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人均信息消费占消费总支出五分之一 成都信息化立足'...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人均信息消费占消费总支出五分之一
  成都信息化立足便民利民
  本报讯 记者任建民报道:到过成都的人,恐怕都会惊叹其手机市场。人头攒动、招牌林立,其密度之高、规模之大,全国罕见,而这不过是成都市信息化程度高的表现之一。统计表明,目前成都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22%以上,应用推动成都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信息化先进城市。
  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提供的数字表明,2002年成都市万人城域出口带宽10M,每百户拥有计算机28台,固定电话普及率28.8线,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近30部,每万人互联网用户超过300户。成都是西部第一个电话号码升8位的城市。新增到14个郊区县的电子政务光纤骨干网560公里,“成都通”公众多媒体信息亭开全国之先河,分布全市的400多台落地式终端,提供2.3万条本地政务、商务和生活信息。
  市民对信息技术的热衷,成为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动力。为此,成都市近期实施了电子政务填平补齐工程和网上互动便民工程等,规范发展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应用服务,进一步提供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
  作为成都电子政务填平补齐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利用这一外网的防汛专网、统计专网、地税专网和中小企业融资专网等已经完成或实施,为加强部门纵向联系,提供跨行业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成都已建成统一的党政机关电子邮局,从今年6月起,成都市90%以上的市级部门和全部区市开始公文网上交换,计划到明年1月份实现无纸化公文传输。
  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目前已实现由信息发布型向服务互动型转变,政府43个工作部门和19个区县、高新区已全部上网。今年开始实施的网上互动便民工程,将涉及36个政府部门的420多项办理事项公开流程,可以下载申报材料,并进行网上审批,网上政务大厅增加了身份证办理、护照办理等便民项目,带动了政府管理流程优化。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编余短论

  “龙门阵”和信息化
  斯壮
  信息时代给没有地理优势的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以“摆龙门阵”著称的成都人,在这机遇面前表现得尤为机敏和前卫。“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22%”,连北京、上海等东部大都市恐怕都只能望其项背。
  有人说,成都人的这些表现有其文化基础———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间的“龙门阵”,何尝就不是一种信息消费?而这种重视信息交互的习惯与无线通信、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不要小看这种亲和力,它所产生的,是对信息化的旺盛需求;它所带来的,是崇山峻岭间的蜀中平原和外部世界的无缝对接与互动。
  由于这样的特点,成都的信息化工程从一开始便打下了平民化和务实的基础,“形象工程”、“信息孤岛”等在其他一些地方常见的现象在这里几乎难觅踪影。立足于便民利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通成为成都信息化建设最受人称道的鲜明特色。
  对信息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对信息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做好需求分析,因势利导,是成都的信息化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让电话缴费更方便
  12月2日,工作人员在“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开通仪式”上展示中国农业银行的金穗借记卡。
  当天,“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批开通此项服务的有8家银行,服务覆盖约1000万张银行卡。这些发卡银行持卡人只要拨打免费电话96299,足不出户就可缴纳电话费。(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我国大地测量喜获新成果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成果今天通过了总参测绘局组织的评审。该项目应用现代平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技术,把我国天文大地网与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融为一体,改善了全国天文大地网的现势性和质量,获得了全国约5万点的精度优于0.3米的地心坐标,精化了我国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大地水准面模型。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项目的完成,使我国拥有全国天文大地网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新一代地心坐标系等三套成果,可以让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地理信息实现无缝拼接,使我国成为继北美大地网平差、西欧大地网平差、俄罗斯大地网平差之后,能够实现超大规模地面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之一,标志着我国的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李树宝)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为孩子营造洁净的学习环境
  盗版教材治理专项行动告捷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自今年7月开始的“2003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目前取得明显成效,到11月底,全国共查处各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案件3383起,收缴各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516万余册,一批从事盗版教材、教辅读物印制、销售、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受到查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材、教辅读物市场秩序,保护了学校师生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净化了校园教学环境。
  这次专项治理活动是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开展的。根据四部委下发的通知精神,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打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作为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民族创新能力、减轻广大师生和家长经济负担的一件大事来抓。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北京、上海等省市,从盗版教材、教辅读物的印制入手,逐级对销售、使用环节进行清理整顿,连续破获多起涉案金额较大的案件。江苏省开展了“打击盗版千里行”活动,对非法制作、销售、使用盗版教材、教辅读物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查处,对违规经营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对性质恶劣的不法分子追究刑事责任。各地还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当地印刷企业、发行企业、学校进行了明察暗访,下大力气清查出版物市场。
  按照有关要求,各省市集中开展了“全国千万教师、学生抵制盗版教材、教学辅导读物签名活动”,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共同抵制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把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扫出市场、赶出课堂,取得较好社会反响。浙江省还对盗版教材、教辅读物进行集中展示曝光,北京市对收缴的25万册盗版教材、教辅读物进行了集中销毁。
  据悉,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办近日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分赴各地对有关情况进行检查。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治理“地沟油”有了新办法
  秦皇岛在餐饮业推广废油脂回收技术
  本报讯 油污水经过一个不起眼的铁箱子后竟变成了清水,这是笔者近日在秦皇岛海景大酒店厨房里看到的奇妙一幕。这个箱子名叫油脂固体分离捕获机,这一技术为“餐饮业废油脂富集回收综合利用技术”,它可使废油回收率达到98%,有望根治环保顽症“地沟油”。
  油脂固体分离捕获机利用物理原理,将废水中的油脂、残渣分离出来,回收的废油脂经无害化处理,加工成硬脂酸、甘油等用途广泛、市场俏销的工业材料,残渣则经过酶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产业链,从源头上堵住废油脂回收流通的“黑”路子。此项技术的发明人为美籍华裔硕士张志毅,他已与合伙人在秦皇岛市注册办厂,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
  长期以来,酒店、宾馆等餐饮场所产生的废油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大量排放的废油不但堵塞管道、污染环境,而且一些专掏“地沟油”的“油耗子”将其非法收购加工后又流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秦皇岛市正在推广废油脂富集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由环保部门和企业免费提供设备,只收取部分安装费,受到经营者的普遍欢迎。全市已有50多家大中型酒店、宾馆安装了油脂固体分离捕获机。市环保局要求全市所有的餐饮、食品加工单位安装这种装置,今后含油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方可排放,否则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并责令其停业整顿。(武卫政 王瑞军 朱润胜)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教科书”
  ——山西隰县生态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 刘鑫焱
  “地广植被少,荒山荒坡多,水土流失重,人穷经济差”,这曾经是位于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山西省隰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自1978年被确定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后,隰县坚持走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的路子,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教科书”。
  “绿了”还得“富了”,发展才有后劲
  “三北”工程建设初期,隰县以防止水土流失为出发点,栽植刺槐为主。这种造林模式偏重于生态绿化,而经济效益比较差,山虽然绿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提高———农民造林的积极性没了,林业发展也就失去了后劲。
  隰县及时总结教训,因地制宜,制定了“以治山播绿为主攻方向,以治穷致富为主要目标,以治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生产。这样一来,农民造林的热情高涨,林果业发展迅速,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使林业植被迅速增加。
  据统计,25年来全县完成植树4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1.7%提高到32%;同时,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和林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3亿元和4664.5万元,分别是1977年的15.6倍和23.2倍。
  水、土、林综合治理,农、林、牧协调发展
  隰县在建设“三北”工程的过程中,坚持把造林与固土、治水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农、林、牧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路子,提高综合效益。
  他们坚持做到“规划一步到位,治理一次达标,产业一体开发,水利一并配套”,实施塬、坡、沟综合治理,乔、灌、草适地种植和农、林、牧协调发展。每个工程建设力争做到林业建设与流域建设相结合,做到了“果园上山,沟川造田,荒坡草灌,径流防拦,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现了造一片林、建一块园、养一方人、富一方民的生态建设目标。
  据隰县的林业负责人介绍,在建设水堤高效林果基地工程中,他们对1万亩的残塬沟壑区实行综合治理,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新修循环路10公里,整修条带和地埂15.7万米,栽植优质红富士6万株,优质梨树7000株,营造坡面防护林8000亩,取得相当好的综合效益。
  科技推广一小步,农民增收一大步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隰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针对十年九旱、风大雨少的气候特点,该县狠抓旱作林业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点推广生根粉、根宝、蘸泥浆、地膜覆盖等栽植技术,采取阔叶树(刺槐)截干造林技术、针叶林带母土运苗、装塑料袋加水护根等,使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在水果经济林营造上,全县普遍精选树苗,壕底铺上秸秆、杂草、肥料织成的“褥子”,树下盖上地膜做的“被子”,小树戴上塑料袋的“帽子”,大树缠上塑料“带子”,确保了成活率,提高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水果经济林的管理上,全县普及了适时修剪、高接换优、拉枝、套袋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果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明显提高。
  25年来,隰县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实现了由单一防护林体系建设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转变,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珍禽翩翩栖水畔 波光粼粼入画图
  鄱阳湖成了候鸟越冬天堂
  本报讯 冬日的鄱阳湖,鹤鸣雁舞。随着生态环境日益优化,这里成了候鸟越冬的天堂。
  鄱阳湖区湿地包括水域、河滩、岛屿等,面积约3130平方公里,61.7%的水面在江西九江境内。近年来,九江市沿湖各县结合移民建镇工作,下大力气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同当地政府在候鸟南迁鄱阳湖时,利用水上广播、标本及图片展览等形式宣传保护意义,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及鸟类知识。九江市通过在滨湖地区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四期工程已迁移人口45万余人,退田还湖97.73万亩,促进鄱阳湖退化的湿地、生态功能和调蓄能力得到恢复与重建。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除核心保护区永修县吴城镇外,都昌县泗山、新妙湖、矶山湖,彭泽县的芳湖,九江县的赛城湖,瑞昌市的赤湖,共青城的岚湖、红星农场一带已成为鄱阳湖候鸟相对集中的地方,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候鸟保护网络,来鄱阳湖越冬的珍禽数量如白鹤、白头鹤、天鹅等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沈师 潘浔)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地处湘西的湖南省花垣县第一中学学生麻玉梅拿到了能让自己完成高中学业的“爱心手牵手卡”。日前,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员工和清华大学师生一起来到花垣县,向十四位贫困学生提供完成高中三年学业的全部费用。
(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hV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名家特递(31)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许嘉璐
  ●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对全民,特别是对孩子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意义深远
  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1937年6月生,字若石。祖籍江苏淮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语委主任,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在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写了《古代文体常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古语趣谈》、《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等著作。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大问题,是一个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加以解决的难题。过去人们一谈到可持续发展,往往只想到环境、资源,却忽略了“人”,这个环境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增强作为“地球村”村民应该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识,具有关心全人类明天的伦理观念和博大胸怀,激发起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整个地球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人类真正认识到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空前的物质享受,促使人类不断地追求“经济增长”。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增长并没有给所有国家和地区带来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社会上的大多数阶层的收入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这引起了许多人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的思索。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观念,重视的是产出的数量,GDP总量和人均量是其主要标志;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观念,不但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增长的环境的发展,例如经济结构的改善、分配的合理、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也追求经济发展,固然已经更为合理,但是,这还没有解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所产生的种种变化。大家都知道,一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形成越来越大的差距,社会就要酝酿断裂和动荡,其结果将是经济发展自身也受到阻碍和破坏。这样,大约到上个世纪70年代,人民把“发展”看成一个多方面平衡前进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目标,一个个具体目标实现了,社会才能均衡协调地进步,人才能得到理想中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现在人人关心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这不停顿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始终是基础和手段。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朴素的、朦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无论是《老子》从宏观上所说的“道法自然”,还是《孟子》从微观上所说的“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鸡豚狗彘之畜不失其时”,都体现了在悠久的中华文化中对环境、资源和人的需求之间关系的重视。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基因的缘故,在国际新观念的启发下,中国人民很快就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就是说,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在时间上中国人并不太落后于世界。现在中国人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国为取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革命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引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一句话,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所以无论是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使用,还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直到今天还不能让人满意。在这中间,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体制的缺陷和制度的缺失既增大了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延迟和衰减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努力的成效。因此,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同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逐步使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及其就业、养老压力大。由于人口基数太大,未来30—40年,新增人口将高达3亿左右。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同时我国还要面对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棘手难题。二是我国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经多方努力,生态环境仍没有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被动局面。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幅回落的状况仍在继续,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障等严重滞后。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进行医疗卫生公平性的评价,我国排在倒数第四位。正是清醒地、认真地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所以现在我们强调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为只有中国人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没有认识到而不去认真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全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了。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农村。农村是保护环境、合理和节约地利用资源的第一线,是最难于合理控制人口的地方。在农村,学生往往是家长的老师,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既是机遇,更是责任和义务。 hV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