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上海文化产业去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11%,文化产业的成功运作,带来了相当的市场商机,年赢利达2000万元的上海大剧院,是其中的代表——
上海大剧院 高雅艺术之手如何敲开市场之门?
本报记者 吕网大 王有佳
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西侧,有一座水晶宫般的建筑,这是著名的上海大剧院。
大剧院除了带给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了高雅艺术商业运作的不懈探索。她不仅每年给观众带来一大批高质量的演出,还创下每年2000万元的赢利。
“亲民平台”培育着观众和市场
上海的许多市民都记得,是“歌剧之王”多明戈嘹亮的歌声,拉开了普通市民聆听世界级演唱会的序幕。高达千元的门票,座无虚席的场面,如雷的掌声,打消了举办方起先的顾虑:上海不仅有一流的剧院,还有一流的观众。
随着演出频率加快,能否有源源不断的观众支撑起巨大的演出市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乐胜利认为,观众市场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培育的市场。
今年春天,英国大型音乐剧《猫》首次在上海亮相,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在开演前几个月,大剧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联手,免费为市民开办有关音乐剧的普及讲座。在首场普及班上,剧院小厅200多个座位全部爆满。音乐学院学生现场表演和讲解,观众也可直接参与。有了切身感受,观众对音乐剧的陌生感打消了。
在《猫》剧的售票上,大剧院采用了“三段式”的方式,把全部53场票分为三个阶段订购,每一阶段都有特有的促销手段。每次订购完,通过新的促销,又产生一批新的观众。自1月7日开始售票时,每阶段订票率达到100%。而3月23日的首场签名售票,更让“爱乐者”排起了长队,创造了当天售票6300张的佳绩。
为了让更多观众领略到“阳春白雪”的魅力,上海大剧院降贵纡尊,以最低20元的票价,营造了浓厚的亲和力。每周“大剧院的星期天”系列普及音乐会,都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优惠的价格,高质量的节目,理所当然地为普通市民搭建了一个“亲近高雅艺术的平台”。
同时,大剧院还推出了针对孩子的艺术普及教育。每年定期主办儿童剧演出专场,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每年2.5万人次以上的小观众。精明的市场操作,贴心的市场定位,大剧院大大拓宽了在观众中的影响力。
市场巧调度,开启剧院业资本之门
“《猫》带来的不仅是国外的经典艺术,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市场的营销理念。”谈及《猫》剧的影响,上海大剧院领导感慨颇多。
以往大剧院引进国外剧目,都是通过一次性买断的方式,成本大,市场风险也大。而《猫》剧则是大剧院和英国真正好集团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一个剧目。从前期的宣传、售票,到后期的排练及正式开演,每一个细节都是两家公司共同策划,共同决议。每次演出开始,外方巡演经理都会到剧场内观察观众数量、观众反应,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而大剧院也积极配合工作,正是这样细致的合作,使《猫》剧获得巨大成功。
随着《猫》剧的推广,利用“概念销售”模式进行商业开发和市场挖掘也正在成熟。乐胜利认为,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充分开发演出之外的商业价值将有力推动演出市场的发展。国外的演出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载体,除了演出本身以外,还有融资、广告、场地、音像制品等许多具有附加值的东西。另外,利用剧目标志设计的T恤、帽子、钥匙链等衍生产品,也会为剧目收回投资,甚至赚取利润。
“把剧院业的概念引入,是将剧院、剧场作为一个文化设施形态而进行产业化的运作和市场化的包装。”对于大剧院每年2000万元的赢利,乐胜利认为,剧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功不可没。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规范演出市场,上海大剧院正在酝酿和上海音乐厅、上海美琪大戏院、兰心大戏院等单位组建上海大剧院总公司。把集团的剧场和演出经纪机构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大剧院和其他剧院的品牌效应,构建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形成“怀旧”、“流行”、“古典”、“音乐会”等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专业剧院,以期通过体制上的改革创新,把剧院真正推向市场。
与世界著名剧院建立友好关系,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1949年至1966年,上海歌剧舞台上只演过一部西洋经典歌剧《蝴蝶夫人》。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也仅推出7部西洋经典歌剧。而从1998年8月起,仅在大剧院成立后的两年间,就举办各类演出500多场,其中歌剧、戏剧100场,芭蕾舞75场,音乐会110场。著名的歌剧《阿依达》来了,音乐剧《悲惨世界》来了,上海大剧院成为国外经典剧目展示的舞台。
在“请进来”的同时,上海大剧院也昂首挺胸“走出去”。舞剧《金舞银饰》、新编越剧《红楼梦》、京剧《中国贵妃》等带有浓郁中国色彩的艺术,被输送到国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每年3月的“上海大剧院之春”特色演出季,亦成为艺术创新的实现基地和展现舞台,上海大剧院签约剧团和演员将会有更多的机会面向世界。
联手,让更多的经典艺术互相交融。上海大剧院已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剧院建立了友好的剧院关系,在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广场等建立合作关系,及与巴黎国家歌剧院结成姐妹剧院之后,上海大剧院的代表最近又与西班牙方面商谈合作。今年8月,上海大剧院所属上海芭蕾舞团在马德里作商业演出后,将参加著名的巴塞罗那桑坦德歌剧舞蹈节,演出6场经典芭蕾舞剧《葛蓓莉娅》。西班牙著名的“情歌王子”胡里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巴叶来华演出也在洽谈之中。在与这些剧院的交流中,上海大剧院也有机会借鉴、学习外国同行的运作管理经验。
上海大剧院5年走过的充满艰辛和辉煌的道路,它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艺术。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广告多虚夸 教育无神话
莫让“超常记忆”误人子弟
新华社记者 周伟
“您只需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学完初中课程,一天轻松背诵50个英语单词,对于任意写的20位数字,只要看一至两遍就能记牢。对于任意写的一长串英文字母,只需看两遍就可以脱口而出。每分钟阅读1500字,并能快速理解其内容的60%以上,且终生不忘。这可能吗?抗遗忘速读记忆法,就能创造这个奇迹。”
近段时间以来,江西省一些报纸上刊登了许多类似这样的广告。招收的学员年龄一般在9至17岁。每期培训时间4至6天,学费一般300多元。诱人的广告使家长们趋之若鹜。
有的培训班宣称,所用的培训方法风靡欧美,由“世界记忆力冠军”、英国托尼·巴赞博士研究成功。有的则宣称,超常记忆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开山鼻祖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兰德·门萨教授。
一些家长对记者说,孩子在培训班学了几天后,确实学到一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但完全不像广告中说的那样神奇。
记者依据本文开头的那则广告,在一家小学内找到这个培训班,并旁听了一节课。教室里大多是小学生。一位女教师正在讲解如何快速记忆。女教师要求学生们记忆茅盾先生的几部作品名称:《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蚀》、《白杨礼赞》。女教师启发学生这样记忆——
“茅盾在子夜的时候去林家铺子看春蚕,他看到春蚕在侵蚀白杨树,而白杨树依然枝繁叶茂,茅盾很高兴,于是提笔写下了《白杨礼赞》。”
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叶存洪认为,这样记忆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其实不利,他们很可能以为《白杨礼赞》真的就是这么创作完成的。他说,“超常记忆”不能包治百病。家长应当理智看待这些速成班的实际效果。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乡村新事
云南楚雄——急救120出诊到农家
贾云巍 张帆
26岁的山灿菊至今还逢人就讲,“是农村医疗急救120把我们母女俩的生命挽救了回来。”
山灿菊是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胡家村彝族妇女。今年7月9日清晨6时30分左右,已经怀孕的山灿菊,突然感觉到腹痛,出现了早产症状。此时丈夫不在身边,她冒着大雨艰难地往镇医院赶。当走到法邑大河边时,疼痛难忍的山灿菊倒在河边,生下一个女孩。村卫生所周文兰闻讯后拨打了农村医疗急救120。正在母女生命垂危的关键时刻,120医护人员赶到了现场,经过紧急救治挽救了母女的生命,并把她们安全地送到了镇卫生院。
2002年6月18日,子午镇成立了农村医疗急救120。为此,该卫生院投入5万余元,购买了部分医疗设备,配备了车辆。院长张龙发对记者说,在农村,农民生病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有的甚至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身亡。成立120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最重要的是方便农民群众就医。该院农村医疗急救120成立至今已抢救医治200多名患者,仅汽油费一项卫生院就为患者累计承担了上万元。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广东——反恐海陆空联合演练
7月26日上午9时,“2003广东反恐怖联合演练”拉开了序幕。此次演练是广东省首次由多部门、多警种参与,军警民协同作战的大规模反恐怖联合演练。演练分为反爆炸袭击、反生化袭击、反水上劫持、反劫机等5个项目。来自公安、武警、预备役部队和卫生、环保、通信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近3000人参加了演练。图为女特警力擒持枪歹徒。
黄巍俊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金台数据
我国上半年旅游外汇收入下降逾两成
朱剑敏 孟丽静 编制(新华社7月28日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专访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我国一些城市交管部门不时推出新举措,其中“当事人自行快速解决交通事故”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认为——
“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处理的有效新方法
本报记者 张涛
背景:“自行解决”的意思是指不经司法程序而私下了结。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我国一些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纷纷推出新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当事人自行快速解决交通事故”。这种被老百姓称之为“私了”的做法,改变了以往一直由公安交管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固定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请他对此进行阐述。
“私了”处理交通事故既缓解了道路的交通堵塞,又方便了事故的双方当事人
回顾: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交通事故处理进行“私了”方式的探索,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这一年3月1日,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推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法,规定“对损失轻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统一认识后可自行协商解决。但双方当事人必须在事发后3小时内,驾事故车到交管部门办理结案手续。”2001年2月,北京市交管部门开始对仅造成车物损失、且当事人对基本事实无争议的事故,实行当事人就事故损害赔偿当场了结的方式。用这种“私了”的办法解决交通事故,事实证明效果显著:2002年北京共发生交通事故23万余起,其中快速处理21万余起。此后,广州、郑州等地的公安交管部门也纷纷推出类似举措。今年4月8日,北京市交管局向社会公告:从4月15日开始,机动车之间发生的追尾等29种交通事故,肇事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如当事双方对事故事实无争议,只造成车辆损失,且车辆尚能行驶的,应自行快速撤离交通事故现场,并填写《当事人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协议书》,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对这些举措,张树义教授认为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做法”:随着车辆的增多,事故越来越频繁,要求有适应此种状况的做法出现。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既缓解了道路的交通堵塞,又方便了事故的双方当事人。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适应现实变化,将可自行解决的事故范围扩大,且从认定事实、填写《协议书》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或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全程都没有交警的参与,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意义上的“私了”,无疑会更加受到全社会的欢迎。
“私了”的深层次寓意在于反映了政府开始充分发挥当事人处理事故的作用
现状:统计数字显示,在北京对交通事故实施“私了”的第一个月里,北京各保险公司共为2899起“私了”的交通事故完成了理赔手续,相当于当月交通事故总数的1/4。不过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交警岳宝春提供了这样一则案例:4月27日,在北京南四环一桥下发生了一起轻微交通事故。一辆面的在向后溜车的时候撞到了后面的捷达车,蹭了一点。前车司机主动要求自行“私了”,并出示驾驶执照,表示愿意赔偿修车费。后车车主夺走前车司机的驾照后,不再出现。
张树义教授认为,“数字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在他看来,交通事故实行私了,至少可以带来3个明显的效果:一、交通拥堵的现象大幅度减少;二、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三、当事人的时间大幅度节省。他进一步解释说,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得太多,这其中包括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交警过去处理交通事故的方式,也就是政府大包大揽的体现。现在交通事故变成当事人自己处理,表明政府开始充分发挥当事人处理事故的作用。“将来不仅交通事故的处理,政府要从中退出,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当事人作用,让当事人自治。”
至于在“私了”过程中出现当事人双方存在的不守信誉现象,张树义把它看作是“孩子在学走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摔跤现象”。“抱着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政府只有放手让公民自己处理事情,公民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
交通事故“私了”制将有望不再是部分地区的探索,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法律规定
展望:在6月2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提交会议三审的《道路安全交通法(草案)》中对“私了”处理交通事故给予明确规定。该法律草案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表明,交通事故“私了”制将可能不再是部分地区的探索,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法律规定。
“交通事故的处理,可以看作是当事人双方、交警和保险公司四方的一个博弈过程。随着‘私了’方式的推行,使原有的四方变成了三方。在这个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各方都要选择新的处理事故的方式,问题于是不可避免。”张树义说,“对交警部门来说,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不恰当地放弃了本来应由其处理的事故范畴,也即放弃了自我职责;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针对格局的变化,也会分别作出一些调整,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如不守信誉、合谋骗保,等等。不过,问题并非不可解决。由于格局的变化,必然要求配套制度的建设。对交管部门来说,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放开可以‘私了’事故的范围。刚开始的时候要慎重,对那些可放可不放的交通事故暂时还是不放开为好。对当事人双方来说,当务之急是增加对交通法规的了解,增强自我处理事故的能力。而对保险公司来说,如何完善制度,杜绝骗保现象的发生也是当务之急。”
“无论如何,采取‘私了’方式处理交通事故适应我们目前社会的需要,必将成为日后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最后张树义强调说。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四川三星堆遗址700件陶器全部修复
据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记者刘谨、苑坚)3000多年前古蜀人曾用过的700余件陶器,经过考古人员两年多的努力后在四川广汉全部修复,并将于年底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展出。这是三星堆遗址发掘十几年来首次大规模复原的一批古陶器。
三星堆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商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国家文物局已作出批复,从今年至2010年,三星堆古国将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考古发掘。专家介绍,此次发掘极有可能找到三星堆古国神秘的宫殿、祭台等重要遗址。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上海博物馆
巨资购回“法帖之祖”
据新华社电(记者冯源)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日前介绍,在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了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在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赵光义下旨镌刻的一部古代书法丛帖。其原刻本久已不全,只有零星散本流传了下来,为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收藏。上海博物馆从安思远处购得的《淳化阁帖》仅存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对于它的回归,著名书法家启功表示,“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文物回归”。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南京农业大学
学生暑期调研南京大屠杀
本报南京7月28日电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宪文等在看了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暑期调研侵华日军南京东郊暴行的成果后,决定支付此次调研的费用,以获得见证人、幸存者证词原件及同学们所撰调查报告。
从7月10日至20日,南京农大土地管理学院10名大学生采访了上百位老人,收集到64份证词、91个案例和100多名遇难者名单,写出了3份调查报告。在这次调查中,大学生们发现了掩埋大屠杀遇难者遗骨的小乌龟山墓地,发现了惨遭日军枪击、负伤后残疾至今的幸存者秦义兰(女)等一批证人。
(戴袁支 龚永泉)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北京于谦祠整治工程开工
本报北京7月28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位于北京东长安街南侧西裱褙胡同23号院的于谦祠整治和抢修工程今日开工。
于谦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于谦祠原为其住所,后改为祠。清初时已毁,光绪重修。自民国以来逐渐由居民居住,房屋年久失修。2002年有关单位投资900万元,完成了该院内37户居民的搬迁。此次抢修工程将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以整治院内环境和抢修破损严重的建筑为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