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名家特递(28)
走发展与环境双赢之路
曲格平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再次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纪念中国环保事业30年,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与国家环保总局将于11月20日至23日联合举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邀请全国各地的典型代表以及相关专家汇聚浙江衢州,就如何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做深入探讨。今天我们特别编发由我国环保事业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环境保护专家曲格平先生为此次论坛的召开撰写的专稿。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循环经济则是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的过程。
这是一种发展思路的大变革,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曲格平,1930年6月生,山东省肥城人。教授,环境科学家,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1993年至2003年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著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管理》、《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世界环境问题的发展》、《我们需要一场变革》等书籍。1987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质奖章”;1992年6月在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获联合国环境大奖;1993年获中国首届绿色科技特别奖;1995年获荷兰王储颁发的“金方舟”大奖;1999年获日本国际环境奖“蓝色星球奖”;2001年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爱丁堡公爵保护奖”。
从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中,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长期处于尖锐的冲突中。在严格法规约束下,工业界开展了对污染的治理。这种治理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老的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控制,新的污染又源源不断地冒出来,防不胜防,治不胜治。从工业长期发展历史看,工业界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大多是消极的,被动的。为了缓解工业生产与环境的冲突,各国政府普遍用强制手段“命令—控制”方式去管理环境。
有没有一种办法,经济在发展,又不污染或很少污染环境呢?人类为此进行了长期探索。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社会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这是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在寻求一种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双赢的路子。这种路子从工业生产的源头,包括工业设计、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和产品使用寿命结束以后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各个环节都采取清洁措施,预防污染的产生或者把污染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概括地说就是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推行这种生产方式,就调动起企业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个积极性,从而把政府与企业在环境问题上的“命令—控制”的对抗关系,变为政府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发展思想的大变革,是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大变革。国际国内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一条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积极方针。
在工业生产包括其他各类物质性生产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对环境的污染,一条基本原因是物质使用效率不高所致,资源未全部变成产品,很多是作为有害废物排到环境中去了。如果物尽其用,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物,或者产生废物后将其变为原料循环使用,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了。不仅防止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路,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这种要求似乎近于理想化,不过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进步是可以做到的。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这里,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两者关系来看,清洁生产具体表现为单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这种微观层次的清洁生产和消费行为,通过发展为工业生态链和农业生态链,进一步实现区域和产业层次的废物和资源再利用,并通过政府、企业、消费者在市场上有利于环境的互动行动,上升为循环经济形态。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采纳了清洁生产的行为方式,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它就是表现为一种循环经济形态。所以,从这点而言,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形态的微观基础,循环经济则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标,各种产业的、区域的生态链和生态经济系统则构成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系统的中间环节。
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已有许多省市制定了实施循环经济的规划,并争取成为实现循环经济形态的省市,即使在农村也有一些地方在运用其核心理念,逐步进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尝试。它们中的一些突出代表将在浙江衢州举行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上介绍自己近年来的探索。可以相信,随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推行,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可以逐步缓解直到最终协调共进,我们将迎来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的崭新局面。(附图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来自实践的教师
——哈佛大学教育见闻之一
本报记者 李忱
如果一个离任市长大谈他的工作业绩和经验教训,讲他决策的思路及过程,大多数听者一定以为他在作工作报告或者在会上发表讲话,如不亲历,你最想不到的这是他在大学讲台上的正式授课。这是记者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聆听公共管理实践教授、前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上课时的感受。
今秋,有幸参加中美合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在学习前沿知识和新的管理理念,体验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自然会比较中美两国教师的异同。印象最深的是给我们上课的30多位教师的经历。他们大多数都曾在政府部门或机构任过职,有些还曾任高官: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及秘书长的战略规划首席顾问、总统经济和国内政策助理、市长、加拿大总理等等。开始我们还有疑惑,这些人是不是壮门面的名誉或荣誉教授?从他们的简介和课前校方的介绍得知,做教师是他们现在的真正职业,有的是副教授,有的只是讲师。肯尼迪政府学院亚洲项目主任赛奇教授介绍说:“哈佛大学评聘教授有严格的要求、标准和程序,并不因你有过多大的官衔而降低标准,到哈佛当教师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这些经历实践的教师授课最明显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决不是讲一大堆理论,然后举几个例子佐证。而是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给结论,只教方法。这些来自实践第一线的老师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有相当扎实的经济、法律、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理论功底。可上课时,只用几分钟介绍理论框架,然后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即使讲授纯理论,也是放到实践背景中分析。因为熟悉和了解实践中的问题所在,老师们所讲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亨利·李是主持《管理基础设施》课程的公共政策讲师,他来哈佛前,是马萨诸塞州能源办公室主任和州长的环境政策特别助理。他曾在一系列州、联邦和私人咨询委员会服务,就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咨询。他在主持这门课时,结合实践经验对基础设施的规制作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透彻分析,并对租约合同规制和裁量规制作出了明确区分。对各种合同的研究更是具有操作性,如在合同中规定更多的灵活性,在合同中加进解决争端的条款,对仲裁的范围作出规定,尤其是总结出最好的租约合同的6个要素等等。一位参加培训、熟悉这方面工作的副市长谈学习感受时对记者说:“老师讲的相当专业和符合实际,尽管有些观点可商榷,但也深受启发,有些东西是纯粹搞理论的老师在书斋里绞尽脑汁也琢磨不出来的。”
在实践中遇到或发现问题,促使大多数教师来到哈佛继续进行理论研究。伊莱恩·卡马克是肯尼迪政府学院21世纪管理想象力方案主任和美国管理创新奖方案的指导教师。从1993年到1997年在白宫任职期间,她创建并管理了克林顿政府的国家业绩回顾,也称为“彻底改革政府”。给我们讲授的《电子政府》这门课程,就是她在政府改革运动中遇到问题、到哈佛后深入研究的结果。在课堂上她概括了促进电子政府存在和发展的八大趋势,并将各国政府的网站分成五个等级并详述其作用和局限。当有学员问“建设电子政府需要哪些条件”时,她不无幽默地回答:“你问问政府:一是技术上准备好了吗?二是管理上准备好了吗?三是政治领导人能接受政治风险吗?”
肯尼迪政府学院精美宣传册上印着这样一句话:“引导全球改变”,哈佛教师的使命无疑是服务于这一办学宗旨的,但他们的实践经历和聘用机制对我们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是不是有所启发和借鉴呢?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北京等地英语四级考试泄密一案
犯罪嫌疑人移送司法机关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丁伟今天从教育部了解到,涉嫌在9月20日英语四级考试中泄密试题的3名犯罪嫌疑人刘晨、曹宇、史晓龙已被移送司法机关。
9月20日,因受非典疫情影响而推迟举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北京等7省市举行。9月21日,有媒体报道,在英语四级考试中有试题泄密的嫌疑。国务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迅速进行调查。
据公安部门侦查,犯罪嫌疑人刘晨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的法人代表。9月19日上午,刘晨与该校授课教师曹宇勾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负责考务工作的史晓龙,私自拆开了一套密封的试卷,抄录了考题,将作文题和部分考试题型于下午公布在“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网站上,并于当晚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办的“点题讲座”上泄露了部分试题。目前,司法机关正按照司法程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查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西藏米林县珞巴族中学生亚格(右一)和巴桑卓玛(右二)在学习电脑。目前,南伊珞巴民族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乡97%的青壮年脱盲。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记者来信
谁来拯救“草原敦煌”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命运堪忧
本报记者 郅振璞
在内蒙古,走一趟鄂托克旗草原很不容易。它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部,从鄂尔多斯市区东胜出发,就有300多公里的路程。有“草原敦煌”之称的阿尔寨石窟便位于此。
记者先从最西部的鄂托克前旗寻访,驶过130多公里的草原便道,就是一条长长的季节性干涸的沙河床。河道两侧,不时凸现红沙岩石带,或像起伏的波涛,或像露天的矿山,有的经过千年风蚀更像储满悬棺的红色悬崖。最后,我们来到状若红色山寨似的阿尔寨脚下时,一种崇敬之情就不免油然而生——古人竟在如此荒凉地带雕刻文化的宝库。夕阳下,阿尔寨更像被人从下往上蹂躏、开掘的褐红矿山,只有顶盖下的一圈,有隐隐约约的石窟房门、蒙古经幡和门前的敖包祭台,说明这就是令人景仰和朝圣的地方。这里,就是最近一年来在内蒙古和文物界不断升温的阿尔寨石窟。
阿尔寨石窟,被很多专家认为是西夏的宗教文化遗物。公元10世纪崛起的西夏王朝,在敦煌、榆林等地均留下许多佛教建筑。当时的鄂尔多斯恰是西夏属地,阿尔寨多数石窟正墙或三面墙开凿半椭圆形佛龛,墙底台阶作坛,加上若干顶端雕刻正方格中八瓣莲花图案,这正与西夏建筑、纹饰风格相同。所以,学者们认为阿尔寨就是西夏宗教遗留之物,更始于北魏中期。元代为蒙古人祈祀之地,又因成吉思汗在此养伤演兵,而广为蒙古人所流传。
“百眼窑”,这是多年来当地老百姓对阿尔寨的俗称,在鄂托克旗公卡汗乡西南30公里,因为在这座孤立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有四层楼高的红砂岩小山,南北两面曾经分布着近百眼石窑。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窑由解放初的65眼,到现在北侧坍塌或风沙掩埋后,仅剩南侧较完整的43眼。山周围岩壁上,刻大小浮雕佛塔22座。
然而草原上这千年的文物遗留,居然数百年无人问津!因为风化、水蚀而褪色、脱皮、生虫、霉变的千年壁画损毁程度更是令人震撼。从资料和现在守山老人高石头所说,佛寺,最早毁于明末林丹汗西征鄂尔多斯之战,刚解放,这里曾一度是驻军的话务总站,目前半山坡的巨大红岩滚石,是守边人的开凿!改革开放年代,阿尔寨松弛下来,又有人利用这些窑洞行医求佛。
这座石窟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建筑时代应该相差不远,命运却大不相同。这个在茫茫草原上的“敦煌”壁画,是研究北魏、西夏、蒙元历史的最好博物馆。如今,鄂尔多斯市和石窟相邻的鄂托克旗、杭锦旗,都拿不出财力来修路、清沙、修复石窟绘画。鄂托克旗旗委、旗政府,为了得到50万元的初期保护费,不得不四处游说,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想到那些文物仍淹没在乌黑乌黑的石窟内,记者连夜里睡觉都不踏实。
谁来拯救“草原敦煌”?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卫生部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禁止克隆人 多胎须减胎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日前,卫生部新修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其中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禁止克隆人。
卫生部还规定:禁止无医学指征的性别选择;禁止实施代孕技术;禁止实施胚胎赠送;禁止实施以治疗不育为目的的人卵胞浆移植及核移植技术;禁止人类与异种配子的杂交,禁止人类体内移植异种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异种体内移植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禁止实施近亲间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禁止在患者不知情和自愿的情况下,将配子、合子和胚胎转送他人或进行科学研究;禁止开展人类嵌合体胚胎试验研究。
新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规范文件还指出,对采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后的多胎妊娠必须实施减胎术,避免双胎,严禁三胎和三胎以上的妊娠分娩。为此,不育夫妇实施授精前,必须签订《多胎妊娠减胎术同意书》。
卫生部还提出了七大伦理原则: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保密、严防商业化、伦理监督。为确保以上原则的落实,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应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由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生殖医学等专家和群众代表组成。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近九成叶类蔬菜农药含量合格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卫生部日前公布叶类蔬菜卫生监督抽检结果,近九成叶类蔬菜的有机磷农药含量合格。
本次抽检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2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共抽检331份市售叶类蔬菜样品,检验项目为有机磷农药。经检验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判定,有296份合格,合格率为89.4%;35份不合格。
叶类蔬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检出农药甲胺磷。在35份不合格蔬菜中,30份检出农药甲胺磷,占不合格样品的85.7%。其余不合格原因为样品中分别检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以及农药敌敌畏残留量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卫生部指出,叶类蔬菜农药抽检不合格的地区,卫生部门要及时通报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蔬菜生产者正确使用农药,保证市售蔬菜的卫生安全。(卫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西安集中治理电镀废水
本报西安11月18日电 记者孟西安报道:集中治理电镀废水的“西安表面精饰工程园”于近日动工建设。
该工程园由陕西福天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600万元筹建,建设面积两期共500亩,可容纳电镀生产线400至500条,形成年产镀面1000万平方米生产规模,该园区建设坚持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建设的原则,实行集中经营、统一治污,使园区的产业水平和环保水平同步提高。
据了解,西安市分散在市区的电镀企业共有300余家,每年要排出1500多万吨含有铜、镍、锌、铬等污染物质的电镀废水,绝大部分不经处理或经极为简单的处理就排入河流、渗井、渗坑或城市地下水管网,造成“八水绕长安,水水都污染”的状况。“西安表面精饰工程园”的建设,将把分散的电镀企业集中在园区内规范建设、集中管理和统一治理。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福特汽车环保奖颁奖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第四届“福特汽车环保奖”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1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团体和个人分享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因成功组织了保护野生动物“春雷行动”而获得特别贡献奖,另有5个项目获得提名奖。
本届福特汽车环保奖分为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特别贡献奖四类,获奖者包括山东荣成家庭式大天鹅康复中心负责人袁学顺,内蒙古治沙模范乌日更达赖、唐臣等。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取得成果
本报北京十一月十八日讯 记者刘毅报道:我国“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已取得一批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这是科技部副秘书长鹿大汉在今天开幕的“二00三年北京国际现代物流技术大会及展览会”上宣布的。
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组织开展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制定了我国现代物流的标准体系及若干关键标准;开展了现代物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实施了区域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中介机构,加快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五千余件中医药文物受保护
本报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收集、调研和保护”课题,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项目首次建立了五千零二十一件国家重点医药文物的图片、文字和光盘档案,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细致的医药文物调研及保护奠定了基础。课题组还就抢救修葺保护重要医药文化遗址、利用中药保护古医籍字画等提出了建议。(王淑军 秦秋)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义乌政府减免特困生学杂费
本报讯 从今秋开始,浙江省义乌市特困生无需为没钱上学而发愁。截至目前,该市减免了九千六百四十五名特困生的学杂费达二百四十九万元,该市还将分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凡列入义乌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的子女和依法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三残”儿童少年、因病因灾导致的特困家庭子女,小学初中阶段的杂费、代管费、信息费和住宿费等全部免予收取。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在校生数的百分之二十予以减免杂费(含信息费)等。(卢国良)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国家级酒家酒店》开始编纂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哪家酒店的菜更有特色和营养?日前开始编纂的《国家级酒家酒店》一书将给人们一个比较权威的答案。
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在全国评选出近五百家国家级酒家酒店,引起较大反响。在此基础上,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反馈回来的大量信息,决定编纂《国家级酒家酒店》一书。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室内环境污染调查启动
本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中国城市儿童白血病患者室内环境污染调查与研究工作日前正式启动。近年来我国城市中儿童的白血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装修房屋时产生的有毒物质有关。中国室内环境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决定共同开展此项调查工作。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此次调查将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十四岁以下的城市儿童白血病患者可以免费接受检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