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26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耕
  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并不排斥时代性。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或者说是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一个与时俱进的民族,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任何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不可能脱离传统。传统是在历史中形成,在人们的生活中世世代代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它古老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的人们所认同。传统不等于文化典籍,继承优秀传统绝不仅仅是对文化典籍的注释。写在书上的并不就是实有的;文化典籍中的精华并不就等于传统。继承优秀传统,就是把民族传统中的优秀的并与当代实践所契合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弘扬,使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成为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命题本身就表明,我们不是“返本”,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更不是奉行文化保守主义。我们的确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一定能强国富民。负载着同样的传统文化,我们造就过雄汉盛唐,创造过令世界叹为观止的伟大发明,可是我们也有过国弱民穷,出现过“历史的倒转”的现象。我们应当明白,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传统文化把一个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利用这些传统。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保守的方面是社会进步的重负,所以社会进步必然表现为对传统中保守方面的突破与革新;而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成为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是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尊孔读经”,而是立足当代实践,继承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只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优秀传统的真正继承。
  传统是在继承和变迁中演进的。早期的传统的影响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减弱,而新的东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又不断地变成“旧的”,凝聚为“传统”。历史不断地把每一代人的创造变为传统,整个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突破传统又不断形成传统的过程。传统不是一尊雕像,而是一道洪流,离开源头越远,膨胀得越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继承优秀传统。这个继承当然包括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都已经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发扬光大,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而引导民族与时代同行。这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价值以及它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但也不能囿于传统、沉湎于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建设,一种创新。文化、精神的“继承”不是从钱罐中取钱,“发展”也不是往钱罐里塞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面向时代的一种创造,是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所谓时代精神,是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观念上的反映。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注入新的内容,古为今用,另一方面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推陈出新。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历史已经证明,背对时代和时代精神的民族精神无一不走向衰落,最多成为思想博物馆的标本陈列于世,而不是兴盛于世。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们把握到了一种面向21世纪的民族精神,领悟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将复兴于21世纪的秘密。 2X4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河南省财经学院教授 乔法容
  当今时代是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更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的时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中最精华、最核心的内容。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为主要精神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竞争、开放、效率、创新、敬业等观念,日益成为丰富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理念,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根源所在。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创新的集中体现。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从而推进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进步和提升必须遵循同样的规律。然而,这一规律从根本上又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民族精神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像血脉一样深深地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推进民族精神跃升的原动力,则是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实践蕴含着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人类又在自觉地培育着这种精神。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继承、发展,同样也是创新,而且,这种继承、发展与创新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依据时代的要求去选择、去考量、去整合。在充分开掘民族精神当代价值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引导和支持健康的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奋斗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培育者。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生产出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弘扬主旋律、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把人们凝聚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满足与引导、培育与抵御的关系,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能从文化建设中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吸取精神力量,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X4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荣仕星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就是由中华民族诸多的优秀品质围绕着爱国主义的核心构成的整体性范畴,是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也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中华民族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中,很早就产生了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大一统民族国家的力量,懂得了只有调节好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尚书·尧典》说:“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这里,俊德即美德,“克明俊德”是指彰显睦邻善人、推进民族一统的美德。中华儿女的这样一种自然朴素的精神追求,经过博大精深的民族道德文化的积淀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自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是推动中华民族沿着统一多民族国家方向发展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自秦朝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必然的。中华民族有着延续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历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
  爱国主义传统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成为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爱国主义不仅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形成了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传统美德。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之本为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这些光荣传统和美德的不断发扬光大,成了激励亿万人民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所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之本。千百年来,这种民族精神既塑造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也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
  爱国主义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我们要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从国际竞争的高度深刻认识增强综合国力的紧迫性上来,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这种既承接历史和传统又与时俱进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新世纪振奋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X4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新的理论视野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青连斌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确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一定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今天我们讲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2X4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理论武器 政治保障 精神动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沈其新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里强调的“共同思想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而言,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发展的理论武器、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稳定发展的理论武器。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越高,彼此之间越协调,民族凝聚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方针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看到政治文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十六大又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就标志着我们党已正式确立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必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发展的政治保障。一定历史时期的民族凝聚力都存在着一个与其相适应的核心支柱,这一核心支柱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推动民族凝聚力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领导力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是不行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也就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使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同时,也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得以增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凝聚力具有两大功能:一是维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功能;二是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层和平共处、团结奋斗的纽带功能。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两大功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团结起来,让他们为祖国的富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对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出了客观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这就不仅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党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问题,而且科学回答了如何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层团结奋斗,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问题,而民族内部各社会阶层的团结奋斗又必将推动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2X4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把为困难群众谋利益摆在首位
张华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一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西省九江市农业比重较高,且襟江带湖,水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作为传统工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国有企业也比较多,随着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城市下岗职工所占比例较大,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相当比例的困难群众。所以从九江市的实际来说,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就是要为这部分困难群众谋利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九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为困难群众谋利益摆在首位,根据各个层面困难群众的需要,从四个方面全面实施帮扶困难群众的社会工程:
  实施搬迁式移民帮扶工程。九江市有5.86万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涉及5个县,50个乡,314个村。他们大多分布在深山区和库区,与外界隔绝,耕作和生活条件艰苦。近几年来,九江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施了移民帮扶工程,移民搬迁特困户224户,共1040人。移民搬迁前人均收入只有350元左右,远低于国家制定的625元的贫困线标准,搬迁后224户农户人均收入已接近800元,绝大部分已经脱贫,不少特困农户还致了富。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移民帮扶的力度,已筹措资金1500万元,计划年底前移民5000人。实施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帮扶工程。
  为了解决农民致富中存在的资金难题,2002年初,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民贷款干部用工资担保”活动。一年来,全市共有18575名干部为20798户农户担保贷款8029.4万元,有效地破解了农民致富资金瓶颈、市场信息不灵等难题。2002年,全市有58.9万户农民获得了小额信贷和担保贷款,大大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当年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52元,增长7.7%,增幅列江西省第一。
  实施万名干部“一帮一”扶助、再就业援助、特困热线救助、对困难学生资助、社会互助等“五助”帮扶工程。全市共有17576名干部与12906户特困职工家庭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关系,共走访困难群众41726人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72万元;6247名下岗职工被录用,25313人通过培训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资助高校特困生5205人,金额达523万元,20.55万人次的中小学生享受学杂费减免政策,总额达1937万元。“五助”帮扶工程社会扶助力度大,覆盖面广,使困难群众的各个层面普遍受益。
  实施再就业“一城两园”帮扶工程。一城即“再就业商城”,两园即“再就业工业园”、“再就业农业园”。目前已为入城经营的59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总额50万元的小额财政贴息贷款,117名下岗失业人员进城经营。再就业工业园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800余名。首批70多名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农业园,签订了承租合同或劳务合同。这项工程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再就业场地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再就业。
  近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为困难群众谋利益,必须从转变干部作风抓起。因为干部作风不转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革除,没有真心实意,就不可能真正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谋利益。九江市在实施“五助”帮扶工程时,万名机关干部每个都与一户特困家庭结成帮扶关系,做到每两个月上门走访一次,送温暖,办实事,提供就业信息。在实施农民贷款干部用工资担保帮扶工程中,为农民贷款担保后,许多干部经常利用休息日,帮助农民选项目、筹资金、跑市场,与农户互留电话,保持经常性联系。不少群众反映,干部这次帮扶动了真感情,下了真功夫,已经由过去的等群众找上门寻求帮助变为主动把资金、技术、信息送上门。(作者为中共江西省九江市委副书记) 2X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