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通过决议
设立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
巴格达人要求强化治安
叙称决不承认伊临管会
驻伊美英联军连遭袭击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14日电 (记者杨志望)联合国安理会14日通过一项决议,对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的成立表示“欢迎”,并授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设立一个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以协调联合国在伊的各项工作。
安理会当天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有关伊拉克问题的第1500号决议。这项由美国提出的决议案得到了英国、西班牙、喀麦隆、几内亚、保加利亚、智利和安哥拉等7个国家的联署。
决议规定联合国援助团为300人,其主要职责是帮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完成第1483号决议赋予的使命,任期暂定1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后所作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国始终主张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进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中国认为,安南提出成立伊拉克援助团的建议十分重要,有助于加强联合国在伊重建中的作用。同时,伊拉克临管会的成立是朝“伊人治伊”迈出的重要一步,中方期待伊拉克主权早日得到全面恢复。王光亚说,基于上述考虑,中国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
叙利亚是在表决中惟一投弃权票的国家。
据新华社巴格达8月15日电(记者邵杰、李骥志)巴格达数百名市民15日聚集在市中心的国际会议中心附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驻伊美军占领当局承担起强化巴格达社会治安的责任。
示威者还要求确保巴格达以及伊拉克其他地区的电力和燃料供应,尽快消除战争对伊拉克环境与水资源的污染,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示威游行组织者、伊拉克民主团结联盟总书记萨伊迪说,民主团结联盟由民族民主联盟、学生联合会、妇女联合会、聋哑人协会等12个政治和民间团体组成。今后他们将举行更多的示威游行,以表达社会各界的要求和呼声。
美国军队今年4月占领巴格达后,在巴格达国际会议中心内设立了“联军临时管理当局新闻中心”。此后,巴格达各界群众几乎每天都在国际会议中心附近举行示威游行,以表达他们对美英占领军忽视普通民众对正常生活和安全保障等要求的不满。
据新华社贝鲁特8月14日电 (记者潘立文)大马士革消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14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会见到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伯恩斯时说,叙利亚决不会承认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因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巴沙尔总统在会见时说,叙利亚希望联合国安理会为组成一个能代表伊拉克社会各个派别并能够实现伊拉克人民愿望的民族政府作出努力。
巴沙尔还表示,叙利亚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支持维护伊拉克的统一和稳定。
据新华社巴格达8月14日电 (记者邵杰、李骥志)驻伊拉克英军发言人哈拉维上尉14日在巴格达对新闻界说,英军一辆救护车当天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遭炸弹袭击,有一名士兵死亡,两名士兵受伤。
这是今年6月24日以来首次发生驻伊英军士兵遇袭身亡事件。自美国总统布什今年5月1日宣布在伊主要战事已经结束以来,已有8名英军士兵在伊拉克遇袭身亡。
另据报道,驻伊美军14日在巴格达东北60公里的巴古拜镇附近两次遭到伊拉克武装人员袭击。伊武装人员在两次袭击中摧毁了一辆美军坦克和三辆军车,并造成美军士兵伤亡。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本律师著书
揭露侵华日军“三光政策”
日市民团体开通原日军毒气信息热线
据新华社东京8月14日电 (记者张焕利)日本大月书店最近出版一本书名为《在中国河北省的三光作战——日军在北疃村的屠杀》,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实施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些负责中国战争受害者要求赔偿诉讼的日本律师。他们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侵华日军的野蛮罪行。参与调查并撰写本书的律师小野寺利孝在书中写道,在日本几乎没有人知道日军在中国进行三光作战,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为了构筑日中友好与和平,通过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表达日本正在采取措施‘克服过去’是不可或缺的”。
据这本书记载,北疃村位于河北省中部农村地区。侵华日军以这里是八路军活动据点为由,于1942年5月对北疃村进行了大扫荡。日军向村民躲藏的地道施放毒气,造成1000多名村民和民兵死亡。使用毒气的事实在当时日军指挥官的手记中也有记载。
据新华社东京8月14日电为收集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以及当地居民受害等有关信息,日本市民团体“支持中国战争受害者协会”自13日起开通了一条“原日军毒气信息热线”,并呼吁知情者提供有关信息。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核问题
韩强调必须尽快和平解决
美将派助理国务卿参加六方会谈 俄希望六方会谈能找到解决办法
据新华社天安(韩国)8月15日电 (记者张锦芳、张利)韩国总统卢武铉15日在这里举行的“8·15”光复节58周年庆祝仪式上发表讲话强调,朝鲜半岛问题可能成为东北亚爆发新矛盾的导火线。朝鲜应当放弃核计划,朝鲜核问题必须以和平方式尽快加以解决。
卢武铉说,朝鲜核问题和韩朝关系问题是东北亚和平与繁荣的两大障碍。这两个障碍不排除,就不可能有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
他强调,朝鲜核问题一定要以和平的方式迅速解决。如果朝鲜放弃核计划,韩国将积极支持朝鲜的经济发展,并将同邻国一道为国际机构向朝鲜提供国际资本合作而努力。如果朝鲜核问题得到解决,南北方应当正式开始协商建立和平机制和军事信任。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4日电 (记者严锋、谭卫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西14日对此间新闻界宣布,美国政府已经决定派遣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率团参加即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
本月13日和14日,美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高级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非正式磋商,以便在六方会谈举行前协调立场。凯利作为美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了这次磋商。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15日电 (记者谢荣)俄罗斯外交部长伊万诺夫15日发表声明说,俄希望通过即将举行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找到缓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和巩固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办法。
伊万诺夫在声明中指出,朝鲜半岛应该保持无核地位。向朝鲜半岛地区提供国际安全保障、确保该地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是保证朝鲜半岛保持无核地位的先决条件。他还说,俄罗斯一贯主张通过谈判使朝鲜半岛的局势稳定下来。
伊万诺夫对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韩国与日本对六方会谈的支持表示欢迎。(附图片)
八月十五日,朝鲜和韩国的政党、社会团体和各界人以及海外朝鲜人士在平壤市大同江上的绫罗岛公园举行“八·一五和平统一民族大会”,纪念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统治独立解放民五十八周年。新华社记者 宫一栋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举行“战殁者”追悼仪式
部分小泉阁僚和议员又参拜靖国神社
新华社东京8月15日电 (记者张焕利)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8周年的日子。日本政府当天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并宣誓日本永不再战,要为世界永久和平作出贡献。
小泉首相在追悼仪式上讲话说,日本在58年前的战争中“尤其是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和痛苦”,日本作为加害者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
小泉说,日本要“谦虚地回顾过去,坚持永不再战的誓言”,“进一步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为建立永久和平而竭尽全力地作出积极贡献”。
日本平成天皇明仁、首相小泉纯一郎、国会众参两院议长、各政党负责人及来自日本各地的战死者遗属等约6200人参加了悼念仪式,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310万日本人“祈祷冥福”。
当天上午,小泉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举行之前来到位于东京千鸟渊的无名战死者墓苑参拜并献花。
据新华社东京8月15日电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8周年的8月15日,日本政府部分阁僚和国会议员不顾亚洲各国人民和舆论的反对,继续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当天上午,日本政府防灾相鸿池祥肇、农林水产相龟井善之、经济产业相平沼赳夫、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谷垣祯一4名阁僚参拜了靖国神社。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总务相片山虎之助在14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此外,以前防卫厅长官瓦力为首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55名议员当天上午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其中包括自民党总务会长堀内光雄,前首相、民主党议员羽田孜,保守新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当天单独参拜了靖国神社。
第3版(国际)
专栏:
瓦杰帕伊呼吁
共筑印巴和平未来
印领导人电贺巴独立日
本报新德里八月十五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今天在印度独立日庆典上向全国发表讲话,呼吁巴基斯坦放弃敌视印度的政策,与印度一同走上和平之路。
瓦杰帕伊说,和平之路无疑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是,当两国踏上这条道路后就会发现,所有的障碍终将会被克服。他强调印度愿以和平的方式与巴基斯坦解决两国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对近来出现的两国关系正常化趋势感到满意。但同时他也表示,恐怖主义活动仍在继续,对方是否考虑完全终止恐怖活动将成为对其和平诚意的考验。
瓦杰帕伊说,印度多次主动做出和平姿态并不表明印度方面的软弱,而是希望巴基斯坦调整其反印政策,因为两国人民都希望在和平环境下生活。他表示已经多次对他的巴基斯坦朋友说过,印巴两国已经花费了五十年时间用于相互交战,双方都不愿意看到有更多的鲜血流淌,两国现在应当共同向贫穷、失业和落后宣战。他还希望两国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经贸联系。
据新华社新德里八月十四日电 (记者王建刚、白景山)印度总统卡拉姆和总理瓦杰帕伊十四日分别致电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总理贾迈利,祝贺巴基斯坦独立五十六周年,同时表示希望两国抛弃不信任,共创和平美好的未来。
卡拉姆在贺电中表示,印度致力于在一九七二年签署的《西姆拉协议》和一九九九年发表的《拉合尔宣言》的基础之上,
与巴基斯坦建立相互信任、睦邻友好和相互协作的关系。他说,印巴应努力发展两国关系中最近出现的“积极势头”。卡拉姆说,恐怖主义对印巴两国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双方应责无旁贷地为彻底消除这种威胁而共同奋斗。
瓦杰帕伊在贺电中表示,希望印巴两国努力消除互不信任、相互猜忌的政治气氛,拒绝暴力与对抗,建立和平,并开展富有成果的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利冲突双方准备议和
本报阿比让8月14日电 记者赵章云报道:据联合国地区新闻网消息,正当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撤离蒙罗维亚港口、给西共体维和部队让位之时,利比里亚临时总统布拉今天飞往加纳首都阿克拉,会见利反政府武装领导人。
布拉抵达阿克拉后,立即会见了“利民联”主席康内和“利民运”领导人乃姆利。据悉,他们正在试图为签定一项结束14年内战的和平协议而做最后的努力。利比里亚国防部长告诉联合国地区新闻网记者,他希望尽快签署最后的和平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邪教团体残害生灵
新华社汉城8月14日电 (记者张锦芳)韩国检察机关14日公布了一邪教团体残害信徒和偷埋尸体的犯罪事实。据检察机关掌握的情况,该邪教团体骨干分子在1984年至1992年间先后杀害9名信徒。
13日,韩国水原地方检察院紧急逮捕了涉嫌杀人的某邪教团体原信徒金某。经审讯得知,他在1990年和1992年先后杀害了另外两名信徒,并将尸体埋在荒山。14日,水原地方检察院逮捕涉嫌教唆杀人的邪教团体教主赵某和涉嫌杀人的两名邪教团体骨干分子。
韩国检察机关初步查明,现年72岁的教主赵某1981年推出“若坚守夫妻不同枕等131条律法就能永生”的教理,创建了邪教团体。该团体在大邱、釜山等韩国主要城市设有支部,其信徒曾达3000多人。但由于教主赵某肆意妄为,团体内部不断发生纷争。于是,赵某下令杀掉不听号令的信徒。
目前,韩国检察机关已着手进行调查,并决定寻找被害者的尸骨。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美加空前大停电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王如君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陈特安
14日下午4时11分,美国和加拿大大湖区的一个变电站发生了事故,眨眼之间,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停电了,美国的纽约、克利夫兰、底特律停电了。北美遂发生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停电。美国东北部的密歇根、俄亥俄、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和马萨诸塞等6个州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无一不受到严重影响。据初步估计,停电波及9300平方英里,5000万人饱受断电之苦。
有人担心 恐怖袭击
在北美各大城市中,受到影响最大、最被媒体关注的莫过于美国第一大城纽约。这座以“世界金融之都”而著称的大都市不仅人多、车多,高楼也多,平时的上下班高峰期都是人满为患,如今一下子停了电,似乎一切都乱套了。地铁跑不动了,数以万计的人被困在地下几小时;火车停运了,航班取消了,急匆匆的旅客们只能哀叹;虽说公共汽车和私家车还在跑,只是由于没有了红绿灯,也不得不爬起了蜗牛步;自动收款机无法使用,绝大部分商店被迫关门,一些小商店里的电池、蜡烛等应急物品统统成了抢手货;绝大部分手机不灵了,马路边的付费电话前排起了长龙;数不清的上班族从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中撤了出来,纽约大街小巷再度变成了人的海洋……
如此混乱之中,纽约人第一个反应是:难道又是一次“9·11”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希拉里正在纽约,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能又发生了恐怖袭击。有这种想法的人决不是少数。有位名叫杰西卡的女士,停电时正在帝国大厦参观,电梯不动了,她与许多人只能徒步爬下86层的楼梯。“我禁不住想起世贸双子塔轰然倒下的情形,我还能下得去吗?”26岁的吉瓦诺说:“我当时十分害怕,是那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感觉。”
各地损失 难以估量
这次大面积停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纽约、克利夫兰、多伦多、渥太华等地至少有10个机场陷入瘫痪。美国4个州的9座核电站停止运转。当日飞往各个停电城市的航班绝大多数被取消,首都华盛顿一地就有30个航班之多。受到影响的企业更是无法统计。在汽车城底特律,通用汽车公司有多家汽车厂关闭,福特21个工厂停工。克里夫兰地区的停电还造成了停水,有150万居民遇到了用水危机。
据报道,纽约州80%的地区停了电,直到午夜时分,这一比例才降到了60%。新泽西北部的5个县有30万个用户没了电。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布里吉波特有3万用户黑灯瞎火。夜幕降临,曾以灯红酒绿而骄傲的纽约城失去了往日的盛景。还有人趁机大行不义之举,如加拿大某地,在不长的时间里竟发生了20多起抢劫案。
安定民心 紧急应变
停电事故发生后,美国联邦及各州都紧急采取应变措施。美国联邦调查局、能源部官员立马向公众发布信息,称停电是事故造成,与恐怖分子无关。下午5时30分,纽约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接着新泽西也进入紧急状态。国土安全部启动应急计划。纽约城反应最快,警方出动了直升机、巡逻艇在曼哈顿岛四周警戒,一大批全副武装的反恐特警迅速出动,对各个标志性建筑和一些敏感地加强了防卫。纽约州的国民卫队处于待命状态。联邦政府的绝大多数执法机构行动起来。五角大楼出动两架F—16战机在纽约和华盛顿间的空域巡逻,美国东部一些军事基地的空军飞机也处于待命状态。
当日晚间,正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筹款访问的布什总统也说话了,“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这不是恐怖分子所为……联邦政府官员正与各州和地方官员一道努力,恢复电力供应。我们的目的是将这一事件尽快解决”。
事故原因 暂未查明
不是恐怖事件,总算让人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如此大面积停电,人们还是急切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加拿大官员首先说,是加美边境美国一方的一个变电站遭遇雷击,随后又说是发生了大火。但美国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还反唇相讥,称是加拿大方面的电站发生了事故,紧急启用美国电站的电,遂造成了供电线路超负荷,由此而引起了大面积停电。供电专家的初步判断是,大湖区的一个电厂由于系统超负荷运转失灵,引起了美国东部和中部的高压输电网缺电,其他电站加速运转供电,结果又引起了更大面积的超负荷输电,最后造成前所未有的大停电。让专家弄不明白的是,各个地区的输电网络本来都有自动隔离系统,比如:从缅因州通往落基山地区的供电网就自动隔离,而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网络则没能有效地启动,造成了大面积的瘫痪。
据称,发电系统恢复供电需要一步一步来,先是火电、水电站逐个恢复运转,然后才是核电站重新开工。专家认为,受影响地区全面恢复供电,也许需要好几天。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伊夫斯说,该省2/3的地区已恢复供电,但其他地区恢复供电尚需时日。即便是已恢复供电的地区,也只能重点保障医院和水厂,因为这些地区还可能再度停电。
此次事件发生,人们想起了以前的大停电事故。1965年,纽约州和新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停电一天,波及人数达2500万;1977年,纽约城停电25小时,900万人受到影响;1996年,美国西部9个州发生大面积停电,3000万人受到影响。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今次事故严重。电力工业和政府部门的官员称,美国供电网络几年以前就需要升级更新,但遇到了三大障碍:成本过高、环保组织反对以及各州都不希望供电设施建在“自家的后院”。布什总统已经表示,对这一事件要全面调查,对全美的供电网也要进行更新换代。人们希望,这样的大停电最好永远再不要发生。(本报华盛顿、渥太华8月1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利比亚 承担空难责任 争取解除制裁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平
联合国12日透露消息称,利比亚与美国、英国已经就解决洛克比空难问题达成协议,表示愿意对此承担责任。这表明利比亚对外政策出现变化与突破,也意味着它将对270名遇难者家属支付27亿美元的赔偿金。
洛克比空难是指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英国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突然爆炸坠毁,除机上259人全部丧生外,还造成地面上11人死亡的惨案。空难发生后,美英随即指责是利比亚人制造的。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黎波里一直予以否认。1992年在联合国宣布对利比亚实施制裁后,利比亚于1999年交出两名疑犯,制裁随即中止。2000年5月,设在荷兰的苏格兰特别法庭正式审理此案,并于2001年1月宣布疑犯费希迈无罪释放,但另一疑犯迈格拉希上诉后于2002年3月经终审维持终身监禁的判决,现在苏格兰服刑。
利比亚认为这是强加在迈格拉希头上的政治判决,所以一直要求释放他,并彻底解除对利制裁。利比亚以前始终没有表示过愿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2002年6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表示,鉴于迈格拉希曾经是在利比亚航空公司工作的官员,因此利比亚宁愿为他被判有罪负责,但不会为他的(炸机)行为负责。赛义夫甚至说,即使利比亚政府对洛克比空难者家属支付赔偿金,的黎波里也不会表示对这起空难爆炸活动承担责任。
2002年8月,当巴勒斯坦激进分子阿布·尼达尔在伊拉克死亡后,便传出消息说是他制造了洛克比空难。尼达尔是国际有名的恐怖分子。分析人士相信此事的传出,显然是想要说明利比亚与洛克比空难无关。
有人认为利比亚不愿承担洛克比空难责任,是因为赔偿金高达27亿美元之巨,但此说却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即利比亚不愿被扣上“恐怖主义”的帽子。早在2002年年中,利比亚就曾明确表示它原则上同意向洛克比空难者家属作出赔偿。27亿美元尽管是一笔巨款,但对于石油资源丰富的利比亚而言,毕竟是一个明确数字,而制裁将的黎波里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其损失却是无法估量的。利比亚最先争取的是不被指责为“恐怖主义”就能够解除制裁,因此当时的利比亚对外事务秘书明确指出,利比亚更关心的是美国和联合国能否满足其彻底解除制裁的愿望。
不过,由于利比亚与美英要求其承担洛克比空难责任存在距离,因而尽管对利制裁暂缓,但一直没能彻底解除。近年来利比亚经济出现明显好转,经济政策放开,大力惩治腐败现象,社会实行高福利,使卡扎菲政权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利比亚尽管不愿戴恐怖帽子,却仍然被视为“支持恐怖”,而且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之一。而制裁对利比亚经济的影响仍然相当大。石油及
其制品是利比亚经济的支柱,其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5%以上,而且在欧盟国家拥有巨大市场,但制裁使得利比亚贸易受到影响,石油生产技术、设备和零配件无法进口,吸引外国投资和发展高新技术困难重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更使利比亚面临巨大的挑战。
是什么原因促使卡扎菲政府改变其对外政策而愿意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呢?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联合反恐,以及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政权倒台和巴以艰难地推动“路线图”计划等中东地区出现的新情况,促使利比亚的外交政策变得更为现实和灵活。于是,利比亚开始努力改善其与美英等国的关系,重塑国际形象,争取能达到既承认对洛克比空难负责,又不被指责为“恐怖主义”的目标。
利比亚早在2002年1月就曾经表示,不仅要改善和美国的关系,而且愿意与它实现关系正常化,但美国仍然指责的黎波里支持恐怖主义。分析人士注意到,利比亚为了不受“反恐打击”,卡扎菲本人的言语或行动变得越来越谨慎。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卡扎菲是最早对恐怖袭击进行谴责并向华盛顿表示哀悼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之一;利比亚还对国内与拉登有联系的激进组织采取行动。利比亚这么做,收到了一定效果,用西方人士的话说就是利比亚已经好些年“没有支持恐怖主义”了。不过,利比亚现在更希望看到的,是制裁解除后美欧公司技术和资金的进入,贸易的扩大,甚至大批外国旅游者的光临。
对美国来说,既然利比亚有意改善关系,又放弃支持恐怖组织,愿承担洛克比空难的责任并进行赔偿,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英国,看到许多欧洲国家争相想与利比亚做石油等买卖,又怎能不动心呢?这就为拖延近15年的洛克比空难案的彻底解决创造了契机和条件。
13日,利比亚与代表空难者家属的律师们在伦敦签署了协议,决定在瑞士国际清算银行开立专门账号,由的黎波里存入27亿美元的赔偿金。资金计划14日到位,然后利比亚正式致函联合国,表示愿对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被炸毁一事承担责任。据称,利比亚对每位空难者家属1000万美元赔偿金将分3次支付:即在联合国解除对利制裁后先支付40%,在美国解除对利制裁后再支付40%,在美国将利比亚从恐怖国家名单中剔除后再支付最后20%的赔偿金。不过,鉴于此事已拖延很久,而且曾经出现过反复,因此其最终结局如何仍然需要观察。
(本报开罗8月14日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