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萧灼基
主要观点
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处理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据此完善体制,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后劲。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战略目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处理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据此完善体制,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后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进一步完善。
从主要注重物质资料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必须十分重视。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增强国力,谈不上改善人民生活。但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兼顾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重视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改善、教育文化的发展等,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良好环境。
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转到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兼顾。GDP水平和增长率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单纯追求GDP,一切为了GDP,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目的,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破坏资源、降低效益等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是不可取的。在经济发展中,要统筹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实现综合国力提高的最大化。
从主要注重静态资源配置转到注重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时期社会所拥有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行静态资源配置,追求在现有条件下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单纯从静态上进行资源配置,不考虑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变动,甚至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浪费资源,是一种短视行为。因此,要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上配置资源,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既要十分珍惜土地、森林、淡水、矿藏等自然资源,也要十分关注生态平衡、环境净化等,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针对当时形势,实施了沿海开发战略,在体制、政策等资源分配上,向东部地区倾斜,促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当前必须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统筹东中西部的发展。
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提高西部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可以提高西部2亿多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可以使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率先发展现代工业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熟练劳动力丰富,具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要加快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化进程,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东北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忽视东部地区已经形成的发展优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东部地区,具有继续快速发展的优势和良好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东部地区作用巨大。要鼓励东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在经济运作方面与国际接轨。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
城市与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都有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有所扩大。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更快地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提高,也有利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农村市场,不断增长的农民财富,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不断增加的农产品供给,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良性互动,才能双赢。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要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一是逐步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均资源拥有量;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劳动力闲置;三是改进和创新生产形式,引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企业化等现代管理和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生产现代化,使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进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要对农村为工业化、现代化所付出的资源和贡献给予合理补偿。应提高包括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在内的资源价格,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政府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城乡收入差距。要减轻农民税费负担,提高扶贫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建设;财政要加大支农支出的规模和比重,新增加的财政收入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江河湖库的治理力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影响;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
兼顾效率与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收入差距扩大是一种必然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曾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出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财富在一极积累,贫困在另一极积累”的两极分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我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处在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因为这样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但也必须认识到,收入差距扩大正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协调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坚持效率优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人们除了按照对社会贡献的劳动数量与质量参与分配,还可按照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土地、专利等参与分配。要特别强调,国家不仅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也保护包括投资分红、股票溢价、存款利息、租赁收入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只要是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得的收入,不管数量多少,都受法律保护。鼓励一部分人按照贡献获得合法收入并先富起来,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方针。
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下大力气扶助贫困居民提高收入水平,使之早日脱贫。一是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交通条件,扩大生产门路;二是增加教育投资,提高青少年文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推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四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居住环境,逐步做到住者有其屋;五是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减少疾病,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加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兼顾公平方面,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财政收支是兼顾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调节方式。国家通过税收,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为国家所有,用于公共需要和扶助低收入者,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扩大社会就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而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缓解就业压力,把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把失业人员从社会负担转变为社会财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作了多方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局面,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
坚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最根本、最主要的是靠发展经济。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100万一15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每年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吸收大部分新增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此外,增加就业经费、财政扶贫、失业救助和公共投资,也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能增强综合国力,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投资开发劳动密集型公共产品。当前,一方面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一些公共产品十分缺乏。应大力组织社会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公共产品,例如整治山河、修筑公路、美化环境、清洁城镇等。要加大对农村医院、学校、文化设施等的投资,利用当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的条件,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惠及后代。
加大再分配力度。财政税收是社会再分配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要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扶贫力度。同时,通过支持发展服务产业进行再分配。应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鼓励人们加大服务消费,扩大服务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
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荒山、荒地、滩涂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谁开发、谁使用、谁收益,长期不变。企业开发与个人开发应一视同仁。
鼓励创业。社会成员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大多还能创造社会就业岗位,应予以支持、鼓励和税费优惠。
尊重自然规律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文明多么发达,科学技术多么先进,人类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惩罚人类对自然的侵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从前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建立的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尚未建立。在这个特定时期,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迫切。我国部分地区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过度放牧、掠夺性采矿、砍伐森林等,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近年来,北方的沙尘暴、江河流域的水旱灾害、城市环境质量的迅速下降等,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就是保持人类社会的永续生存和长治久安。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类自身的规模扩张。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人口密度加速增大,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这是一个威胁人类永续生存的重大问题。控制人类自身的数量扩张,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
按照科学办事,尊重自然规律。工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人口的增加,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的追求,都要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导方,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鼓励节能降耗,支持和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产业选择、资源开采、技术运用、生产工艺和排污处理等方面,要考虑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恶化生存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公众每天都在与自然打交道。实际上,政府与企业行为也是由人操作的。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负责是关键。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
张其仔
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这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何重要作用?
答:市场秩序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已经很大,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仅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市场竞争秩序的好坏。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让市场是相对有效率的,而市场效率的基础就是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只有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市场中的无序竞争现象仍比较严重。不良的市场竞争秩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能否建设一个符合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的竞争秩序,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消除深化改革的体制性障碍,从而推进改革进程。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0%以下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从国际贸易的历史看,很多国际贸易磨擦都和市场竞争秩序有关。由于市场竞争秩序关系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际经济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市场竞争秩序的争论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够对世贸组织有关的竞争政策、本国自身的竞争政策以及国家之间的竞争政策进行综合研究与运用,同时通过主动调整国内的市场竞争制度,积极参与制订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就会削弱一些国家继续把我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理由。因此,加强市场秩序建设,对于促进出口,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个统筹”也应是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准则。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准入的管制;最大限度地推进价格市场化进程;在减少政府行政审批范围的同时,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第三,改革政府管制方式,调整管制内容,强化社会性管制。政府管制的内容应从突出经济管制向社会管制转化,加强环境管制,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同时,政府的经济管制应从强调管制过度竞争向强调反垄断的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对自然垄断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形成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此外,还要加强与国际竞争秩序的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
第9版(理论)
专栏:
正确认识政府职能
熊俊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时还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正确认识政府职能,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认识,准确界定政府职能的范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具体构成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很大差别。某些政府职能是几个社会形态或经济发展阶段的政府所共有的,而另一些政府职能却是某个社会形态或经济发展阶段的政府所特有的。在界定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的范围时,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也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职能。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从共性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消除市场中的外部性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等等。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有我国的特殊国情。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因此,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基础性的制度条件,应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政府在结构调整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地说,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要职能应包括以下内容:
经济调节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现在经济上,不仅要求经济总量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要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经济结构。首先,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改革和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征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农产品补贴制度,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对城镇化的规划、指导和财力支持,改革户籍制度、城乡就业制度,以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三,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促使东、中、西部地区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协调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政府应利用制度安排、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在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重视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第四,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采取鼓励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出口,吸引外资,支持本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
市场监管职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它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具体地说,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应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其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扩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逐步消除行政性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对产品定价和产品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等等。
社会管理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管理职能应成为政府职能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方面的职能主要包括:第一,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依法指导和帮助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推进社区和乡村基层组织自治;为落实公民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第二,维护社会安全秩序。依法惩处各种犯罪活动;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在安全生产方面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等等。
公共服务职能。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调控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以下几个方面: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就业的指导和扶持,给予企业的技术培训项目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更大的财政支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建设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逐步把公共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城乡居民,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加强对文化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和组织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加强环境保护;等等。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述要
杜淑华
前不久,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与会者指出,《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是十分正确的。“五个统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展开,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符合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与会者表示,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应从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起;理论联系实际,应从联系北京市工作实际做起。首都理论界要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首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加快发展关键在思路创新
——“全面小康与武汉建设”理论研讨会述要
戴久乐
“全面小康与武汉建设”理论研讨会近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全面小康与武汉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了武汉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一是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武汉的人才和区位优势,挖掘武汉的工业基础和商业潜能,在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区域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尽快在重型制造业领域抢占先机,形成更大规模、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基础。二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当前应突出菜、鱼、肉、奶、禽、游六个重点产业,在农产品、种养、农业布局、农村就业等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三是围绕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心城区应全力构造“住在武汉、购在武汉、学在武汉、游在武汉”的新格局,大力培育现代商贸、金融、物流、教育和旅游等产业。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当务之急是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经营管理机制。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打造内在竞争实力,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政府管理机制和行政体制的创新,为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创建良好的平台;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科普网络组织;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注重市场机制在科教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流动,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给予农民有序迁徙和自主经营的权利,提供平等的待遇、安居乐业的环境。二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小城镇,尽可能使流动农民找到非农就业岗位。三是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流通成本,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增经费落到实处;创造条件,使城区的先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各类人才主动地流向农村,改造传统农业,开发现代农业。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