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春风化雨润杏林
——江泽民同志关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 曹智 胥金章 白瑞雪
在北京西郊五棵松,有一片“八一”军旗辉映着的白色高楼群。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患者前往这里寻医问药;每年,有高达140多万名的患者从这里获得健康。
多少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将军,在这里留下了生命中的绝唱;多少位普通的基层官兵,在这里感受着党和人民的温暖;多少各族群众患者,在这里体验到军民鱼水之情。
这里,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第一流的解放军总医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江泽民同志为医院题写的这22个大字,深深地镌刻在了总医院3000名白衣战士的心间。
(一)
“你们一定不要骄傲,要不断提高;是否一流,必须得到别人的承认。”回忆起11年前江泽民同志对自己的叮咛,解放军总医院前院长廖文海仍然难掩激动。
“‘建设第一流的解放军总医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江泽民同志的要求,体现着他对我军医疗卫生事业目标和方向的深刻思考,也寄托着他对总医院的厚望。”解放军总医院前政委梁国章说。
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疗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有没有一支一流人才队伍,决定着医院是否能成为一所一流的医院。
唯其如此,日理万机的江泽民同志对工作在解放军总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关注,对工作在这里的专家教授十分关心。
“江主席离我们很近很近。”在解放军总医院采访,老专家、老教授们反复对我们讲着这样一句话。江泽民同志能叫出医院许多专家的名字;遇到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他总忘不了要问问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困难……
江泽民同志的关怀,温暖着解放军总医院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
“技术精益求精,诲人桃李天下”,1993年9月1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的“祝贺姜泗长教授从医55周年暨80寿辰”纪念大会会场,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格外醒目。
就在这次活动的5天前,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医师、教授姜泗长“模范医学教授”称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解放军总医院党委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强院兴院之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在科研经费、出国留学、学术交流等方面对在科技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予以重点倾斜……
今天,在解放军总医院这片热土上,既有学识渊博、造诣深邃、在国内医学界和世界医坛享有盛誉的老专家、老教授,又有一大批技术精湛、独具特色、在军内外知名的中青年技术骨干。
在2600多名专业技术干部方阵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700名,2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牟善初、黄志强、卢世璧、王士雯等为代表的一个专家学者群的形成,推动着总医院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
1996年隆冬时节,在中南海勤政殿里,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小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病房温湿度的改造。
主持会议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应邀到会的不仅有解放军总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北京市和总后勤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
江泽民同志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总医院南楼病房温湿度改造的意见,并不时作记录。他说,解放军总医院温湿度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因为这里住着许多戎马一生的开国元勋,一定要关心好、照顾好他们。
“江主席是在得知在总医院住院就诊的一些老同志对暖气不太适应的情况后,召开这次会议的。”解放军总医院院长朱士俊介绍说。
在江泽民同志的关心下,解放军总医院的暖气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一枝一叶总关情。江泽民同志对老同志身体健康的悉心关怀,激励着解放军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为部队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实践中。
在解放军总医院采访,医院领导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1993年,解放军总医院建院40周年。医院请江泽民同志为医院题写院名:“解放军总医院”,江泽民同志在题词时,意味深长地说:“我看,还要加上‘中国人民’四个字。”
“加上‘中国人民’四个字,意义非同寻常。”解放军总医院政委孙思敬说,“江主席加上这四个字,是在告诫我们要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本色,始终不渝地坚持为部队服务、为人民服务。”
姜君英,一位全力支持丈夫在前线海岛服役的军嫂。一年前,姜君英身患重症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引起了江泽民同志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解放军总医院由此展开了一场抢救好军嫂生命的战斗。
救治军嫂姜君英,只是解放军总医院坚持为部队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在抗洪抢险的大坝,在地震灾区的帐篷,在风雪边关的哨卡,在缺医少药的老区……处处都留下解放军总医院白衣战士们忙碌的身影。
作为全军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不仅担负着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任务,还担负着驻京10多万官兵及家属和各军区、军兵种转送的疑难病患者的诊治任务。从1984年起,医院的大门对普通百姓患者开放,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
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下,从将军到士兵,从英雄模范到普通百姓,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数千万患者开启了一扇通向健康的希望之门。
(三)
阳光透过金属支架穿织的巨伞般玻璃外墙,映入集实验室和病房为一体的楼层。医务人员在这里穿梭忙碌,而绿意盈盈的人工草地和白色的凉椅却营造出另一种宁静。
位于解放军总医院主楼一侧的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5层米色小楼,是江泽民同志亲自批准建立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老年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老年疾病。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老年心血管病的研究亟待加强。
研究所所长、70岁的王士雯院士至今仍然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江泽民同志正在批阅总医院关于建立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报告,站立一旁的,正是为研究所已做了4年筹备工作的王士雯。
王士雯清楚地记得,拍摄这张照片的日期:1996年9月16日。
“我们的心血管病研究与先进国家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在老年心血管病研究上找到一个突破口,力争赶上国外先进水平。”江泽民同志的嘱托,深深印在了王士雯院士的心里面……
经江泽民同志批准,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建立起来了。
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一年,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成为军内重点学科,第三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所的心脏病抢救成功率居全国最高,2000年更是创下了心血管病死亡率为零的成绩……
“江主席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在总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解放军总医院院长朱士俊、政委孙思敬对此有着特别的感受。
1996年1月15日下午,解放军总医院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转赠交接仪式。江泽民同志将其在出访德国期间德国方面赠送的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转赠给解放军总医院。
交接仪式上,朱士俊院长显得格外激动。他明白:他所接收的不仅仅是一台先进的医疗仪器,不仅仅是江泽民同志对解放军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鞭策和鼓励,更是江泽民同志关心全军官兵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片殷殷之情。
……
今天,解放军总医院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人才密集、临床学科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整体医疗水平较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医院。医院先后被评为“国际模范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
春风化雨润杏林。江泽民同志对解放军总医院的关怀,必将成为全军医务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附图片)
江泽民同志一九九二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题词手迹。 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办国办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意见》
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全文见第二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广大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安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实施步伐,务求取得应有成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03年6月19日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
吴邦国出席仪式并为会徽揭幕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薛剑英)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今晚在北京天坛祈年殿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发布仪式,并与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揭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发布仪式上致辞。他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书法和印章等艺术形式和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会徽的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表现了举办地名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是中国人民奉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宝贵财富。”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会徽发布仪式上发表了电视讲话,他代表国际奥委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他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罗格说:“两年前,北京获选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两年来,国际奥委会欣喜地看到,北京奥组委出色的筹备工作逐月向前推进。”罗格还高度赞扬了新揭幕的会徽,他说:“今晚揭幕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将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且最为人们熟悉的标识之一,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出色且最有意义的标识之一。”
北京市代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王岐山主持会徽发布仪式。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袁伟民代表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赠送了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代表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会徽徽宝。徽宝将被位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
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中国书法艺术、特别是汉代竹简文字的笔意和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其总体结构和独立结构比例协调;它的中国印、书法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傅铁山,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陪同为会徽揭幕。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负责同志,国际奥委会官员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奥委会官员,海内外体育界、文艺界和首都各界代表等共2008人出席了今晚的会徽发布仪式。(附图片) 8月3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天坛祈年殿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发布仪式,并与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揭幕。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创5年来最高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齐中熙)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增收幅度达到2..4%,创1998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纪录。财政收支相抵后,收大于支1289.13亿元。
上半年,在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比较正常。全国财政收入10954.9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3.4%;财政支出9665.8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0.8%。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有四个特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国财政收入完成年度预算与2001年同期进度基本相同,比2000年和2002年分别快2.8个和5.7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地区间收入增长差距较大。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增幅超过25%的有上海、重庆等8个省市;增幅在15%至25%之间的有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增幅在15%以下的有云南、湖北等5个省份。其中,增幅最高的上海比最低的云南高出近30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进度基本正常,非典防治资金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从二季度相关预算支出科目看,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加77亿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加21亿元,社会保障支出增加55亿元。
欠发工资情况继续改善。与去年同期相比,欠发工资数额减少11.24亿元,欠发工资县减少了94个。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城育人 创建为民
本报评论员
武汉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治城育人,创建为民,下大力气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的武汉更加干净亮丽,社会秩序明显改观,人们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武汉市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着力点,有一个广泛的社区平台,有一系列创新的活动载体,有一套务实长效的工作机制。
有着力点才能抓住关键。武汉市市委、市政府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克难攻坚,治理和解决水患,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根治营运三轮车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多活动空间,等等,使文明创建既解决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让群众通过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理解文明创建的意义,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社区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为全面推进七个中心城区八百八十三个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武汉市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使社区功能大为提升,作用充分发挥,形成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丰富活动内容,提供活动载体,使文明创建富有活力。他们以百万市民看武汉、百万市民进课堂、百万市民讲礼仪、百万市民献爱心活动和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使市民素质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创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通过强化市民素质教育,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工作机制是文明创建的有效保证。武汉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文明创建工作,由小到大,由点及面,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人人有责任,处处有要求,不仅看眼前,而且重长效,城市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工作透明、作风务实,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
武汉市文明创建活动的成功实践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武汉市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其他地方特别是老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1版(要闻)
专栏:
极目楚天识风流
——武汉创建文明城市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胡果 龚达发 杜若原
江汉汤汤,楚天茫茫。
从殷商盘龙城起步,循青铜文化的辉光,古琴台、黄鹤楼、武汉博物馆、武汉长江大桥,短短30公里,尽览3500年荆楚风流。
跨入新世纪,这个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再次找到突破口——
围绕经济中心,创建文明城市,努力增强凝聚力、辐射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牢基础。
几年奋进,气象一新!世人刮目看武汉,武汉重新识自己。
“三个文明”协调并进,与自然和谐相处,求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文明创建的目标,更是发展道路的选择
两江交汇,百湖如珠。因水忧也因水优,与水搏更与水依。
盛夏访武汉,最难忘一城波光。
投资2.3亿元,防洪工程景观建设融为一体,江防首险龙王庙成亲水乐园。
棚户密布的江滩,舒展成敞亮的临江长廊,江城百姓有了戏水沐风好去处。
58家污染企业迁出景区,桔颂亭、行吟阁俏然而立,东湖明眸添神韵……
险点变景点,荒滩成外滩,江城显山露水。山拥水抱中,武汉人细细品味着新的发展观。
“发展是文明的核心和动力,文明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要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一席话,道出武汉文明城市创建的高起点。
高远目标来自历史责任。
身为湖北省会、华中地区中心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武汉举足轻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明确指示:武汉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头,也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表率,进一步发挥好带动、支撑作用。省长罗清泉对武汉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视察,作出部署。
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制定。企业优先、效益优先、市场优先、基层优先的工作方针确立。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纳入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高远目标离不开脚踏实地。几年创建,武汉人用一个词概括——攻坚。
830万人口的老工业城市,下岗分流人员多,社会保障压力大。27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旧城改造压力大。连南北贯东西,流动人口多,城市管理难度大。三多三大,是市情,是难题,也是奋起直追的动力。
目标管理,分解到人,从市委书记到街道干部,形成一条责任链。“治城育人”行动,环境创新战略,“清洁武汉、美化家园”活动……迎难而上,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点一点见变化。
十大江桥长虹卧波,四大环线规模初具,轻轨一号线加紧建设,七条高速出口公路年内开工。“铁、水、公、空”立体交通格局呼之欲出,“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
博物馆、体育馆典雅恢弘,杂技厅、大剧院精心改建。琴台诉说高山流水,红楼展示首义精神。百年江汉路上,一栋栋饱经风雨的老建筑整旧如旧,城市个性彰显、品位提升。
光谷崛起全国最大光纤光缆基地,大批高校院所筑牢科技重镇实力,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扎根。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地处中部的武汉,经济发展持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与经济发展战略相同步,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着发展水平、夯实着发展后劲。这种奋进发生在中部地区,意义尤为深远。
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文明城市创建,就是一次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长江如书脊,两岸为扉页,武汉像本摊开的书。
通衢大道可览耀人的容颜,这座城市真实的心情,要到那些背街深巷才读得出。
武昌区和记里,花砖漫地,花草摇曳。谁能想到,3个月前,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脚底下干净了,心里头舒服喽!”提起改路,71岁的退休锅炉工李立霞格外痛快。施工半月,他和老伴天天为工人送水熬粥……
武汉三镇,这样的泥巴路有1635条,今年10月全部改造完毕。
不是没有异议。文明创建千头万绪,要做的事太多,哪里都需要钱,小小泥巴路,着实不起眼。方案出来,工期预计三年。
“让老百姓再走上三年泥巴路,太长了!”市委书记陈训秋拍板,“我们干工作,不能只盯大马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竭尽全力解决。”
缓修一段大马路,集中解决泥巴路。1.38亿元资金到位,三年工期变一年。勘察、设计、施工,公开招标,全程监理,小项目当大工程来做。1635条新路,铺到家门口,也铺进心里头。
将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也包括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利益。
“麻木”,是武汉人对电动三轮车的俗称。这种排污大、噪声大、安全隐患大的交通工具穿行多年,三镇一景成三镇一害。
3.7万辆“麻木”,车主多是下岗工人、困难群众甚至残疾人。禁“麻”呼声日隆,却屡难禁行。有人开玩笑,谁能治愈“麻木”顽症,可获诺贝尔奖。
群众呼声就是第一信号。新一届政府要啃啃这块“腊骨头”。
市人大首先立法。市委领导实地调研,新闻媒体发起讨论,决策力求科学化民主化。摩托车折价收回,自主择业者给予补贴,残疾车主另有补助,劳动部门按1∶1.5的比例准备再就业岗位。增设公交路线、调整出租车起步价,市民听证会问计于民,坐惯“麻木”的爹爹婆婆们有了新选择……
“政府想得蛮周到,我们信得过,没话说!”没有一刀切了事,不搞大呼隆行事,既充分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又妥善处理好少部分人的切身利害,3万多辆“麻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江城豁然开朗。开阔着的,还有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对文明的信心。
投资26亿元完善排水系统,180万群众摆脱渍水之苦。融资110亿元进行住宅开发,城区人均住房面积增加7平方米。124万平方米危旧房消逝,3.5万户中低收入者乔迁。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13个市民广场、60多个中心公园绿草茵茵……
数年创建,一场硬仗,锤炼着亲民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
数年创建,赢得理解和支持。被称作“牛皮癣”的13万条街头小广告,10天清除。734万平方米违章建筑,90%自行拆除!
市长李宪生感慨:“政府自身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关键。贴近民心、顺应民意,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文明城市创建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城市,才能真正拥有希望和生机!”
人人分享文明,人人创造文明。精神振奋的武汉人,成为江城的动人风景,更孕育着荆楚大地的浩荡气势
这是非典期间的小故事。
几个外地客人刚刚住进一家小旅馆,十几个电话就打到武汉市非典防治指挥部。拿着体温计的工作人员敲开门,还没完全打开行李的客人惊诧过后是叹服。
徜徉武汉,所见所闻,最打动我们的,是普通百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家园意识和昂扬精神。
百步亭社区组织800多名老人游东湖,痛痛快快玩了一天,没留下一片纸屑,倒捡回不少垃圾。去年重阳,部队离退休干部游江城,需要60名出租车司机义务服务,消息传出,来了2000多人报名。前年“五一”,武汉最大的洪山广场游客数万,一天下来,两万平方米草坪毫发无损。首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蔡甸区一位普通市民花了4天时间,给16位候选人每人精心撰写了一副对联……
世纪之交,一场“塑造21世纪武汉人新形象”大讨论如石激水,在三镇引起强烈反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院和武汉大学成立联合课题组,168开通听众热线,45万市民投书报社,将武汉人的新形象定位于8个字——文明、宽容、刚毅、创新。
人是城市的灵魂。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奋起江城的精、气、神!
1800多所市民学校遍布全市。5000多个“吴天祥小组”近7万人活跃各行各业。22个窗口行业40多万职工投身“新风杯”文明竞赛。20
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扶贫济困、扶孤助残。百万市民看武汉,百万市民进课堂,百万市民讲礼仪,百万市民献爱心,“四个百万”深入人心。春有广场文艺,夏有体育竞赛,金秋读书节,冬季民俗情,“四季歌”常唱常新。
武汉有120万流动人口。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走向文明的武汉没有忘记他们。“先拿培训证、后拿暂住证、再拿就业证”的教育管理模式,让这些外来者找到了归属感。
连日采访,江城气温高居40摄氏度,阵阵阴凉却悄然入怀——全市战高温应急机制启动,以社区为依托,有条件的公共场所、机关单位开辟690个纳凉点,8万平方米空调房,可同时让5万名低收入困难群众避暑消夏。
荆楚自古多雄风。这是座光荣之城,更是座希望之城。把市民装在心中,被市民视为家园,今日江城的动人风景,孕育着荆楚大地的浩荡气势……
博物馆、体育馆典雅恢弘,杂技厅、大剧院精心改建。琴台诉说高山流水,红楼展示首义精神。百年江汉路上,一栋栋饱经风雨的老建筑整旧如旧,城市个性彰显、品位提升。
光谷崛起全国最大光纤光缆基地,大批高校院所筑牢科技重镇实力,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扎根。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地处中部的武汉,经济发展持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与经济发展战略相同步,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着发展水平、夯实着发展后劲。这种奋进发生在中部地区,意义尤为深远。
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文明城市创建,就是一次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长江如书脊,两岸为扉页,武汉像本摊开的书。
通衢大道可览耀人的容颜,这座城市真实的心情,要到那些背街深巷才读得出。
武昌区和记里,花砖漫地,花草摇曳。谁能想到,3个月前,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脚底下干净了,心里头舒服喽!”提起改路,71岁的退休锅炉工李立霞格外痛快。施工半月,他和老伴天天为工人送水熬粥……
武汉三镇,这样的泥巴路有1635条,今年10月全部改造完毕。
不是没有异议。文明创建千头万绪,要做的事太多,哪里都需要钱,小小泥巴路,着实不起眼。方案出来,工期预计三年。
“让老百姓再走上三年泥巴路,太长了!”市委书记陈训秋拍板,“我们干工作,不能只盯大马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竭尽全力解决。”
缓修一段大马路,集中解决泥巴路。1.38亿元资金到位,三年工期变一年。勘察、设计、施工,公开招标,全程监理,小项目当大工程来做。1635条新路,铺到家门口,也铺进心里头。
将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也包括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利益。
“麻木”,是武汉人对电动三轮车的俗称。这种排污大、噪声大、安全隐患大的交通工具穿行多年,三镇一景成三镇一害。
3.7万辆“麻木”,车主多是下岗工人、困难群众甚至残疾人。禁“麻”呼声日隆,却屡难禁行。有人开玩笑,谁能治愈“麻木”顽症,可获诺贝尔奖。
群众呼声就是第一信号。新一届政府要啃啃这块“腊骨头”。
市人大首先立法。市委领导实地调研,新闻媒体发起讨论,决策力求科学化民主化。摩托车折价收回,自主择业者给予补贴,残疾车主另有补助,劳动部门按1∶1.5的比例准备再就业岗位。增设公交路线、调整出租车起步价,市民听证会问计于民,坐惯“麻木”的爹爹婆婆们有了新选择……
“政府想得蛮周到,我们信得过,没话说!”没有一刀切了事,不搞大呼隆行事,既充分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又妥善处理好少部分人的切身利害,3万多辆“麻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江城豁然开朗。开阔着的,还有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对文明的信心。
投资26亿元完善排水系统,180万群众摆脱渍水之苦。融资110亿元进行住宅开发,城区人均住房面积增加7平方米。124万平方米危旧房消逝,3.5万户中低收入者乔迁。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13个市民广场、60多个中心公园绿草茵茵……
数年创建,一场硬仗,锤炼着亲民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
数年创建,赢得理解和支持。被称作“牛皮癣”的13万条街头小广告,10天清除。734万平方米违章建筑,90%自行拆除!
市长李宪生感慨:“政府自身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关键。贴近民心、顺应民意,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文明城市创建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城市,才能真正拥有希望和生机!”
人人分享文明,人人创造文明。精神振奋的武汉人,成为江城的动人风景,更孕育着荆楚大地的浩荡气势
这是非典期间的小故事。
几个外地客人刚刚住进一家小旅馆,十几个电话就打到武汉市非典防治指挥部。拿着体温计的工作人员敲开门,还没完全打开行李的客人惊诧过后是叹服。
徜徉武汉,所见所闻,最打动我们的,是普通百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家园意识和昂扬精神。
百步亭社区组织800多名老人游东湖,痛痛快快玩了一天,没留下一片纸屑,倒捡回不少垃圾。去年重阳,部队离退休干部游江城,需要60名出租车司机义务服务,消息传出,来了2000多人报名。前年“五一”,武汉最大的洪山广场游客数万,一天下来,两万平方米草坪毫发无损。首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蔡甸区一位普通市民花了4天时间,给16位候选人每人精心撰写了一副对联……
世纪之交,一场“塑造21世纪武汉人新形象”大讨论如石激水,在三镇引起强烈反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院和武汉大学成立联合课题组,168开通听众热线,45万市民投书报社,将武汉人的新形象定位于8个字——文明、宽容、刚毅、创新。
人是城市的灵魂。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奋起江城的精、气、神!
1800多所市民学校遍布全市。5000多个“吴天祥小组”近7万人活跃各行各业。22个窗口行业40多万职工投身“新风杯”文明竞赛。20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扶贫济困、扶孤助残。百万市民看武汉,百万市民进课堂,百万市民讲礼仪,百万市民献爱心,“四个百万”深入人心。春有广场文艺,夏有体育竞赛,金秋读书节,冬季民俗情,“四季歌”常唱常新。
武汉有120万流动人口。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走向文明的武汉没有忘记他们。“先拿培训证、后拿暂住证、再拿就业证”的教育管理模式,让这些外来者找到了归属感。
连日采访,江城气温高居40摄氏度,阵阵阴凉却悄然入怀——全市战高温应急机制启动,以社区为依托,有条件的公共场所、机关单位开辟690个纳凉点,8万平方米空调房,可同时让5万名低收入困难群众避暑消夏。
荆楚自古多雄风。这是座光荣之城,更是座希望之城。把市民装在心中,被市民视为家园,今日江城的动人风景,孕育着荆楚大地的浩荡气势……(附图片)
压题照片:日新月异的武汉市市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