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1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上海:纪念活动热闹节俭——“传世之《家》”四上台 '...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上海、四川、北京等地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巴金研究更加丰富多彩。
庆贺巴金百岁华诞
上海:纪念活动热闹节俭
——“传世之《家》”四上台
  本报上海11月18日电 记者姜泓冰报道:11月9日,一张巴金与其长兄的合影照片被骤然照亮,一首巴金年轻时最喜爱的英文歌《SunnyBoy》在上海大剧院反复响起,一顶被画成瓦砾屋顶的帷幕升降不定,汇聚了孙道临、许还山、王诗槐、奚美娟、陈红等众多影视、戏剧明星的新版话剧《家》,以灯光、舞美等细节和明星的合作为这部已经无数次搬上舞台的经典之作增添了新意。
  这是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传世之《家》——巴金艺术周”里的一台重头戏。在此之前,上海的舞台上,已有了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川剧《激流之家》、上海越剧院演出的越剧《家》和上海沪剧院新编沪剧《家》。各剧种、剧团不约而同,都把创作眼光集中到《家》上,又一同在上海舞台上出现,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一切都缘于11月25日即将到来的巴金百岁诞辰。把祝贺这位文坛巨匠的活动同艺术节的节目安排结合起来,成了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色。巴金名作《家》已经传世大半个世纪,文艺作品纷纷改编。话剧、川剧和沪剧的《家》都是原来就有的,这次都是重新包装复演。如茅善玉、孙徐春主演的沪剧《家》,不仅请来著名电影导演吴思远执导,还把故事发生地从四川改到了江南,力求给今天的观众以新的审美享受。由赵志刚、单仰萍等演出的新编现代越剧《家》则删去不少枝蔓,更多发挥越剧擅长抒情的特色;而川剧《激流之家》则是地道的巴金家乡“官话”,原汁原味的“川味”;话剧《家》更是集中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国内三大话剧院团的演职员,不少演员都有过演出话剧《家》的“历史纪录”,如著名演员孙道临1956年在电影《家》中扮演过大少爷“觉新”,这次塑造的则是“高老太爷”。
  上海是巴老的生活所在城市,除了四台《家》热热闹闹上演外,11月25日起,还将有一个以“巴金在上海”为主题的图片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幕,以宣传这位文坛巨匠的生平,尤其是他在上海的生活、工作情况。而一个“巴金百岁华诞座谈会”和“巴金文学周”研讨活动也在筹备之中。据上海市作协有关人士介绍,这次为巴老百岁举办的庆贺活动其实非常节俭,因为巴老家人曾表示“不宜花太多钱祝寿,否则会与巴老的想法相违背”。(附图片)
(左图为话剧《家》剧照。)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四川:庆贺活动有声有色
  本报成都11月18日电 记者刘裕国报道:记者从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文艺出版社等有关单位了解到,巴金百岁华诞庆祝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热烈而有序地进行,这给初冬的蓉城带来了融融暖意。
  巴金百岁华诞庆祝活动将于11月21日在成都举行,整个庆祝活动,准备工作充分,内容丰富,气氛隆重。21日上午,由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四川省庆祝巴金百岁华诞座谈会将在成都举行。于当日同时举行的活动还有第七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巴金文学院新馆落成典礼、《世纪真情》巴金展览开幕。根据巴金名著《家》改变的川剧《激流人家》、电视晚会《把心交给读者》、巴金作品电影展映周等祝贺演出活动也将推出。
  11月18日,记者看到巴金文学院已经全部竣工,该院的代表性雕塑巴老青铜像已接近尾声。这尊高约2.5米的巴老青铜像将被放置在巴金文学院展览大厅中央,这尊青铜像是对巴老百年人生的一个浓缩,使人一看到这尊铜像就能感悟到这位“世纪老人”坎坷传奇的一生。在四川大学图书馆,记者看到了1985年巴金于川大校庆时赠给川大的15本图书。在这15本著作中,除十卷本的《巴金选集》外,还有精装英文版的《寒夜》、简装法文版的《家》、《憩园》等5本巴金作品。这些书大都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85年赠与川大后,一直放在校友赠书陈列室里,保存得较完好。其中香港出版的英文版《寒夜》最为精致,书中还配有两张插图。一张是他1978年摄于书房的,照片上巴老似乎在看稿,抬起头来朝我们微笑;另一张是他与孙女的合影:一片草坪中,巴老孙女儿站在他身旁,他坐在椅子上,看上去十分愉快,正微笑指着前方对孙女说话。全国第一部描写文坛巨匠巴金和萧珊爱情故事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巴金与萧珊》在蓉出版。该书由刘恩义、王幼麟两位四川女作家历时10年创作而成,不仅全面讲述了巴金与萧珊金子般闪亮的爱情故事,还首次“曝光”了巴金的几张全家福。
  将于本月21日在成都浣花山庄召开的“第七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准备就绪。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感悟四川,研讨巴金”,内容涉及巴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以及他丰富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等。届时,巴金家人李济生,以及中外的55位作家、巴金研究专家学者将云集蓉城,向全球提交、讨论最新研究巴老的论文。研讨会的代表作有《巴金的人文贡献》、《论巴蜀文化对巴金文化心理的润泽》、《巴金与当代思想》、《随想录》、《蜀文化、家庭文化和巴金的文学之路》、《巴蜀文化与巴金小说》等。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平告诉记者,在巴老百岁诞辰之时,在巴老的家乡举行的这个研讨会意义重大。巴老百岁人生、80年创作的历程,折射出中国几个时代的生活内涵。他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学宝库和思想宝库。我们在巴老百岁华诞庆祝之际,力争用多元、开放的心态搭建一个国际学术研讨平台,以便于学者们将从巴金的人生观、文学观、世界观、美学思想和人文贡献、巴蜀文化对巴老心理的润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附图片)
(左图为雕塑家正在创作巴金青铜塑像。)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巴金研究取得新进展
李存光
  上世纪80年代,巴金研究以开创性的突破和全局性的进展,成为现代文学研究中卓有建树的领域之一,从而确立了巴金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存在。巴金不仅是享誉中外的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一份重要的文化资源。如何使巴金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在新世纪的文化创新、文化再生中发挥作用?这是自90年代中期起巴金研究领域着重思考的问题。以此为充沛动力的巴金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资料的发掘和汇集仍有可喜收获:《〈随想录〉手稿本》的出版极具研究价值和文献意义;日本学者山口守搜寻到的巴金20世纪20至50年代初与欧美人士的46封书信,李小林编的《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和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的《简明巴金辞典》,许善述编辑的《巴金与世界语》以及陆正伟的大型影集《世纪巴金》,都是填补重要史料缺略之举。
  相关的学术活动在良好的氛围中继续展开。依靠研究者们的义务劳动和合作精神,1997年、1999年、2001年相继在苏州、襄樊、福州举行了三次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会。福建黎明大学巴金研究所坚持编辑《巴金研究》,总计已出版50期。
  除众多的论文外,各类专著专书硕果累累。几年时间里,出版了有关巴金的论著、传记、照片集、解读赏析读物等40余部。与此前相比,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为多样,体现出新老研究者们从更多的角度解读阐释巴金、在更广的读者群中介绍传播巴金的努力。不仅巴金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历程得到新视角的审视,作品得到有新意的解读,他的人生历程、精神境界受到更多的重视并有了更明晰的探析。在传记方面,徐开垒《巴金传》、李辉《巴金:云与火的景象》、陈丹晨《天堂·炼狱·人间——〈巴金的梦〉》等,各具特色,自成一格。论文集方面,有设计编辑别具匠心的《世纪的良心》、《巴金:新世纪的阐释》(陈思和、辜也平主编)等研讨会论文集和李存光的《我心中的巴金》等。此外,日本山口守、坂井洋史的论文合集《巴金的世界》,是直接在中国出版的首部外国学者论集,显示出中外学者深层次的学术对话和巴金研究的国际性。专题研究方面,余思牧等主编的《巴金与中外文化》、袁振声《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在阐述巴金创作思想和进行比较研究方面,更显系统深入;张民权《世纪灵魂的呼号与拷问》、吕汉东《心灵的旋律——对巴金心灵与文本的解读》、宋曰家《巴金:永生在青春原野》等,力图多角度发现巴金心路历程的矛盾性、曲折性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散文随笔集方面,纪申《一个灵魂纯洁的人——记病中巴金》、李致《往事》、姜德明《与巴金闲谈》、徐开垒《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彭新琪《巴金的世界——亲情·友情·爱情》等,于点点滴滴中,生动地展示出巴金人格精神和思想感情的更多侧面,加深了人们对活生生的巴金的了解。
  总之,多年来巴金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是空前的,态势令人欣喜:思维空间有所拓展,研究意向更趋多元,研究方法、表达话语愈加多样,并出现了一些既具学术价值又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普及精品。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北京:举办喜庆艺术展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罗雪村报道:近日,首都文艺界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巴金百岁喜庆艺术大展,庆贺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百岁华诞。50位作者参加了此次文学美术专题联袂展览,其中既有书画大家,也有众多艺术新锐,一件件素描、彩墨画、雕塑、油画、漫画、木刻、书法及综合材料创作的作品,令人为之感动。
  本次展览共展出50多幅作品,其中有23幅是巴老的肖像。这些肖像作品涵盖了巴老生活经历中的各个重要阶段,由孙家钵的浮雕《纯真少年巴金》、谭权书的插图《巴金离家》、艾轩的素描《巴金的出川》、靳之林的油画《出夔门》、杨延文的彩墨画《跨越夔门》、刘秉江的油画《在卢梭像前》……一直到詹建俊的《在病床上的巴金先生》和张得蒂的雕塑《金色的黄昏》,恰好成龙配套地表现了巴金的一生。
  巴金的文学成就,在几代读者心中自有定评,而他一生坚守对社会进步、对人生、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更令人高山仰止。“思索者巴金”,成了这次纪念大展上最多的题材。无论国画、油画、素描、装饰画等,都有此类作品。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群星奖与蒲公英奖合并 孔雀奖划归艺术司   文化部改革群众文化奖评奖机制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刘玉琴报道:文化部继专业艺术奖项——文华奖与艺术节奖合并之后,近日又下力对群众文化奖三大奖项评选机制进行改革:群星奖与蒲公英奖合并,孔雀奖划归艺术司,并入专业奖项。
  群星奖是为群众文化艺术设立的综合奖项,1991年设立,1995年改为单项门类奖,每年评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4个门类的一类。群星奖已连续举办了12届,推出了2730件优秀文艺作品,获奖人数14547人,参评对象都是业余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许多获奖节目已成为各地的保留节目或专业文艺团体的移植节目。蒲公英奖是为全国少儿文化艺术设立的政府奖。2000年正式开展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3届,设立有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园丁奖等。孔雀奖是针对少数民族演员和少数民族题材的剧节目设立的奖项,1997年迄今已举办了12届,有194个优秀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142名声乐演员、282名舞蹈演员、192名舞蹈编导获奖,推出了宋祖英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文艺人才。
  文化部社文图司司长张旭说,三大奖项虽然在评奖机制和运行机制上较为完善,富有组织性和权威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但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去检查,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评选时间过密,地方组织工作较为繁重,各门类获奖比例不协调,评奖机制不健全等。为改革奖项过多的弊端,群星奖、蒲公英奖合并,统称为文化部“群星奖”;根据文化部司局职能分工,孔雀奖归入艺术司。
  新的群星奖由每年评选一次改为三年评选一次,由单类奖变为综合类奖,每次将集中对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7大门类作品进行评选。评奖不再设金、银、铜奖,获奖作品统一授予文化部“群星奖”荣誉称号。张旭说,新的群星奖获奖数量也大大减少,原来每个门类最多时能有200个节目获奖,现在每个门类只设15个奖,7个门类才105个奖;而且规范评奖程序,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奖机制,如设立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委,完善监督机制,实行获奖节目的公示制度等。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金鹰展翅飞 荧屏结硕果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电视金鹰奖创立20周年,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协办的中国电视金鹰奖20周年庆典活动日前在南京举行。
  举办中国电视金鹰奖20周年庆典活动旨在回顾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电视艺术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彰20年来对中国电视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优秀艺术家,总结评奖经验,以更好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一步做好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活动,推动我国电视艺术的繁荣。
  为了表彰对中国电视金鹰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纪念活动特别设立“中国电视金鹰突出贡献奖”、“中国电视金鹰突出成就奖”。中央电视台荣获“中国电视金鹰特别突出贡献奖”。北京广播影视集团等10家电视机构荣获“中国电视金鹰突出贡献奖”,四川电视台等9家电视机构荣获“中国电视金鹰突出贡献奖”提名奖;王朝柱、马继红、陆天明、周振天、海岩、张宏森、张绍林、王扶林、赵宝刚、郑晓龙、刘效礼、唐国强、李雪健、王志文、张国立、葛优、陈宝国、李保田、濮存昕、姜文、王玉梅、吕丽萍、李羚、江珊、肖雄、奚美娟、陶虹、张凯丽等61名电视艺术家荣获“中国电视金鹰突出成就奖”。中共江苏省委、中国视协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部分获奖单位代表、电视艺术家参加了当日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庆典晚会和相关庆典活动。
  (云闻)(附图片)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北京人艺坚持低票价面向学子
 真情见于点滴中
白艳
  北京人艺的《赵氏孤儿》,近日结束了又一轮演出。来自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大、首师大、首医大和北京工商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4000多名学子观众,观看了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大片”——《赵氏孤儿》。这是北京人艺今年推出的又一次学生公益专场演出,这一活动使北京的首都剧场显得异常生机勃勃,也让学生们领略了话剧艺术的魅力。
  从去年的大型话剧《万家灯火》开始,人艺便在每场演出中都预留出200多个座位,以学生能够接受的低价格面向学生销售。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艺的票房收入,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人艺开到高校的流动售票车常常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售出几百张票。人艺在培养潜在观众的同时,也把一种“以低票价温暖人心,为学生多办实事”的理念变成了实在的行动。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北京的许多艺术院团中,能够对学生采取如此大幅度优惠并使之长期化、制度化的,北京人艺尚属首家;而且,今年北京人艺共有6部原创戏复排上演,票房收入已超过千万元,很多场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但剧院仍以补贴演出和支出成本的代价,执着地举办面向广大无经济收入的学生公益专场演出活动,此举颇有战略眼光。
  人艺举办学生公益专场,受到大中学生的欢迎。演出时,剧场里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学生要坐上两三个小时的公交车,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却为演员们带来了鲜花,以表达自己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一位北航的同学说:“非常感谢人艺对我们青年的人文素养发展的关注,人艺拓展了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思维的空间,希望这一举措能在文艺界发扬光大。”来自北京西藏中学的卓玛同学说:“从小到大,这是第一次看话剧,而且还是这么高水平的演出,还亲眼目睹了这么多明星大腕,简直就像做梦,我要把演出的节目单寄回拉萨,让远在故乡的小伙伴们也能分享我的快乐。”
  北京大学的一些同学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表示,这次能参加人艺学生公益专场的活动,不仅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一丝不苟的艺术作风令人钦佩,更令人感动的是,人艺的几位院领导站在剧场门口,在寒风中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同学的到来,又目送同学们离去;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北京人艺对每一位普通观众的尊重。来人艺看戏,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是对“演戏如同做人”的人艺精神的深刻体验。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迎来建会十周年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索 为庆祝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建会十周年,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今天在京举行电视电话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彭珮云指出,十年来,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团结了一大批文艺界和有关方面的同志,采取多种方式,为建设先进的人口文化鼓与呼,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说,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十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宣传和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了门类众多、颇有影响的“人口文化奖”评奖活动,进行了人口文化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维庆、高占祥等为会议题写了贺词;李默然、王铁成、于洋、田华等艺术家为会议表演了诗朗诵;阎维文、耿莲凤、曹灿、石维坚、黄宏、李金斗等艺术家向会议赠送了最新歌曲专集和图书、光盘等。(王瑛)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中国金唱片奖举行颁奖典礼
  本报北京11月17日讯 记者徐馨报道:今夜,中国传统乐曲《茉莉花》一次次在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伴随音乐陆续登台的是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10大类36个奖项的各位得主。大会堂里座无虚席,获奖艺人、艺术家、国内外知名唱片(音像)企业代表、政府管理部门代表以及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主席和代表、亚太唱片业协会负责人等海外业界知名人士汇聚一堂。此次颁奖典礼展现了华语唱片近八年的成果,为海内外的华语音乐制作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平台,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音乐的盛会。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京城秋拍多珍品
  本报讯11月下旬,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与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相继推出各自的2003年秋季拍卖会。一些难得一见的文物与艺术品将与世人见面。
  在华辰秋拍油画专场中,推出郎静山等人的摄影作品,这在中国大陆开了摄影作品拍卖的先河,由此而广受关注。此外,庞薰琹的《沙发上的少女》、徐悲鸿的《肖像》、张大千的《红衣罗汉》和元青花云龙纹罐、乾隆仿哥釉琮式瓶以及“海内外孤品”——清同治通宝宝浙局样币等,均属拍卖重器,当有上佳表现。
  在嘉德秋拍中,有被称为徐悲鸿“一生可数力作之一”的《春山十骏》,有明代董其昌供奉内廷时绘制的《观梅诗思图》,有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宝相花如意耳瓶,有张大千以自己为“模特”绘就的《钟馗图》,有“惊现于世”的《淳化秘阁法帖》……文物鉴定家王世襄先生夫妇“俪松居长物”的专场,早以专题展览问世,自然令人瞩目。(美三)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京剧研究生班教学汇报演出开锣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入学一年教学汇报演出今晚在京拉开序幕。从18日至30日,研究生班全体学员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政协礼堂以及天津红旗剧院等演出18台剧目,集中展示研究生班一年来的教学成果。
  这次汇报演出全班43个学员全部上阵,除演出京剧《白蛇传》、《法官妈妈》外,还将演出昆曲《宦门子弟错立身》、河北梆子《清风亭》、黄梅戏《长恨歌》等。京剧《白蛇传》是此次演出中的亮点,5位旦角演员将轮番上台扮演白蛇,这不仅让人感到新鲜,研究生班还将以“一棵菜”的团队精神展现整体风貌。
  汇报演出中,还将出现一批久违戏台的传统老戏。中国戏曲学院在传统荒诞京剧《八五花洞》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剧本,推出《十五花洞》,届时由学生中的梅、尚、程、荀、张五大旦角流派的10位旦角演员同台演出,《盗魂铃》、《打棍出箱·问樵闹府》等剧目是近年来鲜见于舞台的冷戏,这次重新挖掘,也将重现舞台。(刘文) qTp品论天涯网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山城歌唱家来京举办独唱音乐会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刘琼报道:山城艺术家刘光宇在京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之盛景犹历历在目,11月22日,女高音歌唱家张礼慧又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举办独唱音乐会。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歌剧院副院长张礼慧,先后在《芳草心》、《江姐》等歌剧中担任主角,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第一名、美国科罗拉多国际歌剧咏叹调大赛第一名等。本次独唱音乐会的曲目由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四季歌》、《故园恋》、《蝴蝶与花》、《五月之夜》和《茶花女》、《蝴蝶夫人》、《巫山神女》等歌剧片段组成,并特邀男高音歌唱家金永哲、男中音歌唱家王立民共同演唱。 qT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