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25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一代地质人

  结束语
  就在我们的讨论即将告一段落之际,我们收到了一组来自地质行业的讨论稿,读来感人至深。
  中国的地质事业,常常被誉为“奉献精神代代相传的实践基地”。本期畅谈奉献的有国际知名地质学家,有精忠报国的“海归派”地质学者,有常年转战野外的青年地质队员,还有奔波在青藏高原的普通驾驶员,他们只是地质系统百万“奉献大军”的缩影。在三代地质人的观点碰撞中,在他们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里,在他们艰辛执着、无悔前行的足迹下,清晰地呈现了一个事实:奉献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奉献者总是在与时代的互动中树立,并实践他们的人生信仰!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三代地质人的奉献之路,也是新中国各条战线上几代奉献者的轨迹。
  从本报4月15日发表《论奉献》一文到现在,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日子: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战胜非典,降伏洪魔,经历了不同寻常的春夏。在这两场特殊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灾区群众、解放军官兵冲在一线,与全国各条战线的劳动者一起谱写了一曲曲高亢的奉献之歌。伴随这胜利的余音,“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专栏在经过三个月的热烈讨论,也要告一段落了。但是,这次讨论的结束,绝不意味着我们弘扬奉献精神,颂扬奉献人物的结束。今后,本版的有关栏目将继续关注各行各业的奉献者,大力倡导奉献精神。
  这段时间,我们的专栏里,都是奉献者在谈奉献,是奋进者在谈奉献,是关心奉献的人在谈奉献,他们的所思所感引起了各界朋友的强烈共鸣和深刻思考。相信朋友们会带着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在各自的岗位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实践奉献精神。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任仲平《论奉献》中的最后一段话,与广大读者共勉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也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进程。这一宏伟事业,呼唤着千千万万奉献者;这一历史进程,造就着一代又一代奉献者。时代的车轮在奉献者推动下前进,事业的蓝图在奉献者奋斗中实现,民族的未来因奉献者的努力而充满希望。
  让我们唱响奉献者之歌,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本期主持:本报记者 朱竞若 叶蓁蓁 嘉宾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 张洪涛 常江 黄海 范宏喜
  忧国忧民才能忘我奉献
  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
  龚再升(1938年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人的奉献精神总是和高尚的生死观、积极的忧乐观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为了更高的目标而放弃“小我”,才有可能做到“忘我奉献”。1962年,我们46位刚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同学放弃了留校或者到部委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去大庆。是什么魅力吸引我们去大庆呢?用现在的话说,叫“忧国忧民”。中国是贫油国,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实实在在出现了石油危机,我们亲眼看到北京街上的汽车背起了沉重的大气包,大气包像是压在了我们心上,使我们青年人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
  当时,各部门的工作量都非常巨大,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是平常事,根本没有八小时概念,节假日更是无从谈起。这倒还在其次,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不够吃,肚子填不饱,人的体质明显下降,我离校时体重130斤,到大庆不久就骤跌到103斤。面对饥饿,我们只好抽出专人出外“觅食”:农民割菜的季节,我们到菜地里挖残留的菜根;收豆的季节到野地里去捡遗漏的大豆,回来煮煮,撒一把盐吞下去……在艰苦鏖战的日子里,是祖国对石油的渴求支撑着我们这代人的精神世界,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我们这一代人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一代地质人

  奉献源自使命感
  盐湖学家、矿床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1934年生):
  奉献应该是基于一种使命感。奉献者都有不同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国家、集体或事业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牺牲健康、金钱、天伦之乐,甚至牺牲生命,这些牺牲就是奉献。之所以有这种奉献精神,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使命感,视完成使命为最重要的人生目的。在探索大自然的道路上,科研工作者尤其需要有使命感、有奉献精神。在潜心于科学研究的时候,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去想报酬、想索取之类的事,否则就不可能静下心来。当他们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的时候,比如:要常年在海上、在沙漠戈壁或在青藏高原工作,他们必须靠使命感去克服所有外部困难。当研究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要有“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为后人铺路”的精神,而驱动力则是贯穿他们一生的、追寻真理的使命感。
  在青藏高原,山高路远,翻车、断水、雪崩这样的危险经常发生。即使什么都没遇上,一次普通的感冒也可能把人永远地留在高原。长期的高原缺氧、缺乏维生素还会导致牙齿脱落、头发掉光、性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等。即使如此,我们还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地质工作者在高原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工作。正是这种探寻真理、为国家寻找财富的使命感和科学发现的愉悦,使这些优秀的队伍克服了恶劣环境的障碍。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要不要报考地质专业
  ——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对话
郭友钊
  学子常柿高考得了630分,乐坏了全家,也在这个“地质世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要不要报考地质专业?
  常柿的爸爸常亭是地质学家,上世纪50年代出生,下乡“北大荒”,恢复高考后考上了一所地质学院,又赶上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常亭坚持要儿子报考地质专业,理由有三:此专业国家建设离不开,以后失业的可能性不大;国外的注册地质师收入颇丰,其机制定会影响到国内地质行业的改革,地质职业将炙手可热;可以游历大好山河,与自然亲密接触,丰富人生阅历。
  常柿的姥姥则坚决反对报考地质专业。她说,自己50年代满怀理想考入了地质学院;60年代义无返顾地与同样搞地质的丈夫一起进了西藏,把足迹留在了西部的山山水水;90年代,她领着内退证,背着丈夫的骨灰盒回到了老家南京,现在仅靠着单位断断续续寄来的几百元工资买白菜豆腐过日子。她认为女儿嫁错人了,已重蹈自己的覆辙:常亭回国后四海为家,家更像旅馆;他一出野外,就让她想起死去的丈夫,不由担心起女儿的未来。
  常柿自己怎么想呢?他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我是您常亭的儿子,但我不是您的附属,您无权“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把我也奉献给地质;二、我不愿像您那样到处漂泊,不能过正常的生活,还让家人提心吊胆;三、您和姥姥、姥爷当年都是同代人中最优秀的,你们选择了当时热门的地质专业。如今,我的考分也不错,从为国家做贡献和实现个人价值两方面考虑,我也要选择当今热门的专业;四、以后如果地质行业改革了、地质专业又热门了,自然会有高分考生愿意上,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学你们只讲付出、不讲回报。
  三代人的对话进行到此,报考以及录取的结果似乎都不重要了。每一位涉足地质行业的人都会从这个典型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清晰还是模糊。这影子随着他们走完跋山涉水的路,又跟着他们退休离任,直到人生的终点……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身边的故事

  在白云鄂博度蜜月
  康平
  在内蒙古西部辽阔的原野上,矗立着一座名为白云鄂博的钢城。这里曾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正是地质队员用锤声和钻机声将这片土地唤醒。赵克昌和孙德全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对夫妻,连蜜月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他俩原是东北地质学院的同学。1953年毕业时,本来可以双双留校任教,但是,正值祖国百业待兴之际,他们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在毕业离校时,他俩举行了婚礼,随后就赶赴白云鄂博。
  当时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涌来,没有住房,新婚夫妇也不得不分别住进男女集体宿舍。他俩每天只有在食堂吃饭时才能“团聚”一下。那时,没有住房的不只他们一对夫妻,领导设法调剂出两间房子,每个周末安排两对夫妻自带行李去住一晚,“洞房”的钥匙自动往下传。这样的夫妻“团聚”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谁都没有怨言。相反,他们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他们两人分别参加了东矿、西矿的勘探、开发以及最终的储量报告编写,见证了矿产地的探明和钢城的崛起。
  其实,很多“地质夫妇”都有自己独特的蜜月经历,大体相同又各具异彩,澎湃着时代激情,呈现着奉献情怀。奉献不是“失去”,把蜜月奉献了,他们并没有失去爱情;把舒适奉献了,他们并没有失去浪漫。他们的奉献使白云鄂博钢城得以崛起,同时也使自己得以成熟起来。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身边的故事

  无人区的两天一夜
  杨哲超
  2002年,我被评为全国几千万驾驶员中唯一的“全国技术能手”,这是我开车21年来从没想到的事情。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青藏高原,那里是我们单位成都矿产研究所最主要的工作地区。
  最难忘的是1995年7月的加木称错—那曲之行。雨季后的藏北,危机四伏。作业组的其他车辆损坏了,任务很紧,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我要求单车前往,心里清楚这是藏北无人区出车的大忌。
  那天与我同行的还有两位同志。刚刚进入沼泽区,车就陷了进去。我们3人跳下车去找东西垫车。所有能垫车的东西都用上了,车子才一点点地在泥潭里向前挪,可还没拱出1米就又陷了下去。车陷得最深时连驾驶室的门都打不开。这时,我想起一位老地质的话:大伙遇到麻烦事,哪一个人都不能松劲。于是我就咬着牙在大泥潭里坚持。我们浑身是泥浆,饿了就用喷灯和高压锅烧点稀饭,夜里就睡在车上,感受无人区的一片死寂。幸亏同事带着几块木板,随车搬移,一点点把车“渡”出了泥潭。30米的沼泽,我们竟“走”了两天一夜。
  离基地最近有电话的地方是格尔木。刚到格尔木,我就跑到公用电话给家里打电话。当我听到妻子英英的声音时,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有位台湾老板曾经坐过我开的车。他对我说,等买了奔驰,一定要来请我。前年,他真的找我来了。我没去。地质部门待遇差,工作艰苦危险,但这里有我喜欢的事业,有我喜欢的人和喜欢我的人。与地质队员们一起奉献青春和汗水,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许多乐趣,还将带给我无尽的回忆。这是一笔少有的人生财富。(文字整理:曹菲)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二代地质人

  敬业是基石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学学科带头人
  杨经绥(1950年生):
  敬业是奉献的基石。非典疫情来了,医务工作者说抗击非典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敬业。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人民警察与歹徒殊死搏斗,也是敬业。
  我认为敬业有两种,一种是把工作当职业,内心里不喜欢,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也干得很认真,很有成绩,对得起这份工作;另一种是把工作当事业,自己真心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干工作是不知道累的,往往也不会计较报酬,而只是醉心于其中的乐趣,再苦也心甘。我认为,这两者都属于奉献者。
  我有幸接触到许多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们都属于把工作当事业的科学家,当成果被别人承认时,他们心中会充满喜悦和成就感。1994年,我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参加了许志琴院士主持的东昆仑地质构造研究项目。我执行为期一周的野外调查后回到驻地,发现许志琴已躺在床上好几天了,脸发青、嘴唇发紫,高山反应十分明显,但怎么劝说,她都不下山。结果她挺过来了,又上了东昆仑阿尼玛卿山4600米高的矿区。正是她的这种敬业精神,激励着我们全体研究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二代地质人

  科研需要奉献精神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特聘教授
  蒋少涌(1964年生):
  人们普遍认为搞地质是十分艰苦的,许多人不愿干这一行。在学校时,“奉献精神”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其实,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奉献精神。比如:科学实验工作有时很“磨人”,为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为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为获得一批高质量分析数据,科研人员往往需要花费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有时甚至要连续奋战几昼夜,要是没有潜心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没有“十年磨一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是很难获得重要成果的。只有靠这种精神,才有可能突破一个个“科学堡垒”。而在十分艰苦的地质行业,精神支柱尤为重要。我和身边的同事们不但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走出国门,对欧洲各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许多矿产进行过野外调查和研究。这一次又一次的野外工作,虽然有的条件很艰苦,但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从事地质工作的信念,而是让我们乐在其中。这种快乐来自于用艰苦所换来的一项项成果。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三代地质人

  奉献也是交换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楼红英(1976年生):
  我们这一代人总觉得“奉献”是一种被诗化了的概念。在我们周围的确有许多人在牺牲,他们为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而放弃了个人利益。新时代的“白衣天使”就是让我们感动的一批人。再比如,很多地质工作者长年累月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他们工作在大漠戈壁、穷乡僻壤,环境极其恶劣,条件极其艰苦,他们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却太少。但是说到我们自己,我们也在认真工作,也在努力进步,但我们是在奉献吗?如果说“是”,我会觉得脸红,因为“奉献”二字在我们心目中太过崇高和圣洁。我觉得用“我为你工作,你给我牛奶和面包”来形容我们这种状态更真切。
  如果再细想一下,奉献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只是交换的内容更高级,是在精神领域。比如:志愿者、义工在奉献自己的微笑、劳动和真情的同时,也在得到———他们得到了所帮助的人的微笑、感激和信任。如果说奉献是无价的,那么他们得到的这些同样也是无价的。这从本质上讲,是不是也算一种交换呢?我们社会是否可以创立更多对奉献回报的机制?让人们认识到,奉献本质上是一种交换,是另一种得到,而不是单纯的付出和牺牲,这样会有利于更多的普通人发扬奉献精神。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第三代地质人

  奉献要有时代特点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王洪岩(1976年生):
  我们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奉献精神。但一成不变地继承老一辈的那种奉献精神,是不现实的。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奉献并不是完全放弃个人利益的,因为奉献与追求个人利益并不矛盾。奉献者是快乐的,奉献者是光荣的,但不能因为快乐、光荣就忽视奉献者的个人利益。只有把奉献精神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整个社会才能形成一个奉献精神良性循环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机制,对那些默默奉献、对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精神奖励之外,也实施相当的物质奖励,这是社会的进步。近几年来,地质行业的一些单位也在正确使用物质利益原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深受地质行业职工的欢迎。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渴望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在实践工作中,可将奉献与奋斗相统一、相结合,积极实现无私奉献精神和个人利益的协调一致,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奉献者无尚光荣
  国地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 寿嘉华
  奉献者最光荣。地质工作的职业,终身与奉献为伍。江泽民同志曾专门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这是对地质工作者奉献精神的肯定。“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伴随着高昂雄壮的《勘探队之歌》,新中国地质事业走过了辉煌的50年,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牢记人民的嘱托,满怀为祖国寻找宝藏的豪情,足迹遍布三山五岳,汗水洒在九江八河,用智慧、青春、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成为地质工作者奉献精神的职业亮点。
  在中国地质界,有李四光这面值得我们骄傲的旗帜,有黄汲清、程裕淇等为代表的一批享誉中外的地质大师,他们追求真理、不懈探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一生的实践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正是在这种奉献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
  今天我们畅谈奉献,正值中央号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之时,无疑是一种传统奉献精神向时代要求的勃发和升华。中国地质工作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时代重任,献身地质事业的奉献精神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我们努力从一个地质大国迈向地质强国的伟大现实意义。
  链接
  国土资源部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宝藏,全国发现矿产17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57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迄今全国矿山数已达15万多个,矿业从业人数约924万,形成了一支勇于奉献的产业大军。在地质队员的身后,攀枝花、大庆、白云鄂博等300多座新兴矿业城市拔地而起。目前我国95%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饮用水源都直接依靠矿产资源提供,地质工作对农业、矿业、地产业、海洋业等相关的国民经济的直接支撑度为40%以上,影响度达到70%以上,2002年我国矿业总产值达到4601亿元,矿业及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约占GDP的30%。 qy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攀上溜索,穿越高山峡谷,是地质队员野外作业的一项基本功。 qy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