊
  欧盟布鲁塞尔峰会欧盟制宪进程因为波兰和西班牙两国坚决反对宪法草案中的“双重多数”表决机制而暂时搁浅,波兰和西班牙两国在峰会中坚决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尼斯条约》确定的表决机制,在此次欧盟峰会前波兰甚至表达了“要么尼斯,要么死亡”的决心,颇似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谶语,说明波兰是拿出了决战的勇气来维护《尼斯条约》的。
  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比喻说,欧盟尼斯会议邀请我们踢足球,但现在却建议开始一场篮球赛
  欧盟新宪法的搁浅是在意料之中的,原因是波兰、西班牙在此次峰会上的强硬表现早有前奏。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布鲁塞尔峰会前明确表示反对改变游戏规则,他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欧盟尼斯会议邀请我们踢足球,但现在却建议开始一场篮球赛。克瓦希涅夫斯基强调《尼斯条约》是被所有欧盟国家接受的,所以不能说这是个“坏协议”。波兰在峰会前提出了折衷方案,希望不要马上推翻《尼斯条约》确定的投票表决机制,而是推迟四至五年,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德法两国的回应。波兰在此次欧盟峰会提出的方案与欧盟制宪委员会主要的分歧在投票表决机制、欧盟委员会委员组成、与北约协调共同防务、基督教价值等几个方面,而分歧的焦点是欧盟宪法中的投票表决机制,波兰和西班牙两国坚持2000年《尼斯条约》赋予它们的投票表决权。
  波兰朝野一致认为哪怕是否决欧盟宪法,也比同意让新成员国接受不平等待遇强
  波兰采取如此强硬的举动是其内政的反映。一是民众的普遍支持。本次布鲁塞尔峰会前一天的民意测验表明,29%的人认为波兰应该否决欧盟宪法;61%的波兰人支持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以让《尼斯条约》尽量长时间的存在,但同时认为要尽一切可能寻找妥协之道,以使欧盟宪法不至搁浅;只有2.5%的被访者认为波兰应该全盘接受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宪法草案;二是波兰朝野在此问题上的空前一致。议会在野的右派主要政党支持政府在制宪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于是就有了“要么尼斯,要么死亡”这样的口号。波兰总理米莱尔12月4日在一次直升机事故中挫伤了两根脊骨,但仍坚持坐着轮椅出席了此次峰会。经过长途飞行和艰苦谈判,米莱尔总理虽然面露疲惫,但还是用略显虚弱的声音表达了不会在投票表决机制中让步的强硬立场。波兰朝野一致认为哪怕是否决欧盟宪法,也比同意让新成员国接受不平等待遇强。
  波兰的媒体也注意到,采取《尼斯条约》的表决方式,拥有8200万人口的德国拥有29张加权票,人口总和为7900万的波兰和西班牙各拥有27张加权票。法国人口6000万,也只有29张加权票。相比之下,法德这两个大国比较吃亏。波兰认为《尼斯条约》正是法德等欧盟大国制定的,现在这些大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一个尚未施行的协议就这样作废在情理上也说不过去。欧盟宪法草案对《尼斯条约》作了修改,德国在欧盟宪法草案新表决机制中的分量将从8.5%增加到17%,法国将从8.5%增加到12%,匈牙利和捷克将从3.5%降到2.1%,而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将从2%降到0.7%,几乎没有分量可言。如此一来,欧盟将完全成为大国的游戏场所。
  欧盟制宪要有紧迫性,但也需要时间充分讨论
  此间分析人士也注意到,波兰在此次峰会中虽然坚持了强硬的立场,但也有些底气不足,六成多的波兰人在制宪问题上赞成通过谈判来达成妥协,媒体中出现了“保卫《尼斯》”这样相对温和的用词。此外,制宪过程本应是波兰与德法两国修复关系的良好契机。波兰在入盟进程中得到了欧盟主要成员国,尤其是德法两国在结构基金等多方面的经济支持,但波兰在入盟谈判结束两周后就与美国签约购买F—16战斗机,而没有购买法国的战斗机。此外,在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前,波兰更是在未通知德法盟国的情况下就与其他9国一起发表了支持对伊动武的声明,一下与反战的德法两国拉开了距离。波兰在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是否要与欧盟渐行渐远,民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波兰人认为波兰外交的取向应该是首先重视同欧盟的关系。布鲁塞尔峰会后两天,欧盟6国就提出要冻结欧盟预算,这不能不使人将这与波兰在欧盟建设中最近的表现联系起来。一旦6国建议得到通过,损失最大的将是波兰。
  虽然欧盟宪法在布鲁塞尔搁浅,但舆论普遍认为,用一次峰会的暂时失败来换取一部完整的宪章是值得的。有评论指出,欧盟制宪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下步的谈判并非从零开始,草案中95%的内容已经解决或取得了共识,只剩下5%的问题等待解决。通过一部为所有欧盟成员接受的共同宪法是大势所趋。欧盟宪法草案提交表决不到半年时间,欧盟制宪要有紧迫性,但也需要时间充分讨论,协调立场。(附图片)
  图中英文意为“欧盟宪法”。(原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uhU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制宪难产 利益作梗
  本报记者 刘超
  此次制宪会议难产的肇端,可以追溯到2000年12月尼斯峰会上成员国连夜达成的妥协。由于英法德意西五大国在欧盟委员会各国代表席位问题上对中小国家作了一定让步,同意东扩后放弃第二个欧盟委员名额,作为“补偿”,《尼斯条约》敲定的有效多数表决票数分配安排明显体现出对五大国的倾斜和照顾,西班牙也就因此得到了仅少于四大国两票的加权票数(27票)。而波兰与西班牙人口和国土面积都较为相近,要求与西班牙享受同等权力,欧盟也一时很难找到恰当的理由拒绝。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人口8200万、贡献25%欧盟财政的德国在欧盟决策过程中拥有的票数和人口不足4000万、入盟3年内即能享受欧盟200亿欧元财政补贴的波兰居然相差无几。可想而知的心理失衡,驱使德国想方设法扭转《尼斯条约》的既成事实。
  在尼斯会议谈判中,德国曾以人口为依据要求表决票数在四大国中独占鳌头,但法国坚持“大国平等”原则,迫使德国最终放弃了这一要求。德国不甘“人口多大,发言权就多大”的方案从此束之高阁,此番在宪法草案中主张2009年11月起“有效多数须能代表半数成员国和60%以上的欧盟人口”,意在将“双重多数表决制度”纳入立法轨道,以酬多年未竟之愿。但在西波两国看来,反映成员国人口多少的场所应是欧洲议会而不是欧盟理事会,《尼斯条约》分配给德国的99个欧洲议员席位几乎是西波两国的总和,德国早该知足了。
  然而德国的要求也并非没有依据。2001年通过的《尼斯条约·东扩议定书》曾对2005年以后的有效多数议决增加了一款新规定:“在理事会以有效多数通过一项决定时,理事会成员可以要求验证:构成此有效多数的成员国,至少代表联盟总人口的62%。如果验证表明此条件未得到满足,所涉决定应不予通过。”这一“双重多数表决制度”对于人口大国德国十分有利,但是《尼斯条约》并没有将这一安排强制化,更没有上升到制宪的法制化高度,只是规定从2004年11月起,欧盟理事会的决议只要拿到321票中的232票、并能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即能构成有效多数。
  票数问题上的争执,究其根源还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抱负未酬者不愿放弃利益诉求,双方均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作为外交行为的根本准则。《尼斯条约》给了波西两国与法德几近同等的决策权,而欧盟宪法草案提出的双重多数表决机制无异于将两国在尼斯会议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大国地位又活生生夺走。同时,对于人口因素未能转化为表决要素来增加法德“发动机”在欧盟事务中的决定权,德法亦心有不甘。当前西波两国都面临着国内政治的压力,领导人皆不愿落下“出卖国家利益”的口实。西班牙明年就要举行全国大选,本来就因参加伊战而支持率下降的阿斯纳尔首相决不愿在这个关头授人以柄;而新近民调也表明2/3的波兰人担心入盟后会沦为“二等公民”,波兰政府在选民的压力下必须做足“奋起捍卫欧洲大国地位”的姿态。
  由是观之,本次首脑会议之所以失败,就失败在未能协调和兼顾大小国之间纷繁复杂、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诉求之上。欧洲一体化虽已剥离主权国家部分坚硬的外壳,然而民族国家的韧性张力,势将继续困扰“欧洲大一统”的寻梦人。 uhU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中小国家不服
  郑园园
  欧洲制宪筹委会主席德斯坦曾在制宪会议上说,欧盟扩大到25国后,按人口数量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人口接近或超过4000万的大国,共有6个,依次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6国占欧盟人口总数的74%。第二类是800万至1600万的国家,共有8个,占欧盟总人数的19%;第三类是人口800万以下的国家,共有11个,占欧盟总人口的7%。扩大后的欧盟共有19个中小国家,而新加入的10个国家,除了波兰,都是小国。这种新情况,造成了欧盟内部在政治、经济诸多层面新的不平衡,也使欧盟的大小国关系出现了全新形势。
  法德一向被誉为欧洲建设的“发动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经两国倡议而成为现实的,故有“法德轴心”的说法。预计欧盟扩大后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会出现“欧洲意志”衰退的情况,法德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提出了“双速欧洲”、“核心欧洲”、“三个同心圆欧洲”等倡议。这次,希拉克又提出“先锋集团”,说法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即法国和德国是核心,是欧洲建设的“发动机”。在欧盟第五次扩大前,“先锋集团”这个词主要是针对新入盟国家的,其含义是:如果你们的觉悟不高,行动迟缓,对不起,你们不能拖后腿,我们先走一步,你们慢慢跟上来吧。
  但是,小国并不服气。有两类小国,一类是现成员国中的小国,如芬兰、瑞典、丹麦等,另一类是东欧准成员国。这些小国以“小矮人”自嘲,但在主权平等、利益分配上毫不让步。从这个意义上看,波兰在这次首脑会议上的表现具有代表性。波兰虽是第六大国,却是以新成员国和中小国利益的代表在制宪问题上与大国较量的。它表达了中小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要求平等参与欧盟事务分享权利的愿望。波兰历史上三次被瓜分,二战中饱受纳粹铁蹄的蹂躏,冷战时又被纳入苏联阵营。冷战结束后,它理所当然地要求回归欧洲,把加入欧盟当作国策;它不接受入盟是大国的“礼物”和“恩赐”的说法。伊拉克危机中,波兰因支持美国主战的立场受到希拉克的训斥,自尊心深受伤害。而今,法国重提“双速欧洲”,举起“先锋”的旗帜,令中小国家侧目。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明确表态说,两种速度对欧洲是灾难。波兰总理米莱尔也认为,两种速度是一体化进程的终结。波兰正是为了避免在“两种速度”的过程中被“边缘化”而采取现在的立场。
  波兰的立场得到不少认同。首脑会议后,欧洲议会议长考克斯表示,他是一个欧洲人,又是爱尔兰人,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是欧洲的主人。爱沙尼亚女外长奥尤兰德说:“大国要求我们学会做真正的欧洲人,我们已经是欧洲人。再说,何谓真正的欧洲人?标准不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我们。”这些声音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但它始终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盟,主权平等原则应该遵守,家长制作风是万万行不通的。
  制宪搁浅了,相信欧洲人有足够的智慧找到一个妥协方案。在寻求妥协的过程中,大国对中小国家的体察和理解尤为重要。其实法德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也应扪心自问:难道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不存在欧洲怀疑论?在批准《马约》和实现欧元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国家不也出现过汹涌的怀疑浪潮?在遵守《稳定公约》方面,我们难道不是开了一个恶例?有了这样的反思,就会以平等的态度同中小国家对话,就会平和地对待中小国家的“反抗”,化解矛盾,以使宪法草案最终获得批准。 uhU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暂时陷入困境
  姚立
  欧盟首脑会议未能就未来欧洲宪法中的决策表决机制问题达成妥协,宪法草案未获最后通过,会议以失败告终。这表明,制宪的过程跌宕起伏,道路十分曲折。然而,将近两年的欧盟制宪进程进展不可小视,毕竟一部实实在在的宪法草案从无到有,摆在了25个新老成员国的面前。
  几年前在一些欧洲国家,“欧洲宪法”还是个犯忌的话题。而今,人们早已跨越“禁区”,讨论的不再是有无必要制订宪法,而是如何将眼前的这部草案修订为一部比较理想、符合欧盟发展需要的宪法。这部宪法草案凝聚了欧盟多少贤人志士和政治家的智慧!
  制宪是欧盟内部不断扩大发展的需要,一部欧盟宪法无疑是欧盟一体化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制宪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欧盟未来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决策问题。在欧盟即将扩大为25国的今天,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运转机制,欧盟未来将无法摆脱其长期以来的决策困境。扩大为25国的欧盟,没有一部根本大法,缺少权力分配法律条文,不仅发展要受影响,就连它本身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作用。那样,欧盟还将陷于“块头”增大而凝聚力和影响力却日益下降的可悲境地。这是那些有志于推动一体化事业的欧盟各国政治家绝对不愿看到、想要极力避免的。
  制宪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制宪的过程就是重新确立欧盟内部“游戏规则”的过程,也是内部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必然会牵涉各成员国的切身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各成员国的欧盟理念有差异、富裕程度不同,大小、新老成员间会出现争议,大国间的分歧也在所难免。每个国家都想在这个重要时刻争取到一个对本国有利的机制,这种争夺在涉及理事会决策表决机制改革等问题时表现得尤为尖锐。这就是刚刚结束的首脑会议以失败告终的原因。维护本国利益和欧盟整体利益的矛盾,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困扰欧盟各国的难题。
  欧盟的历史告诉我们,几十年来,欧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是以各成员国不断向欧盟让渡主权为代价的,它伴随着痛苦的选择,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欧盟就是在不断克服危机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眼下,欧盟在制宪问题上同样陷入了暂时的困境,人们有理由相信,欧盟各国最终会以其特有的“妥协文化”,克服分歧,使欧盟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早日诞生。 uh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