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第1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把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 '...

第12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把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
  张毅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把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要求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对于深入推进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反腐败工作的首要问题
  履行党的宗旨的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党的宗旨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是一部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赢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呼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与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推进反腐败斗争是完全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治本性措施。政治文明建设的加强,可以促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充分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政治文明建设也迫切呼唤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支持和参与。这种支持和参与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顺利推进这一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一些深层次矛盾的相继显露,一些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使得打击和查处的难度加大。尽管腐败分子百般伪装,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江泽民同志曾把群众的眼睛比作“政治上的X光”,指出只要把人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一切走私分子、其他犯罪分子和腐败分子就没有藏身之地。从近年来的反腐败实践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近80%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这充分表明,只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把发动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结合起来,不管腐败分子多么狡猾,也难以逃脱被惩处的下场。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应贯穿于反腐败斗争的始终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检验反腐败成效的最高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定了反腐败工作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群众满意,就需要经常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群众的意愿改进反腐倡廉工作。让群众满意,就需要群众对反腐败成效进行评价,只有让群众享有评价权,才能使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只有使群众成为评价的主体,才能确保我们在处理反腐败工作中的问题时,时刻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挂在心上,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人民群众往往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来评判党风政风、评价党和政府的形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有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才能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举事当先审民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成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制定反腐败政策措施的基本依据。反腐败的政策措施正确与否,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看其是否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邓小平同志多次提醒全党,要注意群众的呼声,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历史和现实也一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符合群众的意愿,人民群众就欢迎,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近年来,广大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对反腐败斗争的前途越来越有信心。以去年中央纪委组织的在部分省市的随机抽样调查为例,有74%的群众对反腐败工作表示认可,69%的群众认为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68%的群众对反腐败斗争充满信心,分别比1996年提高8.13和10个百分点。取得这样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确立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工作格局、战略部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了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进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须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定措施的基本依据,自觉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以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反腐败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反腐败工作必须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只有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在反腐倡廉实践中涌现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新生事物,之所以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就是因为它们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尊重人民群众智慧和首创精神的结果。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反腐败理论、制度、手段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更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意识,始终把群众的智慧作为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关键是确保其依法有序参与
  始终保持人民群众参与的正确方向。确保群众依法有序的参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对反腐败的绝对领导。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吸取国内外两方面的教训。在反腐倡廉实践中,既应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又应避免那种“踢开党委闹革命”式的群众运动,使反腐败斗争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吸取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亡党失政的教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反腐败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
  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参与的必要条件。确保群众依法有序的参与,既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更加贴近群众,还需要为其参与提供便利。一是营造群众参与的氛围。经常对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党的性质、宗旨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强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权力由人民赋予的意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意识,努力形成鼓励群众参与、欢迎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规范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和方式,拓宽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的作用,拓宽广大群众反映民意和意见的渠道;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推行重大决策民主听证和干部任前公示,拓宽广大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渠道。三是增强群众参与的意识。通过依法有序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使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的有效机制。确保群众依法有序的参与,健全制度和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保障机制方面,应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将动员、组织和规范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内容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确保在开展反腐败工作时,自觉地考虑群众的意愿,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可设立奖励基金、建立奖励制度,对支持和参与反腐败斗争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还应完善保密制度,解除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后顾之忧。在追究机制方面,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阻挠群众参与,打击报复、威胁和恫吓群众反映问题,或发挥群众参与作用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DLU品论天涯网


第12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从战略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贯穿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全过程,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体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新结构,蕴含我国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从邓小平同志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02年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过程反映出我国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其中,“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要求,标志着两个不同的战略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其形成的基本依据除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一般规律,直接依据源于合乎实际的现状定位。这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围绕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为指导,在对现状进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当初提出“小康水平”时,就是把它与现代化相联系来进行战略定位的。他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党的十二大对这一定位作了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对这一战略定位的表述相对完整,这就是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四大重申了“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在这一时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把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纳入过程控制。按照这一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起小康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推进5.36个百分点,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0.73个百分点。经测算,1990年,我国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46.32%;到2000年,“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有13项指标按时完成。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十五届七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对这一阶段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它涵盖本世纪的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至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战略阶段正式确立,我国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历史内涵。
  发展战略的新结构
  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发展战略的结构也有了新变化。同“小康水平”阶段在内容上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并主要体现为相关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指标相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指标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内涵明显拓宽了。除了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外,还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推进城市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第二,民主、法制、人权、秩序等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小康水平”体系中原有的人口素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少数指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比较全面的要求所代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比较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
  第四,生态文明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小康水平”目标中的“美化生活环境”变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这是一个新的比较系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虽然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这一体系中仍然是首要任务,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视野看,这一结构性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
  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发展战略的定位是相对于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而言的,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共同组成一个国家比较完整的国家战略,其中,在国家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发展战略的定位有了新的概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21世纪头20年,发展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处于“第一要务”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总体战略,规划和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其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显然,这是一个规划和指导国家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总体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最高战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战略都从属或服从于这一战略的要求。经济战略是这一最高战略的基本构成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战略是它的一个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化战略是它的必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则是“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本战略,关系国家的根本前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必将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我国国家战略的内在结构关系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立足点。一方面,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其宗旨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的安全战略力图“建立巩固的国防”,则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外交和国防战略也才能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发展战略创新的新空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发展的新战略,既提供了基本的战略框架,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对此,十六大报告在一些关键点上作出了原则性的论述。
  第一,提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四个“新”,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也要求进一步研究中国发展战略中的具体战略,如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战略体系的内在关系。
  第二,提出了战略机遇期的概念。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中包含确定和不确定的战略机遇。从全球范围看,在这20年中比较确定的战略机遇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这些大趋势构成了一个新的全球战略环境,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对于实施、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需要以敏锐的战略意识捕捉未来不确定的战略机遇,根据战略机遇的不同情形,对发展战略的框架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三,强调“与时俱进”,提出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创新和发展确立了指导思想。当代战略研究认为,战略创新是战略的本质要求,在战略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能够使得战略主体处于最有利的战略格局之中,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导向。强调“与时俱进”,在指导思想上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创新提供了保证。
  (执笔:段培君) DLU品论天涯网


第12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关于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田建国
  面对信息化速度加快、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加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规划起点能高则高,工作目标能优则优,发展速度能快则快,占领制高点,取得主动权,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跨越行为。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落后者快速跟进,也不属于跨越。只有落后者跨过先行者的某个发展阶段才属跨越。跨越式发展具有相对性,它是与渐进式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结果,是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性。跨越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整体跃升,既要有数量的赶超,又要着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跨越式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是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跨越式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眼前有增长并不等于有后劲,规模大并不等于结构优,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质量高。跨越式发展应当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创新的前提性。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打破常规,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三是非均衡性。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时间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突破。
  观念创新
  信息、知识、观念、理论、智慧,观念居于中间地位。从信息转化为智慧,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念偏颇,将大大影响智慧的发挥。观念是先导,观念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没有观念创新,没有普遍的社会心理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就谈不上跨越式发展。跨越是发展战略的调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回顾历史,每当社会孕育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总是强烈呼唤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也总是带来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实践在变化,观念创新也势在必行。谁能顺应时代潮流,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谁就能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重新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照系”,树立国际化的新思维,开拓国际视野,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认识的新飞跃,把我们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推进跨越式发展。
  抢抓机遇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尤其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激发创业的紧迫感,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快进则生,中进则退,慢进则衰,不进则亡。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是战略资源,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三大机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机遇,加入WTO的难得机遇,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充满希望的机遇。当前尤其要抢抓世界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们要把握大机遇,开阔大视野,筹划大思路,推动大发展。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在经济发展中,快人一步,抢占先机,步步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则处处被动。我们要善于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往往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的。应对得当,就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应对失当,有机遇也抓不住。机遇必须及时抓住,稍纵即逝;机遇必须抓紧,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机遇必须抓实,机遇只是良好的时机和条件,要把它变成优势和成果,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机遇属于有准备、有信心的奋斗者。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害怕困难,畏首畏尾,只说不干,作风飘浮,就是机遇摆在面前也抓不住。
  发挥优势
  我们要看到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科技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可以跳跃式、跨越式发展,赶上甚至超过经济科技领先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活动的中心之一。跨越式发展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从近代史看,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主要产生于英国产业革命以来的几次世界生产力发展高潮。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科技革命,为德国创造了赶超英国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技术综合创新,为日本创造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美国发展新经济创造了条件。可见,科技革命是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要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在经济科技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要逐渐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发展思路。战略技术、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在更高层次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
  人才战略
  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加速积累是跨越式发展的先导。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物质资源的投入随时间流逝而损耗,唯有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可分为三大资本:一是自然资本,它对一个国家实力的影响越来越小;二是物质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和资金等;三是人力资本,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国虽然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力资本十分匮乏。我国2000年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是5.8年,而日本1975年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就已达到11.7年。我国上海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重是13.8%,东京超过42%,美国达到43%。现在有一种说法: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特一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卖产品。没有人力资本,没有技术专利,就要受制于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实施人才战略,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参与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根本举措。可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构筑人才高地,完善人才政策。按照实现人才分布高密度、人才素质高水准、人才结构高对应、人才流动高活力、人才产出高效率的要求,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经营人才,汇集一批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的优秀人才。切实推动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使最具潜力和希望的学科领域率先走向世界一流,使最具实力和希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尽快成长为世界一流学者,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振奋精神
  跨越式发展比常规发展有更大的风险和困难,需要振奋精神,勇于突破困难,用坚定的信心、持久的恒心和足够的耐心去实现。跨越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价值导向。它要求我们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习气,奋发开拓,不断进取,敢为人先,勇争第一。凡事左顾右盼,处处步人后尘,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就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反映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要赶超就要奋斗,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我国一些地方创造的“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相比之下,如果仍然习惯于等待,等人家先走一步,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那么就谈不上跨越式发展。必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为天下先,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非凡的智慧和胆识,实现跨越式发展。 DL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