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海峡连线
纷争四起民不宁
——台湾一周新闻述评
本报记者 孙立极 武侠
武侠(台北):这一周台湾最为引人注目的话题莫过于所谓的“公投”,也就是台湾当局提出的所谓由全体公民直接投票决定是否续建第四座核电厂工程,以及台湾是否要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立法委员”席次减半等。由于这些议题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台湾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用这种形式决定重大议题有可能被一些“台独”分子利用来分裂祖国,因此,这一话题不仅牵动着每个台湾同胞的神经,而且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反应。纷争之激烈,权谋之运用,也波谲云诡。
孙立极(北京):核四电厂历经长达23年确定施工、停工、再复工的漫长过程,到现在,工程已完成四成以上,整个预算也高达1697亿元新台币(约合425亿元人民币)。无论续建还是停建,都会彻底改变某些人的生活,关系到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而且,此例一开,这一方式被一些企图分裂祖国的“台独”分子利用也不是不可能。
武侠:本来国民党、亲民党对“公投”一直不持肯定态度,直到6月21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才首次对“公投”议题松口,接着又宣称有条件支持“公投”,要求“公投”首先要有法源,其次执政者要对“公投”结果负责。6月27日,陈水扁在参加“非核家园会议”时,终于迈出了最后一步,宣布将在明年大选之前或选举当天进行“核四公投”。
孙立极:泛蓝立即回应,提议时间越早越好,希望7月召开“立法院”临时会处理“公投”法案,8月即举办“核四公投”。从中可以看出双方用心。民进党把日期选在大选前夕或当时,名义上是为了节省投票成本,实际上着眼于借“公投”增加选举影响。国亲两党之所以极力促动尽快“公投”,正是为了避免“公投”在选举中给民进党加分。
武侠:陈水扁宣布“核四公投”的时间表,一方面迫于压力,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带领“核四公投”促进会又是千里苦行,又是街头静坐;另一方面也是用来敲打国亲两党的一步棋。纵使国亲两党看破民进党的真实用意,也不能对“公投”妄提一个“否”字,否则很容易被民进党扣上不尊重民意的帽子。不料国亲两党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让民进党也颇为吃惊。
孙立极:很显然,泛蓝改变了策略。就在陈水扁宣布“核四公投”时间表时,台湾电力工会组织的3500多名会员及眷属正在街头高举着“核电最干净,政治最肮脏”的标语游行。因为一旦核四停建,据台电工会估计,台湾将立即损失1500亿元,产生的失业人口更是不计其数。核四案对执政当局来说,是一盘下也难、收也难的棋局。国亲两党在这样的局势下,不如欲擒故纵,要求执政者对“公投”结果负责,希望赢得未来的主动。
武侠:正是如此,一位国民党高层人士6月30日表示,国民党对“公投”的立场,就是仿照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交女朋友的“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个办法看来效果不错。在国民党党团计划通过“立委”联署提议“立法院”召开临时会,处理“公投”法案后,最积极主张“公投”的民进党回应却颇为迂回:不要因“公投”影响拼经济,“通过公投法不是马上做的事情”,此话当然受到对方的反唇相讥。
孙立极:尽管执政当局一再表示“公投”只是针对“核四”等公共政策,不会进行“统独公投”,但难解人们心中疑虑。沸沸扬扬的“核四公投”几天来使台北股市成交量持续萎缩,SARS风浪过后,刚刚复苏的股市再次受到冲击。岛内金融机构分析,市场担心“核四公投”后,会续办“统独公投”,造成台海局势再度紧张,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大多投资人退场观望。虽然7月1日,台北股市再度飘红,但是忘不了两年前核四停建时,曾出现股市狂泻、经济出现负增长的状况,人们担心,眼看回暖的景气会不会又因“核四公投”再成泡影。
武侠:还有一桩大案露出眉目,轰动一时的台东知本富野饭店超贷弊案6月27日侦查结束,检察机关以图利、收贿、伪造文书等罪名起诉包括前“财政部部长”李庸三在内的29人,其中李庸三被求刑7年。这桩大案重量程度虽比不过刘泰英案,响声也不小,被起诉的29人中不少是台湾财经和金融界的翘楚。据报道,这桩弊案历经8个月的调查,分析证物卷宗近800件。人们对此案看法不一,一方面认为,塑造扫除黑金形象是民进党为自己增加选票的手法之一;另一方面认为,不管当局出于什么目的,结果是维护了社会利益,也是民心所向,这一点不少人给予肯定。
孙立极:花莲县县长的补选最近也一波三折。国亲两党共同推荐的候选人谢深山在民调中暂时领先,民进党没有推荐候选人。不料,前花莲县县长张福兴遗孀刘诏娥6月30日宣布以无党籍身份参加补选,而民进党公开表示支持她参选。有人分析,双方必有利益交换。国民党当然回应揭发和谩骂。7月1日,刘诏娥宣布退选,国民党则落下了“打压孤儿寡母”的恶名。
武侠:离明年大选还有9个多月,选举气氛已开始弥漫全岛。绿营针对2000年时蓝营的票仓——桃园县、苗栗县等客家聚居区展开密集攻势,蓝营对绿营大本营包括台南县在内的南部地区未雨绸缪,都把战线拉到了对方的大后方。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港澳台侨
家庭暴力何时了
本报记者 武侠 张善菊
台中市的家庭暴力案半年来增加两倍,时值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条款”全面施行4周年,家庭暴力成为台湾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街头接受采访的台湾民众说,台湾经济近几年一直低迷,SARS更是雪上加霜,不少人失业,即使没有丢掉饭碗,工资也只发一半,这种情形下,人容易动怒,家庭暴力就是一种表现。
民间妇女团体则认为,家庭暴力的根本原因是性别权力失衡,打老婆成为男性纾解压力的渠道。
台湾“家暴”暨性侵害学术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杨聪财从临床经验分析,施暴者在心理层面有强烈的权力欲望与控制欲,若碰上大环境不景气、经济压力大,再加上酒精的刺激,拳头就挥出去了。
台湾的“家庭暴力防治条款”与一位叫邓如雯的妇人密切相关。1994年初,邓如雯因为遭受长期婚姻暴力,求助无门,忍无可忍,在丈夫睡梦中将他杀死。此案促成台湾的“家庭暴力防治条款”在1998年5月通过。
根据规定,被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令,法官依照被害人实际受暴情形核发一款或数款保护令,如“禁制令”、“迁出令”及“远离令”等,对施暴者施予强制治疗或辅导,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暴力的问题。
然而,统计表明,台湾每年仍有近15万有偶妇女处于受暴状态,这些数字还不包含离婚、同居关系及其它家庭成员间暴力的事件。警方受理的“家暴”案件,每年正以10%以上比率增长。台湾“家暴”案件有增无减,受害者认为,这与法律保护不力有关。
根据“司法院”统计,法官处理紧急保护令平均需要4.21天、一般保护令处理平均需要16至18天,通常保护令更长达46.21天。
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往往因取证困难或其它因素,无法对加害人提出反制,且碍于“清官难断家务事”等观念,受暴妇女往往求助无门。如果受暴妇女想要与施暴者结束婚姻关系,仍必须面临来自亲友规劝、警方调查、法官质疑等压力,遭受二次创伤。
日前,台湾多个妇女团体组成联盟,建议增设警察对家庭暴力加害人的“无令状逮捕权”,并已经取得170位跨党派“立委”联名。主要内容是指,对于家庭暴力罪或违反保护令罪嫌疑重大,且有继续侵害家庭成员生命、身体危险者,警察无需申请逮捕令,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逮捕施暴者。若这项提案获得通过,将可弥补无法给被害人提供立即安全保障的缺陷。
台北市警察局女警队犯罪防治组常常冲在家庭暴力防治第一线,该组负责人日前向媒体呼吁,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推动,需要司法、警政、社政、医疗、民间团体等社会资源持续配合,不仅要鼓励受暴者勇于报案,将施暴者绳之以法,更将结合医疗、社政、民间体系,推动社区防卫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家庭暴力发生,透过家庭暴力防治网络的建构,让“家”成为民众真正的避风港。
(本报台北7月1日电)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观沧海
同心再起飞
今年的“七一”回归日,对香港同胞来说别具意义。刚刚驱散了SARS的阴影,又迎来了特区6周岁生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香江,送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份“大礼”,带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香港关心和支持的坚定决心,为香港重振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回归日增添了许多喜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首香港3个多月来走过的路,令人百感交集。疫情使香港人的精神和肉体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但他们的灵魂和意志却受到一次宝贵的洗礼;SARS造成了许多有形的损失,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却也聚集了许多无形的财富,为香港未来起飞积蓄了力量。
危机中,香港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大放异彩。在与SARS的搏斗中,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家医院,没有一位医护人员临阵退缩;一批医护人员倒下了,另一批又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死里逃生后又再上战场。这些平凡人中的英雄,感动着香港人,也激励着香港人。
危机中,港人互助友爱的热流如泉奔涌。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把香港市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香港人更加团结,更加关心别人。大多数香港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味地批评政府、指责别人,而是互相支持、鼓励,用各种方式为抗击SARS尽一己之力。他们举办活动为前线医护人员加油打气,为死亡者的遗孤遗属捐款捐物,积极动手参与清洁香港……一位著名艺人在参加义演时说:我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为抗疫做点事情。
危机中,香港特区政府的应变和管治能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疫情,特区政府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沉着应对,采取得力措施,终于使香港的抗疫形势出现实质性转变。民意调查显示:即便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之时,仍有70%的市民对香港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
危机中,香港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祖国这一坚强后盾的温暖和亲情,港人的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强。疫情暴发以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代表中央政府表示要全力支持和帮助香港抗击非典;国务院宣布:凡是香港需要的医疗卫生物资和医护人员,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全部费用由中央财政承担;广东省派出专家组到香港帮助抗疫,粤港双方建立了热线交流机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形成的凝聚力,定将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港人从SARS一役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成为疫后重建的重要动力源泉。有港人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坚定信念,有历经风雨后和衷共济的大好局面,有特区政府的依法施政,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一定能“凝聚每分光同心再起飞”。我们期待着,香港这个“动感之都”更加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万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