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李长春考察阿根廷工农牧业项目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13日电(记者沈安、杨国强)正在阿根廷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当地时间12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考察参观了阿根廷工业生产和农牧业发展项目——世特佳钢厂和圣塞费力诺庄园。
作为阿根廷三大钢铁公司之一和世界第二大无缝钢管出口商,世特佳钢厂与中国有着25年的贸易关系。在绿树环绕、鲜花点缀的钢厂,李长春听取了总经理诺列加的介绍并参观了钢厂专用装卸码头和轧钢车间。他告诉诺列加:“中国在快速发展。作为中国的老客户,你们也在快速前进。希望我们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共进。”
诺列加说:“我们非常钦佩中国的发展成就,我们将努力深化与中方富有成效的合作。”
具有阿根廷传统庄园特色的圣塞费力诺庄园,即便在冬日也显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李长春详细询问了庄园的生产发展情况,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马车展览馆和乳品加工房。
13日上午,李长春还在下榻的饭店会见了中国驻阿使馆的工作人员、当地华侨华人和中资机构的代表,勉励他们继续为推动中阿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第3版(国际)
专栏:
金正日会见中国政府特使
新华社平壤7月14日电 (记者姬新龙)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14日会见了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戴秉国一行。双方在友好气氛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戴秉国一行是12日抵达朝鲜的。访朝期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朝鲜外务相白南舜分别会见了戴秉国一行。戴秉国还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姜锡柱举行了会谈并参观了位于黄海北道的泛雁里农场。
中国驻朝大使武东和参加了上述会见和会谈。戴秉国一行将于15日结束访问返回北京。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认为无证据表明朝有核武器
菲澳主张朝问题应通过多边会谈解决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14日电 俄罗斯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14日对俄塔社说,目前还没有客观证据证明朝鲜已经拥有原子弹。
据新华社马尼拉7月14日电(记者郭春菊)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正在此间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14日表示,朝鲜问题应通过多边会谈来解决。两位领导人还提议两国共同主持召开一次解决朝鲜问题的多边会谈。
阿罗约在与霍华德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她和霍华德同意朝鲜问题必须由对朝鲜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通过多边会谈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应以和平方式,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计划,同时保证朝鲜将获得经济与政治安全。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议员妄言历史
韩政府深表失望
据新华社汉城7月13日电(记者张利)韩国政府13日对日本自民党议员江藤隆美12日发表的否定历史事实的言论“深表失望”。
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江藤隆美作为日本执政的自民党议员,以错误的历史观屡次发表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言论。这位发言人表示,韩国政府明确认为,这种言论无论是对韩日友好关系还是对日本自身都是不正确的。他强调指出,日本如果不正确认识历史,韩日两国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
据日本媒体报道,江藤隆美12日在日本福井市举行的自民党支部定期大会上,把在日本的外国非法滞留者说成是偷盗和杀人的罪犯,公然称南京大屠杀中死亡30万人是捏造的,并把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说成是“得到联合国承认的两国合邦”。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中友协反对日向伊派兵
印度拒绝向伊拉克派兵
新华社东京7月14日电(记者乐绍延)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第二届常任理事会会议13日结束,会上通过决议说,伊拉克重建应在联合国主导下进行,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向伊派遣自卫队。
决议说,美国总统布什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单方面发动战争,至今还继续对伊实施占领统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从一开始就支持这场非法战争,并企图向伊派遣陆上自卫队以协助占领军统治伊拉克。日本向伊拉克派兵,意味着日本自卫队要将枪口对准伊拉克人民,同时也将被枪口所对准。
本报新德里7月14日电 记者钱峰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辛哈今天在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宣布,只有在获得联合国明确的授权后,印政府才会考虑在伊拉克部署印度军队的问题。此前,美方曾多次请求印度向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居住区派遣1个师的稳定部队,以协助美军维持伊拉克战后社会治安。为此,以瓦杰帕伊总理为主席的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今天专门就向伊拉克派兵问题进行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讨论并做出上述决定。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布什访非 当地毁誉参半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本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他的非洲之旅。对这次访问,非洲国家的反应可谓错综复杂:政府热情欢迎,民众游行抗议,首脑表示失望,媒体感到意外。
这首先须从布什访问的动机谈起。非洲媒体和民众普遍认为,布什此时的非洲之行,动机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有政治或经济原因,而且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既为反恐,又为石油,虽有援助成分,也夹杂着美式民主自由的宣传。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
先来看看被访国家媒体的观点。尼日利亚报纸认为,在美国保守派眼中,“非洲曾是不可救药的完全伤残者和毫无希望的贫穷大陆,是‘9·11’事件改变了这一观念”。南非《星报》评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9·11’事件,就没有布什的这次非洲之行”。乌干达《新视觉报》和南非的《索韦托人报》不约而同地提醒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注意,布什的“援助与友谊”不是“利他主义”,更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因为“美国现在认为非洲对其全球战略利益关系重大”。媒体指出,从布什访问的国家来观察,布什此行的目的在于争夺势力范围。从反恐的角度看,从非洲西部、南部、东部再到西部,布什都想赢得非洲领导人对美国的支持,不但呼吁恐怖主义尽快离开非洲,而且提出援助东非国家1亿美元用于反恐。至于抗击艾滋病,布什早先已宣布援助150亿美元。援助换支持,这无不昭示着布什访问的鲜明意图。
但是,布什政府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曾遭到非洲国家的普遍反对。布什的非洲之行尚未开始,南非的反战者联盟就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游行抗议活动,前总统曼德拉更是拒绝与布什会面,以表明自己的反战态度。布什这次每到一地,反战游行的队伍就出现在那里。9日,当南非总统姆贝基与布什在总统府会谈时,门前就是抗议人群。在乌干达、尼日利亚,迎接布什的均是不绝于耳的抗议声。显而易见,将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的美国,是不受非洲人民欢迎的。南非政府表示,只要游行抗议是合法与和平的,就没有理由进行限制。
布什来访正值第二届非洲联盟峰会在莫桑比克举行之际,南非总统是在与布什举行会晤后急匆匆赶往会场的,博茨瓦纳总统因接待布什未能与会,而与会的乌干达和尼日利亚两国总统又因为要会晤布什而提前打道回府。对此,非洲首脑无不表示遗憾与失望,认为布什如果真正尊重非洲的话,就应该到非盟峰会上与非洲首脑们见面,否则就不应该选择在这一时机前来访问。
在塞内加尔,布什参观了戈雷岛的奴隶博物馆,称奴隶制度是“历史上严重的罪行之一”,对非洲奴隶表示敬意,可他并没有为奴隶制度道歉。谈及利比里亚,布什言必称让其总统下台和离境,承诺愿与非洲国家合作解决目前的冲突,但尚未宣布对恢复局势和实现和平采取何种措施。至于派遣维和部队则说要等联合国授权,此时想起了联合国,这不能不使非洲领导人和民众感到失望与意外。
令人意外的还有津巴布韦问题,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撰文批评南非对津巴布韦实行的“秘密接触”的外交政策,提出让津总统穆加贝下台,美国将出资援助津巴布韦重建经济。不过,布什在与姆贝基会晤后表示,姆贝基是“调解津巴布韦问题的合适人选,他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美国支持他的这一努力”,并对南非“秘密接触”的外交政策表示理解。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为双方消除因伊拉克战争而引起的严重分歧铺平了道路,为美国在反恐问题上赢得南非的支持奠定了基础”。(本报约翰内斯堡7月1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布什访非 重在明年大选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在6天的时间里,美国总统布什先后访问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乌干达和尼日利亚等五国。这是布什入主白宫以来首次访问非洲,因而受到舆论的关注。
塞内加尔是布什此行的第一站,在塞内加尔的戈雷岛,他发表讲话,谴责了历史上从非洲向美洲贩卖奴隶的行为,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罪行之一”。戈雷岛曾经是贩运奴隶的转运站,大量的黑人当时在那里被拍卖,并被套上枷锁运往美洲。布什在出访的第一站发表上述讲话显然是为了博得非洲人民的好感。但有评论说,布什的讲话听上去似乎更像是讲给国内的非洲裔美国人听的,目的是在2004年的大选中争取黑人选票。
布什在出访最重要的一站南非时遭受冷遇。南非和非洲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抱怨布什在伊拉克、艾滋病和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的政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布什访问期间安排出国活动,而布什原先也没有会见曼德拉的计划。曼德拉曾严厉批评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南非最大的政党非国大发动了到美国大使馆的2000人游行,抗议布什访问。姆贝基总统同布什一起活动半天之后就出国,参加在莫桑比克举行的非盟首脑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布什和姆贝基都强调双方的共同立场,避开在艾滋病和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分歧。
布什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尼日利亚,尼为美国在非洲的主要石油供应国。布什与奥巴桑乔总统会谈时,表示美国将继续与尼日利亚合作,以解决利比里亚和平问题。他说,利比里亚总统泰勒必须下台并离开利比里亚,以避免他的国家继续遭受苦难和流血冲突。但布什没有做出任何派维和部队前往利比里亚的承诺,称需等待评估结果。布什在尼日利亚发表演说时表示:“我们将不容许恐怖分子威胁非洲人民,或是利用非洲当作基地威胁世界”。布什结束访非前,仍落脚在石油和反恐问题上。
布什访非是带着“厚礼”去的。2000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一项名为“非洲成长与机会法案”的立法,访问期间,布什强调该法案为非洲人向美国出售商品提供了便利。这项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很多非洲国家的制造商不再征收进口税。根据这项法案,美国去年从非洲进口了90亿美元的免税商品,比前年增加了10%。此外,美国国会刚于6月份通过一项总额为150亿美元援助非洲对抗艾滋病的五年计划,布什也批准了这一计划。布什所到之处,都极力宣扬美国对非洲的“慷慨”。
但《华盛顿邮报》11日的报道说,布什访非期间遭遇的敌意是最为明显的。即使对美国总统访问感到骄傲的乌干达人也把布什的访问看作是为了推销他的反恐怖战争。当地的《监察报》总编辑奥古都说,布什的艾滋病项目援助不过是为了收买非洲。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为了反恐怖。非洲人对布什有猜疑,因为他蔑视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一意孤行地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媒体评论说,在美国的非洲裔政治领导人眼里,布什的非洲之行并不会改变黑人民众对共和党和布什总统本人的看法。国会非洲裔党团主席、马里兰州民主党众议员康明斯表示,在种族问题上,布什可能做出一些改进,但非洲裔和少数族裔并不会看重这些表面现象。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和政治系教授沃特斯批评布什访问非洲完全是“作秀”,与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差距相比,布什访非的成果难免让人心存疑虑。(本报华盛顿7月1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多数英国人认为
布莱尔在伊问题上误导国民
据新华社伦敦7月14日电(记者马知涵)英国《每日镜报》14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英国人认为,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参与对伊战争理由问题上误导了英国公众。
调查显示,66%的被调查者认为,布莱尔在向伊拉克派兵参与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之前,有意或无意地在对伊动武理由上误导了国民。27%的被调查者相信,在伊拉克问题上,布莱尔向公众提供了“虚假”信息。39%的英国人认为,虽然布莱尔未蓄意在对伊问题上误导国民,但事实上他的做法确实误导了公众。调查还显示,35%的英国人因为对伊战争已经对布莱尔失去了信心。
英国媒体认为,这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是对布莱尔的又一次打击。布莱尔政府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国际社会产生威胁为由参与了美国领导的对伊战争,但由于美英至今仍未找到伊拉克的违禁武器,布莱尔因此在国内面临很大的政治压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利政府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据新华社拉各斯7月13日电 蒙罗维亚消息:利比里亚政府军13日宣布,由于“利比里亚人和解与民主联合”(简称“利民联”)等反政府武装准备再次进攻首都蒙罗维亚,政府军已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利比里亚政府军副总参谋长伊腾说,根据情报,“利民联”准备再次进攻首都,因此,最近4天政府军加强了安全等级,现已进入最高级别的戒备。
迫于国际压力,利比里亚总统泰勒最近宣布他同意下台,但条件是必须先在利比里亚部署国际维和部队。对此,“利民联”表示坚决反对,并要求泰勒立即辞职。
利比里亚内战已持续14年,造成20多万人死亡。近年来,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一直与泰勒的政府军作战,迄今已控制了近2/3的国土。国际社会一直要求泰勒下台,以结束利比里亚内战。目前,非洲的尼日利亚和马里等国正准备向利比里亚派遣维和部队。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临管会决定
向联合国派驻外交使团
新华社巴格达7月14日电(记者王波、梁有昶)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14日在巴格达举行成立后的第一次闭门工作会议。会议发表声明说,临管会成员通过了向联合国派驻外交使团的决定。
声明还说,临管会成员当天没有选举该机构领导人,这一工作将在临管会制定出工作计划和组织章程后进行。
由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的临管会13日成立。该机构成员表示,临管会将把恢复伊拉克的治安和秩序、建立公共服务系统、制定新宪法和振兴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和优先发展目标。
第3版(国际)
专栏:
7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一名美军士兵在检查一辆被炸军车严重变形的车门。美军发言人当日证实,一队美军军车在巴格达遭到火箭弹袭击,导致1名士兵死亡,4人受伤。 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伊拉克 重建迈出重要一步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吴文斌
13日上午,由美国负责监管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在巴格达宣告成立。该委员会在召开第一次正式会议后,还在巴格达会议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议主持人是流亡英国30多年的什叶派委员穆罕默德·巴哈尔·乌卢姆,他在声明中宣布,成立这一委员会是伊拉克历史上的大事,标志着萨达姆时代的终结和新伊拉克的诞生。
乌卢姆表示,临时管理委员会面临着战后百废待兴的艰巨任务和各种挑战。乌卢姆还宣布了临管会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即取消前政权所有与萨达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有关的节日,其中包括萨达姆的4月28日生日节庆活动。他说,临管会决定将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4月9日定为伊拉克全国性假日。
布雷默、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和英国驻伊代表希瓦尔斯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们认为,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是萨达姆政府倒台以来,伊拉克的第一个权力执行机构,它填补了3个多月来伊拉克的国家政治权力真空,是朝着恢复稳定、加快战后重建工作迈出的“积极而重要”的一步。
临时管理委员会由25名伊拉克人组成。从宗教派别上看,什叶派占14席、逊尼派占4席、库尔德族占5席(也属逊尼派),基督教占1席、土库曼族占1席。从政治党派层面上看,它包括了原反对派7党集团的所有领袖,分别是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的弟弟哈吉姆、伊拉克独立民主人士主席巴杰希、库尔德爱国联盟主席塔拉
巴尼、库尔德民主党总书记巴尔扎尼、伊民族和解运动总书记阿拉维、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伊土库曼民族党领导人以及伊拉克共产党的领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临时管理委员会还包括3名妇女代表。
临时管理委员会具有过渡政府的部分权限和职能。它除了向联军临时当局提供咨询和建议外,将拥有任免临时政府部长和驻外使节、参与制定国家政策和审议国家财政预算等诸多权力。临时管理委员会还被授权组建一个宪法起草委员会,以起草伊拉克的新宪法,为两年后举行“伊拉克全国大选”和建立“伊拉克自治政府”铺平道路。
与记者见面的委员们回答提问时说,临时管理委员会是个临时性的职能权力机构,任期一直到选出“伊拉克自治政府”为止。委员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结束伊拉克目前的无政府状态,负责保障安全、恢复秩序、制订法律、重振经济。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委员们在记者会上还特别呼吁半岛电视台、“阿拉伯人”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不要再做有利于萨达姆及其余党的报道。沙拉比还表示,新生的伊拉克愿与所有邻国和阿拉伯国家保持和发展关系,希望它们理解和同情伊拉克人民多年来所遭受的苦难,支持和承认新生的伊拉克,帮助伊人民进行战后重建。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伊各政治党派和宗教团体集体努力和斗争的结果,是美军3个月来频遭袭击造成惨重伤亡以及经济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为避免深陷泥潭、减少人员伤亡并缓解美国内压力,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从美国负责监管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仍拥有否决权来看,新生的伊拉克过渡权力机构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报大马士革7月1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卡塔尔取消对我入境限制
卡塔尔公共卫生部十三日决定取消对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人员的入境限制。据悉,卡塔尔最近还取消了对来自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的旅客在机场进行的健康检查。另据报道,另外两个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也分别于本月八日和九日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人员的入境限制。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阿又签署一重大石油合作项目合同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两家公司十四日在阿尔及尔签署了一项合同,双方将合作在阿西南部阿德拉尔省开发油田并建设和经营一座炼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汪东进与阿国营碳化氢公司的代表分别在合同上签字。这是继去年十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阿获得合作开发撒哈拉沙漠东部地区扎尔扎廷油田项目之后,中国公司在阿获得的又一重大石油项目。
第3版(国际)
专栏:
密联邦新总统就职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第六任总统乌鲁塞马尔、副总统基利昂的就职典礼十四日上午在首都帕利基尔的国会广场举行。出席密联邦新总统就职典礼的有密联邦附近的一些岛国和地区的国家元首、行政长官或政府代表以及各国驻密联邦使节等。中国驻密联邦大使张滨华应邀出席了就职典礼。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尼国会大厦发生爆炸事件
位于雅加达中南部的印度尼西亚国会大厦十四日早晨七时左右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除建筑物有一定损毁外,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雅加达地方警局总长马克布尔已带领由六名炸弹专家组成的侦破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勘察,并对事件展开进一步调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塞议会批准塞加入欧盟条约
塞浦路斯议会十四日一致通过了塞总统帕帕佐普洛斯四月十六日在雅典欧盟峰会上签署的加入欧盟条约,从而使塞浦路斯成为欧盟十个准成员国中第一个正式批准该条约的国家。塞浦路斯也是准成员国中唯一不需要对入盟条约进行全民公决的国家。(据新华社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