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18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实践“三个代表” 解决“三农”问题 '...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实践“三个代表” 解决“三农”问题
  邓道坤
  编者的话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今天刊登的这篇文章,联系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谈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需要大力弘扬的。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干部应该通过超前的思维、科学的决策、创新的工作、扎实的作风,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增效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我国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是农民如何实现小康的问题,是农业如何搞活的问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
  当前,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新形势下城乡改革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显突出。一方面,农民不仅以自己的产品贡献保证了社会稳定,而且以要素贡献、市场贡献支撑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的风险、付出的成本很高,但得到的回报却相对较少。现在,占人口总数近70%的农民只有不到35%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开始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仍然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达到8000元,而现在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2440元,近7年来农民年人均增收不到100元。如果没有农业产业和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一定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其真正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主要精力用在抓“三农”工作上,绝不能搞“口号农业”。当前,要切实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化解农村债务、财务制度建设、文明新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解决好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搞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结束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与时俱进: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痛苦的转型时期。农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农业的传统优势在减弱,新形势、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在增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指导农业发展。
  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这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二是依靠工业的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三是加快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四是依靠工业文明的辐射和带动,用办工业的办法来办农业,采用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逐步缩小在生产方式上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些工作有很多是我们过去没有涉足或关注不够的,但却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比如,农产品加工业“腿短”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至今仍没有根本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一头跨工业,一头连农业,既没有纳入城镇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没有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范畴。在一些地区,即使农产品加工业有所发展,又担心它与城镇工业争市场、争原料,所以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政策保障,更没有投入支持。这是传统体制下城乡分割、行业封锁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更谈不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与合作的理念。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正处在新一轮的分工与合作的激烈竞争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一切,市场改变一切。过去湖北农业有优势、有地位,是因为粮、棉、油、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在全国占领了一定市场。现在湖北农业难,难就难在这些传统产品失去了市场,有市场的产品又不多。这说明,市场竞争中的所谓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优势,关键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竞争力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先进的生产力。农业竞争力强不强,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围绕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来做文章、下功夫。
  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农村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如何让农民走向市场。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农村20多年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让农民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农民真正进入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有比较有效的服务。现在农民最不满意的是不公正待遇、不公平竞争,最需要的是信息和技术服务,最苦恼的是把握不了市场变化,不知道种什么赚钱。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没有保障,就不能顺利进入市场,农村生产力也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就是要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由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者变成以出售商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只有进入市场,其生产经营行为真正与市场结合了,增收才有保障。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后,就有条件在城市立足,就能逐步由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这是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
  创新体制: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
  当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在农村和农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化农村改革最紧迫的是要加快“四个创新”。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弊端是管得过多、过死,基层政权过于膨胀。现在,最困难的问题是行政成本过高,财政不堪重负,农民不堪重负。乡镇等基层一年到头,不能全身心地谋发展,而是忙于解决钱的问题。由于机构膨胀、人员膨胀、权力膨胀,导致在一些领域,主观愿望上是要为民服务,客观上却是与民争利,成为影响农民积极性发挥、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最直接、最严重的障碍。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既要看农民负担是否减轻,也要看农村管理体制是否理顺。创新农村管理体制,重点是科学设置机构,在减人、减事、减支和转变职能上下功夫,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管理的责任和利益机制问题。现在大多数与农民有关的所谓“管理”,都是建立在由被管理者支付管理费用基础上的,严重扭曲了管理的本质。如果管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直接由被管理者来“埋单”,那么这种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公共责任,不如说是一种无本万利的谋利手段。现在,农民需要管的事无人管,管也没有管好,不需要管的则抢着管。这种状况不改变,“三乱”问题就会屡禁不止,精简了的机构还会再度膨胀,减下来的农民负担也会随时反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在创新管理体制、转变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上下硬功夫。
  创新农业运行体制。当前农业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人均一亩耕地、一户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是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走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公司制的路子。农业不搞企业化,就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很难得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留住农村高素质的人才、获得贷款、引进科技等),就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工农产品的互换、城乡市场的互补。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有企业化、市场化的体制作保障。现在搞调整、搞开发,基地建了不少,调整的面积也不小,但普遍用行政的办法组织,集资的办法投入,分散的办法经营,真正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进入市场、获得效益的并不多。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深刻了,应该认真总结,在创新体制、建立机制上下硬功夫。
  创新农村融资体制。现在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资金最紧缺的时期。一方面,外面的资金难进来;另一方面,农村资金大量“非农化”,农村发展缺乏资金已成为一个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既要争取各级政府增加投入,更要创新农村融资体制,其核心是遵循价值规律,让投资者有丰厚的回报,愿意把钱投入农业,使农村资金来源多元化。现在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关键是要打破各种体制性障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搞股份制经营,搞招商引资,变“死资源”为“活资本”,以“土资源”引“洋资本”,将海外资金、工商业资金、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农村,转化成为农业开发和农村发展资金。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实现农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有突破性的科技支持。创新农业科技体制,重点是解决好科技与生产如何紧密结合的问题。一是根据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改变过去按行政区划设置技术推广机构的办法,依托产业基地、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区域性的技术服务机构。二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场,既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也为农技人员的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放活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获取合法收入,先富起来,带动农民致富。四是进一步搞好农科教结合,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MTH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低收入群体如何脱贫致富
 把握生存智慧 营造良好环境
  黄蔚
  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帮助生活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通过低收入群体自己及社会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使低收入群体走上富裕和小康之路。
  低收入群体实现脱贫致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是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等。可见,经济发展本身就包含了改善生活困难群众的生活。其次,这是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要求。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收入很低、生活困难,那就很难说我们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再次,这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需要。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的宏观经济战略。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就能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消费倾向,使消费品的潜在市场转化为巨大的现实市场,从而有利于发展经济。最后,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促使低收入群体实现脱贫致富,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团结,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进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低收入群体更新观念,把握生存的智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变革的加快,我们每个人的岗位都不再是固定不变的。面对环境的变化,是观望等待还是努力适应,个人的生存智慧起着关键的作用。生存的智慧实质上就是生存的本领,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岗、失业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人生的低谷,也是人生新的起点。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与精神上的贫困。治贫先治愚,脱贫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尤其是人的思想素质,树立奋发向上、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人的思想素质提高了,等靠要、不思进取的依赖思想才能转化为善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进取的思想,进而使人产生智慧,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引导低收入群体适应社会大变革的要求,需要构建和完善专门的就业培训体系,推动低收入群体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第一,观念与心理的学习培训。帮助低收入群体树立平等竞争的价值观,树立不断学习是生存之本的价值观,克服心理障碍,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第二,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培训。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工种的变换和职业的更替以及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只有时时处处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要求。
  加速发展经济,营造良好的致富环境。为了让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致富环境。首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根本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其次,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第三,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信贷、融资、社会保障、就业援助等优惠政策和支持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支持与关怀,如对下岗自谋职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费,并对小额贷款给予担保、财政贴息;提供社保补贴和减税,鼓励企业招收下岗职工;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服务;对低收入群体子女入学减免学费;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只要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会极大地促进下岗再就业和自主创业。 MTH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系列谈之十
  魏波
  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种理论,只有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回应时代要求,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前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积极回应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国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些深刻的变革,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特征: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一个国家和民族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下推进事业、实现发展的,在今天更离不开世界发展的大气候、大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展开的,因而把握时代精神、顺应时代要求,便成为运筹帷幄、谋篇布局的前提。在实践的探索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对时代变革作出了积极回应。
  这种回应,立足于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的敏锐洞察,彰显了时代精神。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回应,它源于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饱含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始终贯穿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宽阔的世界眼光,始终贯穿着发展的精神、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赋予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保持长期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就是对时代要求积极回应结出的硕果。自近代以来,今天的中国人真正开始以更主动的姿态、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在学习世界先进文明、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生长,民族自信心在增强。
  这种回应,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历经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成为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党,党的任务和党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繁重的国内改革与发展任务、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等,都在考验着我们党。如何应对这些考验,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有鉴于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只有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才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领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使党永葆青春;才能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吕氏春秋·察今》有一句话:“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贯穿其中的时代精神,敏锐把握时代大势,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不负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 MTH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坚持实践第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欧阳斌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实践,贵在落实。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实际行动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准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准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精神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这里的“历史经验”,实质就是建党8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现实需要”,实质就是新的实践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为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是学习这种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精神。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一正确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肯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确保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实践的目的,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促进发展的进程中,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战略规划,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实现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并通过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化为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 MTH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武器
  ——读《“三个代表”与创新》
  谢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强大动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创新这一精髓。求是杂志社总编室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与创新》一书(长春出版社出版),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的关系,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的关系。该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分析,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并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探究了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强大动力的历史根据和逻辑形式。同时,该书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阐释了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创新的问题,提出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又要以民为本,实现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系统论述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各个方面的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实践创新,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在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上有没有取得新的突破”作为“检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的关键之一。该书正是自觉地坚持了这一立场,着眼于当前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论述了各个方面的实践创新,并反映了当前学术理论界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牢固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该书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对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予以科学解答。这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更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自觉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MT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