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
庞元正 辛鸣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紧紧把握发展这个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的新阐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本质的新揭示
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发展问题的本质,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发展是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全面进步的过程,我国现在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就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以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发展又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内涵的过程,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素质;发展还是逐步摆脱贫困、愚昧和不平等,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需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为我们解决好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发展地位的新论断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发展的地位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新阐述,作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也遭受过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切都离不开发展。这一论断又是基于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阶段的新定位
推动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与准确定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提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这一关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定位,表明我国已经走出贫困、跨越温饱,正向着更为殷实富裕的阶段迈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起点。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未越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长过程,而是其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具体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其中之一。明确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定位,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做到既从实际出发,又能与时俱进;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发展动力的新概括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并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技术在当代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进行制度创新,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并最终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只有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力量,科技创新的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发展主体的新阐述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明确什么阶级、什么阶层可以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体,并进而充分发挥发展主体的能动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为祖国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发展战略的新部署
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中带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的谋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的新部署。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三是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着眼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四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任务,其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意义是难以估量的。五是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发展机遇的新判断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审时度势,对我国发展机遇做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判断。当代世界尽管时有局部地区的动荡与不安,但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机遇。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认清面临的机遇,以积极的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实现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进行了新探索。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关系。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的关系,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既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化解人口压力,开发人力资源。
发展道路的新设计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问题都作了深入阐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和当代中国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问题都做出了深刻的回答,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分析,对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现实做出了清醒判断。
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新追求。我们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革命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归结起来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系列谈之三
闫志民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思想武器和推进事业的行动指南,人们往往通过它来判断党的性质、宗旨和主张。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为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指导思想的至关重要性,要求我们把它放在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坚持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政党要前进和发展,首先其指导思想必须正确科学、符合实际。而指导思想要做到正确科学、符合实际,就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这决不是说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万事大吉了。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既有一个坚持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的根本途径就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诞生已经有150多年,在这期间,世界发展变化潮起潮落,多少种理论和思潮如过眼烟云,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而马克思主义却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关键就在于此。
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是无比壮丽而艰巨的事业,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和许许多多的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形势、条件和任务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回答历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结论,用以指导党制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实际行动。在党的事业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又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这是发展理论的需要,也是推动实践的需要。
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实现这种结合的方法,科学地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方法、有的放矢的方法。所谓实事求是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我们周围的事物,从中找出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实践。所谓有的放矢的方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都是运用这种态度和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两次与时俱进,指引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在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后,党的指导思想还要不要与时俱进?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可以断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必将指导我国人民成功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你的购房合同完备吗
北京大学教授 王跃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置业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寻常事。笔者因有购房经历,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验。我发现,购房过程中以及事后许多争议和纠纷的产生都与合同有关。
对于一般并不从事经营活动的普通消费者而言,购房合同也许是我们遇到的最复杂、最重要的合同之一了。鉴于干系重大且信息严重不对称,而普通消费者基本上没有签订合同的经验,目前的购房合同大多采取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合同范本的方法,由政府作为中间人制定对双方公平的条款。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统一的合同范本显然不可能适应形形色色的各类项目、不同交易,于是,补充合同应运而生。政府也鼓励消费者与开发商订立补充协议,用来约定统一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事项。许多消费者都订下了详细的补充协议,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其间不仅要同开发商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而且还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别怕费时,别怕跑路,别怕麻烦,有时还要相机运用诸如“欲擒故纵”、“移花接木”、“三人成虎”之类的谋略和手段。合同谈好了,补充协议签订了,我们便认为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完好保护,大功告成。
然而,合同纠纷仍大量发生。有时候纠纷产生于一方明显违约,但更多时候还是因为合同约定不清,一方(大多是开发商)想投机取巧。一旦纠纷发生,人们才发现很多情况都没有在合同上说明,一些事项被遗漏了,有些又模棱两可。每次纠纷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和消费者得到的教训都是如何使合同更周密、更完备,精力也都放在如何搞出一份无所不包的合同上面。但纠纷还是照样发生,合同仍显得粗疏。
实际上,这种努力可能是舍本逐末,其结果自然难尽如人意。因为合同永远不可能完备,歧义也永远难以避免,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是完善合同,更要确定“剩余权利”的归属。
这方面的经济学理论就是所谓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信息有限、理性有限和市场不完全,现实中的合同都是不完全合同。合同不完全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份合同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见到,包罗无遗;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下双方的权利与责任都界定清楚;不可能用精确的语言和可以接受的成本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准确描述。也就是说,合同总有遗漏和缺陷,总有模棱两可和歧义之处。合同不完全的后果在于,它会影响当事方承诺的有效性,导致违约、欺骗和投机取巧。在经济学看来,既然合同不完全是必然的,那么,重要的不是去试图使之完全,而是清楚地界定“剩余权利”(即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的权利)属于哪一方。因为,不同的权利界定所产生的激励是不一样的,拥有剩余权利的一方会增加参与交易的动力,而没有剩余权利一方的动力则会减少。因而,正确的权利界定是使获得剩余权利一方增加的动力大于另一方减少的动力,这就会带来财富的增加。
不完全合同理论属于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分支,本来是为了论证企业产权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不过,以此来分析购房合同问题也大致适用。合同永远是不完全的,合同完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出现合同争议而争议恰恰又是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时,如何确定权利?按照这一理论,哪一方获得权利更有利于交易活动,就应将权利更多地界定给哪一方。如果剩余权利属于开发商,开发商会更有动力从事房地产开发。如果剩余权利属于购房者,消费者会更乐于购房、置业甚至投资。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更多地保护消费者的剩余权利可能具有更大的净收益。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学习园地
学习好是前提
李自民
为了配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兴起,本报理论版今起开设《理论学习园地》专栏,以反映各地各部门的学习情况及关于学习方法和经验的思考。——编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其中,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前提。河南省郑州市检察院以正在开展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严格管理,健全学习制度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办案思想、服从检察工作的大局意识和纪律观念。同时,认真学习法学理论、检察理论、办案理论等,努力用科学理论指导办案实践。
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习制度:考勤制,要求按时参加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确有特殊情况未能按时参加学习的,事后补课;考试制,结合学习进度,定期对学习成效进行检测,查漏补缺,确保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督学制,特邀一名监督员随时监督学习情况;建档制,每位班子成员的学习出勤情况、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交流内容、学习经验总结一律存档备案,与业绩考评、职务晋升挂钩。
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为了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不进”为“学得深”,我们积极探索和改进学习方式。一是邀请专家定期授课。不仅邀请党校教师授课,还邀请高等院校的法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授课,并结合学习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固定专家多次授课,保证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二是学习、思考、讨论相结合,提高学习质量。领导班子成员在自学、讨论、交流中,根据需要学习,带着问题思考,结合实际研讨,促使认识不断深化,领导能力不断增强。
学以致用,指导基层工作的开展。根据专题和工作需要,适当吸收基层检察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学习,使基层负责人不仅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收获带回基层,使基层的学习更加规范、更加深入。
结合实际,改进内容与形式
在抓好领导班子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抓好全院干警的学习,并结合干警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内容上,一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警,使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强化执法为民的意识。同时,突出对干警办案一线和“八小时以外”的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大对干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通过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为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强对干警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宪法、检察官法、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干警的法制观念,增强干警严格执法的自觉性。四是学习典型。不仅学习正面典型,激发工作热情,而且剖析反面典型,警钟长鸣。
在形式上,一是注重结合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创新教育形式,增强说服力、感染力。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干警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长本领。通过学习教育,强化全体检察人员为民执法的执法思想,增强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观念,提高为民执法的本领和能力,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推进检察业务的各项工作,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简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余展 张太英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一书,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杜润生是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学者型领导干部,该书收入了他从1980年到2002年的53篇讲话和文章。通读全书,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贯穿着作者关于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
作者认为,改革面临的首先是经济体制问题,关键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的问题。改革初期,在农村经济领域,这一问题集中反映在包产到户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问题上。作者遵循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的理论,总结我国农村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正反经验,指出,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分配给每个成员承包经营,把集体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正是对合作制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家庭经营,作者再三强调要长期稳定发展。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组织或股份制公司等利益共同体,或者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作者主张,重建农村微观经营结构应与改革宏观经济运行体制相配合,加快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作者从多方面论述了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必要性,提出要帮助农民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计划生产转变到面向市场需求生产上来。农民的承包地要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这种使用权包含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转让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并与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一起,接受法律的保护。
作者强调,在经济上实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在政治上则要实行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内容的改革。这两方面的改革,必须协调配套进行。否则,单纯市场经济的推进,缺乏民主监督与法制约束,不仅会带来更多的市场风险,还容易引发腐败分子权钱交易的寻租行为,侵吞改革的果实。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与监督机制。要汇集各方意见,形成统一意志,形成法律秩序。为保持政府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各类组织也应建立自律机制,并相互制衡,接受群众的监督。作者还特别强调,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使农民学会在法律秩序下把自由和自律统一起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