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冷溶
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句话极为重要,它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发。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十六大报告的上述科学论断,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领域,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又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用来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和锐利武器,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是运用它来分析研究和解决他们所处时代的国际国内的重大实际问题,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也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分析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在他的论述中,处处可以看到这一点。他特别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他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论断”,“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观点。这要作为我们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多方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一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各个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10个方面,指出:“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他特别强调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关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等理论。当今世界迅速发展变化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既要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敢于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多更直接的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历史进程的继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的指导思想实现与时俱进的又一重要标志。它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汲取大量的、丰富的养料,这一点我们在学习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列宁所说,历史的具体形势和任务的改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由于历史赋予我们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任务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这一继承和发展也就主要地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关于党的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是沿着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立党、建党的思路,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中国的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面临的时代要求和国内外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实际,集中解决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如何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展开的。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也是为了在新的时期新的实践中更好地全面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关于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所取得的科学思想成果,特别是直接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这两个当今中国治党治国的最主要、最重大的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着力加以解决,从而也就使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坐在屋子里靠凭空想象进行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精辟概括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世情、国情和党情的过程中进行的。正是在这样的总结、概括、分析、研究中,我们党更加认识到,对今天来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东西,是我们特别需要坚持和继承的基本原理;什么是已经不再适用而不应该拘泥的个别论断;什么是特别需要加以阐发创新的重大理论。这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多次比较分析和反复探索过程,使我们党在认识上、理论上又产生新的升华,从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根本表现在哪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表现在什么问题上呢?就是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所形成的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样说的道理在哪里呢?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不会改变的。但是,它可以而且应该和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任务进行新的概括和阐发,并通过这种新的概括和阐发,从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新的丰富和发展。列宁曾经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新的概括和阐发。《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阐述毛泽东思想时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而贯穿这一系统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同样也有一个活的灵魂、一个精髓。这个活的灵魂、这个精髓,总的说也就是实事求是,从基本方面说,就是“三个代表”这三句话本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任务、宗旨”。党的全部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和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集中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三个代表’”。因此,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样也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建设之基、发展之源。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从具体问题上而是从一般规律上提出问题的,是一种高度科学抽象的“总结论”,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概括。它是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角度出发,着重从三个基本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概括和阐发,并赋予其新的涵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方法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方法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立场、观点的运用和阐发。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显然,这样的新阐发抓住了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要求。它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把生产力标准、社会全面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统一起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从而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它为我们党提供了观察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思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新的认识角度、认识工具。“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些话精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突出特色。
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并且以自己的理解与语言解释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如果这种解释和阐发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不仅是在个别方面而且是在根本问题上作出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当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符合实际的新解释,特别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当代的涵义。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实践和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地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的新内涵。以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来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的发展事业,我们的党和国家就必然长治久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理论宝库,它经过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对这一宝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后人的发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充分汲取前人养料的结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坚持和继承前人的典范。江泽民同志善于从马克思主义宝库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一些重要著作和我们党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六大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正是建立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向前迈进的脚步才显得更加扎实和从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主心骨,在任何时候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些著作很少长篇大论式地引用前辈经典作家的原话,却处处使人感到是真正而又充满活力的马克思主义;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问题不会相同,但又有着共同的基础和相通的脉络。这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共同基础与相通脉络是什么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是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条红线。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来学习,掌握它全部的丰富的科学内涵,更要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学习,自觉运用它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这种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根本要求贯彻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学到手。
第三,强调一脉相承并不是为了向后看,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后人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是历史规律”。而能否正确地实现发展,关键是理论要联系实际、反映实际、符合实际,也就是做到实事求是。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真正下大功夫的都是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具体实际问题。历史经验表明,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大体有三种:一种是生搬硬套别国的理论;一种是超越实际生活的发展水平;一种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三种情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有过深刻教训。对这三种脱离实际的现象和倾向,都要时刻注意加以防止。鉴于我们现在处于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世界的发展变化空前迅速,更要注意防止第一种尤其是第三种情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它的最大特点,我们要着重从这个意义上去深刻地学习它、理解它和掌握它。“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我们要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教导,在坚持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8版(理论)
专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郭风典 齐振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它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握住这一点,才能把握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和全局,从而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促进发展,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决策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廉洁、公正、高效、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动力。没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即便物质水平提升了,生活质量也未必能同步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物质水平的提高与精神生活的丰富是相互促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其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强调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搞改革、谋发展,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8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领导干部应有“三种境界”
谷将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来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长期以来,这三种境界为许多文人学士所津津乐道,成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其实,领导干部也应有这三种境界,因为这其中不但包含着有益的治学之道,而且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一种境界是眼光远大,志向坚定。领导干部身负重托,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义务。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要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就必须有矢志为民的信念,有志存高远的追求,有百折不挠的意志,而不管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还是“独上高楼”的寂寞。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谋事干事,廉洁自律;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发展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就是要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贪图虚名,不急功近利,经常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来检验工作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坏。
第二种境界是艰苦奋斗,经得起考验。对于学人来说,目标确立以后,还要舍得付出,乐于付出,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没有这样的付出,是达不到目的的。做学问如此,干其他事情也如此。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志立起来,比学人立志更为不易,除了要有锲而不舍的劲头,还得有淡泊名利的境界。古人云,“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这就是说,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不可惟利是图,贪心不足,而应淡泊名利,追求崇高。有了这样的境界,才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一心一意地干好工作和事业。作为领导干部,生活中可能会面对更多的考验和诱惑,要达到这第二种境界,尤其需要有恒心和定力,努力做到心态平衡、不骄不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第三种境界是独立思考,有所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的大意是,在历经了第一和第二种境界之后,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这一点对于领导干部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目前,有少数领导干部爱热闹、慕虚荣,不愿下真功夫、苦功夫,不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却希望出现奇迹,争得彩头。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不学习、不钻研,工作浮于表面;有的急功近利,大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却不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这些现象,这第三种境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包括进得去、出得来的两层意思:一是眼睛不要总是在“众里寻”,而要转向“灯火阑珊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群众那里获取智慧,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二是心要静,能够从各种束缚之中摆脱出来,不逐虚名,多干实事。这样,才能不求而自得,干出成绩,推动工作。
第8版(理论)
专栏:
优化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环境
王海明
在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占整个经济份额的60%以上,而国有企业改制尚在进行之中,外资的进入量又相对较少,因此,激活民间投资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稳定、适宜的制度环境是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增长的关键所在。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乏力的原因与东部相比较,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在非国有经济上,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不快。西部地区民间投资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与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制约有很大关系。这里所说的投资软环境,指的是影响、决定投资者进入并取得预期收益的诸多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如影响投资行为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近几年来,一批国债投资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硬环境,但民间投资尚未快速跟进。实际上,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者信心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投资软环境不佳: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许多盈利较高的行业仍处于国有垄断经营之中;民间投资的筹资渠道不畅;政策法规存在欠缺,一些政府部门对经济过度干预;司法以及行政管理方面改革滞后,仍然存在一些陈规陋习;“三乱”之风盛行;等等。这说明,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环境不佳,政策及制度性制约因素是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启动民间投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好的项目,而在于投资软环境能否得到根本改善。从近些年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哪个地方的软环境好,哪个地方人们的思想就活,办法就多,发展的路子就宽,经济发展也就快。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投资软环境状况,已经成为决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的思路改善投资软环境,政治、思想和组织动员的方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这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比如自由创业的环境尚不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劳动力的流动受到诸多限制,一些行业还限制民间资本进入,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随意干预的现象仍较普遍,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等。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是解决不了的,而必须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依靠制度的完善来改善投资软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法制化、规范化,成为政府行为和市场主体行为的依据,才能使投资者真正有安全感,才能保证投资软环境的长期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投资软环境,首先要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着手。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大有可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先后错过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两次发展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途、投资空间都很大。过去,西部地区一些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都由国有企业垄断,民间资本无法进入,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变化。十六大报告指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将为民间投资的大发展创造极好的平台。另外,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几大工程的开工建设,也为西部民间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空间。民间资本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抢抓这几大工程带来的机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争取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新跨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