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会见英国前副首相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俞铮)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前副首相、英中中心名誉主席杰弗里·豪勋爵。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贾庆林对豪勋爵为发展中英关系所做的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贾庆林说,当前中英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英同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和本地区都发挥着重要影响,也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应客人之邀,贾庆林简要介绍了中国全国政协的有关情况。他表示,中国全国政协重视同英国的交往,愿为进一步增进中英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而不懈努力。他希望英中中心和豪勋爵本人继续为促进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作出贡献。
豪勋爵说,英国和中国都是重要的国家,英国政府一直重视发展英中关系,英中关系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保持下去。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和英国驻华大使韩魁发会见时在座。
豪勋爵一行是应外交学会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参观第六届北京科博会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翟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3日晚来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参观了正在这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本届“科博会”在“科技创新、奥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下,突出展示了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其中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展览,展示了高新技术各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奥运建设、改造传统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百姓生活以及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展览大厅里,贾庆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陪同下,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以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奥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现代制造等专业展区,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区,技术成果交易展区。贾庆林说,“科博会”为海内外各界提供了一个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各国、各地区人士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促进多边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
贾庆林强调,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以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观了展览。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七届民运会闭幕
广州赢得第八届民运会承办权
本报银川9月13日电 记者周志忠报道: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经过8天的赛事后,今天晚上在宁夏体育馆落下帷幕。广州市赢得第八届民运会的承办权。第七届民运会组委会副主席郝文明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仲手中接过民运会会旗,郑重地交到了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的手中。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致闭幕辞,宣布第七届民运会胜利闭幕。
李志坚在闭幕辞中说,本届民运会开得隆重、热烈、圆满、成功,是一次民族体育的盛会,也是新世纪以民族团结奋进为主题的盛会。他代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向为本届民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重大贡献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参与本届民运会的各代表团表示亲切的慰问。
闭幕式上,第七届民运会组委会向34个代表团颁发了体育道德风尚奖锦旗。宁夏文艺工作者献上了题为“金凤腾飞”的大型文艺节目。
第1版(要闻)
专栏:
累计供水一百六十亿立方米
引滦入津工程通水二十年
本报天津9月13日电 9月11日是举世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通水20周年纪念日。至此,该工程已累计向天津供水160亿立方米。
20年前,引滦入津工程的通水结束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和部分城镇居民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扭转了天津的缺水局面,改善了天津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形成了鼓舞天津人民的“引滦精神”,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据介绍,天津是资源性缺水特大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外调水源。天津将继续管好用好宝贵的引滦水源,同时积极寻找、开辟新水源。全社会都要自觉节约用水、科技节水,尽快把天津建成节水型城市。(陈杰
朱博)
第1版(要闻)
专栏:
四大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产
兰州石化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本报兰州9月13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兰州石化公司总投资27.69亿元的四大重点工程近日全部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兰州石化公司成为原油加工能力超过千万吨的西部最大炼油基地。
兰州石化公司是新中国炼油和化工工业的摇篮。今年4月以来,随着6000吨/年分子筛装置、24万吨/年乙烯、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相继试车投产,兰州石化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61.95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十五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
本报大连9月13日电 今晚,海风轻拂,第十五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在大连市星海广场百年城雕广场开幕。
本届大连国际服装节有8项活动:隆重热烈的开幕式暨广场艺术晚会《今夜星海灿烂》、活力四射的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暨中国服装出口洽谈会、新人辈出的“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精品竞秀的大连世界名师时装展演、火爆奔放的巡游表演暨第五届中国大连狂欢节、主题鲜明的国际服饰文化·大连论坛、异彩纷呈的游园会和高雅欢快的闭幕式晚会。
九月秋风送爽时,满城欢度服装节。今天上午9时,伴随着悠扬的服装节节歌,第十五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暨中国服装出口洽谈会在星海会展中心下沉广场正式开幕。(王科 杨风)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目前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规模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西电东送”重要工程——龙滩水电工程,将于11月初实施大江截流。龙滩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243亿元。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缺电状况,而且使珠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20年左右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图为龙滩水电站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社记者 陈瑞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篱笆墙的变迁
——黑龙江省庆安县实践“三个代表”建设生态型文明村侧记
本报记者 朱隽 王莹
沐浴着九月的金风,记者来到这片热情的黑土地。刚到庆安,记者就感受到了这里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时不我待求发展的迫切之情和群众冷暖记心间的爱民之心。
庆安县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的美誉。新世纪之初,县里提出继续发挥绿色优势,以绿富县,以绿强县的发展思路。把绿色食品开发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绿色食品开发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但如何能让子孙长久地吃绿色饭、发绿色财,抓好环境保护是关键。如今,他们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绿色食品开发牵动生态建设升级,优越的生态环境又反哺绿色农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
2002年初,庆安县确立了以栽植榆树墙为重点的生态型文明村建设方案。在乡、村、屯植树、栽花、种草,见缝插绿,通过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带动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当记者来到庆安县丰收乡丰年村时,看到的不再是灰秃秃的房子、参差不齐的篱笆墙、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街道,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平房,门前一道精心修剪的绿色榆树墙,以及用砂石铺就的整洁的街道。绿树、白墙、红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向记者讲述着在这片黑土地上发生的神奇的变化。
篱笆墙变榆树墙,让村民的生活环境变美了。丰年村的时艳娟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就没法走,去年栽了榆树墙之后,大家觉得这样的路配不上那道整齐的榆树墙,于是村民们就自愿地投工投劳把路面上垫上了砂石。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也方便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篱笆墙变榆树墙,更带来了村民观念上的变化。丰年村党支部书记靳永发说,过去让农民投资环境保护和整治,他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可如今看到身边的变化,尝到开发绿色食品的甜头,农民们自己都说“种绿色食品没个好的环境咋能行”。所以一说修路,各家各户都出工出力。村里的环境大家也自觉保护,垃圾都自觉地堆放到固定的位置由专人处理。环境一好,这人的素质也上去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反哺了绿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绿色食品生产的升级。目前,庆安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90万亩,产品有5大类22个品种。绿色食品开发起到了“稳粮、促牧、兴工、活商、聚财、富民、强县”的联动效应。近几年,全县引资6亿多元,兴办大小龙头企业198家,绿色食品开发每年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沈阳:执政为民谱新篇
本报记者 郑有义
辽宁省沈阳市的变化令人瞩目:过去屡受污染的十里浑河如今碧波荡漾,水清鱼跃,两岸鸟语花香;市内8条河流开始大规模的治理,市区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迎来了“九五”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沈阳人说,十天半月不出门,沈阳肯定有了新模样。
外地人说,沈阳城变绿了,天变蓝了,人气旺了。
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说:这是沈阳市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我们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三真”,即“真信、真懂、真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信之愈坚、懂之愈深、用之愈活,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体现在执政为民的实践中。
排民忧,解民难,真情唤得民心归
震动全国的“慕马”大案曾给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使党和政府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2001年,全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跌入谷底,多年积聚的各种矛盾、问题突出。新一届沈阳市委领导班子面临着一场严峻考验和挑战。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沈阳市委抓住党员干部世界观这个“总开关”,深刻反思“慕马案件”的教训,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警觉性和免疫力,确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
审视“慕马”搞的一些所谓“形象工程”,剖析他们“做事”的表象下掩盖着的腐败实质,沈阳市委从源头做起,堵塞“权力寻租”的“黑洞”。针对行政审批权力的失控和滥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全部予以取消,减幅达74%。同时,设立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大厅,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一系列制度,实施“阳光操作”。
针对“用人”这一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着眼于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沈阳市委两年来对130多个市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其中涉及主要领导干部的达100个,调整交流市管干部1700人次,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对群众动真情,为群众谋实利,是新一届沈阳市委领导班子工作中的突出追求。市委书记张行湘两年来阅批的群众来信达8000多封,其中近5000封责成有关部门反馈解决落实情况,推动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市长陈政高经常到供水、供暖、供气和公共交通、住房动迁等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地方现场办公,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2001年下半年以来,全市解决了57万人“三峰”供水、11.6万户居民煤气拖期开栓、5.7万户棚户区居民回迁等问题,新增和更换2400余台公交车辆。今年,沈阳启动了涉及10万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决定用两年时间使这些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沈阳市委把执政为民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的一系列举措,使广大群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更加真信,感情上更加融合,信仰上更加坚定。市民陶洋在一系列“没敢想”的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激动地给市领导写信,由衷赞颂“‘三个代表’好!”
益民生,利投资,高品位建设新沈阳
老沈阳,可用一个“黑”字来形容。全城烟囱林立,特别是铁西区,工厂一家挨着一家,一根根大烟囱吐出滚滚浓烟。再加全市数以万计的取暖锅炉房,一到冬天全城便烟尘弥漫。白天“黑”,夜晚更黑,不用说小胡同,有些大马路上也是“黑咕隆咚”。数十年来形成的城建、环保中的这些“欠账”,使沈阳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外地投资经商者更是闻“黑”而退。
沈阳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沈阳要发展,必须突破环境治理这一“瓶颈”,下大力气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
作为曾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沈阳,创建工作谈何容易!沈阳知难而进,组织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全市环境建设中存在的29个难点问题和28个重点问题分兵把口,分人攻关。针对煤烟型污染,沈阳市2002年共拆除1211根烟囱和400座燃煤锅炉房,今年又拆除烟囱1000根、锅炉房400座;大力推广环保达标煤,对市内使用煤的含硫量、含灰量进行管制。针对扬尘污染,全市实施了绿色防尘覆盖工程,凡露天堆放的煤堆、渣堆、灰堆等散状物料,包括建筑、拆迁工地等,都要盖上绿色防尘网,并经常进行洒水保湿。针对汽车尾气污染,沈阳对全市车辆排气情况进行检查整治,到2002年底,共路检车辆2.5万辆,限期治理1.2万辆超标机动车;对33条线路的公交车冒黑烟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共检测车辆2459辆,治理409辆。随着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和北部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全市每天产生的3300吨垃圾将达到100%卫生填埋。今年以来,沈阳投资近60亿元打造“绿色沈阳”,新增绿地面积18.8平方公里,栽植各类树木427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其中10公里穿城而过。过去,浑河恶臭难闻,沿岸居民无法开窗,苦不堪言。2002年初,市长陈政高代表市政府向市民承诺治理浑河恶臭。到2002年9月下旬,第一期浑河大桥段4.7公里河道的治理工作顺利完成。
至今,浑河的恶臭污染已经消除,水体由超五类水质转而达到四类水质。河中鱼虾再现,水草重生,沿岸居民可以开窗欣赏草绿水清的美景了。
全力整治城市环境,不仅使沈阳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也大大增强了沈阳对国内外客商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沈阳引进内资项目660个,开工建设582项,调入资金205亿元;引进外资项目208个,调入外资6亿美元。继通用、宝马、西门子等一批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纷纷落户沈阳之后,沈阳又成功引进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工业园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高起点,新布局,增创老工业基地新优势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要在加快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实现,这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重要出发点。
沈阳的工业发展近年来面临着产品落后、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等诸多难题。为了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沈阳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与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并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探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路子。
针对历史形成的工业格局,沈阳调整经济发展布局,规划和拓展了汽车、IT产业和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布局。一是规划了30平方公里用地,建设金杯、宝马、中华等品牌主机厂所在的整车产业集群。
二是从2001年起在规划开发的120平方公里的浑南新区,建立了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新区已与16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跨国公司及21家台湾大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跟踪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光科通讯等27个工业项目落户新区;863软件园等8个产业园全面启动。三是将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形成全新的、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占地74平方公里的铁西工业带,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沈阳致力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今年6月8日,拥有世界顶级芯片技术水平的沈阳科希—硅技半导体技术第一有限公司在浑南新区落户,大大提升和拉动了辽宁及沈阳的IT产业,也使沈阳的机床、燃气轮机、石化装备等传统产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沈阳新松公司已经面向汽车、摩托车、电器等领域开发生产出四大类10多种工业机器人,并向自动化成套装备方向发展。目前,该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占据着我国国产汽车、摩托车机器人市场的全部份额,其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已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地。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真信、真懂、真用,正在使沈阳发生着生动而深刻的变化。今年上半年,面对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沈阳保持了“无疫区”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财政收入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0.7%。
第1版(要闻)
专栏:
伏牛山麓“拓荒牛”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河南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员刘孟合记事(上)
新华社记者 黄国柱 蒋永武 本报记者 苏银成
采访刘孟合,你会体会到什么叫“有口皆碑”。
初秋时节,记者在豫西伏牛山区采访。所到之处,听到军地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与许多的材料表述颇为一致,却又相当真切、自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像咱们军分区刘司令员那样艰苦创业,在位一任,振兴一方!”
“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像他那样的‘伏牛山麓拓荒牛’!”
今年“七一”,刘孟合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这个光荣称号,不仅是刘孟合数十年军旅生涯的结晶,更是他近5年来带领官兵艰苦奋斗的名副其实的果实。
三门峡军分区建制时间短,又处于伏牛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1998年,河南省军区通报批评6个正规化建设未达标的县级人武部,三门峡军分区就占了4个。好几个县人武部还在上个世纪50年代盖的土木房子里办公。有的房屋墙壁裂缝几指宽,屋后茅草掩住了窗户。由于多种原因,军分区欠机关干部职工个人住房集资款及施工单位等各种债务共580多万元,登门讨债者常常弄得军分区机关难以正常办公。
上任之前,刘孟合对此早有耳闻,在领导上允许他有几个去向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毅然当场决定:“我愿去三门峡。”
“3年之后,军分区面貌没有根本改变,我刘孟合主动申请就地免职,决不异地做‘官’!”在上任后第一次军分区机关干部大会上,他立下了这道沉甸甸的“军令状”。
怎样才能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在上任后的3个月里,刘孟合的足迹踏遍辖区的山山水水,走访了6个县区的76个乡镇、街道、企业的民兵组织,记录下4大本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他与党委“一班人”统一思想:首先卸掉债务包袱,轻装上阵谋发展。
部队已按规定不再搞生产经营,也不可能靠上级拨款还债。怎么办?刘孟合提出一个字: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领着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了财务、营房、办公、水电等8个方面的管理规定,最大限度地削减行政开支和消耗性开支,彻底堵塞跑、冒、滴、漏现象。
平日里,刘孟合更是从点滴入手,带头过“紧日子”。一上任,他就叫管理人员“把桌上的茶叶拿走”。管理人员以为是司令员嫌茶叶质量不好,赶紧买了50元一小盒的毛尖茶换上。
刘孟合严肃批评道:“凡是领导个人生活消费品,决不能花公家的一分钱!”从此,机关的“公茶”全部销声匿迹。
军分区弹药仓房搬迁时,为节省雇请民工的开支,刘孟合带着官兵,脱掉军装,自己动手搬运装卸。他三餐跟战士同吃3元钱一碗的面条,夜晚与司机同住一间20元一晚的小旅馆,每天同大伙一起搬炮弹,浑身汗水、尘土。炎炎赤日下,连干19天,当地百姓都以为他是个“老搬运工”。
一天,刘孟合到一个民兵武器仓库检查工作。时至中午,仓库领导要在地方餐厅宴请。他上车就走,并撂下话:“记住,凡是我来,就在食堂与大伙吃一样的饭菜。”
就是靠着这种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精神,加上机关招待所有偿服务、民兵参加光缆施工的部分劳务报酬等,军分区两年多时间就还清了全部债务。
那是一个令“债主”们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庆日子,刘孟合带人逐户登门送还欠款,鞭炮声响彻机关大院内外。
债务包袱卸下了,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了。按政策,县级人武部的营房设施属“地产”,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刘孟合逐个县区地登门做工作,讲国防建设的大道理,讲改变本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的硬理由。终于,军分区所辖人武部大小23项工程几乎同时上马。
几个工地正进入鏖战阶段时,资金难到位,眼看要窝工。此时,刘孟合因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病症,不能上班。他打了许多电话向有关部门催款,成效甚微。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只几天,满头黑发竟变得上部秃了顶,四周一片灰白。
刘孟合让军医给自己打上封闭针,吃了止痛药,扎上特制的超宽护腰带,由机关干部搀扶上车,前往各县“游说”。县委书记、县长们大受感动。“刘司令员,你不用跑了,我们一定设法尽快让资金到位!”果然,各建筑工地的拨款很快全部落实。
一个星期天,渑池县人武部建筑工地上,来了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干瘦老头”,一会儿敲敲砖,一会儿捏捏水泥。工人们甚为不满:“多管闲事!”又一个双休日,这个“干瘦老头”又来了。他踩着脚手架,爬到正砌的砖墙边,用手轻轻一抠,就掉下一层灰浆。和蔼的“老头”突然大声吼道:“你们的施工质量有问题,得返工!”“你是干啥的?”施工人员不屑一顾。听到争吵声,人武部监管施工的干部赶了过来,叫了一声“司令员”,施工人员大惊:“哎哟,想不到这个‘假日监工’,竟是个大司令!”
一天,连续奔波的刘孟合从一个建筑工地归来,脸色蜡黄,虚汗直流。司机刘金胜扶起他,泪水刷地流了下来,劝道:“司令员,你太累了,在家歇两天吧!”刘孟合当即给小刘下了“死命令”:“眼下正是工程较劲的时候,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你要是说了,我就把你‘撵走’!”次日一早,刘孟合又赶赴工地。
3年过去,军分区及所属各人武部全部建起了崭新的办公楼、宿舍楼和指挥楼。
“军分区姓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建设一支英雄无敌的伏牛山区民兵预备役队伍!”作为分区司令员的刘孟合,向全市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发出“号令”。他带着机关同志跑遍100多个基层民兵营、连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兵),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快出台并实施。
“责任,是不懈奋斗的动力。忘我,才能成就事业。”质朴的言语,成了刘孟合的座右铭。女儿生病住院,要做手术。刘孟合正召集各人武部领导研究民兵编组改革方案,没回家。在女儿就要推上手术台时,他打电话勉励女儿:“爸爸永远在你身边!”为照顾女儿,刘孟合的妻子累得下肢浮肿,也住了院。面对妻子女儿双双住院,刘孟合还是无暇回去看望,只是打电话让母女俩住在同一医院,好互相有个照应。
女儿结婚,他忙着组织民兵演练,竟无法脱身去参加女儿的婚礼。
年逾八旬的老父亲病危,发来电报,身为市委常委的刘孟合正紧张地筹备市委常委“议军会”,要是自己走了,就会影响全市民兵预备役建设“大规划”的制定。直到老父去世,也没见上一面。回家处理完老人后事,他顾不得当地的“守七”风俗,匆匆赶回,忍悲含泪,投入工作。
当问及如此做法,是否过于“不近人情”。他沉吟良久才说:“不瞒你们,我也悄悄地流过泪。甘蔗没有两头甜。认了。”
忘我拼搏换来丰硕成果。昔日“老后进”的三门峡军分区,成为济南军区、河南省军区的先进单位。特别是针对辖区内黄河三门峡大坝、黄河大桥等重要目标战时防护的20多次紧急演练,显示出伏牛山区民兵预备役队伍的强大战斗力。一位将军曾紧握刘孟合的手说:“赢得未来战争,共和国多么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军人啊!”
最近,河南省军区、济南军区党委相继作出决定,号召广大官兵向刘孟合学习。
(附图片)
刘孟合(前中)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五年间跑遍了三门峡的一百二十个贫困村,被群众称为“贫民司令”。 新华社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