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第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山西:调整带来新希望 '...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就

山西:调整带来新希望
本报记者 安洋
  绵山绿色旅游景区,是山西人气很旺的一个新去处,2000年至今,这个景区的门票收入居山西各大景区之首。绵山去年的旅游收入达5000万元,周围11个村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收入达到9000万元。绵山景区开发者阎吉英创办的三佳煤化公司曾创造出很好的业绩。就在煤炭市场效益良好之时,他却转身投资旅游产业。告别了煤山和焦炉的阎吉英说:“这件事做得安然,这个钱也赚得安然。”由有限的资源开采性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转化,阎吉英走上了一条“开阔之路”,他的经历恰好是山西省正在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以根本利益决定实际行动
  资源大省,经济穷省,是山西面临的尴尬。
  1999年是山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一年。然而,同全国相比,也是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一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1.84%,人均GDP在全国的排位下滑到第20位,财政总收入负增长0.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到全国倒数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负增长4.6%。
  直白的数据和对比中,折射出同样直白的事实:全省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群众收入低下。
  究其原因,一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初级化产业结构整体效益低。长期以来,低附加值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附加值较高的电子、家电及轻工业产品十分弱小,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到工业总产值的3%。低效益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后劲。二是对煤炭资源过分依赖,导致应对市场的能力低下。煤炭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税一直占到山西工业的1/4至1/3,全省2/3县(市)的经济来源依赖煤炭,全省一半以上的可用财力也依赖于煤炭。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工业为主的结构,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和水资源枯竭问题。
  正视落后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频繁往返于基层和企业中,寻求问题的症结。他们在调研中认识到,不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贫穷和落后就会日长月增,山西3000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无从谈起。
  1999年10月,山西省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2001年9月,在总结产业结构中一些初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详尽提出在第一产业重点扶持发展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第二产业重点扶持发展30个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品位,带动全省的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在第三产业中重点扶持发展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十大旅游景区,使其成为重要的替代产业,以此全面带动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重点扶持发展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这些具体目标的实施,使山西省新增销售收入1000余亿元,新增利税150亿—200亿元。
  山西省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升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全神贯注地抓好这件事;要着眼于兴晋富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扎扎实实地做好这件事。
  靠创新意识开拓新事业
  提起山西,人们往往联想到“能源重化工基地”这个称号。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新的又是艰巨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决定产业,有什么样的投资,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副省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牛仁亮认为,“淘汰落后,扶持先进,是我们坚守的原则。如果有活力的产业得不到扶持,那么,调产就是一句空话,甚至走到它的反面。”他们果断取缔了污染严重、技术设备落后的企业和设施2.4万个,其中小煤矿4000多个、小焦炉600余座、小冶金500余座、小水泥450余座。
  政府在对优势企业和项目的扶持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一是“入股不拨款”,政府扶持资金全部采用贴息入股和资本金入股两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无偿拨款的做法,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入股不控股”,政府扶持资金对企业不控股,只进行宏观指导,不干预具体决策,既使企业拥有自主权,也有效放大了政府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三是“阶段性持股”,政府扶持资金不追求企业的投资分红,只是为了启动和推进所扶持项目做大做强,见效后立即转让、退出,再投入到其它需要支持的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山西省3年共投入和带动社会资金300亿元,全部用在了优势产业。
  粟海集团是过去鲜为人知的企业,得到政府扶持后,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3.9亿元,利税达到3700万元,一跃进入全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今年带动农户数增到2.5万户,农户每年人均增收200多元,成为山西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样,在政府扶持下,古城乳业、屯玉种业的年利税分别达到4650万元和2000余万元,均比1999年增长2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时撤走股金,转向其它企业。
  对传统的优势产业,千方百计通过技术创新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太原钢铁公司是山西工业的龙头老大,2000年起,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更新和改造,太钢的不锈钢生产流程、工艺装备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年,太钢50万吨不锈钢和40万吨不锈钢冷轧薄板技改工程相继完成,太钢不锈钢的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今年1—6月份,太钢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完成2.88亿元,利税完成9.15亿元;生产不锈钢23万吨、不锈钢材23万吨。而在4年前,太钢不锈钢的年生产能力一直在10万吨上下徘徊。
  煤炭企业利用科技的力量在煤炭深加工上下功夫,全省煤炭的洗选加工得到长足发展,煤炭洗选率达到48%,机焦占焦炭的比重提高到51%,洗选、焦化、水煤浆、配煤、型煤和煤层气开发等成为煤炭产业的主线,走出了一条煤炭洁净化生产的转化新路。
  在新产业和新产品的开发中,高新技术和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合作者受到青睐,山西省已有80%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用科学精神看待成效和不足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循序渐进。山西省的步骤是:“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
  如今,3年已过,成效如何?
  让我们看看那个诱人的“1311”规划的落实情况:
  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85个进入实施阶段,省级支持的34个企业已经投产,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全省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由3年前的4家发展到12家,全国重点龙头企业由4家增加到9家,其中粟海集团、忠民集团、水塔老陈醋、屯玉种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组织发展到4200个,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农民户均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超过800元。
  30个工业潜力产品项目实现了飞跃,去年销售收入总额456亿元,3年翻了一番。税收增长到53.2亿元,3年增长了1.7倍。在这些重点项目的支持和推动下,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从13家增加到22家,利税亿元以上的企业从17家增加到32家。其中,太钢、三维、太重、华翔等一批领头企业正在做大做强。
  10个大型旅游景区建设全面铺开,累计投入国债和省级资金2.5亿元,吸收社会资金11亿元,景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十大景区有6家获得国家4A证书,继平遥古城后,云冈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年中,十大景区的收入年均增长35.8%,去年增速达到47.9%。
  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有75项实施,55项建成投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在这75个项目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1项,有22项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在这些项目带动下,亚宝药业、瑞洁生化、绿洲纺织、丰海纳米、科泰微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希望。2001年,山西省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2002年增长到292.36亿元,今年尽管受到非典影响,1—6月已完成财政收入188.3亿元,超过1999年全年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排到全国第二十三位,前移了8名。
  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存在的问题同样直言不讳,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会上,环境保护、接替产业发展缓慢、制约发展的软环境、企业家的素质、煤焦铁钢的总量控制等问题以及“三农”问题,成为关注和议论的热点,这是山西要在今后重点加以解决的。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山西能够直面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让人看到了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前7月我国对外贸易增长37.9%
 7月当月外贸进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7月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50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9%。其中出口2284.1亿美元,增长33.4%,累计增速连续7个月维持在30%以上;进口2223.3亿美元,增长42.9%,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0.8亿美元。7月当月进口值、出口值以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达746.2亿美元,增长32.8%。
  统计表明,1—7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强劲,进口继续高速增长。前7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2012.9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973.4亿美元,增长35.2%;进口1039.5亿美元,增长53.2%。1—7月,加工贸易进出口2088.2亿美元,增长31%,其中出口1243亿美元,增长31.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4.4%;进口845.2亿美元,增长30.5%。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步增长。1—7月,机电产品出口1154.4亿美元,增长41.4%,占我国出口比重的50.5%。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增长良好。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工业制成品进口继续大幅增长,进口初级产品399.4亿美元,增长55.8%。工业制品进口1823.9亿美元,增长40.4%,其中机械设备进口391.8亿美元,增长42.8%;汽车10.5万辆,增长57.1%。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福田康夫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刘东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
  温家宝对福田康夫专程来华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纪念活动表示欢迎,并高度评价已故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为实现中日缔约和发展两国关系所作的重大贡献。
  温家宝强调,双方应秉承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发展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坚定信念和远见卓识,始终恪守条约的原则和精神,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温家宝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上的信任、经济上的合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和把握双边关系,妥善处理有关问题,特别是历史和台湾问题,不断加强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福田对温家宝的会见表示感谢,并转达了小泉首相对温家宝总理的问候。他说,这次来华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纪念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共同重温了缔约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坚定了认真对待历史、坚持条约原则、推进新世纪两国关系的政治意愿。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本报评论员
  抗击非典斗争,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党员是群众的楷模,必须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地把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面对艰巨的非典防治任务和生死考验,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党旗增添光彩,为群众作出表率,成为群众抗击非典的主心骨、贴心人。从救治病人的主战场到供应物资的大后方,从破译病原体密码的实验室到寻找疫病传播链的流调队,从实行群防群控的城市社区到坚持村自为战的广大乡村,从旅客集中的列车汽车到人员流动量大的车站码头,哪里困难多,哪里风险大,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旗帜,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面对安和危、生和死的抉择,共产党员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神的威胁留给自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丰富经验。这就是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履行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坚持在大局下行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加大奖惩力度,形成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积极性的有效机制,才能使广大党员在平时能够看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生死关头能够豁出来。各级党委必须进一步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党的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社区党的建设,以及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建设,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和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了,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基层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增强。我们一定要从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意义,把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这样,我们党就能从容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8月10日,上万牧民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海拔4500多米的藏北草原上,欢度一年一度的羌塘赛马艺术节。羌塘赛马节是藏北草原一年中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包括赛马、马上竞技、跑马射箭、拔河等比赛项目。图为参加羌塘赛马节的牧民们在表演。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我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走出大山迁新居
  本报呼和浩特8月10日电 8月10日,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密林,敖鲁古雅乡鄂温克猎民点的猎民开始整理物品,拆掉撮罗子,牵着驯鹿下山。与此同时,散落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其他两个猎民点共计11户37人作为首批移民走出大山,他们的近300头驯鹿部分装上17辆大卡车拉往移民新址。
  敖鲁古雅乡鄂温克猎民生活在内蒙古根河市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他们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现在的敖鲁古雅乡有230名鄂温克人,其中有30多人至今仍保留着祖先原始的生活方式。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敖乡鄂温克猎民迎来了发展的又一良机。2000年,在广泛征求猎民意见的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决定对敖乡实施生态移民,并于当年完成了1000多万元的基建工程。
  敖乡移入地距离旧址260公里,移民新居整齐划一,红屋顶白墙砖房,采取集中供暖,并开辟出大面积的驯鹿圈舍。(吴坤胜 张红杰)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报辟专栏讨论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
  本报讯 8月6日本报国民经济版发表的《重大装备国产化难在哪》,引起反响。人们认为,重大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重大装备工业的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构筑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有重要作用。应当高度重视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动重大装备工业加快发展。
  本报今起在第六版开设“如何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专栏,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一、为什么要加快发展重大装备工业?二、与国际比较我国重大装备工业有哪些差距?三、哪些因素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四、在当今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快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
  热诚期待读者踊跃来稿,发表见解,参与讨论。来稿请寄人民日报经济部“如何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专栏。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斯里兰卡总理抵京访问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10日由厦门抵达北京,继续进行对中国的工作访问。
  维克勒马辛哈是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来华访问的。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与其进行会见、会谈,并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维克勒马辛哈一行于9日抵达厦门,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14年来斯里兰卡总理首次访华。 89R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宣讲提纲(摘要)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一、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本质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应当坚持的科学态度,深刻阐明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纲领性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需要。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第二,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第三,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一个历史性贡献。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向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
  四、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第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五、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江泽民同志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立足于基本国情提出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需要分步骤、长时期的努力。邓小平同志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第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六、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第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二,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性质,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的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七、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第一,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
  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八、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推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使干部群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真理、是科学。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强大精神支柱,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倍加珍惜,作为科学的真理认真学习运用,作为根本指导方针长期加以坚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上下功夫。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原著,认真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系统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坚持用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持用这一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主动查找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影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查找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主动查找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主动查找干部作风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切实有新的提高,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切实有新的改进。 89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