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专家学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本报记者 盛若蔚
主持人语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本版从今天起开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栏。
今天,本报特别约请三位参加研讨会的学者,就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对话。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介绍给读者。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盛若蔚
嘉宾 王庭大 中组部党建研究所所长
李崇富 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
梁树发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
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主持人: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梁树发: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注今天的世界和中国的现实的理论概括,是一个包含着新内容、具有新高度的理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从而得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结论。
王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讲话强调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的基础上,侧重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做好当前的事,一个是做好自己的事。这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党从思想上彻底排除“左”或右的干扰,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意义重大。
李崇富:讲话是从政治的高度,来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观上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也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一新的理论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主持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梁树发:讲话指出的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反映了时代特征、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实际和新时期的实践要求,是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理论课题。“三个重大课题”的要求或强调的重点分别是:如何“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身建设。
李崇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并依据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发生的社会生活、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当今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依然是中国人民的主体,依然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
王庭大: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样,我们党就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主持人:讲话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准确把握这一本质?
李崇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的。党的执政权力,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以权谋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因此它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始终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没有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王庭大: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环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头脑中密切联系群众这根弦,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梁树发:群众或群众的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基本对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从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来说的。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应该体现在、落实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
贯彻好 指导好 发展好
主持人:讲话明确提出“三个结合”,为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方向。那么,怎样理解这“三个结合”?
李崇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自觉掌握贯穿其中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就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自觉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学习科学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打动人心、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
梁树发:实践,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客观基础。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体现了用辩证法的全面性的观点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工作。
王庭大: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在于运用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给予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胡锦涛同志讲话中所提的14个“如何”上下功夫,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附图片)
近日,顾客在北京图书大厦争购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单行本。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摄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政干部论坛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实践“三个代表”
高献涛
党的十六大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并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牢记“两个务必”,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的具体展现,是群众观察党的形象的窗口。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就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着力打牢其理论根基,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取得成绩时,更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追求。要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信号”,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培育和形成好作风。好作风源自实践,要在实践中努力培育而成。这既是提高转变作风实效性的需要,也是增强作风时代性的要求。要运用各种手段,促使培育党员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加深理解好作风的内涵,体验其要求,履行其规范。领导干部必须多方凝聚民心,始终坚持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培育好作风。(作者为中共河南商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转变作风 利为民谋
中共济宁市市中区委书记 刘明远
刘明远,1953年出生于山东汶上县,大学毕业,曾任山东济宁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1997年12月任济宁市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2002年12月任区委书记。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利为民谋,就要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我们将抓好招商引资、骨干企业和市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区里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民营经济信息库,同时在全区广泛开展“实践‘三个代表’、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
利为民谋,就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市中区社会救助和就业再就业任务比较重。区委把这两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具体实施中,区委提出区财政再紧、再难,用于社会救助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做到了该保的一个不漏。区委还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情况,广泛开展临时性救助、“绿卡”救助、市场救助和结对帮扶。
利为民谋,就要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区委常委从自身做起,每年用不少于1/3的时间到基层调研,帮助基层解决1—2个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撰写1—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坚持周二、周四无会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得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下基层抓落实。区委还加大对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力度,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应落实的事项进行监督,对未落实的事项由责任单位作出说明,并限期予以解决;对久拖不决的事项,根据情况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曝光、诫勉、岗位调整。(附图片)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三个代表”在渔乡
近日,福建惠安县崇武镇大乍村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大乍村是惠安县人口最密集的渔业村。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中,村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全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村民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
1、:村党委书记张建南(前右一)与渔民一起,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共商加快发展渔村经济的大计。
2、村党委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紧组织建设一级渔业码头。 新华社记者 张生贵摄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 新闻评点
上好这门“精品课”
崔士鑫
据本报7月2日报道:武汉大学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成为“精品课”。
大学生头脑活跃,乐于探索,只要方法得当,对先进的理论更容易接受;同时大学又是研究教与学规律的重要机构,上好大学生的理论课,对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当然,如果能与高校党建密切结合,课后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各种活动,课上与课下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 新闻评点
永远走在最前面
董宏君
据京华时报7月3日报道:北京市卫生系统213名优秀共产党员7月2日联合向全市同行发出倡议呼吁,在抗非典斗争中,医患之间形成了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医护同行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信任和理解,坚决抵制一切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非典过去,人们的担心并没有过去:担心环境继续被破坏,担心公共卫生政策能否落到实处,担心医患关系会不会又走回老路……卫生系统的共产党员意识到了这一点,职业道德不是一阵风,更不是一时的热情。非常时期能做到的,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时刻维护和发扬它,但愿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都走在最前面!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 新闻评点
榜样力量大
姜洁
据本报7月3日报道:近日,福建一些乡镇党委开展党员“示范段”活动。活动开展后,各地农村党员纷纷响应,要求“承包”路段,过去脏乱不堪的状况大大改观。如今,这种党员“示范段”在福建农村到处可见。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应当仅仅表现在危急关头,更要体现在平凡之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用党员“示范段”来改善卫生环境的做法,一方面提醒了党员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和示范职责,另一方面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学习先进、奋发向上的环境,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 新闻评点
从源头保证党员先进性
夏长勇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近日,黑龙江庆安县建立发展党员失察责任追究制,对不按规定发展党员、造成不符合条件入党的,视情节追究党委、支部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抓好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证把群众中最优秀分子吸收入党,这是从源头保证党员先进性的好举措。
与庆安的好做法相反的是,时下也有极少数地方在发展党员中存在突击发展,重数量不重质量,发展党员程序不严格、仪式不严肃等问题。这种情况持续久了,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甚至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