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12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乡政府只隔数百米 供电所就在路对面 检查团来时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打击不法排污 保障群众健康

  乡政府只隔数百米 供电所就在路对面
检查团来时假停产 检查团走后照样干
山西一家污染小企业就是关不掉
  本报太原8月11日电 记者刘毅报道:国家早就明文取缔的小冶炼就在乡政府眼皮底下开足马力生产,仅一路之隔的供电部门声称“不知情”。这是8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人员在山西忻州市紫岩乡执法检查时发现的一起咄咄怪事。
  环境监察人员当即责令这家打着“紫岩乡冶炼厂”牌子的小冶炼停止生产,马上关闭,并通知了乡政府有关负责人。然而,当环境监察人员当天下午杀了个“回马枪”,再次来到现场时,发现这家小冶炼还在生产,上午熄灭的炉火又在熊熊燃烧,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任何处理,从烟囱直接排入大气中。
  据了解,类似的情景已多次出现。这里的一些污染小企业一直屡关屡开,禁而不止。
  调查发现,紫岩乡类似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冶炼、小铸造、土炼设备有20多家,都是国家明令必须取缔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有关部门曾进行过多次整治、关闭、取缔,但近来又有部分小冶炼、小铸造、土炼沥青等死灰复燃,甚至有的在扩建、新建。
  紫岩乡政府离仍在生产的“紫岩乡冶炼厂”只有数百米远。乡政府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乡政府7月份发布了《关于取缔小冶炼、小铸造、土炼设备的通知》。列了各村27名“有关责任人员”的名单,要求他们“必须在7月20日前自行拆除,恢复原地容地貌,否则将组织有关执法部门予以取缔,并给予重罚和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同时要求各村委对新发现的违法新建污染项目,要及时上报乡人民政府,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这里的小冶炼、小铸造、土炼设备等或根本没关,或关而不死。环境监察人员发现,至少还有四五家小冶炼等污染小企业仍然在乡政府眼皮底下热火朝天地生产,并没有被取缔,更谈不上重罚和追究法律责任。而在紫岩乡的公路边,能看到一些“闲置”的小冶炼等设备,这些设备没有予以拆毁,一旦风头过去,或其产品市场行情看好,马上就能恢复生产。
  “目前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反弹现象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办公室副主任田为勇说,“由于地方保护伞的存在,往往是执法人员前脚刚走,关停取缔的污染小企业又有恃无恐接着干起来。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重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于环境保护并没有真抓实干,往往只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纸上。”
  开足马力隆隆生产的“紫岩乡冶炼厂”对面就是忻府供电支公司紫岩供电所。这家小冶炼曾多次被取缔过,按规定,政府部门关闭、取缔“十五小”、“新五小”时,供电部门应同时断电。和小冶炼仅一路之隔的供电所理应知道这一点,为什么还源源不断地向已经取缔的污染小企业供应电力呢?原来电力部门也有自己的道理,他们说,电力部门是企业,要按照用电户口供电,政府不通知哪些是已取缔的单位,电力部门就不能停止供电。
  另一方面,对环保执法人员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动粗的现象在当地时有发生。
  忻州市环保局局长孟元勋今年年初在忻州城区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他要求某单位采取措施解决两台锅炉污染严重的问题,结果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遭到该单位一名处级干部的辱骂,并被当胸打了一拳。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编余短论

治污要形成合力
毅文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西忻州市紫岩乡发生的怪事告诉人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国务院早在1996年发布的《关于环境保护问题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将辖区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大多数地方在考核政府领导时,GDP仍然是最重要的指标,至于GDP是否是“绿色”的,似乎并不重要。此外,建立并真正落实违反环保法律行政处分追究制度,也是增强政府官员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闭、取缔“十五小”、“新五小”需要公安、环保、工商、电力、水利等部门协同行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是在忻州市部分区县,这样的工作机制似乎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没有把有关部门拧成一股绳。
  因此,关闭、取缔“十五小”、“新五小”,各地政府必须发挥统一协调组织的作用。环境保护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众专家出谋划策 “小卫星”有望升空
 环境灾害预报酝酿新突破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 记者卢新宁从日前召开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卫星遥感应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到2006年,我国将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据悉,我国环保系统目前已有2223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上报监测数据3000万个,并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开展了大气、水体、生态等方面的环境监测,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手段还基本停留在地面常规阶段,无论是监测的时间与效果,还是监测的深度与广度,都不能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求。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测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定期监测,预测生态质量变化趋势;为污染事故的预警和应急提供技术支持;还可实现边远地区环境质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减灾委和航天科技集团就联合提出了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议。2002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建设计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卫星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庐山杯中国环保三十年征文

事实让人清醒
蔡小平
  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使我认识到,最迫切的是增强决策者的环保意识。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走上环保工作岗位。当时我们市还比较落后,工业企业很少,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市领导十分着急。在“无工不富”的口号下,凡是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项目一路绿灯,“先上车后买票”,给以后的环境保护埋下了隐患。
  万泉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市里吃水基本靠它。有一次做常规监测,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水中的大肠杆菌竟然超标1000多倍!细查原因,原来在自来水厂取水点周围一下子冒出了几个网箱养鱼专业户,是鱼的粪便和过剩的鱼饲料污染了水源。我们采取了强制措施,关闭了养鱼塘。主管农业的市领导知道后非常不满,跟我拍桌子说:“你好大胆,政府鼓励网箱养鱼,你却将人赶走,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说:“不是不要养鱼,而是要在取水点下游养,否则我们就喝不上干净水了。”看见我跟他理论,该领导的桌子拍得更响了:“你不要以为用环保这顶帽子就可以胡来,我撤了你!”我也火了:“官我可以不当,但你难道想喝被污染的水吗?”
  也许是该领导觉得我说得有理,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次,我们去关闭沿河几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大而又没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分管工业的市领导就出来干预:“引进项目很不容易,你们的工资还要靠它们呢!”不料没过多久有人就被确诊患有癌症,医生说他的病与喝被污染的河水有关——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病人中,我们市的患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此后,领导亲自上门问我们环保局的技术力量如何,能否以科技手段查明癌症与水污染的关系。我回答说,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被污染的河水可以致癌,但万泉河的水质即将由一级恶化为二级,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我乘机旧事重提,要求关闭河边的那几家污染企业。这次市领导很支持,那几个小厂被顺利关闭。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让沙漠变绿洲
  上图:2001年4月,内蒙古扎鲁特旗鲁北镇的荒漠承包者在荒漠上种草、植树(资料图片)。下图:今年8月10日,荒漠承包者王风江在精心地为树苗培土。他承包的2000多亩荒漠已变成一片绿洲。2001年4月,内蒙古扎鲁特旗鲁北镇的43户120多口人的荒漠承包者自筹资金600多万元,承包了2.8万亩荒地种草、植树。3年来,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使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摄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保护两河两江源头 开展种草灭鼠造林
 青海推进生态移民工程
  本报西宁8月11日电 记者马应珊报道:时值8月,黄河上游的贵德县城被淹没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过去沙逼人退的共和县沙珠玉乡如今全部实现农田林网化,人均一亩林,成为全国治沙的典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中,青海省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源头大力开展种草、灭鼠、造林工程,调整全省人口布局,推进生态移民工程,使青海高原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江河下游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发源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境内的黑河,是我国西部的第二大内陆河,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总面积约14.2万平方公里。甘肃省张掖、酒泉地区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250万亩耕地全靠黑河水浇灌。由于黑河源头地区草原鼠害成灾,沙化面积达180多万亩,祁连县境内的森林面积减少16%,黑河源头水量下降,从1982年开始黑河出现断流,甘肃河西走廊农业产粮区灌溉受到严重影响,内蒙古额济纳旗由于缺水,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直逼北京。
  为了搞好黑河源头生态治理,从2000年开始,青海采取国家支持,地方集资,农牧民出劳力的办法,投资1.045亿元专项治理祁连山区的黑河源头。两年多来,在黑河源头种草16.6万亩,植树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围栏草原120万亩,种草治理黑土滩10万亩。同时,将集中在黑河源头地区的100多户牧民,5000多头牛羊迁移到草原广阔的海晏等县进行定居安置。从而遏制了黑河源头的生态恶化,提高了水源涵养量,使今年流入甘肃、内蒙古的黑河水量增加了8亿立方米。从今年5月开始黑河结束了21年的断流,保证了甘肃、内蒙古两省区250万亩农田的灌溉和治理沙化的用水量,进一步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
  青海省7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面积不到4%的东部农业区和黄河流域,由于人口布局不均衡,东部农业区人多耕地少,200多万农民为解决燃料四处烧灌木、挖草皮,本来很脆弱的黄河流域和高原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30多万农民仍然没摆脱贫困。为了搞好生态移民和脱贫致富,近3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采取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群众集资的办法,将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化隆、循化、民和三县的5000多农业人口移民到土地肥沃的柴达木盆地进行定居安置,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黄河上游的生态。
  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近两年来,累计投资2亿多元,草原灭鼠面积达200多万亩,种草植树面积不断扩大,对分散在江河源头的1.3万多户牧民集中迁移到乡镇周围定居。并根据青海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禁止在江河源头放牧、采沙金、挖中草药。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亚洲最大土壤风蚀风洞建成
  据新华社兰州8月11日电 (记者王衡、聂建江)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主持下,位于宁夏沙坡头沙漠科学试验研究站的土壤风蚀风洞完成了改扩建,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土壤风蚀风洞。
  研究员董治宝介绍说,进行风沙防治,首先要研究风沙运动的规律,在沙漠进行实地研究往往受到时间、场地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为了方便研究,需要在实验室内建立风沙运动的模拟装置,这种装置就是土壤风蚀风洞。这一土壤风蚀风洞最早建于1988年,1989年在位于北京大兴县的北京风沙化土地整治实验站安装调试后,1991年运往宁夏沙坡头工作。改扩建后的土壤风蚀风洞截面大,实验段长,将在风沙物理学、土壤风蚀、风沙动力地貌学和风沙工程模拟实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济源发现60余亩天然青檀林
  本报郑州8月11日电 记者戴鹏报道:日前,河南济源市黄楝树林场在开发黑龙沟大峡谷生态探险旅游景点时,在峡谷内发现一处国内罕见的万株天然青檀群落,占地60余亩。青檀属榆科植物,是中国特有树种。 hF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民办育博学院在运城奠基
  本报讯 日前刚刚竣工的运城育博中学和刚刚举行奠基典礼的育博学院在山西省运城市引起巨大反响。这两所学校是民营企业家、山西晋兴集团董事长卫小锁投资1.5亿元兴建的。育博中学现已成为新西兰皇家英语学教学基地,可容纳2500名初、高中班学生就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为该校命名并题写校名。
  (建科 邹丽) hF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