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青藏铁路“三大难题”攻关取得重要成果
曾培炎强调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赵承)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冻土施工、环境保护、医疗保障“三大难题”攻关取得重要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日在听取青藏铁路建设情况汇报时强调,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创新,巩固“三大难题”攻关成果,狠抓质量安全,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2003年是青藏铁路的全面攻坚之年。建设队伍挺进到海拔5000多米、生活施工环境最恶劣的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全线32个重点、难点工程,已有21个完工或基本完工。路基桥隧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80%,正线铺轨达到347公里,占全线的30%。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冻土施工、环境保护、医疗保障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三大世界性难题,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三大难题”攻关已经取得重要成果。检验表明,冻土路基变形趋于稳定,桥梁、隧道结构稳固。沿线冻土环境、江河湖泊、沼泽湿地、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高原植被移植和营造边坡植被取得重要进展。健全了覆盖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系统,实现了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发生、鼠疫疫情零传播的“三无”目标。
曾培炎在听取汇报时肯定了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他说,青藏铁路全体建设者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在世界屋脊上展开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2001年首战告捷,2002年再创佳绩。今年各参建单位按照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推进工程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培炎强调,明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关键一年。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各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要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向前推进。一要深化和巩固“三大难题”攻关成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广大建设者的生产生活条件,突出抓好高原病防治和重大疫情预防工作,切实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二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工程稳定可靠,经得起历史检验。三要统筹安排好各项工程进度,提高建设效率,做好施工安全和安全保卫工作。四是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协同作战,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全力支持青藏铁路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谈资源制约问题
合理开发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本报北京12月7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对本报记者谈到,要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必要的资源保证,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许多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是无限的,资源的承载能力反过来也要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凯说,针对目前部分地区煤、电、油、水和重要原材料等供应紧张的情况,要加大合理开发资源的力度,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规划建设,做好煤炭和运力、煤电价格的协调工作,确保发电、重点行业和居民用煤需要。继续安排好电源和电网建设,强化电网调度,调剂电力余缺,保障供电安全。在干旱地区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缺水城市要加紧建设应急水源工程。组织好石油生产和进口,加大铁矿石、铝矾土和其他重要矿产品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接续资源,开拓海外资源。在千方百计增加资源有效供给的同时,要着力抓好节能、节材、节水工作,这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要进一步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大力支持洁净煤、石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开发示范。今后要严格市场准入,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环保、水耗等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资源节约,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节约降耗的激励政策,逐步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资委负责人提出
尽快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本报天津12月7日电 记者陈杰报道: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6日在此间指出,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规范产权交易市场。李荣融是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产权市场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发表这番见解的。
李荣融在会上说,当前,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国有资本将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将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这对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中产权的有序流转,形成产权流转的引导和评价机制,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都需要规范的产权市场。
李荣融指出,近些年,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步伐的加快,带动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统一、严密、规范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了交易的公正性,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规范和监管,按照“规范发展、合理引导、完善服务、促进流转”的原则,加快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力度,结合实际,努力搞好产权市场建设,努力提高产权交易规范化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对产权交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特写
“阿西塔,阿西塔!”
本报记者 王慧敏
12月7日是昭苏“12·1”地震后的第六天。走出帐篷,一阵风刮来,呛得记者半天喘不过气来。由于气温太低,记者腰上的塑胶手机套如同一张薄纸,一扯裂成了碎片。脚下大头鞋的橡胶鞋底如同冻豆腐一样,轻轻一掰就是一块。最糟糕的是,数码相机的下载线由于长时间放在外边,胶体变脆,一不小心竟被扯断了。天气这么冷,灾民们情况如何?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1连农工巴依塔的帐篷,全家人正围着炕桌喝奶茶。一张用木板铺垫的大炕上,铺着大红花毛毯;帐篷顶上铺了一层毛毡,地上铺着厚厚的草垫,草垫上又盖了一层木板。门左侧的炉子上,炖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几天前,记者来过这里,当时还是潮乎乎的土地。巴依塔显然对自己的“装修”很满意:“收拾成这样,天气再冷,也不怕了。”
“大爷多大年纪了?”记者问坐在炕中央的一位银须老者。巴依塔说那是他爷爷,89岁了。老人脸上安详的表情,为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温暖。巴依塔说,地震发生后,兵团为了照顾大家,提出把灾区的群众搬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团场,但大家都谢绝了。因为这里是紧靠边界的一处战略要地,当年清军就是在这里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叛乱。乾隆皇帝撰写碑文的格登碑就竖在前面不远的山坡上。巴依塔说:“边疆总得有人守。我们是兵团战士,不能因为有了困难就退缩。”
蒙古族女职工托克老人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24岁的儿媳妇和3岁的外孙。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没有从老人的脸上消失,她默默地洗着羊肠子。问她还有什么困难,她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连声说:“阿西塔(谢谢),阿西塔!”托克老人告诉记者,地震后,兵团的张庆黎司令员和陈德敏政委都到她家里来过。政府考虑得很周到,米、面、油、煤炭,都给送上了门,现在什么都不缺。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杭州建立缺电预警机制应对冬季用电高峰
本报杭州12月7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本月初,进入冬季用电高峰后,杭州市中心及周边地区首次发生较大范围拉闸限电。该市启动用电缺口预警机制,尽可能降低缺电带来的不利影响。
临近年底,随着气温降低,加之企业生产任务加重,杭州市的用电负荷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为应对冬季用电高峰,杭州市已出台用电缺口预警方案。预警方案根据供用电紧张程度,分为5个等级,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的缺电情况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如预警等级为A级,即用电缺口10万千瓦以下时,全市1000多家非连续性生产企业实行每周“停二开五”,高能耗的企业和设备调整在用电低谷时间用电。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记者来信
山西:十万人为何不领再就业优惠证
本报记者 安洋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的冯石生下岗已近3年,按照规定和条件,他可以领到《再就业优惠证》,可是他却迟迟不愿去领:“害怕领了证单位就不管了,靠自己闯,能闯出啥名堂?还是靠单位牢靠些。”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有26.74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到了《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率达到71.33%,仍然有10.75万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未领此证。
《再就业优惠证》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凭证。持有该证,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时,可以享受国家多种税费优惠政策。为何领取率不高呢?
记者在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采访中理出了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宣传上仍不到位,许多下岗失业人员以为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后会被停发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因此不如不领优惠证而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顺通解释说,实际上停发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事个体经营,领取营业执照,并享受到了优惠政策,有稳定收入的;二是被企业招用,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因此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如果领取了优惠证而没有上述条件,仍可以领取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
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观念淡薄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拿到《再就业优惠证》并没有利用优惠证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创业,甚至不去劳动力市场找工作。
第三是就业观念滞后,不少下岗失业人员仍旧把在国有企业就业作为其再就业的首选,不想脱离与原企业的联系,也不愿意到非国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另外,政府职能部门的具体配套措施未能及时到位也是重要因素。”李顺通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一些拿到优惠证又自主创业的人员仍然不能享受到完全的优惠,如今年下发的《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贯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项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了31项费用减免,其中许多应减免的费用还没有落实,使许多下岗失业人员产生了“有证无用”的认识,因而失去领证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情况,山西省目前正通过加大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而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领证积极性。今年11月,山西省已出台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根据这个办法,持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可申请2万元的担保贷款。全省11个市(地)的公共职介机构开设了专门窗口,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黑浙粮食 产销合作优势互补
本报记者 蒋升阳
黑龙江是粮食主产区,浙江是粮食主销区;黑龙江看好浙江的粮食市场,浙江盯紧黑龙江的优质粮源。今年11月16日,浙江经贸代表团访问黑龙江,两省共有百余家企业进行洽谈,签订合作协议38份,项目包括粮食购销,合作开发生产收购基地,建立加工基地等。两省政府签署关于建立粮食购销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确定3至5年内每年从黑龙江向浙江运销粮食250万吨。黑浙粮食合作向纵深发展……
产地与市场联姻
黑浙两省的粮食合作起步于2000年。到今年10月,黑龙江已累计向浙江等地销售粮食50亿公斤,既保证了黑龙江的粮食有稳定的销售市场,也为浙江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当时,黑龙江粮食连年购大于销,收储矛盾突出,财政补贴压力逐年加重,农民抱怨卖粮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与沿海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并将首选合作伙伴确定为在粮食购销上互补性很强的浙江省。2000年8月,两省政府签订了《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确定了“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和“丰歉互相保证,同等条件优先”的合作原则。
黑龙江粮食企业在杭州、宁波、温州相继建成了3个粮食储销基地,加上今年底将投产的绍兴储销基地,将形成水稻年加工能力2亿公斤。黑龙江省政府从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中拿出720万元,由省粮食集团、农垦总局分别在营口鲅鱼圈、温州市建了4栋储备库,以保证企业在浙江储加销基地的粮源。浙江省及各地政府则对黑龙江企业建设粮食储销基地无偿提供厂房、仓库,对移储的粮食给予一定的费用补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浙江客商在黑龙江创办大米加工厂和粮食生产基地。
今年非典时期,浙江出现了短暂的抢购粮食风潮。关键时刻,黑龙江在浙江的3个粮食储销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市场供粮,对稳定人心起了重要作用。这也是黑浙两省政府倾力扶持粮食合作获得的回报。
农民和企业双赢
黑浙两省的粮食合作拓宽了黑龙江粮食的销售渠道。数百万黑土地上的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受益的还有两省的粮食企业。
近来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使黑龙江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昶心情格外舒畅。他对记者说:“在11月16日与浙江企业的洽谈中,我们连获大订单。除杭州、宁波两个储销基地纳入地方储备粮计划的10万吨外,又单独与宁波、杭州、绍兴签订了代收代储5万吨粮食的协议。”黑龙江米业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龙头企业,拥有18条大米生产线,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作为最先进入浙江搞储销基地的企业,它在两省粮食合作中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多,收益也最大。
目前,黑浙两省的合作又有了一些新规定。如,浙江粮食部门每年向黑龙江省采购粮食50万吨,用于各级储备粮的转换和安排市场供应,黑龙江省要在粮源安排、运输计划等方面优先予以保证;黑龙江支持浙江企业到黑龙江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粮食”,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平罗土豆 信息服务促进增收
本报记者 杜峻晓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马铃薯种植农民凭借自己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沟通了农产品和市场信息的桥,将积压在手的土豆全都换成了钞票。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得到的纯收入就达600元。
陷入困境 专业协会促增收
目前,宁夏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0多个达4万多人,仅平罗就有近170个。平罗是马铃薯种植大县,有近2万农户从事马铃薯种植。马铃薯产销协会成为他们最成功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有92名会员,其中80%为运销大户,近20%为农民。今年平罗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达到5.2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6%,总产量10余万吨,总产值4000多万元。然而,这几年宁夏周边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今年非典又使马铃薯出口大受影响。“如果这些马铃薯砸在手里,损失就大了。”协会成员吴会斌道出了农民的心声。
根据马铃薯协会的反映,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马铃薯运销协调会,制定出台了以奖代补、为运销户贷款贴息等14项优惠政策。协会还给往年来平罗县的客商发出邀请函。函中称,客商来平罗县调运马铃薯,不仅组织免费体检,而且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宾馆供客商们居住,县里补贴住宿费用;客商在平罗县境内拉运马铃薯的车辆发给绿色通行证……
与此同时,协会成员也开始行动。吴会斌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往内蒙古、陕西运送两车马铃薯。正是靠这些运销大户和外来客商的努力,平罗县农民生产的马铃薯销售一空,马铃薯亩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土豆生财 优化种植现生机
平罗县大部分农户有种植马铃薯经验,但原来一直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意识中:春种秋收,露地栽培。
2001年,平罗县马铃薯协会成立之初,要在县里推广地膜覆盖马铃薯,不少农民想不通:种了一辈子土豆,还没听说要用地膜覆盖的?马铃薯协会组织人员给农户做工作:地膜覆盖使传统的春种秋收种植方式变成了春种夏收,这就为马铃薯种植拓宽了销路。同时,协会又组织会员和种植大户到山东、北京、河南、上海、武汉等地参观考察,帮助农户转变观念,了解市场。
协会把做好信息和市场的服务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产前抓信息引导,利用信息网了解各地市场需求量和价格,组织运销大户与客商洽谈购销数量,与农技推广部门联合组织召开信息发布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产中抓技术服务,马铃薯协会统一印发马铃薯栽培、施肥、管理等技术资料分发给农民指导种植。各运销大户在自己承包的重点园区种植样板田、示范田,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产后加强销售服务,马铃薯协会组织车辆上门服务,及时兑现收购款,不打白条,用诚信赢得农民信任。
为保证产有数量,销有规模,协会会员提前分析市场供求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订单数量。早在今春马铃薯种植时,平罗县马铃薯协会采用了赊销的方式把马铃薯优种提供给农户,并与农民签订合同,确保马铃薯收获时以不低于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收购。在协会的努力下,平罗县的马铃薯亩产由2000多公斤增加到4000多公斤,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多亩,成为该县菜产业中面积最大的一项产业。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规避市场风险
倪光辉
农产品多了,卖不出去,生产者有风险;农产品少了,也会造成市场风险。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正是政府和经济中介组织的职责所在。
黑龙江和浙江两省政府从各自的省情出发,利用市场的手段,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双方企业也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产品进入市场时,政府依据市场适时调整政策,帮助农民打开销路,站稳市场。两省政府同时为此创造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各方力量,使整个产供销市场化进程稳步发展,后劲足,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宁夏平罗的协会利用市场信息为农民服务,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向农民提供跟踪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种植,在产品销售面临市场考验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原合同向农民收购,并及时兑现收购款,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正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平罗县才出现了优化种植开花结果、农产品销路畅通的局面。有了产销对路的市场信息,土豆就变成耀眼的“金豆”。
市场有风险,市场也有自身的规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许多地方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自然耕种、靠天吃饭的经营方式,因此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常常是增产不增收。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按市场规律办,宁夏平罗和黑龙江省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宁波成功实施摩天烟囱定向爆破
本报宁波12月7日电 记者何伟报道:12月7日,浙江镇海发电厂一根150米高的烟囱由广东宏大爆破工程公司实施精确定向爆破成功。这是目前亚洲定向爆破成功的最高建筑物。爆破方首次在国内采用折叠式定向爆破技术,保证了爆破万无一失。据悉,浙江镇海发电厂将在爆破烟囱的原址上投资建设两台35万千瓦的燃气发电机组,以提高供电效能。(附图片)
上图4幅为12月7日16时,烟囱爆破准时开始。150米高的庞然大物按照设定时间在14秒内倒在预定场地上。左下图为爆破现场总指挥郑炳旭兴奋地向公众宣布爆破成功的消息。右下图为爆破后的现场井然有序。
本报记者 李舸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