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先进文化建设笔谈
区分层次 因势利导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梁光弟
我们要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文化工作而言,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更大发展。
首先,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精神上思想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铸造什么样的灵魂,有没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问题。文化已超越精神领域,日益体现在经济建设和物质技术力量之中。不仅文化产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物质产品和服务行业中的文化含量,也可以直接转换为品牌效益和无形资产。如果我们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任凭腐朽落后文化滋生蔓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就会受阻,民族精神就会被污染被瓦解,人民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支柱和精神动力。
其次,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也随之日益增长、日益多样化。人们文化诉求的选择性和差异性也随之明显增加。总体上说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趋势。但是,多样化也难免带来鱼龙混杂现象。需要我们加强引导,营造一个既百花盛开、五彩缤纷,又错落有致、平衡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促使先进文化形成坚实的中流砥柱,便于主旋律在多部和声中引吭高歌。不然,没有合乎规律和需要的“文化环保”措施,健康有益文化也可能偏离航标,落后文化更难拨正船舵,腐朽文化的影响就会进一步扩大。
再者,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们加入WTO以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文化霸权主义在全球各地的强势抢滩,我们尤其要加强文化忧患意识和阵地意识。须知文化和精神力量,是一个有别于物质力量的变数,是此起彼伏、此长彼消的动态存在。如果我们不按照文化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包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那么,各色各样或土或洋的腐朽文化,将打着“新潮”、“前卫”、“时尚”等迷人的假招牌,遗患于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审视、鉴别和处理不同类型文化间的关系。
何谓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的主流文化。它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条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互动共进,是凝聚和激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而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健康有益文化是指那些虽然未必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但不悖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可以满足群众健康的文化娱乐需求,有益于丰富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文化。它是先进文化的亲密同盟军,彼此可以相融互补,相得益彰。
何谓落后文化?就是指那些教条主义、虚无主义、形式主义和各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文化观念,那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内容的文化形态以及文艺创作中的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分,该批判的竟然加以颂扬、该颂扬的竟然加以丑化等不良倾向,以及一些束缚文化发展的各种弊端等等。而腐朽文化是指那种腐蚀人们灵魂、侵袭民族精神、阻挠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例如,封建文化、殖民文化、“台独”文化、邪教“法轮功”歪理邪说、赤裸裸地渲染淫秽色情的所谓“下半身写作”等。
只要我们以“三个代表”的科学理论为试金石,就可以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对待这四类不同的文化。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工作实践中,第一,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立字当头,重在建设,意在繁荣。要依靠先进文化的发展普及、质量提高、影响增强和阵地扩大,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来带动健康有益文化,加强这一文化同盟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设施。对于落后文化,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解析、疏导、批评、改造,使之心悦诚服并有利可图地克服弊端、改邪归正。一方面要敢于开展合情合理有益有效的批评和斗争;一方面要防止“左”的“大批判”的粗暴做法。对于毒害人民、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要旗帜鲜明,是非清楚,以科学的态度,运用意识形态的、经济的、行政的、法治的各种手段坚决加以抵制。尤其是权威文化媒体和主管部门,更要率先垂范,守土有责,确保正确导向,认真贯彻这个繁荣文化的重要方针。
第二,要像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在“三贴近”上取得进展。从文艺领域来说,文艺作品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没有作家的“三深入”,就无法实现作品的“三贴近”。不深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就无法摆脱浮躁、肤浅、浮华的困境,就无法捕捉到蕴藏在人民生活中的先进文化的精灵与源泉。浮在上面,哪怕近在毫厘之距,也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正是当前一些作品不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症结所在。看似老生常谈,实则针砭时弊,是很有当下针对性的。
第三,要提高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文化创新。先进文化既然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基础,就必须对人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群众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否则,没有人喜欢阅读和点击,没有人愿意欣赏和参与,那就违背了人民的利益,还有什么先进可言呢?!要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就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为标准,推动文化创新。要以更新鲜的视野,更开阔的胸怀,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精美成果,不断推进文化思维和观念的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物质技术和设施的创新。在开拓创新中,把主旋律的先进内涵融入浓郁的艺术魅力之中,让群众赏心悦目,喜闻乐见。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灵魂得到净化,在审美愉悦中心智得到启迪。这样,先进文化的艳丽百花,必将开遍中国明媚的大地!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美丽的虹桥温暖的人生
——《心灵感悟——文学与人生》读后
强海峰
文学与人生是人类永恒探究的课题。文学,以感性的审美方式为人类建立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长廊;人生,又以其无法穷尽的内涵保留着它作为“司芬克斯之谜”的庄严和神秘。胡山林的新著《心灵感悟———文学与人生》(羊城出版社出版)为二者架起了一座独特的虹桥,从彩虹云霓的美丽光芒之间,我们看到了“文学”与“人生”这座虹桥两端的迷人风采。从人生角度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既然“人生”与“文学”我们都一时间无法穷尽言明,那么,我们就从这两者间那光彩夺目的“虹桥”开始说起吧。
胡山林教授长期从事文艺欣赏心理学的研究,在他的《文艺欣赏心理学》、《文艺欣赏学》和《文艺效果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已经对“文学与人生”的题目有所涉及,《心灵感悟》是作者以专著的形式对文艺欣赏心理学中所涉及的此一问题的集中探讨。全书分“人生在世”、“何去何从”、“世故人情”和“人在围城”四个篇章,对文学作品涉及的人生诸多境况、问题和微妙的心理体验进行了逐一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作者发挥了其多年深入文艺欣赏心理学研究的专长,以“人生”为标尺度量文学,以心理体验为刻度聚焦人生。在“将心比心”与感同身受的切身体验中,作者的自我无处不在,作者的人格力量弥散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在读解文学、探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者那温和、善良、思辩、谨严而又超然旷达的自我。
这也许是作者研究方法和行文方式的自觉,也许是作者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的自然辐射。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亲和、自然地感受到有一个潜在的对话者在和你晤谈对坐。“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与这个对话者,有商量、有会心、有争辩、有呼应,甚至在谈锋机妙处,会有相与击节的痛快和“人生几何”的感慨。
这样的阅读是令人感到温暖的阅读,这样一种温暖的得来,也许由于作者对文艺欣赏心理的深悟,也许来自作者朴素天然的本性,而无法回避的是,你无法不被作者娓娓低语背后的诚恳与坦荡所打动,不由得回身反视自己尘封木觉的现实人生。在舒缓低回的阅读过程中,尘封已久的生活重又被擦拭打亮,麻木无觉的内心复又得鲜活敏锐,读者的人生、文学作品中谈到的人生乃至作者的人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不知不觉的交换,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滋润。而所有的这一切又是通过文学作为“虹桥”和中介来完成的。文学这个充满永恒魅力的审美艺术形式,已成为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作者在结构上采取较为自由的形式,全书没有设定先入为主的框架逻辑,而是以感性的分类方式对人生的四个篇章进行了论述:“人生在世”的状态描述、“何去何从”的不倦追问、“世故人情”的洞幽烛微和“人在围城”的苍凉一叹……四个章节之间也互有穿插呼应,共同以多棱镜的多重视角环视人生天宇的穹顶。在文章细节深处,贯穿的是作者世事洞明的智慧和宽容善解的善良。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心”之所在,也是作者敢于和能够同我们共同感悟人生的人格基础和心理后盾。
作者开放的结构方式为读者的思考和探究伸展开了指向远方的道路。“人生是一本打开的书。”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心灵感悟》是让我们一起动身启程的一声低语、一声催促,让我们伴着晨星霜月一起上路。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阅读过程的高潮处,却是对坐两无语,静听寺外钟的清廓况味,人生的感悟,文学的深情都化作了无言的感慨和静默。人生、文学,无论哪一个都是令我们“语罢长垂首,细分溪涧松”的大题目,读罢《心灵感悟》,我们没有产生寂寥落寞的低落情绪,反而增生了不少奋勇当先的气概。“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共同体验到更多的美丽风景。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观艺录
无画处皆成妙境
童道明
近日,在潘家园古玩市场觅得一枚方章,周身薄意雕刻,有枝柯峥嵘的老松,有松下论道的散仙……印文为“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句话出自清人笪重光的《画筌》,过去的画家作画讲究留白就是这个道理。“无画处”的“妙境”在哪儿?在欣赏者的想象里。美学家王朝闻写过一篇题为《可爱的想象》的文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就爱读能给我提供想象空间的诗文。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偌大的西湖映入作者眼帘。“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下的就是令人神驰的“无画处”了。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楼上人看桥上人已是一妙境,而桥上人出神地观赏的妙境,正在需要我们去想象的“无画处”。
中国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欧洲画家不太理会,但却很受20世纪戏剧革新家的关注。法国戏剧家阿尔托就是老子的崇拜者,他最最欣赏《道德经》里的这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把它译成白话文就是:三十根辐条会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辐与辐之间的虚空,才有车的功用。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戏剧革新基本上也呈现由繁而简的趋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不久前推出的《赵氏孤儿》舞台景观可以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一无所有,气象万千。
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现在的中国画上的空白好像越来越少了。(附图片)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重赏”之下
仲言
从媒体上不时传来各类文艺评奖的消息,一些地方性的文化单位在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认可的情况下,擅自向全国悬赏征集文艺作品、设置文艺奖项,各式自我标榜的文艺“大奖”四处开花,不时给寂寞的文坛带来几分热闹,说不定什么时候天上真的掉下块馅饼你也决不要感到意外。获奖作品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奖励的金额却愈来愈高,先前还是千元万元的数目,后来竟然是十万百万的招呼上了。钱花了很多,张狂话说了不少,一些人也跟着在报刊电视上风光了几回,但留下来的好作品有多少,却不得而知。在这热热闹闹的评奖背后,人们不禁要问,这此起彼伏的评奖动力来自何方?评判尺度谁来掌握?如此这般的“重赏”之下文坛能否出现几匹黑马?
事实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实际上,某些炒作很凶的评奖的直接目的已不再是奖掖优胜、激励后进,活跃创作、促进繁荣,其功夫多在诗外。有的是主办单位借设奖向上级部门或企业要基金、拉赞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评奖名义为小集体搞创收;有的是本部门财大气粗,花公家的钱为自己捞个儒雅的名声;有的是赞助企业要依托文化造势,因为开新闻发布会或做形象广告的影响毕竟有限,而出资百万办个什么文化奖本身就有轰动效应,于是乎,从意向开始到评奖结束每个环节都有新闻佐料,文化人也乐于效力,拼命为之鼓吹,到头来奖什么没记住,企业的知名度倒是打出去了,赚了个钵满盆盈,皆大欢喜。以文化为由头说事的实质变成主办方的一种包装术,参与人都是受益者,惟有文化成了作秀工具。
随意设奖办奖,规范的缺失是必然的。张三、李四标准不一,甲地、乙地准则迥异,通常是主办者的兴趣爱好变成各类奖项评判的话语霸权和金科玉律。一些在本地反应平平的作者作品换个地方则被吹捧得如火如荼,在国家级评奖中一无所获毫无影响的庸常之作却能在某某冠名大奖赛中拔得头筹,且奖金数额超过国家大奖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我们不否定诸多的获奖作品中或许也有几部不错的东西,但一哄而起的盲目评奖确也干扰了文坛的生态平衡,消解了国家级评奖应有的权威,混乱了社会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尺度,从长远看,不利于文艺的发展繁荣。
那些用重金作诱饵的奖项当然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评奖活动自身联结每个参与者的利益,掌控不当,极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金钱名誉的诱惑、运作的不规范、加上缺少必要的监督,私下的权名交易、暗箱操作、小圈子的哥们交情、出资方的指定受益人等等,都屡屡赫然在排名金榜上现出端倪。而一批假冒伪劣的“丑八怪”被乔装打扮成“美娇娃”登堂入室、招摇过市的结果,真正的优秀人才和精品佳作却惨遭埋没。当公众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当代文化成果的时候,个别人或小集团的错失行为则被泛化成某种社会现象,其恶劣影响不能低估。
文坛的贫寒与窘迫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经济上的资助不可或缺,花点钱为文坛办点实事不仅对文艺有利,甚至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以赞助为名,把办奖变成沽名钓誉的谋略、变成敛聚不义之财的扒手,这对文坛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其结果只能是窒息文艺人才,催生平庸投机的艺术怪胎,在看似热闹的外表下埋藏起更深层的危机。清贫的文坛毋须恶补,真正的正派的文化人不会在铜臭面前迷失本色,那些充满恶俗之气的重赏之下可能搭建文坛投机者的登龙捷径,但不可能让一个有操守的文人蜕变为追腥逐臭的“勇夫”。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长风万里过雪山(摄影)
曹文华(成都)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的回声功 深情的呼唤
——观电视剧《长征》的姊妹篇《回声》
李准
“最好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击打越厉害,发出的光芒也就越灿烂!”真理的追求是如此,信仰的坚守和理想的追求也是如此。电视连续剧《回声》就是这样一首激情灌注地讴歌曲折和磨难中坚守革命信仰、追求崇高理想的动人交响曲。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同视听感受一样强烈而又持久。
《回声》可以看作是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姊妹篇。如果说《长征》是从宏观上揭示了伟大长征的历史意义,通过毛泽东、周恩来等真实历史伟人的非凡经历讴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革命领袖的伟大人格;那么,《回声》则是从一个独特的局部去挖掘长征的历史和人性内涵,通过红军女干部姚秀芝在长征和西路军中的传奇经历真实地描绘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情感炼狱和精神锻造。
编剧王朝柱深入地占有、消化历史题材和艺术地把握、弘扬历史精神的功力的确是独步文坛的。他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用“杂取种种人”的方法创造的姚秀芝这个艺术形象,既极富传奇色彩,又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就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走进那段历史,走进为坚守美好信仰和追求崇高理想而献身的革命者的内心世界。人们在片中看到,作为曾留学法国、参加革命后当过红军剧团团长的女干部和艺术家,姚秀芝在长征和西路军中面临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艰难与多重:其一,她要与男性指战员一样爬雪山、过草地、战戈壁、闯祁连乃至抬着担架去经受暴雨、风雪、烈日、沙尘的“洗礼”,经受缺氧、断粮、干渴、病痛的折磨。这是大自然向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挑战面前,“诗人”欧阳琼当了逃兵,有革命理想支撑的姚秀芝却勇敢地闯了过来。其二,她要与男同志一样,不断地投身于对围追堵截的蒋军、马家军的激烈战斗中,经受负伤和生死考验,更有甚者,在弹尽被俘后还要经受马匪严刑拷打和诱降逼供的折磨。这是对革命者的品质和意志的严酷考验。在这样的考验面前,身居高位的投机者李奇伟当了叛徒,坚守崇高信仰的姚秀芝却毫不动摇。其三,对于革命者来说,肉体生命的生死和界限分明的敌我斗争的考验并不是最艰难的。《回声》的深刻之处也正在于它形象地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最艰难的考验是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精神煎熬和情感磨难:长征开始前,作为剧团团长的姚秀芝因为被打成“毛派分子”而被隔离审查,摘掉标志着尊严和荣誉的红领章和帽徽,只能作为一个审查对象走长征路,而向她宣布这一决定的正是她在上海地下工作中的上级、与她假扮夫妻时强行弄假成真的张华男;一、四方面军会合时,她满怀喜悦地奔向早已误传在四方面军自杀的第一个丈夫李奇伟,她与张华男的养女彤儿却因误会而对她报以鄙视,而已成为投机者的李奇伟也因她拥护毛泽东的北上主张而对她大打耳光;她阴差阳错地被留在四方面军,不仅要受到不明真相的下层指战员的批判,还要遭受她指引参加红军却被骗与李奇伟结婚的十岁红的冷眼;历经磨难从马匪牢房中逃出、回到西路军驻地倪家营子后,又被她敬重的领导常浩和亲密战友龙海等误认为叛徒,公开讨论要不要立即枪毙她……政治上的蒙冤,人格上的屈辱,丈夫的背叛,女儿的怨恨,战友的鄙视,在复杂而又严酷的精神考验面前,任何微小的软弱和杂念都会原形毕露,并成为放弃信仰和理想追求的理由。而富家小姐出身的姚秀芝,则由于从巴黎公社墙下立下革命誓言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死荣辱都真诚地献给了心目中的崇高事业,她不仅经受住了这复杂而又艰巨的重重考验,而且正是在这种非凡的精神炼狱和情感磨砺中把美好的人性磨砺得更加坚韧,把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冶炼得更加纯粹而又坚实,放射出格外耀眼的灿烂光芒。危机中的勇敢,逆境中的崇高,孤独中的博大,复杂中的纯粹,姚秀芝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不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冲击,还给现实的人生选择提供了一面镜子:让贪图安逸者警醒,让形形色色的投机者相形见绌,使真诚地坚守美好信仰、追求崇高理想的人们受到鼓舞、激励和鞭策。
《回声》的创作者们特别钟情于中国女性心灵美的揭示和女红军献身精神的讴歌。仅就这一点来说,《回声》的拍摄也是对主要描写男性革命家的《长征》的一个有文化意味的重要补充。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中,在西路军的艰难征战和惨痛失败中,红军女指战员们经受的重重磨难和迸发出的坚贞不屈的献身精神更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光照日月,世界罕有。就是出于由衷的感佩、敬意和厚爱,《回声》的创作者们把剧中出场的所有女性形象,从红军中的姚秀芝、霍大姐、彤儿、苦妹子、十岁红、幺妹、胖姐到老百姓中的彝族老阿妈、秋菊、海大娘、黑大娘,一个个都写得那样善良、宽厚,身处艰难而不改美好人性的坚守。更引人关注的是,创作者还精心设计,把对多数女性在重重磨难中的生命体验和理想坚守的描写——推向叙事和抒情的极致,以期使艺术感染力达于极致。比如写苦妹子,一出场就把她置于苦难和不幸的深渊:因家贫欠债,18岁就给老地主的10岁孙子当童养媳,老地主强奸她并将怀孕的她扔进水缸,她在流产中命悬一线,被救参加红军当了歌手,与欧阳琼结婚并怀孕,但她对丈夫的热情换来的却是丈夫革命意志动摇后的冷脸;在欧阳琼要拉她一起当逃兵并先开枪打伤了她的千钧一发之际,为了不让孩子出生后有个当逃兵的父亲,她开枪打倒了欧阳琼,又立即扑上去痛哭难已。最后,红军过草地断粮,早产的她又横位难产,为不拖累大队行进,她毅然跳进了没顶的泥塘!就这样,苦妹子的苦,她的生命之疼和质朴善良都被推到极限,观众受到的情感冲击也被推到极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该剧的音乐创作。在全片中,不仅有专门为该剧创作的小提琴协奏主题曲《回声》,有舒曼的《梦幻曲》,还用了四川民歌《盼红军》、江西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和创作歌曲《巍巍祁连射高天》等,总共达10首之多,音乐之丰富和饱满是电视剧创作中少见的。进而言之,《回声》的音乐不是仅仅用来烘托气氛的辅助手段,也不是一般地过渡情节和煽情的手段,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氛围的营造、推动故事发展、揭示人物内心的艺术创造之中,成为塑造形象、完成主题的不可或缺的特殊重要元素。主题曲《回声》,深沉、抒情、婉转、悠扬,如吟如诉,荡气回肠,一响起来就把人们的感情带入那特定的年代和历史氛围,带入剧中人姚秀芝的内心世界。几支革命民歌的运用也很见光彩。
以上所说,并不意味着《回声》全剧已无可挑剔。至少在我看来,在故事编织和艺术表达的某些环节还是有遗憾之处和可商榷之处的。然而这不影响它在思想艺术整体上取得的可喜成就。它穿越时空发出的历史回声是动人心魄又引人深思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