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加快发展 深化改革 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陈至立
国务院最近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9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贯彻落实好《决定》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农村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农村教育工作成绩显著。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末,我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的条件下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
在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把实现“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亿万人民群众,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坚持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2.农村教育整体上仍然薄弱。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市相比相差三年。许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一些地方“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行”存在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急需扶持,中小学辍学率有上升趋势,普九“欠债”问题严重。农村教育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和学校办学模式和教育结构比较单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不够,效益不高。
3.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差距也在农村。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促进农村教育上新的台阶。
二、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当前,加快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服务“三农”,城乡统筹,勇于创新。
1.集中力量打好西部“两基”攻坚战。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两基”的地区,涉及到360万平方公里和1.1亿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党中央、国务院时刻牵挂着西部广大学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强调要下定决心,采取重大举措,像当年抓好“八七”扶贫计划一样实施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任务。要抓紧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要具体落实到县。二是加强寄宿制学校主要是寄宿制初中建设。三是切实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减免杂费、课本费,并提供必要的寄宿生活补助。四是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养、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五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六是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帮助农民群众履行送子女就学的义务。同时,中部地区没有“普九”的县也要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尽快实现“两基”目标,这也是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切实做好已经实现“两基”地区的巩固提高工作。中西部的大部分县虽已实现了“两基”,但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问题较多。做好广大农村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克服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像当年实现“两基”一样抓好巩固提高工作。二是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中央和省市对已经实现“两基”地区的巩固提高工作要给予重视和支持。在安排用于农村教育的专项经费时,要向这些地区适当倾斜并给予必要的奖励。三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初中控辍工作,促使农村初中辍学率明显下降,把控辍率作为考核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广大东部农村地区要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本地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合格毕业,薄弱学校全面消除,区域内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和教育信息化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并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率先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3.大力发展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地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提倡“定单”培训,努力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零距离”,二者既要“对口”还要“接口”。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调整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需要。各级政府要统筹现有教育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还可采用连锁办学模式带动县级职教中心提高水平、走向市场。要针对国际劳务市场的需要开展培训,加大劳务输出。
要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力转移培训。今后5年,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实用生产技术。每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万人次,使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要积极创新培训机制和投入机制,坚持培训与市场和社会需求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先培训后输出。各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培训机构减免经费、农民适当分担的投入机制。
4.大力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务院决定在我国农村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是一项带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成套教学光盘,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各地要根据国家的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将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门要认真抓好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积极配合,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注重发挥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综合效益,推动教学改革,还要为农业科技推广和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服务。
5.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的制度。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助学的力度,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除继续安排助学金以外,还将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寄宿生活补助。
各级政府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要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全社会倡导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
三、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
1.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要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区已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由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经费投入由农民为主承担向以政府为主承担的根本性转变。
但是,各地的工作还不平衡,一些地方“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行”所需经费仍然存在缺口,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共同责任。“以县为主”讲的是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统筹管理的责任,千方百计尽到应尽的责任。但对一些财政困难县则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责任,要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今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措施,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予以保障。
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基本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当前应当特别强调的是,省级政府还要进一步积极调整本地区财政支出结构,逐县核定财力,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县级财政具有对农村教育的基本支付能力。同时,还必须发挥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三保”的资金来源。省级财政要增加对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省长(市长)负责制。要确保中央下达的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全部补助到县,主要补助经过努力仍有困难的县用于工资发放。要确保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取消后所形成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运转的经费缺口,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县级政府要将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公用经费和经常性危房改造的支出,全额列入县级政府的预算。
三是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当前一些突出问题。省、市两级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补足实行“一费制”地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缺口,坚决制止乱收费。抓紧清理补发历年拖欠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地方政府要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转移到县、乡政府,在化解农村债务时通盘考虑解决,严禁因追索债务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2.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学改革。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时,要紧密地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增加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
各地要整合资源,为农村中小学提供必要的土地作为开展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的场所,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县级职业学校要实行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并重,努力办成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机构要继续发挥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的重要作用,并为普通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师资和实习场所。农村中小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要积极承担农民培训和扫盲任务,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工作职责,安排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实行一校挂两牌。要努力发挥农村各类学校和推广、培训机构的综合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探索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推进“农科教结合”,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共同确定项目,统筹使用经费,联合培训人员。加强沟通协调,普遍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农科教结合,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种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广泛参与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等活动。
4.加强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服务和支持。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务工子弟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大字,情深意长。我们要带着这样的感情抓好这项工作。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各类职业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城市生活和就业的能力。继续扩大东部与西部职业学校的对口招生规模,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心城市都要做好本区域内城乡教育统筹工作,开展城乡之间的教育帮扶工作,努力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的“两个工程”。把对口支援工作拓展到县对县,力争做到每一个贫困县都有一个对口支援的单位。
5.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当前,各地一要抓紧落实编制核定工作。二要紧紧抓住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并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三要严格掌握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任期制。四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五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六要坚持从严治教,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四、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1.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任务负总责。要制定本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切实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坚决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2.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推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把农村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把农村学校建设作为基本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给予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按照教育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继续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工作。
3.提倡好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反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虚张浮夸;坚持执政为民、关心群众,反对官僚主义、麻木不仁;坚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反对各自为政、扯皮推诿。
4.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动员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基层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与时俱进、大胆实验。
5.进一步营造发展农村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抓农村教育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关心农民疾苦、为农村教育办实事的领导干部和捐资助学、支持农村教育的单位、个人,进一步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要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今后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机遇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开创我国农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12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我国义务教育取得长足进展
——教育部负责人就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温红彦
编者按:我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位于世界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我国的教育投入近年保持了较快增长,经费投入总量大幅度上升……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义务教育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不久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近日,记者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问: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长足进展,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您介绍一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
答:9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现。截至2000年底,全国实现了“普九”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2002年更是达到92%。据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九个国家的前列。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加大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税费改革中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工作初见成效,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书本费和寄宿费。
但是,我国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全国还有400多个县尚未“普九”,一些已经“普九”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巩固提高的任务很繁重等。
问:国家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答: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1.0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使少数民族受教育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文盲率已平均降到了15%以下。其中朝鲜族、满族、哈萨克、蒙古族等7个少数民族文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给予重点支持。中央财政设立民族教育专款,对少数民族办学中的特殊困难给予必要的支持。此外,国家在分配其他各项教育专款时都给予民族地区特殊的倾斜。为加快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在招生和培养方面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降分录取,先办预科打基础,后上本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措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到2002年,全国已有17个省、区和部委所属的100多所高校办有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年招生已达1.2万人。在本科和研究生统招政策上,采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适当加分录取”等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升学深造机会。截至2002年,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为1990.57万人。
问: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我国教育投入的情况。
答: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一是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二是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快速增长。2002年,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数达3114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2582亿元增加532亿元,增长20.6%;比1997年的1358亿元增加1756亿元,增长129.3%。1997年至2002年,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平均每年增幅达18.1%。
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连年提高,不断取得新突破。1997年至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5%、2.59%、2.79%、2.87%、3.19%、3.41%。2002年比1997年提高了0.91个百分点,是自1989年对此项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
问: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增加教育投入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一是中央出台了“1个百分点”政策(即: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一政策,是近几年来在解决教育经费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财政“1个百分点”的政策出台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相继比照中央的做法,增加了本级财政的教育经费支出。1998年至2002年,仅中央本级财政通过增加“1个百分点”,5年累计就比1997年(1997年中央级教育事业费仅为89亿元)增加教育经费489亿元。
二是各级财政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了教职工工资支出。中央财政为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农村教职工工资转移支付资金50亿元,用于补助这些地区发放教职工工资。
三是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995—2000年,国家实施了第一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财政投入专款3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87亿元,共计126亿元。“十五”期间,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安排5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期“义教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总投入近200亿元,是我国有史以来财政资金投入最多的教育扶贫工程。
四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务院决定2001年至2002年中央投入30亿元资金,加上地方多渠道筹措的资金,由教育部、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实施了“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到2002年年底投入危房改造资金总量达120亿元,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000万平方米,使全国中小学危房比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
五是1998年至2002年,中央共计安排148.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加强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等学校扩招。
问:国家在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上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致力于建立完善的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不断扩大资助范围,主要出台了以下两个重要措施:
——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助学金专款,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证助学金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贫困中小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增加投入,每年拨款1亿元,设立“国家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全部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中小学生杂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每年约有100万名中小学生得到国家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的资助。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资助或减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如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杂费、课本费,对贫困的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其他省份,如河南、陕西、青海等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也都相继设立了义务教育助学金专款,对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减免义务教育费用。
——200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试行对全国部分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用于向未完成“普九”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农村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免费教科书的对象也由未“普九”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农村贫困中小学生扩大到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中小学生。其中,从2003年下半年起,对新疆经济困难的56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截至目前,已约有170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问: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有什么新变化?
答: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格局发生变化。199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为430亿元,占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54.8%;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990亿元,占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8.2%,5年间增加了1.3倍。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更是明显增加,主要体现在工资性转移支付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同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支持。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为359亿元,占全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36.3%。在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更大。
问:全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数据是如何统计得出的?
答:我国全面系统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始于1989年,此后,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每年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教育、财政部门根据上一年度财务决算等资料,按照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制定的统一填报说明、统一的报表表式,组织各学校和有关教育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软件汇总程序,从最基层的单位开始填报《教育经费统计基层报表》,经过乡镇、县(市、区)、地(市)、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逐级汇总,得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度的统计数据。全国年度的统计数据则由教育部汇总各省份数据得出。
然后,教育部对全国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核对,包括抽样检查部分地区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再经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审核无误后,全国的经费统计数据才能最终确定。此后,完全依照统计结果,公开出版《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全面、系统地反映全年度全国教育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而且,每年由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3家联合向全社会发布《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提请社会监督教育的投入情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