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第1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3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偶像剧莫成“空中楼阁” '...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事评点

偶像剧莫成“空中楼阁”
艾丽萍
  作为影视剧的后起之秀“青春偶像剧”,它以青春靓丽的明星、美轮美奂的场景、时尚现代的服饰、美丽动人的爱情……如是种种,越来越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青睐。
  然而,经历了众多靓丽面孔和美丽故事,我们发现:有些偶像剧为了吸引观众追求卖点,越来越远离现实,甚至为了建造空中楼阁式的所谓“美丽”生活,拼命地渲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夸张离奇的言行。故事的主人公们总是生活在奢华的花园别墅里,说着风花雪月的话,办些莫名其妙的事。这种一味模仿日、韩偶像剧,追求感官刺激,制造浮华梦幻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招来了观众的反感和批判。
  其实,作为受欢迎的青春偶像剧,不仅要有漂亮的外表,更要有丰富的内涵。人们爱看偶像剧,除了欣赏其精美的包装,更愿意从剧中人的言行举止中得到生活的感悟和奋进的力量。所以,偶像剧除了描述惊天动地、风花雪月的爱情之外,更要贴近平实的生活,描述青年人的成长历程和他们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所思所想,展现他们的理想、奋斗和追求。惟有这种不仅仅徒有靓丽的外形,更有自强不息、健康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真正成为当今青年人仿效的榜样,“偶像剧”也才能真正的名副其实。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今日关注

中国电影何时扬眉
章海霞
  百余位中国影视文化界专家学者近日在香山进行了一场相当激烈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电影的现状与未来。中国电影剧本荒、资金少、票价高、盗版不绝这四个问题,造成了我国电影市场低迷的现状,也折射了中国电影的病症所在。
拍摄经费捉襟见肘
  拍摄经费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多数国产影片的导演。除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等个别导演有吸引内资甚至外资的能量,多数导演都会为钱而发愁。中国电影的平均拍摄费用仅仅为四五百万元,这就使得制作者在创作时显得捉襟见肘,与美国电影投资动辄几亿元形成鲜明对比。导演冯小宁感慨地说:“我们是在用人家(美国)制片经费的1/50来拍摄!”钱堆的电影却偏偏缺钱,这就是现实。经济上自负盈亏的电影制片厂(现为制片公司),肯定是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拍片,而民间投资者又多视电影投资为风险投资,因此集资拍片就颇费周折。现在投资电影的费用不断增多,拍片的风险越来越高。从1979年到现在的20多年间,演员的片酬足足涨了700多倍。一部投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电影,除掉演员片酬后,留给拍摄和制作的资金就少得可怜。
剧本荒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电影界人士认为,目前电影剧本缺乏,好剧本尤其少。许多编剧不太懂得如何适应观众,适应市场,写剧本急于想获奖或是迎合某些方面的需求,从而难以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起来。至于想象力就更成问题,不用说专业人员,就是普通观众甚至连小孩,对一些国产影片中的人物走向、故事结局,都能判断出来,这样的电影能有人看吗?
  另外,现在电影编剧和电视剧编剧酬金的差距很大,也是电影剧本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部电影投拍,编剧得到的稿酬,远远比不上电视剧。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拿几十万元,而一部电影还拿不到一万元。因此谁还有心思来写电影剧本?
  剧本缺乏的时候,导演只好将已有的作品改来编去,电影拍成后也还在改来编去,有时为“修改”一部影片花费了不亚于创作一部影片的精力,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票价垫高了电影门槛
  电影理论家邵牧君认为,现在有一个很怪的现象,那就是“提倡看电影是一种高消费”。他说,我以前在上海上大学的时候是个穷学生,可也能经常去上海的大影院看电影。现在呢?很多地方建一批五星级电影院,一张电影票动辄几十元或上百元……对“看电影是高消费”的提倡最终只能将一些低收入观众堵在电影院门口。
  确实,电影的票价害了电影,也苦了观众,更耽误了制作电影的人。如今,中年人曾用5分钱买一张电影票的童年记忆,早已经随风而去,看看现代化影院入场券的价目表吧:华星国际影院位于双安商场对面,票价100元;新东安电影院,票价30至60元;大华电影院,票价30至60元;青年宫电影院,25至40元。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放映时,票价是60或80元。让我们取一个平均数,就算每张票40元,而市场上的鸡蛋大约1元7角至2元1斤,想想看,用20斤鸡蛋兑换一张电影票,会让多少家庭的当家人皱眉头?
  面对盗版,愤怒却无奈
  盗版的问题在我国也是一怪。现在中国电影面对的不再单单是好莱坞大片的竞争,还有来自盗版的威胁。很多优秀影片通过正常渠道看不到,而大量盗版的VCD、DVD碟却层出不穷。电影的盗版音像制品对电影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对不景气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火上浇油,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电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电影艺术的发展必须同社会进步并驾齐驱。而现在中国电影面对着经费、剧本、票价、盗版等诸多问题,这无论是电影人还是热爱电影的中国公民,都应该存有一份忧患意识。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山西侯马发现战国、西汉墓葬群
  本报讯 山西省侯马市日前发现大规模战国、西汉墓葬群,包括墓葬及祭祀坑230座,祭祀遗址600多平方米。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研究秦晋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图为战国早期的陶制人形模。)
(申宏)(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第二届舞台美术展将在南京举办
  本报讯 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将于12月5日至14日在南京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舞台美术曾于198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届展览。相隔了21年的第二届舞台美术展将全面展示戏剧新时期以来的重大成果,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儿童剧、曲艺、杂技等舞台美术作品以及影视美术作品(设计图画、舞台模型、演出实物、服装服饰等)。同时,还将展出舞台器材、灯光、音响等舞台科技领域的名优产品。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进行作品评奖,组织优秀剧目演出,出版《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选》等。此次展览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舞台美术协会、江苏省文化厅主办。(郁耳)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小小“花脸节”引来大作家
  本报讯 近日,云南省丘北县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花脸节”。本届“花脸节”因为余秋雨等作家的参加而显得别有韵味。
  “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县普者黑景区彝族传统且独有的节日,又称祭龙节,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或猪日开始,持续4天,人们用锅烟子互抹花脸,天天狂欢。“花脸节”意在驱除妖魔和灾害,保护村寨平安,所以脸被人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越会降临到他身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脸节”已成为当地民俗旅游的一大特色。(朱法飞)(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梅州将举办国际山歌节
  本报讯 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将于11月初在广东梅州举行。山歌节力求突出传统民俗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既有继承传统、重新创作的新山歌演唱会,组委会日前特别组织了徐沛东、陈小奇等著名词曲作家采风团赴梅州采风,他们将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客家风味及现代感的新山歌;又有原汁原味的传统山歌擂台赛,以各区县山歌代表队的擂台赛为主体,并邀请海外山歌手参加演出,同时在各文化广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让梅州成为山歌的海洋;还将举办“客家妹”形象大赛,充分展示客家人文之美。(丁丁)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颂小平·唱广安”全国歌曲评选揭晓
  本报讯“颂小平·唱广安”全国歌曲评选活动近日揭晓。歌曲《你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老人和大海》获得一等奖。
  本次活动分歌词、歌曲作品征集和“国宝杯”全国歌手大赛两个阶段。歌词作品征集共收到作品1000余首,歌曲作品征集收到作品1250首。“国宝杯”全国歌手大赛将于近日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广安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韩新安)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戏曲研究文集《迁想妙得》出版
  本报讯胡度戏曲研究文集《迁想妙得》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胡度为重庆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近半个世纪耐得寂寞,研究川剧不辍,从基础研究到史论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此书由川剧艺诀释义、周慕莲谈艺录、川剧艺闻录、述往观今等部分组成,是作者几十年来研究川剧艺术的集萃。(艺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山东当代国画展示齐鲁风情
  本报讯 近日,由山东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书画室共同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山东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画展共展出了58幅国画,展示了山东当代国画的最新成就和基本风貌,反映了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体现了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立早)(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刘兰芳评书《红楼梦》即将开播
  本报讯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8月3日起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百集评书《红楼梦》。该评书由刘兰芳、曲艺作家王印权和红学爱好者庞立仁、庞立胜等共同改编。(小风)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中国音像制品网上博览会将举行
  本报讯 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音像制品网上博览会将于8月15日至10月30日在中国文化市场网、中国文化投资与市场网以及中国音像电影网举办,全国音像出版、批发、连锁、电子商务等单位均可免费参加。这将是我国音像界第一次大型网上博览盛会。
(文华)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

总政歌舞团:《军旗下的我们》今晚唱响
  本报讯 记者陈原报道:7月31日至8月2日,北京展览馆剧院的大舞台将成为军旗飘扬、军号吹响的地方。总政歌舞团为纪念建军节和建团50周年,将在这里推出“军旗下的我们”大型歌舞晚会,他们在50年发展历程中创作表演的23部代表作将以最强的阵容展现在观众面前。
  晚会一开始,巨大的军旗由舞台最里端迅速向台口外延伸,声声军号划破长空,形成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随后,100多人的合唱队忽然亮相,他们军容整齐,歌声雄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长征》、《地道战》、《我是一个兵》、《我们是钢铁长城》等合唱节目将相继响彻舞台。其中的军歌经过作曲家印青重新编配,以一种全新的合唱效果出现,格外嘹亮。克里木、彭丽媛、阎维文、程志、王秀芬、蔡国庆、梦鸽、王宏伟、白雪、谭晶这些总政歌舞团多年汇聚的歌唱人才,也是享誉全国的艺术家,他们在晚会中将依次登台,唱出自己最拿手的节目。藏族歌唱家索朗旺姆也一展歌喉,她曾经获得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第一名。为了找到索朗旺姆,总政歌舞团曾派人从拉萨出发,穿越无人区,两天之后才到达她的家乡那曲。她演唱的作品都是由词曲作家专门量身定做的。
  舞蹈创作和表演也是总政歌舞团的长项,他们的舞蹈节目曾多次夺得全国全军比赛一等奖和文华大奖,邱辉还多次获得国际舞蹈比赛冠军。《穿越》、《哈达献给解放军》、《士兵的假日》、《壮士》、《祖国,请检阅》是这次晚会的亮点,高超的技巧、刚健的舞姿、秀丽的身影、英俊的形象,将使晚会始终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总政歌舞团新任团长张继钢是知名的舞蹈编导,也是这次晚会的总导演。他为晚会总结出几个首次:首次以军队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的形式出现,首次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建军节,首次让军旅重大纪念晚会进入市场运营,首次让全团获大奖的舞蹈作品集中亮相,首次把军歌改编为合唱作品。他说,这是一次显示军旅艺术佳作成就的绝好机会,总政歌舞团将全力以赴,相信观众一定会满意!(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

武警:兵演兵,兵唱兵,兵写兵
 四十五台文艺节目姹紫嫣红
  本报讯 以热情歌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歌颂伟大的党和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为内容的武警部队2003年文艺会演将于8月6日拉开帷幕。届时将有45台文艺节目在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和部队驻地同时上演。
  本次会演的作品突出宣传武警部队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部队涌现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和部队全面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武警部队素来重视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并有着兵演兵、兵唱兵、兵写兵的传统。此次会演,几十个文艺演出单位、几十台文艺晚会、几百个歌舞曲艺节目将各显风采。《永远的橄榄绿》、《土地上的兵》、《旗帜颂》、《白山卫士情》、《草原处处写忠诚》、《走进西藏》、《天府卫士》、《前进的乐章》、《我们与春天同行》、《奔向辉煌》、《歌颂“三个代表”》等晚会,既有演出团创作的作品,也有官兵自编自演、兵味浓郁的节目。
  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武警基层部队,创演了大量的围绕时代特点,贴近部队生活,体现民族特色的作品,并有近40支演出队伍,一直活跃在基层。本次会演,既是对基层业余文艺队伍创作演出水平的一次检阅,也将推动军营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会演活动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由武警和军内外艺术家组成4个评审组对各单位参演节目进行观摩评审。第二阶段抽调优秀节目9月进京展演,参加全军文艺会演。本次文艺会演还将评出节目奖、创作奖、表演奖和舞美奖。评奖方式采取评委评议、署名投票和领导审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刘玉)(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

二炮:情满深山送甘霖
郭振建
  “八一”前夕,一支由37人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在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李广立团长、马守廷政委的率领下,冒着酷暑烈日,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某导弹工程部队的各个单位和施工点,一路征程一路歌,一路培训一路情,用火箭兵文艺战士的真情,掀起了弘扬先进文化的热潮。
  大山一座连着一座,莽林一片接着一片。演出小分队不知疲倦穿梭其中,因陋就简以工地、饭堂、哨所为舞台,上演了一场场精彩好戏。在某团一营的简易饭堂,虽说没有耀眼灯光和华丽舞美的装饰,但演员们分外投入。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忠实和演员范雷等表演的小品《岁月如歌》,生动地诠释了二炮部队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把官兵们带到了激情似火的年代,给官兵们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洗礼。青年演员买红妹倾情演绎的小品《招考》,用轻松幽默的艺术手法娓娓讲述了部队招贤纳才中的情感波折,让官兵们在忍俊不禁中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知名歌手李丹阳登台演唱了《穿军装的川妹子》、《亲亲茉莉花》,台下官兵不约而同地一边鼓掌一边与歌手同唱。如此炽烈的氛围和情怀,使演出破例延长到3个半小时。
  实现为兵服务效能最大化,既要给基层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文艺小分队每到一地,一边全力以赴搞好慰问演出,一边红红火火开办音乐、曲艺、舞蹈、艺术欣赏等速成培训班,从演唱技巧到表演,循循善诱进行讲解示范。演出间隙,文艺小分队还走营串连对基层营连的锣鼓队、腰鼓队、舞龙队、军乐队、快板队等进行辅导,帮助营连文艺骨干谱写营歌、连歌,手把手帮助基层文艺骨干修改文艺节目,形成了慰问演出又一道风景。
  工程兵战士志在深山牺牲奉献的精神动力是什么?情感源泉是什么?马守廷政委还与演职人员带着思考走进怪石嶙峋的坑道,让演员们目睹工兵战士惊魂动魄的鏖战场面,触摸当代军人身上的血性与阳刚,解读当代军人的酸甜苦辣,战士们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慰问演出结束之后,团长李广立深有体会地说:这次下部队与基层官兵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使创演人员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这将为二炮舞台艺术创作演出提供丰厚的基础。
黄金钢摄(附图片) ZE8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化新闻)
专栏:

上海:34万册密存旧外文书刊开放
赵兰英
  密存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的34万册旧外文书刊,近日起向公众开放。
  徐家汇藏书楼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图书馆,始于1847年。1956年,徐家汇藏书楼归属上海图书馆。随后,沪上其它3家私营藏书楼和图书馆的藏书并入徐家汇藏书楼。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仅为外国传教士服务。建国后,一直以“内部查阅”为主要业务,读者需凭单位介绍信,方可入楼查阅资料。
  这次向公众开放的34万册书刊,均系1949年前出版的外文文献。笔者在一楼展区有幸先睹了部分十分珍贵的藏书:《汉法拉丁文字典》,巴黎1813年版。《中华箴言录》,1662年版,拉丁文、中文对照。这部书为上下两册,徐家汇藏书楼所藏为下册。据了解,这部书仅存世3部,完整的一部在大英博物馆,另一部也是下册,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情操四论》,系徐家汇藏书楼所藏最早的外文图书,1515年威尼斯版。《名理操》,第一部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逻辑学名著,1606年版。
  在这里,笔者还看到一些被翻译成外文的中国古典名著:《中国六部古典文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小学》,现存最早被翻成外文的中国经典,1711年布拉格版,译者是比利时人卫方济。《聊斋志异》,伦敦1880年版。《群玉山头——唐诗三百首》,纽约1929年版。《离骚》,意大利1938年版。
  徐家汇藏书楼总计藏有外文书刊56万册,其中1880年以前出版的珍本有2000多册,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宗教等学科,语种包括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近20种。 ZE8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