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哈尔滨:“课题制”解民忧
崔士鑫 王风光
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政府工作运转方式的创新和领导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政府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了实处——
去年冬季,一种新的工作方法,终于“激热”了冰城哈尔滨。过去经常造成受冻居民大规模上访的城市供热问题,成了满意率达98%的市政府工作的亮点。
这种新的工作方法,就叫做“课题制”。“课题制”,是哈尔滨市政府借鉴科技领域搞科研攻关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施行的,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它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政府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初步解决了诸如城市供热、清扫冰雪、道路畅通等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日前,中央领导同志到哈尔滨视察,对哈尔滨市政府这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既认真调查研究,又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制”成为破解各种难题的“金钥匙”
近两年来,哈尔滨谋发展、解民忧新“招数”层出不穷,一个个困扰人们多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迎刃而解。这些都无不得益于“课题制”。
——冰城冬季多降雪,百姓苦于出行难。过去街道、单位等义务“各扫门前雪”,效率不高;锹铲斧砸,还破坏路面。市政府清冰雪指挥部把清冰雪列入课题,通过市场化运作方法,促使全市组建了39家规范化清冰雪公司,采用专业机械,把握清扫时机,不仅及时清除冰雪,而且不伤路面,不碍交通。下雪成了下“资源”,冰雪不再是负担。
——哈尔滨是老城,道路交通欠账多。市交通局把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问题纳入“课题制”范畴,考察学习上海、青岛等城市的经验并经过专家论证,采用公交线路经营权有偿使用等办法,改善了公共交通条件,又减轻了财政负担。
——城市卫生管理看似小事,却是事关百姓生存环境的大事。南岗区用“课题制”研究出“城管的士”的独特办法。他们利用出租车走街串巷、耳目灵通的特点,让他们监督城市管理,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者给予奖励……一项项工作的新突破,使人们看到了“课题制”的威力。
“实行‘课题制’,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客观需要。”
最早提出并实施“课题制”的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石忠信,对“课题制”颇有心得,“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令人振奋和鼓舞。但是也要看到,伴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情况不断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我们常说要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借鉴科研攻关的思路,形成了‘课题制’这样一个基本工作方法。”
把难点变成要点,把问题变成课题——
“课题制”找到政府工作和群众利益“结合点”
今年4月,市政府在各项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召开了一次专项课题推进会议。农民增收、解决“烂尾楼”问题、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等11个百姓关心、事关全局的问题,被确定为今年全市的重点课题。
两年多来,“课题制”已成为哈尔滨市政府工作中的一种基本工作制度,市政府每年都集中组织实施一批重大课题。而确定这些重点课题的过程,也是把工作难点变成工作要点、把实际问题变成工作课题的过程。
首先,市政府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先摸清问题底数,找准症结,加以梳理,分门别类地作成一个一个的课题,定出任务,初步确定责任和分工,为开展课题攻关做准备。用市政府有关部门同志的话说:研究确定课题时,不怕矛盾大、困难多,就怕抓不住重点、难点、热点。
其次,作为一种工作制度,重点课题一经确定并分解到各部门,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确定的重点课题,就是当年的重点工作,要作为考核部门和干部业绩的内容之一。一些重大课题还要公开向群众作出承诺。
重点课题,等于明确了政府的主要任务。围绕“课题制”的设计和安排,层层有课题、层层抓课题,人人都在想问题、思对策、出主意。“人想不想事情,结果是不一样的。”市长石忠信再引申一步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他是否琢磨事情;一个部门有没有作为,就看它是否研究问题;一个城市有没有发展,就看它是否使每个人都了解和关注城市的重大问题。”“课题制”把每个政府部门干部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如此一来,不管那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多么突出、难啃,只要被当作课题来攻关,就离解决的目标不远了。
近年来,哈尔滨市许多这类“硬骨头”都是用这种方法“啃”下来的。在解决城市居民十分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城乡绿化、轨道交通、垃圾处理、沿江截污等7件大事,都分别成立专题推进组,请专家、搞调研、外出考察,群策群力抓落实,使哈尔滨重现“天鹅项下珍珠城”的熠熠风采。
形成调查研究风气,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课题制”搭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平台”
哈尔滨被称为“冰城”名不虚传,每年供暖期长达半年之久。“暖屋子”和“米袋子”、“菜篮子”一样,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大事,前些年一度成为群众犯难、供热部门叫苦、政府头疼的事。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市政府专门成立供热办,集中实行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这个重大课题的攻关。一次次的调查摸底,一次次的专家“会诊”,一次次的外出考察学习,仅委托市社科院进行的专项调查就进行了两次,终于找出了“症结”。一是过去职工用热、单位交费的福利“包烧制”,使交费责任模糊,热费收不上来;二是“热”这种商品在单管串联式这种旧的供热系统中运行,难以一家一户进入市场;三是部门多头管理,小锅炉遍地,停转现象极易发生,一个小锅炉停转,就会造成几栋楼的居民受冻……
“症结”找准了,对策也一一出“炉”。从采取多种手段追缴欠费开始,一直到推进分户循环供热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期间,各种争议也纷纷攘攘。市政府一直按照“课题制”的规则,听取不同意见,反复进行论证,有的专家在论证会上争得面红耳赤。结果是改造计划一步一步走向科学,施工方案越来越细致、文明,逐步被市民所接受和欢迎。仅2002年就完成分户供热改造面积501万平方米,涉及居民近9万户。屋子暖了,百姓心里热了。
解决“供暖包烧”问题,不仅反映出“课题制”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绩,更反映出它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一:“课题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促使各级干部更加自觉地结合课题中的实际问题,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吸取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思考筹谋自身发展的答案。一位政府机关干部深有感触:“没有‘课题制’,不少人可能也在忙碌。但是早上到机关大门口逐个问一问他准备干什么,他肯定说不出个重点。但是一旦承担了课题,他的答案就会很清楚,明白自己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因为他天天都要围绕这个课题进行思考。”
变化之二:“课题制”构建了科学、民主决策的“平台”。有了“课题制”,政府部门不能不真心诚意地请专家、学者出主意、想办法,主动外出“借脑”。一些课题把专家、学者吸纳进课题组,直接参与课题攻关。一些重大课题还面向社会招标,广泛吸纳省内外、国内外咨询机构和有识之士的智谋。石忠信的观点是:“不一定政府里这些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全社会都解决不了。集中群众的智慧,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一切难题都会得到破解。”
变化之三:“课题制”破解了诸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课题一经确立,就纳入整体行动之中。指定一个部门牵头,其他方面紧密配合,凡介入课题的部门,都要共同对课题负责。于是,不同部门的人都有了共同语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即使在同一个部门,也改变了过去领导布置、下边去干的旧模式,因为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只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课题攻关任务,因此,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实践,成为政府工作的新风尚。(附图片)
调查研究是实行“课题制”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图为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左一)到建设工地实地调研。
王洲洋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
士心
哈尔滨市政府把科技领域搞科研攻关的方法用到政府的工作中,推动工作、破解难题,是新时期政府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14个“如何”列举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并指出:“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具体到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要想求改革、谋发展,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实事,就必须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不断地化解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其中,关键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和认识问题,善于集中领导力量和群众智慧解决问题,善于把正确的决策富有成效地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课题制”无疑最富针对性,最有实践意义。
“课题制”,顾名思义,它不是一般的关注表面现象,就事论事。因为改革发展过程中任何问题都不是单摆浮搁的,尤其是一些事关大多数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现象背后往往有复杂的、深层次的矛盾和相关因素。有了“课题制”这个载体,可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搞调查研究,可以吸纳专家学者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使做出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意愿,更为科学、管用。
“课题制”也不同于一般的调研,它是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查研究是“课题制”的基础和前提,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延续和深入。最终解决问题是“课题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题制”不是形成一个调研报告了事,而是要按照课题的要求抓实施、抓落实。凡列入“课题制”范畴的事项,具体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候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重点课题要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强化督办检查;有的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有了这种明确的目的性和强性约束力,无论分管哪方面工作的领导,也不论哪个部门都要共同对课题负责。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抓落实,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就有了保证,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就会更有成效。
“课题制”的办法,作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哈尔滨市的实践表明,运用这一方法,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还会使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情与群众进一步拉近,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