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第1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问卷调研的综合分析 '...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课题追踪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问卷调研的综合分析
□清史编纂委员会体裁体例工作小组
  本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清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以后,确定合适的体裁体例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召开数次专门的研讨会,还委托“体裁体例工作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研工作:2003年1月,向国内史学界的有关专家和文化界著名人士发出《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向他们特别征求意见,收到《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附卷》145份;2003年4月1日,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和光明网同时刊发这一调研大纲,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继续征求相关意见,先后收到回函167份。4月中旬以后,北京市和全国一起进入抗击非典的严峻时期,为了不中断工作,“体裁体例工作小组”决定在专家调研和网上及报刊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再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对文史哲专业(以历史学专业为主)在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开展固定的问卷调查。一共发出问卷500份,全部收回。另外,考虑到中学历史教师在传承历史文化、沟通学界与社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还专门邀请了100名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参与回答这些问卷。这样,有关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前期问卷调查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包括了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多方意见,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下面,我们就对所有收到的问卷回函(共912份)作一简要的统计分析。
  关于纂修清史应实现的主要目标
  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认同“新修《清史》是新时代修成的体现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一部清史巨著”、“清史修纂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其目标不仅仅是修一部《清史》,而应是一个系列性、多成果的大工程”这两项目标者(目标三和目标四),人数最多,分别达到回函总人数的76.9%和69.8%。认同“以新修《清史》取代《清史稿》,能够与二十四史相衔接”这一目标者(目标一)达到一半,占回函总人数的50.2%。认同“新修《清史》应超越旧史体制,只需在‘正史’意义上象征性地与二十四史相衔接”这一目标者(目标二),仅占回函总人数的38.6%。另外还有13人在问卷中写上了自己的其他意见,如有的主张“新修《清史》应成为中国史书的经典”;有的强调新修《清史》当是“社会各界都能阅读”的史学巨著,它必须“还清代历史的真实”;有的则认为,新修《清史》所要“衔接”的乃是“一以贯之的大一统精神”;等等。具体的意见统计情况如下表:
  附注:①因向专家调研的《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附卷》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问卷》的内容有些出入(“附卷”将“目标”和“原则”两项合在一起,而一般社会“问卷”则将两者分开。同时,专家“附卷”的调研中也没有设计“字体”和“成果载体”这两项内容),故此处的统计以数量占绝大多数且调研内容更为丰富的社会“问卷”之设项为基本,将“附卷”中的第一大项即关于“目标或原则”项中所列各条,根据其实际内容的对应性而不是其具体小项的序号,分别纳入到“目标”和“原则”两项中去计算。这样,在统计分析中,被特别征询专家的有些部分意见的序号,就只能有所变化。特此说明。
  ②“问卷”中的第一、二两大项内容为多项不定选择,此处只统计了其认同方面的意见。第三大项及其以下各项本来均为单项选择,由于有少量的问卷作了多项选择,为了全面、准确和真实地反映这些意见,我们统计时也将其一并记入,并在相关表格的“备注”和具体分析部分作了说明。
  ③对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附卷》中没有设计,也缺少特别咨询专家参与回答的问项,百分比统计的底数为实际参与回答此项者的总份数,而不是全部问卷的回函总数。
  关于纂修清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有关这一问题,问卷中所列的四项原则均得到了大部分回函者的认同。其中“有助于揭示有清一代的时代特点(包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中国版图的奠定,清代巨大的历史变革,人口的空前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外关系的新格局,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晚清近代化事业的兴起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等等),有助于反映清代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增强人们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一项(原则二),得到认同的比率最大,占了回函总人数的84.3%。其次是“主要面向现实和未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各种未刊档案和海内外的珍贵文献,能够为今人提供系统、准确的清史知识和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一项(原则四),认同的人数也较多,达到了回函总人数的83.1%。另外的两项,即“全面系统地总结已有的清史研究成果与重点创新相结合”和“继承优秀的中国史学传统与反映当代史学研究水平、吸收世界先进的史学思想和方法相结合”(原则一和原则三),也都得到了70%以上的人员认同。
  此外,在“自拟”意见一栏中,有的回函者强调要注重“民族团结”的原则;有的力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的更提醒:清史纂修虽是国家文化工程,但“不可以政治性取代学术性,而丧失史学自身的独立学术品格”,同时还应尽量“减少主观色彩”,“既要写辉煌又要写耻辱,但也别刻意渲染耻辱”;有的回函者还提出,新修清史必须做到“史料性、客观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等等。其主要的意见统计情况如下表:
  关于新修《清史》的体裁
  有关这一问题的意见,以主张“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传统体裁和现代章节体平等、灵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进行一种体裁的综合创新”者为最多,达403人,占总人数912人的44.2%;其次是主张“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尽量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者,达263人,占总人数的28.8%。此外,主张采用“传统的纪传体”者92人,主张采用“大体以现代章节体为主要框架,尽量吸收传统史学的各种优点”者13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0.1%和14.8%;主张采用“现代的章节体”者仅47人,占总人数的5.2%。另外,还有6人写上了自拟的意见,但基本未超出以上几种方案的范围。
  在被调查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当中,主张采用“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传统体裁与现代章节体平等、灵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进行一种体裁的综合创新”和主张采用“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尽量加以现代的改造、补充和发展”的人数基本持平。与此相应,在被特别征询意见的专家中,主张“大体以传统的纪传体为主要框架”者,也要比主张“平等融合各传统体裁和现代章节体,进行综合创新”者多了20人,高出前者约15个百分点。而在北京中学教师的专门调研中,情况则略有不同,他们虽然也大多认同以上两种选择,但相比之下,主张采用“现代章节体”的人数比率则要远远超过其他被调研群体,达到了17%(平均比率为5.2%)。具体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关于新修《清史》的文体
  主张采用“精练的现代书面语”者占绝对的优势,达672人,占回函总人数的73.7%;其次是主张采用“文言”者149人,主张采用“通俗直白的现代白话”者50人,分别占总回函人数的16.3%和5.5%。另有22人写上了自己的其他意见,如有的主张应以上述三种文体各编一套《清史》,同时另编一套漫画《清史》,或者至少应用文言、白话两种文体分别编出两套《清史》;有的则认为:“古人爱用文言,若在修史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某些情节,可以用文言与白话交替使用来表达”;还有的强调应该以文言为主、白话为辅;等等。具体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关于新修《清史》的字体
  由于专家调研表中没有设计关于此项调研的内容,故本项统计的总人数为767人。从问卷回函的意见来看,主张采用“简体字(但保留若干简化后可能会有歧义的繁体字)”者为多数,达456人,占总人数的59.5%;其次是主张采用“繁体字”者有136人,占总人数的17.7%。此外,主张采用一般“简体字”者有160人,占总人数的20.9%(其中又以中学教师最为突出)。如果将第一项和第三项合并,那么主张采用简体字者共有616人,占总人数的80.3%,可谓绝大多数。
  关于字体问题,回函者还随函提出了其他意见。如有的建议分别编辑和出版繁、简两种字体的《清史》各一种;有的提请注意书中将会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字书写问题,要求“对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名字拼写时一定要音律准确,用字恰当”;有的甚至建议:“清史编纂委员会一定要作出一个硬性规定,一个强制性规定——在清史各卷的编写当中,绝对不能使用阿拉伯数字(包括年代)。一定要让这部新修清史像二十四史一样,从头至尾闪耀着汉字的光辉”;等等。其主要意见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关于新修《清史》的字数
  这方面的意见分歧相对较大。主张“三千万字”的人数最多,达438人,占总人数的48.0%;其次是主张“两千万字”者,达340人,占总人数的37.3%;另外还有自拟主张者102人,占总人数的11.2%。从所注明的自拟意见来看,大多数人是主张不限定具体字数的,如认为“字数应服从内容”,“不宜事先限制字数”;或强调“目标达到是关键”,“要多少就写多少”;等等。也有具体地提出字数规模应为“五百万字左右”、“二至三千万”、“三千万以上”、“三至四千万”,“至少四千万字以上”的。其主要意见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关于成果的载体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主张采用“纸介质印刷品与电子版,网络版图书结合”者为最多,达634人,占总人数的82.7%(由于专家问卷中未设此项内容,故回函总人数为767人);其次是主张采用“纸介质印刷品图书”者,有100人,占总人数的13.0%。具体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自从《光明日报·理论版》和光明网2003年4月1日登载《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之后,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们通过这两大媒介共收到社会各界的有效回函共167份(包括网上回函33份)。其中除了3份之外,所有回函者都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从问卷回函者的总体情况来看,164名注明身份者分布地域很广,北京、上海、新疆、宁夏等29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回函者。回函者的学历普遍较高,不计在读的15名大学生和6名未填学历者,余下的146人当中,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仍达134人之多,占近92%。回函者的职业也是多种多样,大学教师及科研人员46人,编辑和记者13人,中学教师20人,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等56人,学生20人,还有军人6名,工人1名,农民1名,医生1名。就年龄而言,年纪最大者已有83岁,最小者仅13岁。可见,关注此问题的人们,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
  这些回函者除了填写了我们的问卷之外,不少人还随函附寄了自己的“申说”意见和其他相关看法(有的还寄来了有价值的资料,如四川省的一位中学教师就惠寄了“邑侯沈公惠政碑文”及照片等)。对于这些回函和意见,我们都已进行了精心的登记、整理和摘录,并作出了简要的统计分析,在提交给清史编纂委员会继续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将会予以存档,以备查考。
  最后,我们还想借此机会,对所有以各种途径为新修《清史》体裁体例调研问卷回函,给予我们支持、帮助和指点的各界朋友和同道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执笔:黄兴涛 吴四伍)(附图表) f8a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读《史记》札记
□何兹全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短短的这么一段话,显示出司马迁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唯物思想。
  对历史,司马迁持客观的态度。神农以前,没有历史流传下来,不敢多说。有《诗》、《书》可据的禹夏以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吃的好,穿的好,又有声色犬马之逸乐。你硬要说这生活不好,要退回到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你就是敲锣打鼓,挨门挨户去讲你这道理,也没有人听你的。
  司马迁已看到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且是越来越进步的。在上述那段话之前,他还有一段话:“《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晚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司马迁的意思是:茹毛饮血,穴居野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吃的好,穿的好,居住的好,人与人可以千里之外互相往来的时代,是人们生活的现实。要想使人返回去,那是妄想。
  司马迁朴素的辩证思想、唯物思想,在《货殖列传》里比较集中地表现出来,并贯穿着整部《史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是战国秦汉时代士大夫所追求认识的一个大问题。“五德终始”说、“三统”说等有关天人之际的思想,是战国秦汉时代的重要思潮。司马迁对天道是有怀疑的。他在《伯夷列传》后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司马迁对天道如此激愤、怀疑,也有他自己的遭遇使然。由于他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竟受腐刑,蒙莫大耻辱。这种遭遇加深了他对天道的怀疑。
  “通”和“究”,是司马迁史学思想中两盏高照的明灯。他“通”的更透,“究”的稍逊,但在他那个时代已属不易,高出于人。近代以前中国的历史学家中,《通典》的撰者杜佑差可和司马迁相比,不过他也只做到丰富了司马迁的通,并未能超出。
  在《史记》里,老子与韩非合传。凡作合传,司马迁皆有他的道理,而老子、韩非合传的道理,司马迁说的比较晦涩,后人也有以老子、韩非合传为非者。究其实,老、韩合传,司马迁是有深意的。这深意简言之就在于:老子的历史观是保守的、倒退的,越古越好;韩非的历史观是发展的、变化的、进步的,越后越好。两相对比,比到一块了,两人就合传了。
  我们要学习司马迁的通,更要超过他的通;要学习他的究,更要超过他的究。 f8a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观点

以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
张雷声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在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条基本思路。
  发展小城镇,是指通过迅速扩张农村地区城镇,使农村城镇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小城镇,实际上是使城市的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不断地向郊外、向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使城市的各种职能也不断地向外延伸。通过这种扩散和延伸,发挥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使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农村人口在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后,逐渐形成小城镇,同时大城市的人口逐渐向小城镇分散,从而逐步减少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这些小城镇建立后,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增加教育设备以及税率刺激和信贷便利等,把大城市的人口吸引过来。
  发展小城镇可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既包括产业聚集效应,也包括人口聚集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是以基础产业为支撑、主导产业为龙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并以这个经济增长点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数倍于单个产业效应之和的效应。人口聚集效应是产业聚集区对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的吸引,创造出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成为发展小城镇的依托。小城镇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方面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以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利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分流部分农业人口到非农业部门就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利用它向农村传播现代文化、价值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利用它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发展小城镇的过程,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过程。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小城镇的路子并不在于增加数量或扩大规模,而应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小城镇。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就是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小城镇,使之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使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 f8a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七届会议决定,将中国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苏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明孝陵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摄 f8a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政府权力运筹学》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组织专家学者编著的《政府权力运筹学》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政府权力的产生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不同时期、不同政体下政府权力的宗旨、组成、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同时也对我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展望。(刘静) f8a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劳动价值论新探》
  赵凌云撰著的《劳动价值论新探》一书,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剖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阶层分化、收入差距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历史趋势,努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形态。(叶子) f8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