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深刻认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全党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全面性,这就决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整体性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当时,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就是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同志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政治交待,既强调了“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又强调“这个党该抓了”。也就是说,无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体方面,还是在领导这个伟大事业的主体方面,都必须回答时代的挑战。遵循这一嘱托,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仅战胜了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祖国统一以及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政治风险,成功地抵御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成为全党理论创新的总概括。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开拓性、探索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进程。13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党的自身建设,从深度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就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言,从江泽民同志1989年9月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到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并经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根本方针确立起来,如今我们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3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所经历的变革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创新。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品格,这首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崭新实践的开拓性、探索性所决定的。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尊重群众创造,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的伟大事业,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是群众,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胡锦涛同志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实践群众路线的过程。江泽民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抽象和升华,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要求“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等新思想、新论断都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在充分吸取思想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正因为这些思想的提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13年来的实践不是一种盲目的实践,而是一种有着明确的实践目的、明确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自觉总结经验、摸索规律的实践过程,因而是一种自觉的实践、能动的实践。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同志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了大量的工作,推动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在全党普遍开展的“三讲”教育中,江泽民同志系统思考和总结了10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基本经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总结13年来的基本经验奠定了基础。而党的十六大总结的13年的基本经验,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执政党建设乃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一步步深化了。因而,“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正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自觉实践,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并逐步通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飞跃的历史过程。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继承性、连续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13年来的伟大探索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过程,它既是对15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实践经验及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们党8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抽象和升华,更是对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统一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寻求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不懈斗争,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尽探索和艰辛实践。正因为它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因而才厚积薄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表现出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的新高度,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开放性,它不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直接实践,而是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及各国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有现实实践的基础,更有历史实践的支撑,不仅有直接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升华,也有间接实践基础上的深刻思考,蕴含了极为丰厚的历史经验。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要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要注重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从号称“百年老店”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丧失政权,到中外历史上古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衰,以及秦王朝、隋王朝的二世而亡,号称“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封建王朝由辉煌走向没落等,都在江泽民同志理论思考的视野之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未来新的实践与发展,认为实践是没有止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而又永远没有完结的历史过程和认识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新的实践,形成新的认识,实现认识上的不断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它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必将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执笔:黄宏)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张峰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这一论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组成部分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式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凝炼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如果头脑里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工作中的偏差;就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端正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需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坚定不移、卓有成效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来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等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的三句话,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对这些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是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简单重复,而是紧密结合理论建设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的论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赋予它们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成果,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始终牢记历史的使命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系列谈之十五
叶帆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从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学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为了赢得独立和解放,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这些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自觉地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8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迈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为了推动全党更好地肩负起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非易事,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历史已经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仅实现不了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党要真正担负起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就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一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里说的“共同意愿”和“共同思想基础”,是同党的历史使命相统一的。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也只有始终牢记历史的使命,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将始终面对事关全局的“三个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历史使命,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清醒地看到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等还比较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的现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我们才能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巩固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万众一心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一定能够达到新认识、取得新成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
贺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国有大型企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珍惜发展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中心。国有企业要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变化作出灵敏反应,迅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努力进入新的市场,并积极拓展多种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发展中,应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既努力把存量做精做活,又把增量做大做强;既高度重视加快老厂和设备的改造、扩建步伐,又以安全可靠、技术进步和经济适用为原则,加快新厂、新设备的发展速度。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行业,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作为新组建(改组)的五家发电公司之一,肩负着发展中国电源产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华电力求到2010年包括在建工程控股装机容量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奋力拼搏也是能够实现的。扩大市场、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提高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各项工作的好坏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效益为标准,并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定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国有企业担负着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国家投资收益、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任。要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的原则,以存量带增量,以增量促发展,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在企业改制发展的初期,尤其要做好存量资产的经营工作,不断强化对资本、资金、产权、股权统筹运营的能力,通过对存量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当企业发展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时,就可以进一步突出资本运营职能,进一步加强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开辟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积极谋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不断提高资本运营能力。
坚持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在推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创造中推动公司的发展,做到人适其所、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事相宜的管理机制。广纳人才、善待人才,不断为员工创造更好的教育培训条件,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富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以适应市场竞争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更高要求。
坚持走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集团化是指中国华电作为国务院授权的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企业,应在系统内部建立多层次资本纽带关系,实行控股型、复合型的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是集团的战略规划中心、投融资中心、生产指挥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利润中心,应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准确划分各个管理层面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多元化是指在重点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延伸产业链,不失时机地推进多元经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国际化是指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需要。现代化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于加快企业发展的主题中。
坚持开拓创新,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推进体制创新。应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载体,确保出资人权责到位。目前,华电集团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并存的复合型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各分支机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制度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其次,推进运营管理创新。把生产运营和资本运营相结合,充分调动、合理运用各种要素的价值和潜力,实现在管理上有新机制,在技术上有新水平,在效益上有新提高,不断增强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第三,推进技术创新。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只有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迎头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适应时代要求,在创建绿色能源、环保能源、节能高效企业中,把企业做强做大。
(作者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源于实践的理论思考
——评《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
罗肇鸿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谢名家主编的《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一书,对我国信用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该书认为,清醒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重视社会信用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弘扬诚信,以促进经济良性运行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信用的缺失,意味着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不仅直接动摇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政治体制和机制,以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成完善的诚信制度,对于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书具有较强的实践品格,较好地把握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度”。该书研究的出发点是汕头信用建设的实践,这个“点”是微小的,如何从“小点”看大局,从特殊上升到普遍,从个别提升到一般,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信用建设理论和方法,其中的联结点即“度”是很难把握的。在这方面,作者处理得是比较好的。一是对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努力做到系统化、理论化,从琐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总结出信用实践的内在逻辑联系。二是在信用理论建设的逻辑论证中,恰当地使用了汕头实践的经验材料,使理论具有稳固的根基。三是对我国信用体系构架的设想不是纯粹的理性思辨,而是注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使论述有的放矢,有理论追求但不唯理论,有实践经验但不囿于经验,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创新与运用的辩证关系。
该书既有严密的逻辑特性,也不乏激情。两种逻辑即叙述逻辑和研究逻辑都各成体系,全书谋篇布局、细节处理都能较充分地表达研究主题,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更难得的是,全书充满了使人振奋的激情,这从最后一章的标题——伟大的复兴从诚信开始——可见一斑。作者精心构筑的理性大厦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前景,使人们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对我国现代化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