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福建:冲出山门欲成龙
本报记者 蔡小伟 赵鹏
开栏的话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前,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正在全党兴起。为及时、深入地反映各地各部门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新鲜经验和新的成效,本报从今天起在一版推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专栏,力求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展现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6月28日天刚亮,家住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秦屿镇的王青民刚安排好自家装修旅店的事,就急急地系上领带,扛着精心制作的广告牌,直奔村外那条新贯通的高速公路。村口外,鞭炮正清脆炸响,群众自发组织的舞龙队已整装待发。“高速公路一通,今后到我们这里旅游、经商的客人就会成倍增加。我也得快着点,占个好位置。”王青民对记者说。
就在同三高速公路福建段通车当天,宁德市对浙江省温州市的各种招商经贸活动也全线展开。“借高速路打高速发展牌,用温州人招温州商!”宁德市委书记陈少勇这样告诉我们。结果,一场温州招商节下来,温州客商签约13亿元,计划在宁德投入200多个项目。
蜿蜒的同三线福建段高速公路,穿过崇山峻岭,把福建南面的珠江三角洲和北面的长江三角洲连在了一起。有言道:闽字门裹虫,门开就是山,出山就成龙!长达650公里、贯穿福建沿海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的高速公路就像是一条巨龙,牵引着福建展开腾飞的翅膀。
新世纪伊始,审视自身,环顾周边,福建省委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抓发展是重中之重,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国第七位。然而,就在新世纪快步奔来时,福建的决策层却深深感受到了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福建连续3年外贸出口徘徊不前,全省固定投资急剧下滑,其中2000年增幅仅为2.5%。曾多年保持华东地区增幅首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0年已下降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受外贸、投资、消费三者的共同影响,曾在“八五”和“九五”前3年中经济增长率始终名列全国前茅的福建,2000年时GDP增幅下降至9.5%,仅为全国第十。
就在此时,福建北边的“长三角”、南面的“珠三角”周边各省的发展却呈现出高速红火之势。福建省委、省政府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举措,否则,福建就有可能在新世纪初被挤出全国第一发展方阵!
伴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福建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自2001年底起,福建省委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增强党的建设活力”四个专题的大规模调研活动。此后的整整一年间,福建省领导率队下工矿、访农家、进山区、住渔村,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的结果,使福建高层领导进一步认清了福建自身的现状:2001年,占全省人口1/3、面积2/3的山区,经济总量却只有全省的22%。沿海与山区的固定投资差距已拉大到4.12∶1;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差距更大至95∶5。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福州、厦门、泉州这3个沿海市支撑,福建的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中西部地区。即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也忧患重重。在泉州,一些民营企业自我封闭式的家族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自身做大做强。在厦门,港口一时冷清,对外贸易下滑。
调研的结果,也让福建的决策层更加明确了加快发展的思路。“民乐我乐、民忧我忧”,面对全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二字将省委、省政府和全省3400万人民的心拧在了一起。
有形的通道要缩小地域间的差距,无形的通道要拉近观念上的差距——福建的关键词: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刚刚通了高速公路的宁德市,自然条件优越。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将地处宁德市的三都澳港规划为未来的东方大港。可直到1992年,宁德才迎进了第一艘外轮。那时,同处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市早已大踏步地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列。
宁德何以慢?一个字:路!虽地处沿海,宁德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再好的地方,路不通,便无用武之地。
面对福建地图,省委书记宋德福这样评价道:福建东面临海,西面横着武夷山,南北两厢皆有山岭阻隔,地理单元相对独立。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上有“长三角”,下有“珠三角”,东有台湾省,西有“大京九”。福建要腾飞,要缩小山海之间的差距,要拓展对外开放,唯一的出路就是全方位打开通道,激活要素,延伸腹地,与周边连为一体,与海外互惠互利!在四个专题调研之后,一个崭新的构想: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三条战略通道”,展现在福建干部群众面前。
但光是路通,还不够。
杨俊通是南平市杨厝村党支部书记,最近花了整整21万元,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买下了同村杨俊松的70亩山林。“再加我和其他6个联营户的,一共就是2000亩。今年我打算全都改种澳洲杨速生林,三五年后每立方米收益至少100元,一个砍伐期下来,收益就是今天投资的10倍!”杨俊通得意地告诉记者。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但受传统集体林体制影响,以前,造林的无权有林,有林的无权砍林,砍林的又无权营林。“这种讲不通的事情谁还干?”杨俊通告诉我们,他已经几十年没种树了。
讲不通就是政策不通。再有丰富的资源,再有优越的条件,政策不通,就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为了活林富农,自今年初起,福建省全面改革集体林林权制度,将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全部放给农民,并允许农民把林子作为商品,合理流转。多年积压下来的生产力骤然喷发:到今春造林季节结束,全省速生林耕种面积超过40万亩,此前省林业厅乐观的估计也只有28万亩。
这就是差距——观念的差距导致了政策的差距,政策的差距则导致了生产力的差距。“三条战略通道”就是要用通道来缩小差距。它的出发点集中体现在全省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同实现上,它所要打破的就是从“有形通道”到“无形通道”上的一切障碍。
用什么去打开通道?实施项目带动!省长卢展工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的各项改革和建设,都要依托项目拓展。项目是个抓手。按照项目实施的程序和发展要求,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破障之令”一个接着一个:大幅度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并出台省级基建投资审批综合改革方案;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出台工业用地优惠政策;缓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停征屠宰税,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省各地对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可以先发放执照后履行其他手续;为激活民间投资,福建宣布向民间资本开放除国家有特殊限定之外的所有投资领域……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疗痛必先去病,破障方能畅通。在“痛”与“通”间,福建各地的抉择标准只有一个:为了发展,为了群众根本利益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但“痛”与“通”间并非坦途。南平作为福建面积最大的山区市,一直是全省重点商品粮、林基地。几年前,有两家生产牛奶的企业看中了南平,他们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动员农民改种粮为种草、种青玉米,参与牧场建设。1亩净收入最高可达千元以上,是种粮的3倍多。看到这个方案,政府连声说好,各种鼓励政策迅速出台。可群众并不领情:讲得那么好,干部怎么不亲自来做?!
这回政策是通了,可为什么还是不顺呢?南平市领导深入调研,找到了一个症结:执行政策的机制未通,作风未顺。
于是,近年来,南平市改变机关工作机制,按照“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的方式,先后向全市农村基层下派数千名机关干部,担任农村科技特派员、村支书、乡镇流通助理员、金融助理和企业助理。5支干部队伍通过言传身教和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说给农民听,不如做给农民看;做给农民看,不如绑在一起干!”南平市的领导这样告诉记者。果然,到去年底,这两家奶业公司迅速壮大,直接带动全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就业超过1万人。南平市也因此成为全省最大的奶制品基地。
由“粮”转“草”,南平靠的是让官“务”农。为了将“农”转“工”,漳州则是从头学起。漳州市是农业发达地区,谈起发展农业,上至市、县领导下至普通群众无不侃侃而谈。久而久之,荣誉变成了包袱,工业发展渐渐缓慢。到2001年底,全市财政收入占GDP不足5%,经济发展全面失衡。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漳州人奋起追赶,加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底,为了引进台湾灿坤集团6亿多美元投资项目,市委书记袁荣祥亲自协调,从审批手续到拆迁用地,仅用了5个月时间,企业就完成了26万平方米厂房建设。今年5月,由厦门引入的漳州金龙客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企业从决定落户漳州到完成第一笔订单任务,仅用了102天。
6月中旬,福州大学电子研究所的牌子更名为“漳州科能电子有限公司研究所”,变成了“一所两制”:既是大学的研究机构,又是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为了“借脑”,漳州不惜重金、不论出身,给政策、给优惠,像这样的“两制所”,全市今年诞生了6家。
同样是解决人才问题,泉州的不少民营企业也拿出许多新招。恒安集团投资1000万美元聘请国外著名公司,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晋江、石狮等地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各类人才6000多名,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
凭借着打通一切阻碍、冲出重重山门的气概,福建换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2.1%,为5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外贸出口增长22.3%,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
闽海鼓浪听潮涌,山门欲破始成龙。听着远处那疾行的脚步,福建这条“巨龙”正劈波斩浪,踏海而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日本客人
指出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罗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众议员林义郎率领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胡锦涛高度评价日中议联长期以来为中日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说,日中议联的朋友们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之际访华具有特殊意义。重温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前后史实,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胡锦涛说,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中日双方应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所确立的各项原则,抓住机遇,扩大交流,排除干扰,深化合作,为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日双方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加强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积极鼓励两国年轻一代包括两国年轻政治家更多地投身到中日友好的伟大事业中来,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林义郎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他说,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之际,日中议联组团访华,目的在于表达进一步致力于两国友好关系的积极意愿。日中议联愿与其他友好组织一道,为新世纪日中关系的健康发展继续做出努力。
林义郎说,中国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成功战胜非典疫情,显示了中国的伟大力量和中国政府卓越的领导能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日方对此表示欢迎。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对日本、对亚洲和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他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领导下,今后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等参加了会见。
(附图片)
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由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众议员林义郎率领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颁布施行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签署命令,批准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是中央军委制定和颁布的第一部规范全军计量工作的基本法规,是我军计量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条例的颁布施行,对于建立与国家军事订货制度相适应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军事计量工作,提高装备保障能力和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条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按照平战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从我军计量工作的实际特点和规律出发,总结吸收全军开展计量工作的成功经验,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科学地规范了军队计量工作,体现了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建设与管理服务、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宗旨。
条例共设7章39条,覆盖了军队计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的活动,明确了军队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与建设方针,规定了军队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置与分工,测量标准的溯源与管理,军队计量检定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提出了装备论证、研制、试验、采购、使用、维修及引进工作中的有关计量要求,确立了与国家军事订货制度相适应的军事计量监督评价体系。
第1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倪四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23日在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团长林义郎时强调,中日两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睦邻友好,共同发展,既有利于中日两国,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吴邦国说,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同日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为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遵照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扩大和深化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吴邦国高度评价日中议联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促进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他说,日中议联不仅是中日关系发展的见证人,而且是积极的推动者。中日关系的发展凝结了两国几代人的心血,来之不易,应十分珍惜。为此,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国全国人大与日本国会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日中议联在新形势下发扬友好传统,为维护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在介绍中国国内情况时,吴邦国说,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发展势头是好的,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非典带来的暂时困难,实现全年的发展目标。
林义郎说,日中议联一直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日本国会和议联期待着在日本欢迎吴邦国委员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会见新加坡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罗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
贾庆林对陈江和先生关心北京、关心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表示感谢。
金鹰集团创建于1973年,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一综合性工业集团,在中国内地有多个大型投资项目。
陈江和先生十分关心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场馆建设。在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非典期间,他还曾向中国政府捐赠款物达2000万元人民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菊会见瑞士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李诗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23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瑞士瑞银集团投资银行全球执行主席、欧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利昂·布里坦勋爵,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黄菊说,布里坦勋爵在担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10年间,为中欧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作为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与中国金融界、企业界的合作富有成效,参与了中国一些大公司海外上市的工作,最近又作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对此表示赞赏。黄菊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业发展情况,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与瑞银集团投资银行等全球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而努力。
布里坦勋爵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很好,瑞银集团投资银行愿意进一步发展同中国金融界、企业界的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李长春出席并向受表彰代表颁奖
本报北京7月23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今天在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向受表彰者的代表颁奖。刘云山发表了讲话。
本报教科文部等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王思海等298名记者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等498部作品被评选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
刘云山在讲话中说,抗击非典的斗争,是我们党和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严重灾难的伟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新闻战线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紧密配合非典防治工作,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报道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广泛宣传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积极宣传科学防治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推动开展声势浩大、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高扬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为夺取防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刘云山指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对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化作投身抗击非典斗争的实际行动。当非典肆虐之时,他们临危不惧,主动请战,勇往直前,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疫情最重他们就深入到哪里,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采写出一篇篇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拍摄下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生动画面,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用自己的作品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刘云山说,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忠于党和人民是新闻工作者最崇高的职业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搞好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高效的组织指挥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主持表彰大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宣读了表彰决定。中央新闻宣传单位负责人和全国新闻界代表500多人出席了大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央宣讲团在京举行首场报告会
本报北京7月23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7月23日,中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在北京举行首场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为北京老干部作专场报告。
孙英从六个方面做了深入宣讲:一是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三是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四是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五是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六是深刻认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听取报告的同志普遍反映,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听后很受启发,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对北京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思考。
第1版(要闻)
专栏:
海口市标志性建筑——世纪大桥横跨海南省最大河流南度江入海口,将于8月1日通车。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