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2月9日人民日报第1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进一步开创新时期对外民间友好工作的新局面 '...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进一步开创新时期对外民间友好工作的新局面
李小林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对于广大民间外交战线工作者来说,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民间外交工作新局面,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家外交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工作必须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对外友好工作,更好地发挥民间外交工作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对外友协工作,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必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积极宣传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对一些重大问题,要毫不含糊地表明我国的严正立场,消除国外对我的误解和偏见,澄清国外对我的一些模糊认识,争取国际社会对我的同情、理解和支持;发挥民间外交的优势,通过人民之间的友谊来促进、推动国家间、地方间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充分发挥民间交往渠道多、接触面广、交往方式灵活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牵线搭桥,推动地方政府间的联系和交往。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这就为我们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民间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民间外交工作实际上就是做人民的工作,而人民的意志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开展民间外交工作中,要搞好外国企业来华投资经商的服务,做好外国经济企业界人士的工作,用我们的诚心、热心来帮助他们,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对别国的“威胁”,而是对世界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从而营造有利于我国的舆论环境;要广交深交朋友,组织各种类型的访问团组,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民间外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多做有益的工作。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民间外交的新局面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交往渠道更加广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传统民间外交的工作模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各种民间友好团体的大量出现,对作为民间外交工作主渠道的对外友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外友协必须善于发挥自身的特点和工作优势,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不断探索新办法和新思路,不断开辟新渠道,拓展新领域,争创新优势,创造新业绩,努力把民间外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国开展的总体外交,既包括官方外交也包括民间外交,既包括政治领域也包括文化、经济贸易等领域。对外友协是我国历史最久、具有权威性的民间对外友好组织。民间友好组织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是官方外交的补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的民间外交立足于人民,着眼于人民,寄希望于人民。这为开创中国民间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找准对外友协的工作定位,切实起到“补充”的作用。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开拓。根据全方位对外交往的总体要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对外交往的针对性。我们要立足于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交往,着力做好对大国和大国集团开展民间交流合作,努力开辟多边交流渠道,到非政府组织交流的舞台上广交朋友。二要不断拓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领域。三要广泛开辟对外交往渠道。对已建立起来的交往渠道,要加强联络、加深感情、加大交往力度,长流水、不断线,在交流中巩固,在巩固中发展。对亟待开辟的新渠道,要加强接触,增进了解,建立互信,逐步发展友好关系。特别是对与我没有邦交的国家和地区,要以民间交往来推动官方关系的发展。四要采取形式多样的交往形式。组织活动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努力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总之,民间外交工作要向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发展,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为营造更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增强素质、凝聚人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间外交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对外友协机关干部队伍,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是做好对外友协工作、开展对外民间交往的重要保证。对外友协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作风。特别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外交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对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外交方针政策,坚持友协工作宗旨,把握大局,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不断提高民间外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努力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领导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深扎根在自己的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里。
  领导干部自己要带头学习,还要善于带动身边的同志一起学习,共同提高。要把不断提高对外友协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在组织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组织学习其他各种新知识,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干部职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改善工作条件,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对外友协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勤奋、稳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在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催人奋进,对外友协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就一定能进一步开创新时期对外民间友好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作者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xq4品论天涯网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谭仲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是历史文化名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和重大任务。
  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人们对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的了解,首先是从对其文化的认识开始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发展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继承、创新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底蕴包括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文物、深厚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城市建筑、人文景观、地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礼仪风尚等方面。这些要素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涵,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创造与弘扬城市文化,既表现为塑造城市的外在形象,还表现为营造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形成良好的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使文化深深地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和产生强大的文化力,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了重要基础。这种文化力所形成的精神力量深深熔铸在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先进文化既是文化教育科技发达的的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核心,更是活跃的文化生产力。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先进文化不是孤立的,它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城市品位的核心是文化。因此,需要营造先进文化的发展氛围,为推动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理想信念、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应着眼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这一点上,奥地利的维也纳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维也纳音乐会经久不衰,举行音乐会的金色大厅让人流连忘返,并非仅仅是金色大厅本身的影响,而是因为那里的演出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多因素综合效应,既是城市人文精神的发扬,更是城市形象的展示。怎样使历史文化名城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效应得到有效发挥,充分展示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地域风情,形成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是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一些城市在规划中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过分追求景观美,大量建造人造景观,使一些很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遭到破坏,这是十分短视的。其实,真正的美是自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是十分难得的财富,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与其花钱造景,不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决不能简单化,照搬照抄,主观臆断,而应遵循规律,尊重科学,以展示和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为基础。
  通过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
  近年来,长沙市在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长沙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城市品位得到提升,社会风尚逐步好转,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注重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作用。通过大力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拓城、通路、增绿、添景为重点改造城市面貌,使古城长沙焕发出新的生机。建设绿化广场、风光带,为城市增添了新的城市景观;开展一系列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素质;进行大规模的、有声有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卫生城市、精神文明先进城市的创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注重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重点开展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建筑、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地域文学艺术、民间风物等的保护和开发。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一批品位高、规模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长沙新的经济增长点。
  注重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近年来,长沙加大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历史文物、近现代标志性建筑、历史区街、自然景观等的保护,先后公布了两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市级16处。
  注重在建设和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区街。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突出抓了“两岸(湘江两岸)一洲(橘子洲)一山(岳麓山)”自然山水景观的保护,并注重其建筑的合理性、文化特色及与历史文化建筑的协调。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划分了绝对保护区、景观保护区、建设协调区三级界线,明确保护要求。对历史文化区街进行了重点保护。着重建设了湘江大道风光带、潇湘大道风光带,并对两旁的建筑实行控高,做到景观自然协调。
  在不断探索中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制定高水平、有远见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必须着眼长远。遵循系统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土地合理利用相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自然山水景观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城市文化特色景观的创造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构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框架。
  把文化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坚持以文化为灵魂,把文化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一是用文化引导规划。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规划一定要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洲城的特点,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二是把文化注入建设。城市建设、城市建筑,包括广场、雕塑、桥梁、公用设施等都要注入文化的内涵,体现独特的个性魅力,用文化感染人、吸引人。三是以文化提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突出抓好以“两岸一洲一山”滨水区为核心的风光区建设,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和风貌。山、水、洲、城是长沙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要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地建设好两岸一洲一山,做到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把每一个景观都建成精品。保护好岳麓山自然景观,建设好湘江风光带和桔子洲,真正把两岸一洲一山建成长沙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长沙的文化资源优势。一是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包括对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基地、文化队伍的建设。重点是提高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特别是要把一些标志性建筑作为精品来建造,使每项设施都成为一部不朽的作品。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长沙文化名牌产品。大力挖掘长沙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文化作品。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注重两个效益相结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长沙的文化产业。
  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大力弘扬长沙深厚的人文精神,用先进的文化来鼓舞人、凝聚人。优先发展教育,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全民学习终身化,建立学习型城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提高国家公务员和广大市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制定有关政策,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利用各种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二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公示制和听证制,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紧抓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环节,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要求的高层次人才。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作者为湖南省长沙市市长) xq4品论天涯网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

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的特性与要求
张阳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是人们历史活动的直接动因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最高追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的特性与要求,以更好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人民利益的至高性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80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益的至高性,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认识到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对人民群众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作威作福,否则党的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做到一切工作围绕实现人民利益来展开,精力心思围绕实现人民利益来聚焦,财力物力围绕实现人民利益来支配,工作政绩围绕实现人民利益来谋求;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和衡量各项决策和工作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使党的事业赢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人民群众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
  人民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一致性
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此,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都作过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人民利益与党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人民利益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
  人民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一致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人民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一致性,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如果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就有可能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与人民利益相背离,其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影响,党的事业受到损害。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实质上是既不对上负责,也不对下负责,这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相悖的。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眼睛往下看,步子往下迈,身子往下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尤其是要经常深入困难多、条件差、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用创新的思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利益。
  人民利益的整体性
人民利益是一个集合概念。从内容上讲,人民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这是一个整体,而不单纯指某个方面的利益。从主体上讲,人民利益是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指某些阶层、某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从内容和主体上讲,人民利益具有整体性。
  人民利益在内容上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们所有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各级领导干部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谋求人民利益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防止只强调实现人民某些方面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利益的倾向。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利益在主体上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协调和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利益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只有率先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改革和建设才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丢掉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丢掉了根本,党的事业就有失败的危险。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始终相信最广大人民群众,时时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愿望,设法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坚决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人民利益的实践性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因此,人民利益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体现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一个长期实践的问题,必须体现和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总而言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但只有通过实践、付诸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人民利益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使之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只是代表人民在行使权力,因此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坚决反对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反对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捞取好处,贪占便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事情;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解决,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必须制定计划、规定期限、明确责任,抓紧时间解决,同时认真做好解释说服的工作,使群众理解,让群众放心,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xq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