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发展模式之辩
——汽车工业发展道路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王政
数十款新车排队下线,轿车销量翻番增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圆了轿车梦,企业也加班加点一片红火。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50年中最好的光景。然而,中国汽车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引进合资模式不容否定
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工业确实走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解放、黄河、北京212、红旗、上海……100%的自有品牌,100%的“自主”设计(多是仿制或改造国外车型),100%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可是,“闭门造车”的结果是,直到1980年,我国汽车产量只有22.2288万辆,其中轿车只有5418辆。
而就在这30年里,与我国汽车工业几乎同时起步的日本,已成为世界汽车大国,我们与世界汽车先进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汽车工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合资,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从1985年北京吉普、上海大众等第一批汽车合资企业的成立,到2002年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全面合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共引进了1000多项整车、零部件的工艺和开发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汽车工业体系,重、中、轻、轿、微、客、零部件,品种齐全,代表汽车工业最高技术水平的轿车,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我们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装配制造水平,并且初步掌握了大客车、面包车、微型车、卡车和普及型轿车的自主开发技术;学会了现代汽车工业的规划、实施、管理等经验;满足了国内汽车市场95%以上的需求……不是改革开放,不走引进合资的道路,取得上述成绩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早期轿车项目“高起点、大批量”的规划要求,超越了市场承受能力,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又如,严格的产业准入限制、定点生产制度,导致轿车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企业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力;此外,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跨国公司之间缺乏竞争,新产品的引进速度、技术转让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了很大制约,“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合资初衷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等等。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不能因此抹杀引进合资的功绩。
发展模式难以克隆
后起国家和地区发展汽车工业大体有两种模式:一是以韩国为代表的“自主发展模式”;二是以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完全开放模式”。韩国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依靠政府主导下的产业规划和资金扶持,以及对外资的严格限制,举全国之力建立完整的、有一定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巴西模式的特点,是对外资完全放开,只要能增加当地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在控股权、品牌、国产化率方面没有任何限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认为,严格地说,中国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实行过韩国模式。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建立自主的、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办法是实行高水平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严格限制行业准入,强制性的产品分工,政府直接投资和国家银行大量贷款,高国产化率政策等。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6+3”格局的确定,以及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在一国范围内建立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已经不存在了。由于盲目追求规模,忽视效益提升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政府干预太多,市场化程度不够;在技术开发、生产组织、销售组织、资本运作方面跟不上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汽车工业多年来积累的问题终于爆发,三星倒闭、通用收购大宇、现代起亚加盟戴—克……韩国汽车工业也不得不走上国际化道路,韩国模式已经有名存实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吸引外资超过200亿美元,作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和今后发展重点的轿车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国际化程度,2002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排斥外资、完全自主发展已不可能。
那么,既然具备了相当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既然跨国公司对向中国投资表示了极高的兴趣,甚至千方百计谋求控股,我们为何不借鉴巴西模式,放开股比限制,实施全面开放?原因很简单,首先,我们拥有世界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这是我们发展汽车工业最大的优势,“以市场换技术”依然是我们引进合资的基础。其次,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对国家安全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完全让给外方,不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多样化、多元化、与时俱进
完全自主开发已不现实,全面放开又不符合国家利益,中国汽车工业究竟该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既强调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不忽视宏观调控;既重视引进合资对产业的提升作用,又鼓励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既鼓励汽车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又支持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式结成战略联盟……如果一定要概括,“多样化、多元化、与时俱进”是其最大的特点。
以开发模式为例。目前,三大集团相继实现了全面合资,引进合资依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但是,以华晨、奇瑞、吉利、哈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却在提高自主开发能力的“第三条”道路上探索。在不排斥合资合作的同时,他们借鉴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采取引进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开发车型等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迅速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新产品。上汽集团也明确提出,要在2007年实现自主品牌轿车销售5万辆。
多样化的特点还存在于合资企业之间。由于市场看好,不少合资企业都致力于从合作伙伴那里选择更适应中国国情的车型,确保质量、控制成本、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力求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也有一些合资企业,如上海通用,不是完全“拿来”,而是在不断加大产品适应性开发的力度,相继完成了赛欧、君威和凯越的改型,并初步具备了领先的眼光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提高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针对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整车或部件总成重点项目开发等,国家将给予所得税前列支、在开发费用和技术改造上给予支持等优惠政策,并制定了2010年国内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达到国产汽车销售总量的50%以上的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加上企业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道路将越走越清晰。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
规范个人投资者个税征管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为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确保依法足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对个人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通知指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上述支出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针对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借款长期不还的问题,通知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电子查询系统建成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土资源部与北京律典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电子查询系统日前建立。该系统的内容包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案例、合同文书、论文目录等内容,共计近13万件,特别是收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行有效的各类国土资源管理法规,内容总量达到近200万条。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发布机关导引、主题词树导引、智能模糊查询、法规目录查询、案例管理查询、合同文书查询、论文目录查询等。(夏珺)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进出口银行上半年改革发展成绩显著
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逾千亿美元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富子梅报道:上半年,中国进出口银行经受住了抗击非典斗争的严峻考验,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1—6月共批准出口信贷等各类贷款303.3亿元,发放贷款300.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6%和36.5%。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出口信贷2262亿元,支持出口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达1140亿美元,并支持了413个对外承包工程、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资源开发项目。表内信贷资产余额达954亿元,表外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余额16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9.9亿元。6月末,全行不良贷款率为4.77%,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
据悉,上半年进出口银行还抓紧研究解决了一些事关全行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提出了今后三年强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对全行的经营管理架构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完成了总行有关部门的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理顺了全行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加强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产保全工作。
对于下半年工作,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羊子林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狠抓信贷资产质量,千方百计控制住新增不良贷款,采取多种手段继续下大力气催收不良贷款,从根本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拓展各项政策性金融业务,全面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工行中间业务大幅增长 中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田俊荣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今天宣布,上半年该行中间业务和电子银行、银行卡、票据、基金、结算等新兴业务大幅增长,使以传统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上半年,工行境内分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0.8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上半年该行还实现票据业务交易9644亿元,同比增长2.1倍;实现电子银行交易7.7万亿元,同比增长91.4%;增发牡丹信用卡62万张,牡丹卡累计消费额420亿元,同比增长25%;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达61万亿元,同比增长39%。
这位发言人还透露了工行的经营业绩。上半年,工行境内外分行实现经营利润320.7亿元,实现账面利润47.5亿元。境内分行实现经营利润317.7亿元,同比多实现100.3亿元,增长46%。截至6月底,工行境内外机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02.7亿元,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降至22%。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田俊荣从中国银行获悉:上半年中行各项业务全面、快速发展,降低不良资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集团五级分类口径本外币资产不良比率为19.16%,较年初下降3.3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降1.21个百分点。集团本外币资产不良余额为3875.28亿元,较年初减少210.0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降142.37亿元。
据悉,按照五级分类口径,中行境内机构本外币资产不良比率为21.26%,较年初下降4.4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降1.11个百分点;境内机构本外币资产不良余额为3363.76亿元,较年初减少19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降54.06亿元。除中银香港外,其他海外机构不良比率16.62%,较年初下降1.95个百分点;不良余额折合人民币128.39亿元,较年初减少6.13亿元。
这位发言人称,降低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质量始终是中国银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该行已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首先,将20家不良资产余额较大或不良比率较高的重点行和100家不良资产重点户作为监控对象,由各级行领导负责组织、督导抓降工作。其次,加大现金清收和重组盘活力度,加快自办经济实体的清理。第三,加强对海外不良资产重点监控分行的督导。第四,通过绩效考核、现场检查、信息系统监控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产质量的真实性。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浙江广博集团加快出口产品的生产。今年上半年集团出口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创历史最高纪录。他们在6月底接到一笔价值1600万元的纸制品订单后,冒着7月连日的高温加紧生产。图为工人们正在赶制伊拉克孩子急需的文具。
南华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努力降成本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在此间强调,明年开始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既要考核企业的利润,也要考核企业的成本,要促进企业努力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李荣融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增加较快,营业费用同比增加26.1%,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0.8%,都明显高于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15%的增幅。
李荣融强调,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实现管理创新,是中央企业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中央企业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把企业管理信息化当作企业的“一把手工程”。当前特别是要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要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推动企业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连锁业优秀特许品牌发布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2002年度“中国优秀特许品牌”。华联超市、联华快客、肯德基、全聚德、马兰拉面、德克士、小土豆、福奈特、21世纪中国不动产和威力狮等10家企业榜上有名。
特许经营结合了总部的品牌管理以及加盟店的资源活力两方面的优势,是连锁领域内最具活力的经营形式。特许经营对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个人创业,拉动民间投资等环节起着积极的作用。2002年度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的加盟店同比增长了89%,销售额同比增长129%,员工人数同比增长20%。
(夏怀逸)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信保支持机电企业“走出去”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许志峰报道: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今天在北京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和互补性,在境外投(议)标项目协调、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据悉,机电产品出口目前已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此次机电商会与中国信保的业务合作,将有助于出口企业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利用信用保险优惠政策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机电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