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巡海追天洒青春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之远洋测控篇
本报记者 赵亚辉
在惊涛骇浪中追星赶月,在茫茫大海上燃烧青春,在亲人的牵挂中扬帆远航。25年来,“远望号”远洋测量船队44次远征三大洋,累计航行10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40多圈,50余次执行航天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他们是天海间顶天立地的英雄。
11月7日,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试验成功的庆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时候,有一群参试的幕后英雄没能到现场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在“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上工作的科技人员,此时此刻,这些已经出海60多天的“远望人”正在风大浪高的大洋上远望祖国。
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远望人”在茫茫大海上燃烧青春,用行动为载人航天精神加上了最好的注解。25年来,他们44次远征三大洋,累计航行10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40多圈,50余次执行航天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为我国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前列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从一片空白开始
世界上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的时候,由于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一部雷达就能完成对它的全程跟踪和测量。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航天器相继研制成功,本土上的测控站已不能满足测控的需要。于是,活跃在占地球71%的海洋上的机动航天测控站——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
1967年,我国的远洋航天测控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从一片空白开始,那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这种技术。面对全面的技术封锁,我国的科技人员下定决心,不论遇到多少困难,不论遭受多少挫折,也要让我国自己的测量船驰骋在蓝色的大洋上。
海上测控与陆地测控完全不同,在海水翻涌、船体摇摆、天线晃动等复杂动态的环境下,只有短短几百秒的时间,去准确测量和控制高速运动的航天器,极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许多科技设备在陆地上使用良好,但一到海上就会“晕船”,因为船体的摇晃和盐雾的腐蚀都可能造成机器故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测控工作就难以正常进行。为了让大型电子计算机在执行任务中不出现任何故障,必须搞好预先维修,使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一次试验中,高级工程师崔文荣带领同事,昼夜奋战半个月,拆下了7000多块插件板,测试了近万个元器件,排除大小故障51处,当各种技术指标终于全部达到要求的时候,崔文荣累得直接睡倒在机房的地板上。
电磁兼容是海上测控的国际性难题,一艘测量船上集中了通信、测控、导航、气象等系统的10多套设备,在不足1000平方米的甲板上,耸立着60多副大大小小的天线,每一副天线都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在难题面前,“远望一号”的总工程师陈道桂没有退缩,他克服了长期分居带来的家庭困难,和同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设计、论证和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获得了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上测量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远洋航行,为了收集第一手航海资料,在建造“远望号”的同时,10名同志就跟随远洋货轮漂洋出海,进行了艰苦的远洋实习。在15个月时间里,他们航行了11万余海里,航迹遍布三大洋,停靠了12个国家和15个港口,掌握了航海、操船和测天定位等远洋航行技能。
海上测控没有固定的海域,要根据测控对象的飞行轨道而定。有一次,需要“远望号”到一个无人涉足过的海域执行任务。不明海域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葬身海底。“远望号”在没有完整海图资料的情况下远洋探险,以勇敢无畏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将试验海区筛了一遍,开辟出一条3300海里的安全航线,确保了测控任务按时完成。
正如“远望人”所说: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10多年的科研攻关中,“远望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掌握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稳定跟踪、定姿定位、精确标校、电磁兼容等高难度技术,使综合测控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漂泊天涯为航天
有人以为远洋航行十分浪漫,其实不然。船上的空间有限,收不到电视广播,几乎与世隔绝,船员们只能长时间呆在潮湿狭小的舱室里,生活十分枯燥,还要时刻面临狂风大浪的袭击。每次执行任务,海上生活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最多时一年有半年在海上度过。任务期间一般不靠港,不补给,船员们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澡,睡不好觉。一个航次,最多要跨越8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遇到大风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晕船呕吐,有的连胆汁都吐出来了,但是他们一边吐一边还要坚持工作。
船上最艰苦的地方是主机舱,这里是船舶的心脏,马达轰鸣,最高温度达到58摄氏度,最高噪音110分贝。凡是在这里工作3年以上的船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耳膜内陷、心率不齐的职业病。“远望三号”船轮机长李德胜在这种环境下已经有很多年,他不知道自己在机舱里留下了多少脚印,更不知道洒下多少汗水。
高级工程师王火根是搞惯导陀螺的专家,20多年前,年近不惑的他立志报效祖国,放弃了在天津的工作,毅然来到了“远望号”测量船。由于长期坚持出海和超负荷的工作,他身患腰肌劳损、关节炎和严重的胃溃疡,并多次溃疡出血,但他每次任务前还是坚持要求出海。医院屡次把他列进不能出海的人员名单,他却说:“关键时刻休息,心里不踏实。”从“远望号”第一次出海执行任务,到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一直战斗在一线的王火根没落过一次任务,同事们都管他叫“永不停转的陀螺”。
当过6年“远望号”船长的许培金是第一代“远望人”,为了熟悉大洋的水文地理,他先后到达13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考察,他没有买一件高档消费品,而把收集到的几十公斤港口资料一份不少地背了回来,还为国家节省了按标准可享受的1/3的外汇。他先后远航19次,相当于绕地球走了20圈,有公司老板看他技术过硬,开出高薪聘他当船长,他谢绝了,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拿钱的多少,要看他对祖国的贡献。”
在“远望三号”船内部的计算机网上,青年船员们开设了一个表达心声、相互交流的BBS论坛。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为什么要在船上工作”的讨论:在船上,待遇并不比在陆地上工作的同学优厚,我们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讨论最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但是从此这个BBS论坛有了个名字,叫“英雄不懂”。在与船员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笔者理解了他们的心意,他们并不是说自己是英雄,相反,每个人深深知道,在载人航天这个宏大的事业中,自己只是一颗螺丝钉。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也是英雄,他们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的航天大厦添上了一块砖,加上了一片瓦。
舍小家,顾大家
记者在“远望号”上采访时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80%以上的船员电脑的桌面或者屏幕保护都显示着孩子或爱人的照片,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不尽的思念。为了祖国的远洋测控事业,许多“远望人”不仅默默地奉献自己,还默默地奉献了家人应该得到的天伦之乐。
现任测量船基地总工程师的张忠华在“远望号”船上工作了11年,他一年有2/3以上的时间是在海上、机房里和出差中度过的。他11岁的儿子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的爸爸什么都好,就是常常不在家,真没劲。”张忠华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可是他把更多的情和爱给了他的事业——远望船和计算机。
曾任“远望一号”船轮机长的刘国安结婚多年,因妻子患有习惯性流产,连续三次都没有保住孩子。当35岁的妻子第四次怀孕的时候,刘国安又因为出海没能在家,得不到丈夫的照顾,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辉峰是“远望三号”船上的测控工程师,他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缺氧而生命垂危,还没有脱离危险,但是,为了历史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他二话不说,毅然出海了。
马立国是“远望三号”船上一名有着12年船龄的普通操舵手,当他随船前往太平洋上执行任务的时候,从东北老家传来了噩耗,他的父亲在赶牛车时被雷电击倒,生命垂危。他在驾驶室里向家乡的方向跪倒,泪流满面地向万里之外的父亲磕了三个头,然后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执行任务。李钦是“远望四号”船负责遥测监控的工程师,在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中,他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任务,他是多么想和父亲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啊!可是,身患食道癌的父亲,虽然盼到了载人飞船试验成功的消息,却没能见到儿子的身影,甚至没能接到儿子的电话,就悄然离去了。
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远望人”舍弃了小家的利益,做出了亲情上的巨大牺牲。在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任务中,仅仅“远望三号”一条船上,就有多起这样的事情:三副何军发等10人舍下了正在怀孕的爱人;大管轮俞金生等18人丢下了刚刚出生的孩子;大副赵文斌的母亲和岳母都身患癌症,正在住院治疗;通信工程师刘冯和裴昌飞家遇水灾,房屋倒塌,庄稼被淹……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远望人”巡海追天廿五载,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在他们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在他们心中绽放。(附图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载誉归来
历时七十四天,远航近四万公里
本报南京11月20日电 记者赵亚辉报道:历时74天、远航近4万公里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20日上午顺利返回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港口,圆满完成了在南大西洋海域执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控制的关键性海上测控任务。有关专家表示,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表明中国海上测控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完全具备了载人航天海上测控能力。
“远望三号”是我国最先进的远洋航天测量船。在此次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任务中拥有多项之最,它航程最远、任务最重、途经海域最复杂。它于9月8日驶出长江,穿越台湾海峡,跨过南中国海和爪哇海,驶经巴乌尔海峡和巽他海峡,横穿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抵达南大西洋预定海域。全体船员战台风、斗恶浪,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飞船天地数据和图像传输、变轨发动机点火、控制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飞船返回制动等关键性海上测控任务,为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的负责人表示,经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5次飞行试验的实践检验后,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的测控能力、测控精度、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等整体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注重发展特色学科 获准联合培养博士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李红梅报道:北京工商大学不久前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这是该校自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工商大学由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为主组建以来,致力于加强学科学位建设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自并校以来,北京工商大学珍惜机遇,在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注重建设和发展以工商融合为特色的学科和专业,着手建设和计划建设诸如工业工程、环境经济、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现代物流、金融数学、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技术等专业,这些新学科新专业既具有商业发展的服务优势,又具有工科的技术优势,具有鲜明的工商有机结合、文理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与专业化兼备的特色,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北京工商大学还注重学位建设,力求提高办学层次,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在最近开展的第九次全国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据悉,该校已与中央财经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生的协议,从2004年开始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生。此外,北京工商大学并校以来还新增6个硕士点,申报成功2个北京市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级重点改造学科,3个本科新专业,使学校的硕士点达到21个,本科专业达到39个,市级重点学科达到2个,双学位专业1个。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成立于1995年的人大附中交响乐团被北京市教委评定为“北京市学生金帆交响乐团”承办校之一。该校本着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宗旨,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一代新人。在前不久举行的2003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该校乐团脱颖而出,获得录音、录像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影报道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协和医院治疗疼痛有新法
本报讯 11月20日,因胰腺癌复发失去手术机会的金先生成为国内第一位接受新的疼痛治疗方法的幸运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和麻醉科的医生在床旁X光机引导下,联手成功将一个小饼状的微电脑装置——容量为18毫升的持续输注泵埋入患者腹部皮下。这一装置通过一根很细的导管穿过预先打通的皮下隧道与腰四、五椎间隙部位的蛛网膜下腔连接,医生通过一个手持的体外遥感器、根据病人疼痛评分来确定输注泵“单位时间的泵出剂量”,从而以口服止痛药的三百分之一的剂量换取最满意的止痛效果,同时减少口服止痛药带来的强烈副反应。
这种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风险很小、止痛效果好等特点,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该手术适用于顽固性疼痛如局部或全身转移的恶性肿瘤的疼痛、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段文利 陶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点击中国信息化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电子政务成为城市信息化的突破口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杨健从今天在京召开的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年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有38个城市被信息产业部列为城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40多个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工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提出了数字城市规划并已投资进行建设,“九五”期间,70多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城市规划,总投入将近100亿元,“十五”期间,共有100多个城市进行数字城市建设,总投入也会超过100亿元。
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与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城市管理、决策、工作、学习、娱乐的数字化。
据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力介绍,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各大中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多将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列为“一号工程”,从组织管理、人员、经费上保证城市信息化建设,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北京电子政务“首都之窗”在线服务平台自去年5月开通后,广大市民可在网上办理57项业务。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点击中国信息化
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教育部与微软合作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把农村和西部的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助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部部长周济是在今天与微软(中国)公司签署“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的仪式上说这番话的。
周济说,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甚至有加大的趋势。要改变这种状况,除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教师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也是重要的途径。今后5年,我国将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一个远程教育网络,在全国农村近4万所乡镇初中配备计算机教室和网络设备,在近40万所农村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在11万个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配置光盘播送设备,把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供全国农村学校共享。同时,这一网络也将服务于农村地区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表示,未来5年内,微软公司将捐助1000万美元,重点支持中国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开展师资培训与技能培养、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信息技术管理培训等项目。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从盐碱地到米粮川
——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
本报记者 蒋建科
时隔13年,记者再次来到河北省曲周县,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建站30周年庆祝活动。虽是深秋时节,却也满目葱茏,蔬菜青翠欲滴,苗木迎风挺立,果园里、棉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人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3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盐碱荒滩,是历史上有名的“穷碱窝”。“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闻耧声响,不见粮归仓”就是当时曲周粮食生产的真实写照。从1949年到1975年,全县只有4个年头“风调雨顺”,粮食平均亩产100公斤,其余年份平均亩产仅有75公斤。27年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只增长了1斤粮食,受到中央领导批评。1973年8月,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原北京农业大学毅然承担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课题,派出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教师进驻曲周,建立了第一代实验区,开始了治碱救灾的历史创举。
农大的教师们挽起裤腿,和农民一起下地挖沟、打井、测水文、查地质、化验土壤,研究资料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浅沟浅井为主、构成井渠结合的一套水资源及其水盐运动综合调控系统,达到省工、省地、省钱、有效的目的。科学治碱使沉寂了几千年的盐碱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1973年到1987年项目如期完成时,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了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粮食单产增加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
项目区的巨大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52个国际代表团前来参观。1983年,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贷款资助在曲周实验区实施“河北农业发展项目”,这是改革开放后首次在农业上引进外资。
30年来,从曲周实验站先后走出了石元春、辛德惠两位院士,40多位教授,200多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1项,其中“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如今的曲周实验站已把“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十五”的攻关研究目标,正在向更高的领域攀登。
“曲周实验站是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格平绿色助学行动启动
本报讯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亲自倡导并出资捐助、香港绿色力量资助的“格平绿色助学行动”启动及捐赠仪式,日前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百鸟河小学举行,首批受助的三十名贫困学生及家长获得了助学金及三十亩经济林地的管护证书。
“格平绿色助学行动”是将资助贫困青少年求学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慈善行动。(新宁)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
本报讯 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日前发布并在全国推广。
为了进一步规范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以达到控制糖尿病流行趋势、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有关专家编写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该指南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借鉴了国际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三级预防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对于提高我国糖尿病整体防治水平,在实现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卫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北京中医医院为百姓吃药把关
本报讯 为了指导百姓正确使用中药,北京中医医院每天派出经验丰富的主管药师,佩带“协调员”胸卡在门诊候药大厅上岗。他们担当合理用药的宣传员和中医常识的普及者,同时免费为患者提供相关的保健咨询。这一措施实行以来,深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毛克臣说,我国每年有二百五十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因此而死亡的人数也不少,许多百姓因对中草药的煎煮、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等不了解而导致不良反应。(李学燕 吴剑坤)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空中英语教室》中文版创刊五周年
本报长春十一月二十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英语学习和教学带来全新感受的《空中英语教室》(中文简体版)近日迎来五周年华诞。
《空中英语教室》杂志是一本全球发行的国际性英语教学杂志。中文简体版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与之匹配的《空中英语教室》教学节目除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电视台、电台播出外,还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空中英语教室》(中文繁体版)一九七四年在台湾问世。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