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11月6日,“人保财险”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拉开了我国保险企业境外上市的帷幕——
人保”:保险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
本报记者 刘韬
上市成功
“祝2328(“人保财险”的证券代码)又升又发!”11月6日上午10点,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厅,随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运祥的这句“又升又发”之后,“人保财险”正式挂牌交易。
“人保财险”上市首日的表现,可用“气势如虹”来形容:开盘即报2.425港元,当天最低价2.40港元,最高价2.725港元,报收于全日高位2.7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0%,全天成交16.39亿股,成交额达42.26亿港元,几乎占去当日股票成交量的1/5。
一位认购了1.2万股人保财险新股的陈先生乐得合不拢嘴:当天他即把这些股票悉数抛出,赚得9600港元,“够了,五成利润,见好就收。”
此次人保财险公司共发行30.052亿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发行价为1.8港元。扣除承销费用和相关开支,“人保财险”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将超过45亿港元。
中国人保财险是内地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金融机构,也是内地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金融保险机构。“人保财险”率先上市,占尽了“先发优势”。一位股票经纪人说,物以稀为贵,市场上没有其他的中国保险股,基金经理们自然兴趣很浓,但散户认购实在太热烈了,以至于连一些优质的基金都只能分得不足10%的申购数量,很多基金被迫在二级市场吸纳。
本土优势
近几个月来,港股升势正是“气壮如牛”,恒生指数从9000点一气跑到12000多点,从市场环境来看,“人保财险”也是“生逢其时”。
当然,除了发行时机选得好,先发优势发挥得好外,有这么多投资者拿出“真金白银”来捧场,关键还在于其作为一只重要的中国保险股的投资价值。
“人保财险”是内地一家占据主导市场地位的财险公司,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我国财险市场的占有率为69.6%,实现净保费收入199.30亿元。其主要产品为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
“人保财险”还拥有内地最广泛的财险运营网络,在全国有4300多个分支机构,有2.6万名内部销售人员、6.5万名保险个人代理和98家专业代理、3万多家兼业代理。
强大的本土优势就是竞争的法宝。
有业内人士称,人们争着买的与其说是“人保财险”,不如说是中国保险的未来。对此,唐运祥也不讳言,他把“有利的经济和行业基础”归为公司五大优势之首。并称,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人保财险”的市场份额将来肯定会不断下降,但这不要紧,因为市场总额是在扩大的。
强强合作
“人保财险”香港上市的当天,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长格林伯格也专程赶到香港,并与唐运祥一道,在香港披露了两家公司“甜蜜婚姻”的内情。
AIG是久负盛名的国际性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成员公司,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经营商业和个人保险产品,如著名的“友邦保险”,就是其子公司。截至2001年底,AIG总资产达4900亿美元。
AIG如今已成为“人保财险”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在2003年9月29日签署协议,AIG购入“人保财险”此次发行股本的9.9%,成为“人保财险”的战略投资者,并在意外险及健康险产品在中国的开发、营销、承保、理赔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回报,“人保”将意外险及健康险按一定比例分保给AIG。
双方强调,协议的初衷是无限期的持续合作,每15年进行一次合作评估。为表明诚意,AIG主动提出,将购入的“人保”股份锁定5年。格林伯格说:“买‘人保’股份不是为了很快获利,而是要长期持有,这是一次强强合作。”
“人保财险”之所以能与AIG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是因为合作对双方都有利,AIG有先进技术,“人保”有分销网络,各取所需,这是“互补”的结合。其实,这个良好的开端,或许能对一片“狼来了”声中的国内服务业领域有所启示。
仅是开始
据称,“人保财险”此次募集资金中的90.9%将用于充实该公司的资本金,剩下的9.1%将返还现有股东。
中国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按照“人保财险”的业务规模,到去年底,应具备59.43亿元的最低偿付能力,而其实际偿付能力却只有28.02亿元,缺口达31.41亿元。对于“人保财险”的不达标,保监会予以豁免,并给予其上市后3年的宽限期。
“人保财险”的成功上市,达到了符合最低偿付能力标准这一最直接目的。该公司称,将于上市后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包括利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及控制固定资产的资本开支。
此外,如何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率(赔付率和费用率的总和,低于100%表示有承保利润;高于100%则有承保损失),提高投资收益,也是摆在“人保财险”面前很现实的问题。唐运祥给公司定的目标是,综合成本率降至95%;投资收益率达到3%。目前,该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为97%,去年在投资上亏损6亿元。
唐运祥说,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国债和企业债的比重,减少购买基金。在控制成本上,要降低赔付率。
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成功上市将不仅改善资本状况,在强大的外部监督下,还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境外上市之后,“人保财险”除了面对内地的客户外,还要维护海外投资者的利益。“以客户为中心”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之间,有时是矛盾的。比如产品定价上,降价,投资者不乐意;涨价,客户不买账。因此,如何权衡好两者的关系并不简单。还有,“人保”在7月份才完成重组改制,处理好与控股股东的关系、真正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还需要假以时日,不断磨合。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质检部门将对制假企业归档管理
本报北京11月10日讯 记者原国锋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建立制假“黑名单”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制假企业、制假分子违法行为档案的记录管理。今后有严重恶劣制假行为企业的名称、企业代码号、法人代表名字、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等将通过网络公之于众。目前,质检总局已公布了第一批300家生产“地条钢”企业“黑名单”,年底还将公布一批。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还将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组织重点城市开展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情况检查;组织河北、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质检部门,对一次性生活用纸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对加工劣质絮用纤维制品、劣质弹簧软床垫违法活动加大打击力度;配合农业、公安等部门,在案件查处、企业核查、假货销毁等方面,落实毒鼠强整治任务;以巩固“土炼油”打击成果为主,组织“小炼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配合农业部搞好秋季农资打假工作。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国务院部署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全面整顿和规范两年多来,质检部门已累计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6亿多元。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专家呼吁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
本报北京11月10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农业投融资论坛”今天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呼吁,改革和拓宽现有投融资体制,为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与会专家认为,由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社会信用结构失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企业缺乏专门人才和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业和农业企业的融资机会、融资空间和融资手段极其有限。专家们从政策环境、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为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献计献策。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北京建行个人房贷突破400亿元
本报北京11月10日讯 记者许志峰从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获悉,日前该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400.37亿元,在北京市各家商业银行中居首位。
据悉,该行自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以来,先后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委托贷款、组合贷款、贴息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等多种个人房地产信贷品种,帮助北京20万户居民解决了住房问题。今年以来,该行从市场需求和业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全力打造“乐得家”建行个人住房精品服务,开展个贷系统上线工作。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近年来,由于挖沙采石、放牧过度,云南迪庆香格里拉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图为一位藏族老人向记者介绍狼毒花对牲畜的危害。狼毒花的汁液有毒,牛羊误食后极为危险。
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草原生态恶化 问题依然突出
本报北京11月10日讯 今天在此间参加草原保护与建设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指出,草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要全面认识草原地位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
这次座谈会是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草原监理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与会的草原界知名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草原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目前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面积仍在继续扩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突出,牧区经济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扭转,农牧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为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草原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完善退牧还草有关政策;要尊重自然规律,切实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各项生态建设工程。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的步伐。
李拥军 王卓然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十月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二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从国家统计局获悉:10月份全国工业呈现加快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5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2%,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也高于三季度16.6%的平均增速。1—10月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
10月份轻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重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当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3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3%,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18亿元,增长18.4%,增速与上月持平。国有、股份制和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增速提升,集体企业稳定增长。
10月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生产增长均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加快。从工业“支柱”行业看,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冶金三大行业总产值增长分别比上月加快6.1、5和4.7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5%,比上月提高4.3个百分点,拉动整个工业增长近7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当月工业生产加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上述行业主要产品看,电子计算机、微机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倍和57.6%,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生产分别增长21.4%—73%,移动电话机增长37.4%。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等电器产品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6.4%—98.9%,家用电热烘烤器具、电淋浴器、微波炉等小家电设备产量也呈现出50%以上的增长。钢和钢材生产继续快速增长,产量分别增长25%和28.9%。汽车生产的强劲增势有所减缓,当月产量37.2万辆,同比增长21.4%;其中轿车产量16.8万辆,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月分别回落15.4和17.7个百分点。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发生六大变化
本报苏州11月10日电 记者朱剑红报道:中国经济能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2003中国经济增长论坛”的热点话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今天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已经发生六大变化。
这六大变化是:第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机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正在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这表现在市场准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政府管制的进一步宽松,投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健全,以及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第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被称为新的“三驾马车”的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市场不再仅仅是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也将扮演主要的角色。第四,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将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主体,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表现在为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及为各类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上。第五,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构造发生了重大转变。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经济增长是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所带动,90年代是由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共同带动的,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将逐渐发散,在全国形成功能互补、产业相对集中的多个经济增长带。产业集聚将伴随市场化、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第六,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观念已经确立,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