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点研究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杨承训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总结新中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一项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意义
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经验。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针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提出来的,尚无实践经验,更不可能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设计。后来苏联模式的弊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能照搬别国的理论和做法,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经过50多年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继承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说,现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构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从基本的层面上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奠基巨著《资本论》的着重点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则是它在新时代的续篇,着重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今后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还很长,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有了这样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理论作指导,就能够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前进,保证经济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方略不出大的偏差,善于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不是本本主义的产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所得出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过去几十年,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本本是原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它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从定义出发,演绎出一大串“经济规律”和“经济范畴”,而不作历史的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后来的事实证明,它的基本观点是不正确的,至今还有不少教条主义的观念需要清理。我们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乃在于坚持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新问题,实现理论创新,而不是照抄照搬100多年前的个别结论。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就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具体体现。
也有学者认为,靠西方经济学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就足够了,不必再另立一个自己的经济学。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西方经济学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应当借鉴、汲取,尤其是其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些理论成果和方法,很值得学习。但是,完全依靠西方经济学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是绝对行不通的。第一,它主要立足于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并不完全适合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它往往侧重于研究某一方面、某些具体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问题,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情况十分特殊的大国,则无异于隔靴搔痒。第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给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开出的“药方”,很不对症,有的还别有图谋,以致使许多国家遭受惨重损失。中国人的问题必须依靠中国人来解决,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来指导,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内涵、框架和研究方法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诸多问题尚未完全形成共识,仍需深入讨论,但对其基本内涵大致可作这样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科学。它立足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揭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确立基本经济范畴,形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为完整的经济学说。它具有实践性、规律性、开放性、前瞻性,既突出中国的个性,又带有时代特征。
基于这样的基本内涵,它的逻辑结构应既不同于《资本论》,也不同于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更不能模仿原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以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为基础,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为主线,以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史论结合为基本叙述形式,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调整,再到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市场,由总体的历史分析到经济运行、经济关系中各个分支的具体论述,再回到整体优化的综合,分层展开,廓清基本原理和发展道路。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破除从定义出发、用书本剪裁现实的先验式、教条式套路,避免和克服两种教条主义(土教条和洋教条),要突出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当充分、全面地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原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50多年的经济建设史,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中揭示深层次矛盾,用历史材料说明经济规律、经济机制和经济范畴,增强说服力。还要突出实证研究,吸取西方经济学的长处,使定性分析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用事实和数据作为立论依据。同时,进行多视角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深化认识,揭示规律。
依托已有的基础深化研究
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研究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的理论著作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毛泽东同志等对中国历史特点和革命、建设道路的深刻论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量文献,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的系统论述,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历史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形成是几代人从实践到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经济理论界在20多年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们应当在这样比较好的基础上,协同攻关,进一步深化研究。
当然,作为一项理论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所涵盖的时段是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今后针对经济建设的实践还会提出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论述、制定新的政策,现在是否能形成比较成型的本子;怎样处理经典作家论述、党的文献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和阐述,如何具体处理它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它的框架怎样设计才能更全面缜密而又比较精练,不至于同部门经济学过多重复;有些重大理论问题仍在讨论中,比如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等,对这些问题怎么处理较为妥当;等等。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研究和共同研讨可以集思广益,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理论上也会达成基本的共识。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可能是认识过程的阶段性总结,将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开辟道路。 压题照片:周重要摄(附图片)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观点
什么是现代化?如何把握现代化的本质?
“现代化”解读
鲍宗豪
对现代化概念,可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是绝对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二是相对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指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这一相对关系上的现代化。
许多早期现代化理论家曾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研究现代化,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特征与差异。早期现代化理论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逐渐消除传统特征,同时获得现代特征的过程。但是,早期现代化理论有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理论模式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即以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和经验的总结来套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常常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二是对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单和抽象。传统和现代并非是对立的两极,传统不等同于落后,现代也不等同于先进。同时,传统、现代以及现代化过程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条件,否则就难以避免因沿用或套用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模式而带来的困难和失误。三是种种现代化理论都偏重于定性研究,缺乏定量评估与分析。
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新现代化理论、后现代理论,对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推动了现代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新经济)为基础的新现代化。这一观点拓宽了现代化研究的视野,但它偏重于现代化发展阶段的量的分析与判断,缺乏对现代化的本质和现代化过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的分析,也缺乏对绝对现代化与相对现代化差异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有学者进一步就如何把握现代化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对现代化的本质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现代化是一个“目标集”概念,人类社会对现代化的追求是一个全面过程;第二,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形态特征等。数量特征,是通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程度、预期寿命、大学普及率等数据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质量特征,是通过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等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质量。形态特征,是通过城市建筑、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场所和绿地等直观面貌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本质问题,认为城市现代化的本质是城市以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新水平、新境界的追求为目标,不断提高城市与市民文明程度的过程。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季丽新撰著的《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一书,最近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乡村权力结构分析为切入口、以乡村经济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村民自治制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地位、历程、经验、问题、对策等。同时,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的有关知识有机统一于具体阐述中,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包心鉴)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心理学与哲学:分合两相依
赵璧如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我国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人)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心理学是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从发展过程看,它很古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有哲学那个时代起,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成为哲学所注意、所研究的内容了。但是,心理学又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因为只是从19世纪后半叶起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心理学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即心理、意识,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与哲学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宁曾经把心理学规定为“那些应当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不意味着心理学与哲学相互割裂、彼此对立。从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讲,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基础科学,它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具有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介作用,但从整体上讲,它更侧重于社会科学。
在心理学研究中,又有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和侧重于人文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整个心理学系统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客观现实要求心理学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人自身而非技术的因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我国广大心理学者的共同任务。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课题追踪
“当代西方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课题
甘绍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近期完成。该课题通过对当代西方应用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的描述与阐释,着力展现了应用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点,为建构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和总体框架作出了探索;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伦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系统研究,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状况;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实际,对基因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该课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关注与思考的重大问题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的追踪与描述,展示西方伦理学理论论证的思路和论据交流的进程,阐述应用伦理学的一些基本范畴。(王平)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中国产业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
金碚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产业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历时两年多的时间,近日最终完成。该课题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该课题成果分为理论著述和应用成果两个部分。该课题是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集合10余位国内的行业问题分析专家,站在经济理论的高度,详尽剖析“竞争力”概念,深入研究竞争力理论,奠定了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基础。同时,进行了企业竞争力概念调查和指标调查,对国内企业发展的一些现实案例进行分析和梳理,建立了“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和“企业竞争力监测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该课题认为,对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而且,企业竞争力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和变化的过程。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对企业竞争力的测评只能具有相对性。只有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客观趋势,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才能相对地反映出企业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并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冯玉明)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信息
“华峰论坛”研讨——
民营企业转型与提升
王君
8月16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在浙江省瑞安市举行“华峰论坛”,就民营企业的转型与提升进行了研讨。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业界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该论坛。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会者认为,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次,市场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了重大改革,它们的机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成为市场上的平等竞争主体。第三,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经告别了商品短缺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最后,国际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国际竞争国内化,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只有加速自己的转型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把握住新的机遇。
与会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新型工业化战略积极推进等大的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面临着产业选择、资本结构、管理模式的转型与提升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正从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能否实现这种转型与提
升,再造民营企业机制优势,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事关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与会者认为,民营企业转型有多层含义。一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产业转型。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产业选择上大多面向“低、散、小”的领域,由于技术水平低,产品生产重复性严重,过低的产业门槛无法避免过度竞争。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二是股权结构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资本社会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股权结构就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家族制的樊篱,引进外部股东,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企业员工入股,或吸收外部资本投入,或通过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合并、兼并,以及股票上市等形式实现资本社会化。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多层面的提升。
三是管理模式由传统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家族制管理有许多弊端:经营者选择面狭窄,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融资难度大;以人情代替制度,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家长式、集权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家族制企业从封闭的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公司制度的转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和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
四是民营企业同样也要注意培育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不少企业在某些方面已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很少。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因素,它具有稀缺性、可延展性、价值性和难以模仿性等特征。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价格、质量、功能、品种、服务,等等,企业只要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做得好,也会在一段时间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但企业要经久不衰、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