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南昌:新世纪创建新文明(上)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名篇《滕王阁序》中对南昌的赞美。
来到今天的南昌,徜徉在英雄城南昌的清流秀水、绿草鲜花之间,既可以深深品味这个悠久历史文化名城连绵千年的文明古韵,又能强烈感受这里现代文明所释放的勃勃生机。
南昌“以创建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创建”,在新世纪里创建了崭新的城市风貌。市委书记余欣荣提供的数字令人鼓舞:南昌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旅游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经济建设更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今年1—10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6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23%。
不信东风唤不回
南昌位于赣江之滨,北依鄱阳湖,在古代水道交通繁荣时,这座城市商贾云集。但长期的自然经济模式也曾阻碍南昌的城市发展,使她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行列中曾经步履蹒跚。当市场经济的潮声在祖国大地风云激荡之时,南昌的城市建设落后了。2000年,南昌的招商引资还不如一个地级市,仅排在全省第六位。南昌人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病”——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历时10年,三度落榜。南昌何日重振雄风,再度崛起?
2001年夏,刚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孟建柱在南昌调研时,提出要把南昌建成现代文明花园城市和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2001年夏季,是激动的、行动的季节。南昌市一手抓思想解放大讨论,把干部群众的心凝聚到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上来,一手抓创建文明城市,整治环境。南昌市市长李豆罗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创建市长”。他把全部身心扑在了创建工作上,人们说他和市“创建办”的同志是白天加班加点,晚上干过零点,节假日照常到点。他说他有自己的苦衷:“作为一市之长,南昌连个卫生城市、文明先进都评不上,无脸见江东父老呀。”
在这年,全市先后召开经济工作、市容整治和机关干部作风整治3次“千人大会”。每一次会议都催生了全民性的行动:南昌人行动了起来:清除占道经营、拆除违章搭建、万人上街大扫除……短短几个月,整治道路160多条,清理占道市场160个、摊点近6万个,拆除违章搭建55万平方米。南昌的路变得顺畅了。把南昌建设得更美、更亮、更绿,使南昌成为美的空间、人的乐园。急于改变现状的南昌市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理解投入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整治的工作,并在参与过程中找回了自信,找回了文明,找回了精神的家园。
真抓实干得民心
当时任南昌市委书记,现任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的吴新雄谈到当时创建文明城市的艰苦历程时,感慨地说,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南昌走向何处?当时最大的难题在于凝聚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在城市建设上力争形成“北看大连、南看深圳、中看南昌”的局面。南昌的决策者们决心依靠一次次真抓实干,办好一件件实事,改变南昌的落后面貌,赢得民心,赢得信任。
南昌从整治脏乱差入手,整体推进创建工作。两年多来,全市共拆迁违章搭建200多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1万多处,清理各类摊点20余万个(次)。每一次行动,都注意发动群众,关心群众,利民便民不扰民。市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因为他们看到了,政府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拆除危旧房,建起了文化广场。百路大会战,干部上街疏导交通,市民感到路堵心不堵。改造管道,市里用消防车为居民家中送水。整个环境整治期间,群众拍手称快,赢得了“一片拆迁声、一片赞同声、一片喝彩声”的高度评价。
一个个以基础设施及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建设项目,对南昌的城市形象作了新的注解。临江大道、滨江大道等10条景观路建成了,象山、日月、苏圃叠涌等7座绿地广场完工了。2001年8月1日建军节,中山路商业街亮化工程竣工,夜晚,数千盏各式彩灯一起点亮,整条街道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南昌万人空巷,市民像过节似地扶老携幼,看灯逛街。随后,沿江路等23条道路的高层建筑,老福山、司马庙等11座立交桥,抚河两岸、庐山南大道、井冈山大道等重点地段亮起来了。南昌市民对每一次行动,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对每一个变化,都报以热烈的欢呼。
今年6月底,南昌市遭受百年一遇特大降雨的袭击。南昌的下水道有的是20年代设计的,有的是50年代建设的,由于改造还没有跟上,一下大雨,南昌成了一座水城,道路排水不畅,给行人及车辆带来极大的不便,市民对此意见很大。市委书记余欣荣、市长李豆罗等赶到积水最严重的地方察看灾情,了解实情,慰问市民。市委、市政府也由此进行决策,要在两年内投资12个亿改造城市的下水道,使南昌的积水成为历史。12月8日晚,记者来到下水道工地现场采访,看到市政公用局的工人们正冒着冷风冷雨,在开挖隧道,安装水管。局长胡国光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在工地奋战了好几个月。他介绍说,我们动用全部力量,五大排水系统同时动工,目的是在明年雨季前基本解决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确保市领导兑现对市民的承诺。
南昌市的领导认为,他们每天都在接受考试,试卷就是南昌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考官就是历史和市民。人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抓什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就事论事,不做表面文章,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了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及娱乐的需要,南昌八一公园、人民公园先后取消了门票。为了解决在创建中受到影响的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再就业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提出把一切方便让给下岗职工,把一切优惠让给下岗职工,仅今年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7万多人。
文明春风拂社区
象山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冯县保谈到他所在社区的变化时喜上眉梢。过去,居委会在象山南路中段,新四军旧军部对面,原来是几栋危房,杂草丛生。如今,西湖区在这里兴建了全市一流的居委会大楼,建设了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白日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夜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了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和建设文明社区的好地方。近两年来,南昌市克服种种困难,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修建了28个花园式广场,市民亲切地称为“满意广场”、“民心广场”。
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南昌提出了“三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一流的人民生活质量,一流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市委书记余欣荣介绍说,随着南昌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市民素质及文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创建活动的重点放在社区。
今天的南昌大街小巷里,活跃着120支文明纠察队、186支社区文艺宣传队和218个志愿者服务队。市文明办副主任罗小红介绍说,随着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市民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在创建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新经验、新做法。社区“六个一”的建设,即一所市民学校、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宣传橱窗、一支文艺宣传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建设,使市民的眼界开阔了,生活快乐了,身心健康了。东湖区上营坊社区推出的“三官(法官、检察官、警官)、两员(律师、公证员)”进社区的举措,使市民得到来自身边的法律帮助。
“爱心超市”的出现更让人感受到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及爱心的涌动。今年夏天,南昌出奇的热,惠民门社区的居民张海根家庭较为困难,感到难熬酷暑,就来到居委会的“爱心超市”,希望得到一台电风扇。居委会工作者立即向街坊居民发出“通知”——有居民需要一台电风扇。没过多久,“超市”就收到了两台。退休在家的徐邓香说,政府组织的捐赠活动一年约有一两次,她希望将家里一些多余的东西捐给其他困难家庭,现在“爱心超市”实现了她的心愿。她说,这个超市办得好,方便了捐赠人,帮助了困难户。居委会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说,“爱心超市”体现了居民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鲍威尔
本报华盛顿12月8日电 记者吕鸿、任毓骏、王如君报道:正在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晚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双方就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温家宝指出,中美重新交往30多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和曲折,但仍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双方经贸互利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表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坚实的合作基础,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温家宝重申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他说: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同时我们绝不会容忍台湾当局假借民主,搞所谓“公投”,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要求美国政府恪守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
鲍威尔高度评价美中关系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认为温总理此次访美意义重大,将对未来的美中关系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鲍威尔说,美国政府认识到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对最近台湾方面传出的某些信息表示关注。他重申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从根本上不支持“台独”。
双方还就朝核问题交换了看法。温家宝强调,北京六方会谈已使各方的立场有所接近,应继续努力,推动六方会谈进程,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鲍威尔感谢中方为推动六方会谈所作的努力,希望在此框架内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会见后,温家宝出席了鲍威尔举行的欢迎宴会。双方先后致词,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李肇星等陪同人员和美国财政部长斯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等出席。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东将投六百亿建生态体系
新华社广州12月9日电(徐清扬、彭尚德)从2004年至2015年,广东省将投资600多亿元建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日前通过专家评审的《广东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勾画出了未来10年广东生态建设的目标。
按照这个规划,广东省将以“海”“陆”“江”“城”为主体构筑林业生态网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团式林业生态圈,即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生态圈、粤东南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粤西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韩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东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北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和西江中下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
根据规划,到2015年,广东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58.5%以上,从而形成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优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绿色世界,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价值约达9250亿元,广东绿色生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态质量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京粤湘苏采取措施保障供电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贺劲松、常志鹏)“如果没有突发事故,我们采取的措施可以使今年冬季北京地区的供电不受影响。”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正运9日对记者说。
据孙正运介绍,目前华北电网用电形势总体不宽松,先后出现河北南网限电80万千瓦、山西南部限电120万千瓦的情况。目前京津唐电网的最大负荷也已经达到1953万千瓦,比去年冬季最大负荷增加226万千瓦,高峰时段电网的备用电力容量明显不足。
全国其它拉闸限电的省市,也根据不同情况启动和更新了用电缺口应对方案。长沙市7日启动新用电方案,力保城乡居民的生活照明用电;广东省取消了调整用电价格,多用电不再享受优惠电价。而江苏对冶金、化工等六大耗能行业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引导企业低谷时期多用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针对用电量将进一步加大,电力供求趋紧的状况,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公司从11月14日起对两个机组进行为期65天的大修,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图为专业技术人员对转子进行检查。 刘曾生 王良骥摄影报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
实际运算速度居全球十四位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在半小时内精确预报奥运会主会场及周边地区36小时内的天气,用16个处理机一天可以处理180亿次点击。拥有如此强大功能的便是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计算机。
在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共同支持下,联想计算机公司研制的国家网格主结点“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每秒5.324万亿次。据介绍,在2003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最新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深腾6800”实际运算速度居第十四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粮食物流
全国最大交易中心大连挂牌
本报大连12月9日电 记者王科报道:今天上午10时,全国最大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粮食物流中心——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在大连挂牌成立。
中心是吉林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根据强强联合、资源重组、优势互补的原则,由吉林粮食集团、大连良运集团发起,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铁路、港口、主产区粮食集团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和南方主销区加工企业参加共同组建的。粮食物流中心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搭建一条东北粮食主产区与南方粮食主销区之间以及连接国际市场的粮食流通快速通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南六古镇
保护有成效受到联合国嘉奖
本报上海12月9日电 记者娄靖报道:今天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官员在上海向江南水乡6个古镇(江苏省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甪直,浙江省湖州南浔、桐乡乌镇和嘉善西塘),以及同济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颁发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文明城市
本报评论员
两年多来,南昌广大干部群众以不甘落后的勇气,以求新争先的志气,用创建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创建,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凝聚人心,增强信心,赢得民心。人们用“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气象为之一新”来称赞南昌的变化。实践表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创建工作就能取信于民,取得成效。
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参与,是创建工作的不竭动力。创建文明城市,建设花园城市,对南昌人民来说,是人心所向。南昌在创建工作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心一意为了群众,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创建工作得到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人民群众的热情之高,支持面之广,参与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南昌整治环境顺利有效,社区文化红红火火,“四进社区”活动有声有色,这都与群众的参与密不可分。可以说,南昌的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都参与进来了,真正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从老百姓最关切、最盼望的实事难事做起,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环节。南昌地处中部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历史欠账较多,群众要求办的事情很多。南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十分注意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做到实事实办,快事快办,好事好办。在整治环境过程中,针对可能会给部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南昌的各级干部关民情、系民意,始终坚持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使群众看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正在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市容市貌正在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理解,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才能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群众往往最担心、最反感创建工作搞形式,走过场,虎头蛇尾。南昌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为前提。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不是为了一味追求“政绩”,不顾实际。他们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真正让群众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处处有个好环境。创建工作,既要经得起上级的检查,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特别要经得起群众的监督,群众的检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城市的未来负责,才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喜看南昌气象新。南昌通过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城市的活力增强了,文明素养提高了,思想观念开放了,城市环境优美了,经济做强做大了,更重要的是,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南昌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更扎实的工作基础。他们的实践经验,集中起来就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具有普遍意义。文明创建是一个利国利民、造福社会的长效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我们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在深入创新中发展,坚持不懈地扎实工作,文明城市创建之花,就一定能够在祖国大地上越开越鲜艳。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菊会见国防科工系统获奖先进代表勉励他们
再立新功 再创辉煌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记者廖文根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今天上午在京会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获奖先进代表并与他们座谈,勉励他们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的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和职工表示慰问,对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和荣获“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称号的工人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黄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伴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人才队伍,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任务,黄菊希望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同志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立新功。
国防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防科工委1999年设立的面向全国的科学技术奖项,每年评选一次。693个项目获得2003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同时,国防科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评选授予孙汉兴等100名同志首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称号,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工艺现代化,增强军工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色列总统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9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以色列国总统摩西·卡察夫将于12月14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生不懈登高峰
——追记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吴英恺
本报记者 赖仁琼
11月13日凌晨,我国现代医学的先驱者、胸心血管外科的奠基人之一吴英恺院士因病逝世。
两年前,吴英恺就写下遗嘱:“我已91岁,生命即将到尽头,后事必须从简。倘如发现不治之症,不必积极治疗,尽量减少痛苦,让我自然归去。死后做病理解剖,与病历对照,有教学作用的标本由病理科保存。请安贞医院联系火化,不保留骨灰,不化妆,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
遵从吴老的遗愿,北京安贞医院、协和医院的专家一起为他做了病理解剖,并将他的心脏完好地保存起来,准备安放在安贞医院新建的心外大楼里。
这是一颗为“心”而奉献一生的心。
“我的一生中,担任安贞医院院长最有意义。创建北京安贞医院,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的新尝试,是我国医学领域中的新成就,也是我70岁以后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新努力。”
吴英恺在行医、传医和从事医院管理的70多年里,创造了多个“第一”:20世纪40年代,他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由他完成的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第一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切除术,开创了我国心胸外科的先河。多年的临床实践不仅使吴英恺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还使他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195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以来首位中国籍的外科主任;1956年,他主持创办了全军也是全国第一所胸科医院;1958年,他主持创办了北京阜外医院;1961年,他创建了中国医科院心血管研究所;70年代末,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心血管流行病防治研究室;1984年,他创办了北京安贞医院。
1981年3月,组织上安排吴英恺退休,不再担任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当时,吴英恺虽已年届七十,仍觉自己精力充沛,还想干一番事业,把“文革”造成的损失夺回来。那时候,前来就医的心血管病人很多,医院床位却很紧张,等候手术的人有时甚至要等好几年,不少病人因此而延误治疗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吴英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离开阜外医院后,他在北京朝阳医院组建了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供需矛盾,但仍远不能满足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心血管病人的治疗需要。
于是,73岁的吴英恺开始创建北京安贞医院。要在设施简陋的结核病医院的基础上,创建一所以心血管为特色的综合医院。吴英恺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场战斗,一定加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把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和安贞医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医疗研究中心。”
资金短缺,吴英恺就到国家有关部委和企业中寻求支持与合作。一家家地跑,一次次地谈,他的热诚感动了许多人。原石油部领导与安贞医院达成协议,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找到了钱还要盖楼。安贞医院病房主楼是一座1953年建的“工”字楼。1984年底,吴英恺给自己立下“军令状”:10个月后,要把原来的“工”字楼变成“王”字楼,增加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除了增设病房,还要建研究室和国际交流中心,实现医、防、研、教和国际交流5个结合。工程还在进行之时,他便提前向国际同行发出了在安贞医院举行大型心胸外科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工程顺利竣工后,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期举行。令吴英恺和同事们高兴的是,与会外宾全部入住交流中心,吃、住、开会三位一体,为医院今后开展国际国内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吴英恺带领医护人员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边建设边改革,仅用3年时间,就把安贞医院建设成为一家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回想起安贞医院的建设、发展历程,吴英恺十分欣慰。他说:“我的一生中,担任安贞医院院长最有意义。创建北京安贞医院,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的新尝试,是我国医学领域中的新成就,也是我70岁以后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新努力。”
如今的安贞医院已拥有820张病床、1930名职工,年完成心脏手术近3000例,成为以心肺血管为专业特色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为征服心血管疾病,以吴英恺为首的我国医学家参与实施了历时20年的世界高水平、大规模的心血管病协作研究项目——“莫尼卡方案”,并在我国开创性地建立了心血管病防治三级监测网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在全球四大洲2000多万人群中进行“心血管病流行动态及其决定因素监测”,简称“WHO莫尼卡方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水平、大规模、长时间的心血管病协作研究,要求参与国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获得几十万个数据。参加实施“莫尼卡方案”的都是发达国家。73岁的吴英恺亲赴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中国请缨,使我国承担起了对北京73万人进行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的任务。
当时,获知消息的卫生部领导询问吴英恺是否有把握完成这项任务,吴英恺早已成竹在胸,他坚定地说:“有!”
原来,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搞清心血管病的发病规律,吴英恺带队住进北京石景山公社向阳大队,开展高血压的普查普治。后来又将范围扩大到石景山全区20万人,由此创建了村卫生所、区卫生院和市属大医院三级互动防治模式的防治点,这在北京和全国都是第一次。从那以后,防治点的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逐年下降。
接手实施“莫尼卡方案”时,吴英恺正在筹建安贞医院,手下只有吴兆苏、姚崇华两个研究生和几名技术员,设备简陋,工作条件也差。但困难挡不住吴英恺,他参照当年在石景山建立三级防治网的经验,组织力量,串门入户,监测到人,在北京73万人群中建立起了三级立体监测网。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高兴地称赞中国的监测做得好,不但达到了方案要求,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与此同时,吴英恺参照“莫尼卡方案”的技术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群心血管病监测,以推动我国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在他的主持下,16个省、市、自治区大协作,对550万人进行了监测,开创性地建立了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的三级监测网,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专家。
经过20年的资料搜集和分析,今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宣布了这项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心血管协作研究的成果。附有两张光盘的资料汇总册里,刊登着吴英恺的一幅照片,称他为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莫尼卡方案”研究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赞扬。
“‘上医治未病’,预防工作是四两拨千斤!”近20年间,吴英恺积极投身医学科普事业,倡导“爱心护心工程”,举办科普讲座,并拿出个人所得的10万元奖金,印赠了《劝您戒烟》等一批医学科普小册子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吴英恺就致力于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和人群防治。特别是近些年来,面对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急剧攀升、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他心急如焚:“一个医生能救多少病人?一个医院又能救多少病人?《黄帝内经》讲‘上医治未病’,预防工作是四两拨千斤!”
从那时起,无论在工厂、农村,还是公园、社区,吴英恺苦口婆心地给人们讲戒烟、减肥、膳食平衡,深入浅出地讲解医学知识。他倡导并积极参与“爱心护心工程”,带领医护人员在北京18个区县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科学普及和预防保健工作,编印科普读物,举办科普讲座咨询,培训基层医疗保健人员。
1995年,为在北京开展大规模的心血管防治教育,时年85岁的吴英恺拿着他撰写的《北京市高血压防治的新策略》,找到北京市卫生局的领导:“北京的健康教育搞得太晚,惟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大规模的人群教育。”
1995年5月,北京启动了普及医学卫生知识的“健康快车”活动,一大批著名的医学专家参与了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的讲解、咨询。回忆起这项活动,当年参与讲课最多的3位专家洪昭光、胡大一、向红丁感慨万千:吴英恺把准了老百姓健康需求的“脉”。原来医生做科普,没人看得起,吴老带了个好头。
当吴英恺看到结集专家讲课内容的《登上健康快车》出版时,十分高兴。他说:“科研科普要成为一体,医疗预防要成为一体,专家群众要成为一体,这叫整体医学,立体医学,也是21世纪医学前进的方向。”
1998年,吴英恺获得中国医学科学最高奖——中国医学科学奖。平日生活十分节俭的他却把1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出版心血管病防治和自我保健的科普读物,并将20多万册的《劝您戒烟》、《肥胖的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预防保健知识》等送给群众。吴英恺说:“这些册子不求美观,但求普及,没有版权,欢迎翻印。”
今年11月19日,许多人从报上得知吴老辞世的消息后,不约而同地来到北京安贞医院,为吴老送行。鲜红的党旗覆盖着吴英恺,8名年轻的心血管硕士生抬着他的灵柩,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目送这位把一生奉献给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人民大众健康的世纪名医。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关怀清洁工
福建 陈培忠
前几天到厦门出差,在马路边看到了一座造型美观的小房,以为是什么新奇设施。走近一看,原来是清洁工休息室。里面有自来水、热水器、闭路电视、简易床铺等,专门为清洁工人遮风挡雨,洗涤尘埃,消除疲劳。
清洁工长年在户外工作,走遍大街小巷,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没有,这种状况已经有多年了。虽然人们都知道清洁工人的辛苦,但很少有人想到他们的难处。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有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问题在于是否想得到。在建设城市、服务群众中,我们既要有远景发展的“大手笔”,又要有细致入微的“小手笔”。但愿像厦门市这样的“清洁工休息室”,能够成为其他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愿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认真地想一想,维护群众利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