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张学忠
  内容提要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是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科学化武装、社会化服务。当前要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市场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四川是农业大省,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而根本差距在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工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
  深刻认识重要意义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总结各地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之举。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的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企业进军农业领域,农业领域运用工业理念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启示我们,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使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三个转变”,即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集中,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通过激活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领域,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通过吸引科技人才投身于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其核心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根本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搞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如果不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进“三个转变”,继续沿袭传统的方法抓农业,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就仍将处于分散、闲置的状态,就很难使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创新领导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总体上看,四川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们抓农业的方式,也主要是就农业抓农业。因此,提出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四川一些地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就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体现。
  正确把握基本内涵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实行产业化经营。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这个系统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中心环节。因此,抓农业离不开抓农产品加工业,抓龙头企业实际上也就是抓农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农业技术、组织农业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卖而产,为赚而卖。
  实行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程式化、标准化是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实行工厂化生产,首先要把作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田间作为“第一车间”,把加工作为“第二车间”,再进入市场流通,每个环节都按企业化运行。“第一车间”的原料必须按“第二车间”加工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第二车间”的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要。抓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为了发展商品农业,必须解决好主导产品、品质质量、市场定位、生产成本、组织方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抓农业方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用抓工业的思路才能解决。
  实行市场化营销。积极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突破需求约束,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难题的有效途径。农业实行市场化营销,不只是一般地抓农产品销售,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选准目标市场,调整农业品种和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等。应积极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支持供销社整合扩展农产品购销网络,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重点发展农产品储藏业、运输业、销售业,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同时,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实行项目化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同二、三产业一样,从项目选择到论证、决策,从业主确定到招商引资,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确立,都应实行项目化运作,对投入产出进行核算,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四川的农业开发中按项目运作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已经不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储备、申报、建设和管理。
  实行科学化武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坚持采用工程、生物、农耕农艺等技术措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对农业劳动者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要进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应建立研发中心,培育核心竞争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应充分发挥优势,在科技研发、推广中起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应着力发挥其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主体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组装优势和整体功能。
  实行社会化服务。随着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趋势的加快,农业的发展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办好农村服务业,抓紧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积极依靠金融业、广告传媒业、现代物流业和咨询业等支持农业,依托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经营农业项目。尤其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尽快把城镇建成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
  突出抓好工作重点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必须结合实际,统筹谋划,抓住重点,有组织、分步骤地加以推进。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力抓好重点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确立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加快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村工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抓市场环境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创造良好平台。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要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降低市场门槛,遏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着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流动。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采取多种形式筹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基础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农村倾斜。
  抓农业项目招商引资,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外部推力。完善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好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前期基础建设等工作,用好的项目吸引投资者,借助外力提升四川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像发展工业园区一样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使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资产良好、管理科学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Q1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强化执政意识
黄明哲
  执政意识,主要是指执政党在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它标志着执政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和理论上的自觉。实践证明,执政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执政意识的集中体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履行执政使命的高度自觉。强化执政意识,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五种意识。
  强化执政图强的机遇意识。机遇问题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十六大报告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机遇面前,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强烈的执政图强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敢于胜利而不可畏缩不前,只争朝夕,加倍努力,脚踏实地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强化执政安邦的忧患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政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执政5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也必须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需要认真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以强烈的执政安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锐意进取,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强化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立足新的实践,以强烈的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及时总结新的经验,积极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强化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必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强化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要有强烈的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清正和廉洁去赢得民心,用正确的政策去安抚民心,用热忱的关爱去感召民心,用健全的民主去理顺民心,亲民、为民、富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Q1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
津江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名言,鲜明地指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这就是团结和带领绝大多数人在不懈奋斗中不断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直至建立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幸福的崇高使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实现、维护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红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
  为民,始终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8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依据;我们党的不懈奋斗、牺牲奉献,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夙愿。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民,作为我们党的最高追求,体现在党活动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党奋斗的漫长历程。
  为民,始终是我们党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全部任务,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标准,这是党的一个根本原则。人民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范畴,人民利益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提升。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增长,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方式在变化,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能力在发展。这对正确把握这一根本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这种新要求的集中反映。共产党人用权、系情、谋利,都要紧紧扣住“为民”二字。应视人民的地位最高,用权处处民为上;人民的恩情最深,系情时时民为亲;人民的利益最大,谋利事事民为先。要把为民用权、系情、谋利落实到履行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
  为民,始终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雄厚根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盛衰,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回答了党执政的目的、内容和责任的问题,回答了如何发挥“最大优势”、防止“最大危险”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这难关那难关,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就能闯过重重难关;这考验那考验,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就能经受任何考验;这挑战那挑战,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就能战胜一切挑战。
  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民的崇高思想提供了追求真理的动力。我们勇于坚持真理,因为真理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敢于修正错误,因为错误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重要体现,是自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把为民放在第一位,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的意愿为第一抉择,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是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Q1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财政工作全局
齐守印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指导理财行为,与时俱进,不断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定位财政职能量
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定位财政职能,主要是就确定财政职能的实质内容和作用方向而言的。其要点是:第一,财政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积极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第二,财政必须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财政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宗旨,从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上千方百计救民众之危、解民众之难、增民众之利。这样的财政职能范围界定,与财政的公共性原则、量入为出的财政平衡原则和区分轻重缓急的效益比较原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公共性原则将财政资金用途规范于解决市场机制无力调节的经济社会矛盾范围内;量入为出原则将一定时期的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限定于政府可支配财力能够承受的水平;效益比较原则要求在有限的财力规模内,按照轻重缓急顺序和边际效益最大化原理,优先解决对促进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保护、增进民众利益最急迫、最重要的问题,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拓展理财思路
拓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视野,对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实行平等待遇。从财政角度看,各类企业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因而也都有获得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的权利。所以,我们在制定财政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必须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拓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按照财政的公共性原则选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公共财政原则,国家财政应着力解决一般市场经济主体不愿或无力解决的公共性问题。一是积极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含量和效益水平。二是支持面向农民和企业的各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支持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规范收费罚没管理,减轻企业和公民的财政负担,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拓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多层面地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税收、贴息和政府投融资体系等多种杠杆,以财政政策的“有形之手”牵引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积极引导民间经济资源流向和市场主体行为,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协调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放大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拓宽对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解,促进多层次的协调发展。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部门应通过政策、体制、预算等多种手段,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收入分配调节等控制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理财境界
增强全局意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以政为本,政以财为基。理财必须思政,执政必须理财。财政工作的业务性和政治性都很强,其中政治性处于统领地位。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与理财紧密相关的最大政治课题,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制定、财政体制设计和财政预算安排,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促进改革与发展,又要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保证政法部门的必要经费。
  在财政领域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民主理财和依法理财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预算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加强财政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使各环节的理财行为都有章可循,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财政创新。如何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推进财政领域的多层面创新,不仅关系财政职能发挥、财政运行效率和财政事业兴衰,而且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效果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有益的财政理论和理财经验,勇于改革探索,坚持不懈地推进财政创新。(作者为河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Q1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全面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君
  不久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制度创新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体制创新以及深圳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继续走在前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六大要求经济特区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胡锦涛同志要求深圳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示范区”作用,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光荣使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深圳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制度创新。
  与会者认为,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深圳经济特区从成立伊始就一直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深圳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初步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政府职能逐步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加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形成;社会共济和个人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等等。
  与会者指出,当前深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第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任务尚未完成,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制度和政策还有待改变。第二,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人为分割和封闭的情况仍大量存在,对垄断性行业缺乏有效管制,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基础和道德基础比较薄弱。第三,政府职能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行政干预依然很多,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第四,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深圳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全面推进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通过体制创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发挥特区的“示范作用”。制度创新的思路在于,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挥特区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场作用,重点抓住政府体制改革,加大非经济领域改革力度,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抓住我国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继续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作出新贡献。 Q1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