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答问 '...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答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
  问:为什么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它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来源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行动指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用唯物史观武装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问:为什么说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答: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党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对此,应当怎样认识?
  答: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第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的一致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关系,体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统一。
  第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致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一致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现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相统一的根本途径与根本保证。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第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党的建设历来是与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地位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又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就必须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问:为什么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抓发展、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我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必须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党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出了新课题。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必须科学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问:为什么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的重大变化,努力改进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治国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这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艰苦奋斗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反映了共产党人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是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全党同志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与实施各项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执笔:张士义) ABp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三个代表”书记谈

  坚持真信真懂真用 创造老工业基地新辉煌
  ——访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
本报记者 马宏伟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怎样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中共沈阳市委提出,要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的良好态势,把中央关于“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
  记者:请问,沈阳市委提出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背景是什么?
  张行湘:如何联系实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我到沈阳工作时,沈阳刚刚发生慕绥新、马向东等严重腐败案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干扰,投资环境受到影响,各方面工作遭受很大损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到伤害。在吸取教训、再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真懂、真用。
  记者:怎样理解真信、真懂、真用?
  张行湘:真信,就是真正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自觉地将其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信仰坚定与否,是关系政治立场、政治追求的大问题。只有确立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仰,才能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懂,就是完整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只有学懂弄通,特别是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科学观察和认识各种复杂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用,就是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脚点在贯彻,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也在贯彻。只有把科学理论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理论的巨大威力。信之愈坚,懂之愈深,用之愈活。
  记者:近两年来,沈阳市委在按照真信、真懂、真用的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行湘:一是转变了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形成了万众一心跟党走、齐心协力建设新沈阳的局面。沈阳市委从统一思想入手,在全市深入开展“三个想一想”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腐败问题的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从而统一了思想,理顺了情绪,坚定了信心,振奋了精神。市委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先后开展了应对加入世贸挑战,谋求快速发展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讨论以及“三个解放出来”的学习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的创新。
  二是形成了更加符合沈阳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格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经济发展上,增创新的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和开放优势,努力把沈阳建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及新兴汽车城;在政治建设上,加快推进经济生活规则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治化进程,努力打造规则、民主、法治的新沈阳;在文化建设上,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民族风格、沈阳特色的现代都市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向全国一流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三是着力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到沈阳工作两年多来,批阅了5000多封群众来信,其中反映最多的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尽管我们现在财政还很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千难万难也不能让群众受难。因此,我们下大力集中解决了57万多居民供水不正常的问题、11.6万户居民煤气拖期开栓问题、居民住宅冬季供暖问题、居民出行难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噪声扰民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凝聚了民心,提升了民气,增强了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2002年沈阳GDP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9%。今年上半年,虽然遭遇非典袭击,但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真信、真懂、真用的要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就能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记者:沈阳这座有“东方鲁尔”之称的老工业城市怎样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张行湘:最重要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当前,要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结合起来,同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二是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树立大发展、快发展的观念,抢抓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尽快提升沈阳的发展位次;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实践党的先进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中作中坚,在立党为公、廉洁自律的实践中作楷模。
  开栏的话
  当前,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正在全国兴起,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努力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为了反映各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体会,本报从今天起开设“‘三个代表’书记谈”专栏,刊登记者采写的有关党委书记的访谈。(附图片)
  照片为张行湘同志。 ABp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通过深化改革降低行政成本
  周北川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是讲究成本意识的政府,这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价值观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体现。因此,必须通过改革,革除传统体制的弊端,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一般说来,政府成本是指政府行政的公共支出,也就是直接成本,它包括与政府运行有关的采购、使用、消费的所有费用和开支。从广义上说,政府成本还应包括政府决策、行政行为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开支,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成本。这也被称为间接成本或软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往往比直接成本更为重要,它影响着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树立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干预市场过多、包办代替多,这是不少地方政府在施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按照市场的原则,运用市场的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有关职能转给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把涉及行政成本的有关支出推向市场,促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淡化“政绩”意识,强化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要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变管理型、领导型政府为指导型、服务型政府。
  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降低政府行政的间接成本。事实证明,决策失误危害极大,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在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体系和优秀人才选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间接行政成本。
  有效经营城市,改进公共物品提供方式。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中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在内的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无形资产,通过对其经营权、使用权、冠名权等的市场化运作,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达到降低政府成本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水、电、气、污水处理、清洁卫生、公共交通等市政设施的投资、经营、管理通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的方式,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使政府从庞大的市政管理负担中解脱出来。
  改变文山会海,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文山会海耗费很大,浪费严重,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科学、简单、实用的管理手段,它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工作成本、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化政府管理机构,还有利于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可以大大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ABp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从国酒称谓看事物定性的复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晓西
  朋友相聚,因喝酒而谈起国酒,大家看法不一。之后,从网上查到5000余条与国酒相关的条目,一路快读,颇有收获。一点感想是:若想把一些耳熟能详的词说明白,并非易事,往往需要下一番功夫。既学既问既想,才能长点知识,使自己头脑复杂一点,说话时谦虚一点。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国酒。如俄罗斯有伏特加,荷兰有琴酒,希腊有蕾契娜,墨西哥有铁奇拉,布隆迪有香蕉酒等。在中国,有人说国酒是指白酒,洋酒是指红酒。但多数人将茅台酒看作国酒。
  试问,茅台何以能称为国酒?国酒到底是什么涵义?答案形形色色。有人说,当年红军用茅台酒治伤病,最后成就大业;新中国三代领导人都把茅台酒作为国宴用酒,从中美建交到中日建交,从尼克松、田中角荣到撒切尔夫人,无不与茅台酒有缘。周恩来等多位中央领导人,亲口说过茅台是国酒等等。若按此解释,那茅台酒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酒。这样一来,国酒历史应从1949年算起,妥否?有人说,国酒应是一国酒文化品格的最佳代表。茅台被尊为酒中之王,又具历史传说与神秘技艺的结合。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特别金奖第一名,可谓“流香自汉代,溢彩到今朝”。这样看来,茅台之为国酒,乃缘于历史,缘于传统。但如此推崇传统文化,企业的产销还要不要现代化?如何实施现代化?
  对茅台的国酒定位还有一个争议:有人认为国酒应是“平民酒”,有人认为应是“贵族酒”。这直接关系企业的市场战略,不可小看。主张国酒是平民之酒者,希望茅台酒走下神坛,走进大众。他们认为,这可从销量和出口量是否最大来判断。有人进一步解释道,全国大小白酒企业有3.8万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走“平民化”路线才能扩大市场份额,保证长远发展。这种观点影响很大,于是我们看到,茅台酒也打出了“健康的酒”的广告,搞出了一系列“平民酒”的品种。但据说茅台人对此也有异议,认为关键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茅台酒酿制需4年,勾兑之后还要存放,如此酿出之酒才是头等好酒,才配称为国酒。
  另一种意见认为,茅台作为国酒,是王者之酒、国宴之酒,是重要庆典日子才动用之酒。“平民化”下去,实为自抑身价、自毁特色,终将失去国酒地位。茅台酒厂似乎也听到了这种呼声。为维护尊贵形象,满足高档消费需求,推出了15年、30年、50年、80年等陈年茅台酒,推出了50年国庆、香港与澳门回归、庆祝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等收藏纪念酒。
  看来,国酒称谓是荣誉,也是负担;维护传统难,改变传统也难;做贵族难,化贵为民也难。有人感叹道:不到茅台,茅台是一个图腾;到了茅台,茅台是一个震撼。作坊酒时代,茅台脱颖而出;工业酒时代,茅台被称为国酒;广告酒时代,茅台虎落平阳;在品牌酒时代,茅台又陷于迷惘。
  于是,不禁要说:国酒茅台,虽然有人称你为健康酒、平民酒,但还是让我们把你视为文化酒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是你作为国酒的真正精髓。然而,这么说时我也在犹豫:谁又能保证这种理解就一定正确呢?以文化定位“国酒”,那杜康、五粮液、西凤等又该如何评价?谁又能否定政治、外交对国酒定位的作用?谁又能否认市场调节在汰劣选优上的力量呢?或许,把国酒定位在多维视角和时代机遇的综合上更有说服力。
  国酒定位难启示我们,说清一件事,说明一个词,能自圆其说实在不易。看来学问确无止境,要永远再学再问再推敲,才可能得出一些让人比较信服的观点。 ABp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理论创新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曹川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六大报告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体现时代性是理论创新的客观标志。时代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的总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思想理论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时代条件的产物,随着时代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就必须体现时代性,准确反映时代特征,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
  把握规律性是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目的就在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践的检验不断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富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反对把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说明”世界,而且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实践推动着理论发展进入新境界,发展了的理论又指导实践进入新天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这就要求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探索的又一崭新起点,继续创造性地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 AB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