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 李新泰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其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一套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当时条件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现在这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已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需要。改革这些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也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十六大报告将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没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其他改革就不可能深入。比如:决策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本身就是一个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定位和分工问题,而政府职能定位和分工又取决于党委,取决于党委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党委领导下的人财物管理体制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切实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而这些改革又都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息息相关;监督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而这些监督的落实又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由此可见,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监督体制等改革的深化。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首先要明确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思想领导,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指导各项工作;组织领导,就是坚持党管干部的方针,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要善于把三者统一起来,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党对改革和建设的领导作用。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主要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党委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上,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要充分放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处理好党委与人大、党委与政府、党委与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党同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不能简单地理解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对人大,要支持其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对政府,要支持其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对政协,要支持其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要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和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这些变化还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进一步展开。要做好各项工作,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在依法执政中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江金权
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基础上,提出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核心内容。
依法执政,就是依照法律来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内涵是:党领导人民把自己的主张和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成法律,成为国家意志;党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符合法律规定;善于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从主要靠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无疑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变革和进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从无序到有序、由人治到法治的演进过程。当人类从部族社会向国家演进时,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便开始产生。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就是要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政党、政权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从而保证全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有序,建立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从依赖党的政策和政权机关的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无私境界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坚定意志。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一开始就注意到法制的重要性,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缺乏经验,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党的政策和政权机关的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特别是在“文革”中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方针,就是在科学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依法执政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通过法律来理顺和规范党委与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学会按照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加大,仅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已难以实现对全社会的有效管理,而必须通过健全的法制来保证全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有序。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党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应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遵守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政府行为要透明,这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依法执政,利用法律的强制力来实现党的主张,能更好地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好坏,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同时,法律具有抽象性、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和反复适用性。在法治条件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预期行为后果,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实行依法执政,可以大大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施政效率和效力。
依法执政,健全法制是基础。法制健全最基本的含义或要求有两个,一是必须有建立在公平、公正、科学基础上的覆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体系;二是人人守法、严格执法。也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保障和依靠。显然,强化法律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当务之急。这里最关键的是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依法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做坚持法治的表率。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9版(理论)
专栏: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蔡长水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以及群众组织等各种渠道来实现的。党运用制度和法律规范党组织和政权机关及其他非党组织的关系,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能行使自己的职权,既保证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挥各非党组织的作用。
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也是党的一个主要执政方式。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这就把党组织和人大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统一起来。
党和人大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各自职能的不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党对政权要实现指导的责任,使党的主张能够经过政权去实行,党对政权要实现监督的责任。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党不是行政组织、生产组织,也不是国家权力机关,而是政治组织,党的性质决定了党不能代替国家意志,不能干预国家权力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而是要通过提出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思想教育,通过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人选,来实现自己的领导。因此,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实现领导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建议,通过法定程序,使自己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获得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同,确定为法律或决议,使其成为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作出的决议在适用范围和实施手段上不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科学体现,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条文化、定型化。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决议在适用范围、实现手段上有所区别。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对党内有约束力,对党外群众只有号召和指导作用;而法律则对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对不执行或者违背法律的可以强制其执行。可见,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行依法执政,是执政党实现领导的规律性反映,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执政方式。
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需要明确党的哪些主张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就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国家权力机关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国家意志的形成、确认和表达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来实现的。而国家意志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法定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这里的关键是明确什么是重大事项,而这些事项必须是“法定”的,不是任意的。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对于重大事项的界定还不具体、不明确,操作性不强。因此,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探索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全国范围讲,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重大事项主要有:一是修改宪法和制定国家的法律;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带有全局性的重要事项;四是国家领导机构重要干部人选的推荐。这些重大问题由党中央提出建议,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就地方来说,主要是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变成地方性的法规;将党委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事项建议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将党委关于政府组成人员的人事安排建议变成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等。
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需要有充分的条件作保证。这些条件包括:一是党提出的主张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的意愿。比如,法律法规的预案必须充分反映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人民的利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推荐人选必须保证是最优秀的、并适宜担任某项领导职务。二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和创造性的工作,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变为现实,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三是按程序办事。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要正确认识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大真正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党行使领导权与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应有一定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将人大的权力和职能具体化。比如,党委提出的议案,应尊重和支持人大独立地进行审议和决策。当党委的提议未被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时,党委应尊重人大的决定。党委向人大推荐国家政权机关的人选应符合法律程序,防止以各种形式干预选举过程,充分尊重人大的选举结果。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大突破
林原 邓晓东
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所有制作为一切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是我国改革进程中始终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对这一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前,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曾一度陷入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认识误区,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完全等同于公有制本身,由此造成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单一化、固定化。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符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和阻滞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认识不断深化。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大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将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固定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传统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既建立在对股份制自身的一般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上,更建立在对股份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上。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资产组织形式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变革。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股份制“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其“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价再高也不为过”。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找到了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实现形式;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融度;在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国有资本可以通过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对其他非关键领域的企业实行参股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既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又有利于公有制经济通过市场化渠道和手段发挥其各项经济社会功能;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经营,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股份制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体现出特有的制度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改革取向,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而正确的战略选择。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发展特色经济 创造竞争优势
宋璇涛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河南省驻马店市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后发展城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创造竞争优势,努力推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明确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驻马店的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是明显的区位优势。驻马店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史称“天下之中”。在自然环境上,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与生物种群多样,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地理位置上,承东启西,贯南通北,是东西部物资流通、信息交流的“中转站”,曾连续5年成功举办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二是一定的资源优势。驻马店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原粮仓”、“芝麻王国”之称,现已建成500多万亩优质小麦、200多万亩优质花生、100多万亩优质芝麻生产基地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良种猪、优质食用菌养殖、种植基地。驻马店的矿产资源储量十分可观。现已探明矿藏种类30多种,其中一些非金属矿藏资源储量丰富且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极具开采价值。驻马店的劳动力资源也比较充裕。全市共有800多万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近200万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三是一定的工业基础。医药、卷烟、建材、轻纺、生物制品、电气仪表等工业产品,或具有一定规模,或依托资源优势,或科技含量较高,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有利条件,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应从实际出发,在经济建设上坚持农业与工业并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的理念和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努力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和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强化经济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驻马店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农业的发展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求真务实,抓出成效。一是狠抓结构调整。坚持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调整农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上,适当压缩传统农业规模,扩大经济作物规模,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在品种品质结构上,扩大优质小麦、花生、芝麻的种植规模,加快发展良种猪、黄牛等畜牧养殖,形成以优质品种为主导的农业产品体系;在布局结构上,引导优质、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向优势产区集聚,形成优势农业产品的产业带,提高规模效益。二是狠抓优质品牌。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品牌意识,积极创造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品牌,把品质优良、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良好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品牌做强做大;积极做好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冠名、注册和生态安全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开辟通道。三是狠抓农业增值。努力改变农产品“原字号”进入市场的局面,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扩大产业关联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四是狠抓市场引导。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采取“公司+农户”和“公司+专业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引导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营造小农户、大农业、大市场的格局,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农业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特色,发展壮大。
发展特色工业,提升竞争能力。按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依据盘活存量、扩充总量、增加储量的思路,积极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撑、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认真实施六项工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工程。加大对生物制品、高质量药业、西气东输豫南支线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二是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工程。广泛运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医药、卷烟、化工、建材、轻纺、电气仪表、车辆制造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优势的企业,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基础产业发展工程。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发展、稳定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抓好天方药业、骏马化工等企业的强筋壮骨工程,使其进一步做强做大,发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五是企业集聚工程。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靠近城镇、方便交通、利于环保的要求,组织和吸引有特色、有市场、有潜力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走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之路,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造适宜的平台。六是项目带动工程。进一步做好引资招商工作,积极争取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后劲得到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为河南省驻马店市市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