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大会发言选登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步伐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李建国
7月1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结合陕西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陕西要走在西部大开发前列、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
把发展作为兴陕富民第一要务
陕西是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又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陕西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大局稳定、事业兴衰。只有专心致志加快发展,一心一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凝聚民心、形成合力,才能缩小差距、后来居上,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得到落实,使兴陕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加快发展要善于发现机遇和抢抓机遇。过去五年,陕西经济保持年均9.1%的增长速度,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发展亮点不断增多,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了两位。这主要得益于抓住了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大决策带来的机遇。1998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很快作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到2002年底,五年全省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6亿元,比1997年以前48年的总和还要多,形成了陕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次投资高峰。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我们迅即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陕西的思路和定位,确定陕西要发挥“桥头堡”和“第一阶梯”的作用,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同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到2002年,全省退耕还林还草856.1万亩,位居全国前列;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11.8%提高到38.2%;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国防科技工业和能源化工工业等六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渭北旱塬绿色果品基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南现代中药材基地等四个经济区域格局。十六大之后,我们把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具体化,确定以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一线两带”就是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鸡)潼(关)高速公路为轴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关中星火产业带,涵盖整个八百里秦川。首先把“一线两带”搞上去,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们注意防止和克服见物不见人、重物质条件轻精神力量的倾向,把工作的基点放在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上。我们在全省开展了“执政为民”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克服等靠思想和畏难情绪,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十六大之后,响应胡锦涛同志的号召,在全省开展“两个务必”教育,教育干部保持奋发向上、埋头苦干的精神状态。尽管陕西现在还比较贫穷,但人穷志不短,广大干部群众正在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地向贫穷开战;尽管陕西现在还比较落后,前进中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大开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起步,出现了从滞后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对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充满信心。
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我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计划经济影响较深,落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习惯势力时常束缚人们的思想行为,制约人们的创新精神,阻滞陕西的发展步伐。摆脱历史因袭的重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着力推进新的思想解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对陕西是一个非常突出、尤为迫切的任务。
几年来,我们及时跟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着眼于解决陕西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推动全省兴起了三次理论学习高潮。第一次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报告,深化对世纪之交陕西省情的认识,出台了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决定》,极大地激发了全省改革和发展的活力。第二次是在“三讲”教育活动中,县以上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围绕总结过去和规划未来,研究关系陕西改革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进一步理清了跨世纪的发展思路。第三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确立了“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三次理论学习高潮推动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的三次解放,而思想上的每一次解放,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开创了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进程中,我们继续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并与解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在加快发展上进一步解放思想。2002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670美元,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这是个跨越,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二是在扩大开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陕西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放度不够。为此,我们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出台了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现在,“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新观念正在树立,全省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三是在深化改革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我省努力跟进全国的改革步伐,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也有一些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按照十六大关于“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我们引导干部职工在国有资产有序退出上解放思想,努力做到在“退”与“进”的过程中对全省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陕西是一个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我们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首位,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省委、省政府从发挥陕西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发,从转化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出发,把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化作为全省的两大特色产业。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其中苹果600万亩,苹果总产量居全国第二,700多万农民从事苹果生产与经营。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产业,大力发展以奶牛、奶羊为重点的畜牧业。果业和畜牧业已经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渠道。
陕西城乡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比较深,城乡涉贫人口1000万左右。能不能安排好这部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衡量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好不好的试金石。在城镇,重点抓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两项工作,努力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全省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进入再就业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每月都能按时足额拿到基本生活费,城镇应进入“低保”的75万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几年来,帮助近2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60多万新增劳动力走上了工作岗位。去年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负担由109元减少到66元,减少了40%。在农村贫困地区以扶贫攻坚总揽全局,“八七”扶贫解决了38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先后将30多万生存条件极差的人口移民搬迁。对灾区群众实行实物救济、减免税费,基本做到了人人无饥寒。这几年,我们不仅重视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而且注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农村普遍推行了村务公开,98%的村和85%的村民小组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了第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选民参选率达到95%。各级党员干部按照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改进作风,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保持了社会政治局面的基本稳定。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我们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紧紧抓住预防、治疗和控制三个环节,依靠群众、依靠科学、依靠法制,全力做好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我们将继续贯彻党中央确定的“两手抓”方针,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陕西的实践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根本指针。最近,省委认真贯彻中央通知精神,迅速对全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出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一个学习贯彻的新高潮正在三秦大地兴起。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而奋斗。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大会发言选登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
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 张文岳
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是一项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最近中央印发《纲要》,发出《通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把这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辽宁作为全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一定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化作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丰硕成果。
一、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大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最广大人民获得富裕幸福。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具体奋斗目标,是以此为根本目的的一个新的发展征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大得民心、大顺民意的伟大创举,全党全国都已为此而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发展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实际情况,认为辽宁正确的选择只有一个: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挖掘和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和优势,竭尽全力加快发展,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勾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结合省情,确定了辽宁的具体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十年,主要经济指标GDP年均增长9%,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从2011年到2020年的后十年中,GDP年均增长保持7.5%,到2018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经济指标,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并且沈阳和大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全省人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二、牢牢抓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辽宁在全省上下广泛开展了“与时俱进求发展,开拓创新建小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着力解决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上下出现了如饥似渴抢抓机遇,争分夺秒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辽宁自身也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振兴老工业基地作为重大战略纳入日程并开始组织实施,为辽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我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老工业基地是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建设起来的,凝聚着共和国几代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这个历史任务已经落到我们的肩上。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都决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向党中央、国务院,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在新形势下进行的这场老工业基地振兴攻坚战,同上个世纪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相比,同“九五”时期的调整改造相比,环境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势已有很大不同。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三、深刻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执政为民,狠抓“第一要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坚持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奋力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改造和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转轨任务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体制、结构、科技全面创新,向胜利实现工业化、加快现代化大步推进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提出坚持工业强省方略,大力推行“两高一深”方针,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辽宁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在201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开创加快推进信息化、现代化的新局面。落实这一思路,一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尽快把辽宁建成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内的新型工业基地。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信息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主攻方向,突破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能显著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并加快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和创业投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科技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0%以上。与上述举措相配合,还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咨询、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到45%以上;同时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农民向市民、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化,把城市化率再提升10个百分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三大文明”一起抓,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坚持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产业大军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骨干作用。同时,要广泛团结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提高小康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使实际利益惠及全体人民。要在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同时,努力破解传统产业改造、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实际难题,全面完成社保试点工作,确保今后三年内安置就业人员240万。在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同时,突出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在继续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的同时,特别注意帮扶困难群众增加收入,确保全省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富裕幸福之路。
四、紧紧围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辽宁省委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三真”、“三要”和“四学”。即带头真学、真信、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站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在实践中努力学会并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通行的惯例发展经济,学会遵循民主程序和科学规律进行决策,学会依法执政。在这样的基础上,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把真正能干实事、真正卓有政绩、真正受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重要领导岗位,从而保证各级党组织成为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列坚强有力的带头人。
党要永葆先进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深入开展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育。我们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提出要做到“三个始终牢记”和“三个统一”。即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不断增强党性同一切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统一起来;始终牢记“三个代表”要求,把尽心竭力谋求新世纪的新发展同永远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统一起来;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把坚持不懈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艰苦奋斗同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统一起来。以清正的党风、高尚的“官德”凝聚民心,营造同奔全面小康的和谐氛围,上下一心,全民协力,向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进!
我们一定要按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部署,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中央确定的“两手抓”战略决策,夺取防治非典和发展经济的双胜利,带领全省人民奋力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辽宁!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大会发言选登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 龙新民
十六大提出要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了落实十六大提出的这个任务,最近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印发《纲要》,下发《通知》,在建党82周年之际,又召开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特别是在这次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抓好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学习体会。
一、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一定要体现时代性
与时俱进之“时”,不是指一般时间概念,而是指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某一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时代。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既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又是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前提。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广泛而深入研究当时欧洲的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石。列宁立足俄国的实际,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深入总结和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深入地研究了和平与发展时期新的时代特征,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邓小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严峻考验作出的科学回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结晶。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的高度,按照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认识规律,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待问题,来审视、分析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回答和应对时代不断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努力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一定要把握规律性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所包含的最根本的理论要求,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规律,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努力探索中国革命和战争的规律,努力探索党的建设的规律,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前进。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这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积累起来的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财富,标志着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三大规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共产党执政规律体现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因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性课题的解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探索规律,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十六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联系中,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中,揭示和把握规律,在实践开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认真研究解决三大规律问题。
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一定要富于创造性
在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富于创造性,始终坚持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不断推向新阶段。
富于创造性,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实践,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无一不是坚持这一活的灵魂的结果。
富于创造性,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工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这是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条基本路线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也是始终坚持这条路线的结果。
富于创造性,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中央的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同各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境界、新局面。中共北京市委在领导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首都经济“四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四高”(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经营城市)、文化建设“四个一流”(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社会风气)、民主法制建设“三个之都”(民主法治之都、文明有序之都、安全稳定之都)的目标和要求。这些来自实践又经过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观点和思路,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造精神的重要成果。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历史赋予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崇高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密切联系首都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总结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经验教训,搞好学习贯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两手抓”,在夺取“双胜利”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夺取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双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