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城市建设
孙淑义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确立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我们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城市建设,是摆在城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确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考察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发展条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不同认识和思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树立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的前途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强盛在于发展,地区的振兴与发达同样在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清醒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清醒认识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经济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现实,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又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有利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地区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紧紧把握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表明,高速发展出现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在什么时候,不仅取决于把握机遇的能力,取决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结合,还取决于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因此,我们必须既放眼未来,又立足实际,在认真分析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更好地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发展目标和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发展目标和思路,要把握好“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既要着眼于城市,也要着眼于农村,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必须改变目前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既要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快速发展,也要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经济是基础,但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改革和发展要有利于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内发展和改革要考虑国际环境,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这“五个统筹”是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体现了统筹兼顾以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改革观,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发展目标,必须提高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衡量政绩,自觉地从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与新的形势要求相适应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现代城市建设中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以之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济南市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县域经济整体水平。发挥郊县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配套协作经济,带动县乡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办好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县乡经济新的增长点。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对经济欠发达的县乡,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上给予支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推行工业强市战略,增强城市工业整体实力。应从战略高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产业发展趋势确立主导产业,围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整合重组优势产业。选择真正具有优势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提高主导产业的整体素质。在保持相当数量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培育和组建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从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着眼,高起点、高水平地进行城市规划,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公用设施,建立覆盖全市的绿化生态系统;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促使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规范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意识,以实现城市资源资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要求来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经营城市,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培植“三个亮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抓好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这“三个亮点”,就抓住了加快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要重点抓好对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产业,利用园区集中力量培植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政策规定和管理方式,放宽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推动民营经济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上实现大的跨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扩大日、韩等亚洲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欧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发挥区位优势,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聚集辐射能力,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强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健全金融体系,创新金融工具,运用金融杠杆,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发展证券业、保险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心城市下岗职工、困难群体和农村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快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和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制度和机制,使社会扶贫济困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轨道。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统筹城乡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支树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立足农业抓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无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到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河南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实现小康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需要立足全局、统筹城乡,以工业带农业、以城市带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三农”问题是经济体制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分隔、流动不畅,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从结构性矛盾看,主要表现为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人地关系紧张,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跳出“农”字做文章,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低。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在人均GDP不到9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低水平过剩。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内需的扩大,而且不利于提高工业质量和效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2年,河南省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9.2%。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不久前河南省委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河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化就是“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的过程,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结构的转化。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就是要利用工业化促进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就是要把区域性中心城市构筑成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对外竞争的主要载体、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龙头;就是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般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从河南看,就是要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高效、专用、绿色、安全的食品和其他农副产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把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
找准抓手突出重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制定和用好政策,把工作落到实处。
统筹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工业化的阶段,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向农村、农业倾斜。第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投资的范围。二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补贴结构,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第二,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焕发农村信用社的活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第三,壮大县域经济。总体上看,河南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一是要把农业现代化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替代土地密集型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合县域经济的有效形式,县、乡政府要甘当经济发展的“守夜人”,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三是着力发展“块状经济”。既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引导当地城乡企业聚集,又加大力度,吸引周边及县域外相同产业领域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形成特色块状经济带、经济区,壮大产业支撑,打造县域经济品牌。
统筹生产经营。这是指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农业要向工业看齐,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生产经营要向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向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市场意识。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吃饭”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标准意识。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三是品牌意识。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信誉。要把已有的农产品品牌保护好、发挥好,并高度重视新品牌的培育。四是资本运营意识。应用工业资本运营理念,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上市等方式,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统筹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南非农劳动力要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5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城市和乡村都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和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流动。要建设农业工厂,努力使种植、养殖业园区化、工厂化,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技能。
统筹社会化服务。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不知道市场缺什么、自己该种什么,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村中介组织不发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应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扶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服务农民。二是鼓励城乡各种力量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三是加快供销社业务转型步伐,扩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系统在市、县、乡经营网络完善,应通过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发展现代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生产,组织流通,实现供销社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双赢。四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
严明党的纪律 推进党的事业
孙志刚
党的纪律,是按照党的政治纲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革命、建设、改革的任务和需要确立的。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行规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严明的纪律,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的统一,维护和保证党的有机整体,使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严明纪律,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
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排除各种干扰,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党的纪律严明,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由此而形成了坚强的战斗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去认识并逐步加以解决,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可能面临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取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有了严明的纪律作保证,我们就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就湖北而言,我们必须以推进工业化为主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认真做好“三改一培育”的工作,切实打好基础;按照“一主三化”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大力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认真落实上述工作目标和各项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的纪律严明的重要政治优势。否则,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好的作风,再好的目标和思路也得不到落实;没有严明的纪律,就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反腐倡廉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某些法规制度有的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正在完备过程之中。新旧体制的转换从客观上给一些违法乱纪的人提供了“空隙”和“可乘之机”。同时,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各方面的改革,诸如国有企业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宣传、文化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必然带来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要摆正整体和局部、集体和个人、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大局出发,自觉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此,既要靠宣传教育,更要靠纪律和制度的约束。严肃党的纪律,增强全党同志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已成为新形势下改进党的作风,消除消极腐败现象,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环境的迫切需要。腐败问题的存在,也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坚决克服在纪律问题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加强纪律修养,做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模范
把加强纪律修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所谓纪律修养,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不断学习和接受考验,养成遵守纪律的意识、维护纪律的意识、同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全党上下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氛围,从而始终保持我们党坚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章,督促他们按照党员的权利、义务和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条件”严格要求自己,有理想、守纪律,做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等行为,要坚决斗争,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自觉地用党的纪律要求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三个代表”要求。首要的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决克服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紧急情况,一方面要迅速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处置,另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上级党委、政府,不得迟报、漏报,更不能隐瞒不报。党的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等等,都是重要的纪律,都要严格遵守,不能违犯。国家的法律法规既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又体现了党的政策和主张,党有义务、有责任领导全国人民忠实地严肃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令和法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模范地带头执行法律,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坚决克服那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思想认识和做法,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自觉同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而且还必须努力同形形色色的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敢于和善于支持那些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人。这既是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需要,又是切实履行党员干部义务和责任、弘扬正气的需要。党章明确规定,当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共产党员要挺身而出,坚决同违法乱纪的行为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当有这方面的觉悟和自觉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维护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但同时也应看到,还有极少数人满足于洁身自好,觉得只要自己遵纪守法就行了,别人的行为好坏与己无关,对出现的问题不仅不能见微知著,而且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时还麻木不仁,甚至包着、护着;有的领导干部面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讲正气,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还有的对那些主张正义的人不支持、不表扬,态度暧昧,生怕支持一个得罪另一个。这些现象既是党纪观念淡薄的表现,更是对共产党员基本标准缺乏理解的反映。一切违法乱纪行为,都是对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侵犯,都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对立的,都是与“三个代表”要求格格不入的,每个党员干部都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一方面,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敢于坚持原则,不计较个人得失;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维护党的纪律的本领和能力,依靠建立健全制度和运用法律武器提高斗争水平。同时,要善于团结和争取广大人民群众,使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斗争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