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
——华中科技大学努力向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目标迈进
杜若原 周前进
2003年10月6日将作为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日子载入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的史册:
是日,该校举办校庆大典(1952—2003)(暨庆祝原华中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庆祝原同济医科大学建校96周年、庆祝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院51周年),与社会各界人士及校友共聚喻园,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示成就,扩大影响,作为学校再谋发展、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原三所学校从1952年前后组建,到2000年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其成长都体现出了在共和国旗帜下发展壮大、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鲜明特色。今年6月,经教育部批复,1952年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年。
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自己建设起来的一所重点大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同步。她以“年轻而富有朝气”著称高教界,被赞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为新中国建功立业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1年,在汉口航空路,一所新型的人民医学院诞生了。此即为原同济医科大学。
1952年,政务院决定: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和华南理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动力等部分系科合并,在华中腹地武汉筹建一所工业大学,校址定在喻家山。1953年10月,华中工学院召开成立大会。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52年,中南地区几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合并,在庐山成立中南建筑工程学校,1953年迁入武昌马坊山。此即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这几所学校的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设校园,教书育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出祖国急需的大批合格人才,直接参与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
赵学田教授和同事们先后编写了多本适合工人、农民阅读的制图自学读本。
50年代,医学院的广大师生和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深入到农村疫区调查研究,查螺、灭螺,防病治病,为我国消灭血吸虫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60年代,工学院柴油机研究室和船舶内燃机教研室理论结合实践,成功研制出“柴研1型”、“柴研2型”柴油机,受到工人农民的热烈欢迎。
从新中国诞生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多年间,这三所高校不断发展壮大,以其鲜明的工科、医科、建筑学科特色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腾飞,以贡献求发展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合校前的三所高校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实现了综合实力的腾飞,迅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腾飞,源于取法乎上,勇创一流的雄心壮志!
在改革开放的沸腾年代,三所学校解放思想,拼搏进取,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原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审时度势,率先在国内高校进行学科结构改革,由单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并在1980年提出:10年之内把学院办成理、工、文科和管理学科相结合,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综合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的历届领导班子创新教育理念,提出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断进取,使年轻的学校很快跻身于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腾飞,源于善抓机遇,发展自己,增强实力。
腾飞,要有人才!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华中理工大学就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开始“广积人”,在采取脱产进修、培训、公派留学等各种措施全面改善校内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拘一格地从全国各地引进600多名各学科建设急需的人才。到2000年合校前,三所学校已有院士11人,教师4000余人,其中教授700余人。
腾飞,要上水平!1978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就提出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的口号。学校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激光技术研究,研制的CO2激光器,其单位放电长度的激光输出功率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原同济医科大学一直瞄准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进行科学研究。外科学(普外·器官移植)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普外、器官移植学科之一,其器官移植研究大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脾移植达国际领先水平。仅90年代以来,三校就完成科研课题300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9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700多项。
腾飞,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服务社会才能生存,贡献社会才能发展!
20多年来,三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从严治校,培养优良校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近10万高层次人才。
三所学校十分重视用科技的力量服务国家和社会,造福人民。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救灾和地方病、流行病的研究防治,从医学基础研究、医疗技术的创新突破到为国家重大工程立项前的环境医学影响评价,原同济医科大学都作出重要贡献。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更是原华中理工大学的一个鲜明的办学特色,参与了三峡工程建设的100多个科研项目。
他们参与研究的EIM—601大型程控交换机通过了国家鉴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称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大程控。
20多年来,三所高校的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得到稳步扩大,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连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校园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得到极大改善,后勤社会化运作模式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典范,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产业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特别是借国家“211工程建设”之东风,建成了一批实力强劲的重点学科。
1993年和1997年,江泽民同志先后为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题辞:“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建设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坚持严谨治学优良传统,培养优秀医药卫生人才”。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2000年5月2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新世纪伊始,华中科技大学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确立了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以一流的工科、一流的医科、具有特色的理科和文科,跻身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的宏伟奋斗目标。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进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实施了机关改革和教育职员制试点,全校原有管理干部1572人,改革后定编929人,精减了41%。开展教师聘任制改革,试行人员有进有出、职务有上有下、待遇有升有降的用人机制。推行人事代理制,新进教师、管理人员的人事关系及档案由指定的人才交流中心代理。启动管理人员出国培训措施。
超常规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一套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硬举措,包括特聘教授聘任办法,学校在部分特色学科设置150个特聘教授岗位。聘请大师挂帅主持学科建设,以事业留人,以环境留人,营造人才引进工作的“雪球效应”。
构筑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和全英语教学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对拔尖人才实行特殊培养,设置本硕博打通培养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电类提高班、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
按国际水准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全力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综合集成的学科建设方针,提高整体攻关和突破能力。全力搭建国际学术舞台,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努力创造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在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实施“无污染校园”建设,努力建设无学术污染、无信用污染、无环境污染的校园。引导师生自觉营造适应世界一流大学规范的治学、育人、为社会服务的心理氛围。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优化办学资源,美化校园环境。
合并出优势,同心铸辉煌。3年多来,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学科和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完善,实力大幅增强。新增史学学科,形成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门类;硕士学科点由124个增至200个,博士学科点由67个增至1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13个增至17个,国家重点学科由6个增至15个。一批传统、新兴的学科继续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文、理科获得长足发展。院士增至15人,博导由330人增至510余人,教授由700余人增至970余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特聘教授”由5人增至13人。人才引进的“雪球”越滚越大。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一致肯定。全日制在校学生由33000人增至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由4900多人增至10200余人。本科生多次在国际国内设计、发明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冠军。
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3年来,新增科研课题3320余项(不含国防项目),获各类科技奖20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2项。科研经费由1999年原三所学校总计1.9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3.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正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为学校的资产增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做出积极贡献。
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校园公共服务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校园总面积达7000多亩,另有大学科技园1000亩。图书馆、校园网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朝气蓬勃的华中科技大学,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在共和国旗帜的引领下,朝着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大步迈进!
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8版
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华中科技大学努力向国际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