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抗击非典英雄之歌
天职
——写在中国抗击非典的日子里
陈小奇
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家协会继组织三十三位作家奔赴抗非前线,采写英模报告文学(本报曾发表金敬迈《好人邓练贤》一文)之后,近期又组织二百五十多位诗人,讴歌在抗典斗争中有突出表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今天发表的陈小奇的《天职》,即其中的一首。
一
当吞噬生命的大门
轰然开启
我们的医护人员
挺身而起
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
捍卫着人类的尊严
也捍卫着天职
圣洁的含义
我看见一辆救护车
和一个叫范信德的司机
满载着临危不惧的气概
绝尘而去
他倒下了
而他握过的方向盘
却至今依然对准着
前方的目的地
当ICU的窗户
紧紧关闭
我看见一袭白衣
和一个叫叶欣的女子
用全身心的温柔和体贴
传递着春天的氧气
她倒下了
而她桌上的鲜花
却依然绽放着
一种忠诚的美丽
当危重病人的毒液
喷满墙壁
我看见一双强者的手
和一个叫邓练贤的医生
身先士卒虎口夺人
舍生取义
他倒下了
而他用过的听诊器
却依然叩问着
每个人心中春的消息
当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
变成了非典患者
我看见一双布满红丝的眼
和一个叫陈洪光的斗士
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抢救着无数的病人和同事
他倒下了
而他悄悄带回家
为病重的自己注射的输液瓶
却依然输送着
大医精诚、死而后已的勇气
当一批一批的感染者
摇撼着医院的地基
我看见一张坚毅的脸
和一个叫钟南山的
共和国工程院院士
敞开了无畏的胸襟
承担起“扫雷”的重任
他挺立着
用他振聋发聩的语气
告诉世界
我们一定能胜利
太空服般厚重的防护衣
包裹住多少个柔弱的身躯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
剥夺了她们休息的权利
干渴得冒烟的喉咙
不敢喝一口水
哪怕是一点一滴
因为即使去洗手间的时间
也必须留给
需要护理的姐妹兄弟
九十三位被感染的医者
为了寻找破解非典的针剂
相互携手 以身试药
一群无私无畏的壮士啊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在他们朗朗的笑声中
回荡着侠骨仁心的浩然正气
二
一个母亲
在医院工作的母亲
几个月的隔离
使家庭的温馨
成为遥远的记忆
她只能隔着玻璃窗
远远地看一眼
阳台下因思念而来的孩子
她的心在流泪
而她的母性和她的爱
此刻只能奉献给病人
奉献给这片回响着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土地
一个孩子
只有八岁的医护人员的孩子
为了让父母睡得好一些
用自己稚嫩的肩膀
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天上学前
把煮好的牛奶点心
和一颗温暖的童心
留给了父母
而那个独自度过的生日
他给自己煮了两个鸡蛋
这个生日
他是为父母度过的
那段日子
他只流了一次泪
是在母亲因劳累而晕倒的那一次
还有一个父亲
八十四岁高龄的聋哑父亲
牵挂着当护士的女儿
却无法相见
也无法互通信息
热心的报纸编辑们
为他登出了四张照片
每张照片都有一个哑语手势
——“我、爱、马、瑜”
泪流满面的马瑜啊
你可知道
这是一个老人最深切的声音
也是千千万万个父母
对自己的英雄儿女
最真诚的爱意
翻阅着那一本
记载着“抗非”岁月的《护士日记》
凝视着那一堆
炙手可热的爱心卡
和儿童们送给护士阿姨的
红红的苹果
甜甜的雪梨
我流泪了
为了这至亲至纯的爱
为了这默默流淌的情和意
只有这样的非常时期
才会有这样的凝聚力
才会让这些平凡的生命
变得如此的可歌可泣
才会让这些
在平时几乎无法察觉的爱
喷涌而出
把这个行业里
所有的伟大和高尚
展示给整个社会
汇成一曲动人的旋律
三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心系人民安危
关注每一个普通的生命
政府的机构
在危机中高速运转
那么多的共产党人
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排成一行阳光的队列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啊
如此崇高而真实
而我们的人民
也开始重新审视着自己
重新审视着生活的意义
公共卫生
不再是墙上贴着的标语
强身健体
不再是孱弱者的专利
在这场浩劫中
把手握在一起
生命高于一切
建立文明生活新秩序
这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职啊
如此简单而实际
而我仍在思索
假如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们是否还能够
发现这些人性的光芒
我们是否还能够
领略这些生命的真谛
我们波平如镜的生活里
是否还能够
把天职这两个大字
深深地
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诗三首
田成平
去年我在山西运城的永济市调研,沿途见百业兴旺之景象,感受良多。市里同志邀我看了重建落成的鹳雀楼与正在出土保护之黄河铁牛,遂即兴写了两首小诗。近日有位双手伤残青年送一幅白梅图,他以腕运笔,习画不辍,难能可贵,此画虽不甚精,却因之引起联想,又成一绝,并前述共三首如次。
登重建鹳雀楼
千年绝唱一名楼,
万里黄河眼底收。
登临闲话废兴事,
只见后浪奔前头。
黄河铁牛出土
历尽沧桑守蒲津,
沉沦百载斑驳身。
而今如同圣人出,
河清海晏又一轮。
咏白梅图
苦寒生清香,
冰雪炼傲骨。
纵然只黑白,
桃李俱不如。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珍姑娘
桑原
我已经一个月未见珍姑娘的面儿了。
珍姑娘与我住在同一栋楼同一个单元内,她在六层,我在一层,上上下下出出进进经常碰面,而且总是她先向我打招呼,不像现在有些小青年见了上年纪的人连眼皮也不抬,觉得你毫无利用价值了。珍姑娘却不然,打过招呼还要笑笑,那笑容会给你带来温馨与欢乐。
我们这个公寓的居民没有不认识珍姑娘的。真是有口皆碑:珍姑娘大方、和善、细心,公寓的人谁病了都乐意到她那儿去瞧,她见了谁都很热情,乐于助人,介绍医生啦,办住院手续啦,她总要帮你跑上跑下地忙乎一阵子,安排好了你满意了,她才离去。她的工作岗位在注射室,那儿好几个护士,她也能腾开身子。但知情人都愿找她打针,因为她会说开心话,手头动作又轻,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把针打完了。有一次我去打吊针,注射室四五个护士忙来忙去,都戴着大口罩,我一眼就认出了珍姑娘,因为她对患者说话时眼睛里总荡漾着笑。这笑是真诚的,甜甜的,发自内心的。珍姑娘确实长得很美,苗条的身子,高高的丰乳,她的肤色、脸型、眉眼更是无可挑剔,尤其是那对酒窝和眼睛,常常盛满了笑。笑意浓浓像莹莹的秋水,蕴涵着人类的真善美。春节前,我楼上刘大妈的胆结石突然发作了,痛得死去活来,正值她老伴到闺女家去了,身旁没有一个亲人,有人在楼道喊:快送医院!这时,住在六层的珍姑娘,风风火火跑下来,背起刘大妈就往院门口跑,叫了辆出租车,送进了市医院。这天珍姑娘下了夜班正在家睡觉,赶上刘大妈犯病,她又在医院折腾了一上午,眼睛熬得红红的,护士长见她又来了,问她这老人是她什么人?她又是甜甜地一笑:“我们二楼的刘大妈。”
像对刘大妈这种助人为乐的事情何止一件,甲单元的侯大爷突然发高烧昏迷不醒,儿子将他送入市医院急诊室,医生开了单子让老人家马上住院,儿子身上未装钱,家里也没有存款,还得到叔叔与舅舅家去借,这火烧眉毛的事儿怎么是好?抢救病人要紧,时刻不能耽误呀!这时,他想到医院还有个珍姑娘,让她想想办法吧。小伙子让医生先看好父亲,一阵风跑到注射室找到珍姑娘,珍姑娘二话没说就跟着他到了急诊室,医生问这是她的什么人?她不假思索且又干脆利落地回答:“我的大伯!”“亲大伯?”“嗯。”这样,侯大爷入院手续很快办完,侯大爷的儿子被感动得不住抹泪,嘴里还喃喃道:“好姐姐,好姐姐。”
前些日子我在楼道口碰上珍姑娘的爱人小王,随口就问:“珍姑娘怎么好久不见了?”小王很自豪地说:“还不是非典闹的!她是主动请缨应战的,在宣誓大会上,她同时也递上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我说:“珍姑娘好样儿的!”小王说:“好样的自然不错,可就苦了我了。”他这“苦”字说得极为幽默,小伙子还做了个鬼脸,推着车子就去上班。我心里说,珍姑娘真好啊,不过,也难为她了,因为她刚刚结婚一年。
昨天,我在公寓大院门口又碰上了小王,他的脸色很难看,我又问:“珍姑娘还没回来?”小王说:“她也隔离了,在郊区外新建的一处医院,我也不能看她……”
全是非典闹的!珍姑娘,你是为救助他人才“引火烧身”的,你才是真正无私无畏的战士呢!
白衣战士——我钦敬与想念的人——珍姑娘。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诠释斗拱
刘元举
斗拱是一个物件,一个古老的物件,在现代都市的天空中,似乎越来越失去了它存在的前提。因为它附属于古建筑的木制躯体。比方说,就像牙床类属于人体的结构。如果躯体失去存在的话,那么部件还能有多少存活的可能?至于我把斗拱喻作牙床是否贴切,我没有把握。
事实上,斗拱之于古建筑的作用要胜于牙床对于人体的作用。牙床不起支撑人体分量的作用,支撑的任务交给了骨骼们。而斗拱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承重作用。而且,对于古建筑而言,斗拱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位于柱梁之上,一个一个单体构件相融相合,亲密地组合成一体,环环相扣,如蟒蛇缠绕,与屋顶相衔,可以说承上启下。它有着一种结构的震慑力和感染力,只因承受了难以承受的扭曲和重压,才藏头缩尾,在急剧的痛苦中将自己折叠起来。这是一种最稳妥最牢固的姿态选择,千万年都不会松动变形。
古建筑上边有那么多的构件嘛!是因为它最美吗?还是因为它的作用最大?或许因为它最具备人格化的品质?以我粗浅的理解,感觉还是因为它的品质。它所处的位置并不显赫但却极为重要。斗拱所承担的责任是最大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它处在一个关键的力的契合点上,默默无声地进行着力的分解,这是一种极有修养极有耐性的分解,不张扬,不卖弄,以其个性化的魅力与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终至成为一个最有价值的符号,一个最具表现力穿透力的符号。
令我惊异的是它首先是一个痛苦的符号,一个扭曲的符号,而恰恰是在这种痛苦与扭曲中弥散出个性魅力,释放出奉献的品质。所以,千万年来凝固成一个永恒的象征。
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究文以载道,莫非斗拱亦能载道?
去年夏天,中国建筑界与文学界在杭州搞了一次有关“文学与建筑”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我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建筑家们的兴趣。他们兴趣的中心点就是来自于我对斗拱从品质上的独特诠释。我说斗拱这个符号已经人格化了。宛如中国的建筑师,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所处位置肯定在上边,而不是在下边,处在重要位置,但又不是栋梁,主要作用是承受压力,承担责任,而且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在无奈中承受,在扭曲中寻找失去的自我。这种扭曲是一种不自觉的扭曲,却能够自觉地适应,不事张扬,不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也能够有着持久的忍耐。当年不就有人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吗?除此之外,还因为斗拱永远在起陪衬作用,至少它高贵地陪衬了显赫的屋顶,让屋顶阳光灿烂,光芒四射,让梁柱横空出世,傲然挺立。它自己呢?萎缩在那里,连阳光也不易见到呀!
散会后,人们直至饭堂时,还在兴味勃勃地谈论着斗拱,谈论着我对斗拱的独家注释。他们中规中矩,很是认真,可能鲜于听到这种信口开河,不免感到新奇。现在想想,我的斗拱注释还得加上一点说明,就是我所说的知识分子只能是属于过去的知识分子,是从那个特定年代过来的知识分子。至于现在的知识分子早已今是而昨非了,他们这个整体在迅速分化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个崭新的定义,至于这个定义应该用古建筑上哪一个物件来作喻体,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他们更应该属于新建筑。柯布西埃最具轰动性的文章即《走向新建筑》,但现在看来,这部振聋发聩的文章也留在了上个世纪。这个世纪的中国建筑师们行动大于文字,他们可能觉得写字远不如做事更过瘾。他们全都很忙,退休不退休的都很忙。那么,他们将忙出怎样的效果呢?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风水林
沈世豪
如一片绿色的云,沉积的年月太久了,于是,时时便幻化出深绿、黛绿、墨绿,是沉思的哲学老人吗?风水林,闽北故园的标志性风景,总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那么让人浮想联翩,甚至,一提起它,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满目的山光岚影,带着沁人的凉意扑面而来。
自古以来,闽北的山民,一般都是逐水而居。山溪如玉带,从密林深处汩汩流出,穿山越岭,一路吟唱,顺手牵起了多少村落,数不清了。乌瓦、泥墙、鹅卵石砌成的羊肠小径,辉煌和苦涩的岁月,几乎都被悄然遗忘了,只有风水林依旧。是坚韧地守望?守望山里的寂寞、永恒;还是苦苦地期待?期待那流光溢彩的金秋。
村前的风水林,靠着一碧如洗的溪水,一般是樟树。数人合抱的树干,很老、很老了。中间已经被日月掏空,并且,不知什么年代遭受过万霆雷击,里面烧成了一派炭黑。真是生命的奇迹哟!抬头一看,如此历经劫难的古树,居然仍是满头青丝,无数的绿叶,骄傲地编织着蓬勃的青春。樟树是山村最权威的见证者,也是当之无愧的老寿星。百年转眼一瞬,凡人想起人生苦短,惆怅、悲凉自从心底来,而风水林中的老樟树,却是泰然自若。沧桑阅尽,如修成了正果,便获得了几许超脱,还有几许仙风道骨。信风水的人当然还有,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山民;如我等之辈,是不信了,但不得不由衷地崇敬这故乡的风水林,并且,还有几分敬畏。因为,那才真正称得上是岁月的生命雕塑,不朽的绿色丰碑。
独木不成林,这是俗话。大自然的创造,往往不受此话的约束。有时,一棵老樟树,浓影如泼墨,绵延数亩,从远处看去,就如一片森林。几棵老樟树,汇集一起,其声势之大、之雄,绝不亚于一部震撼人心的交响诗!
村后的风水林,一般就在紧靠乡村的后山上。有樟树,但更多的却是苦槠树。叶浓如墨,比樟树更为深沉。难得看到苦槠开花,却在谷子上场时节,让人惊讶地看到满树的苦槠挂果。秋风一吹,赭黑色的果实,圆如滚珠,就从一串串青灰色的外壳中绽出,满地皆是。它的模样,很像栗子,但香甜中有点苦味,让人自然联想起勤劳的农家生涯。苦槠可加上青豆,炒起来吃,味道特别,是农家孩子解馋的佳品。也可剥开,将果肉用水泡几日,去掉苦汁,磨成浆,煮熟,置少许的盐,冷却后,便自然凝固成苦槠豆腐。极为可人的肉色,香、脆、嫩,细细一品,不仅苦味绝迹,而且还有滑溜溜的爽快的感觉。煎、煮、炒均可。最好是煲肉骨头汤,一提起来,让人垂涎。此物还有一绝,切片,晒干,用沙火炒,很快蓬松开去,就像虾片,可是农家下酒的尤物。于是,秋冬捡苦槠,便成了一页温馨的童话,那是慈爱的老祖宗,留给后代子孙的礼物吗?
风水林也有杂木林,松、杉、枫、栗、鹅掌楸、桂花树等,且有罕见的丹桂,还有极为名贵的花梨木,甚至是楠木,绵延成一大片的绝唱。每一棵树,都如得道的大师,一副凛然不可小觑的派头,也像今天的明星大腕,谁都不放在眼里。这类风水林是很有眼光的,非大村乃至名镇,难得有这样的奇景。林中,常有幽幽的山泉,满目沧桑的古庙、古亭,也有一两座德高望重的古坟,爬满了绿篱,毫无恐怖之色了。遥想当年,老祖宗种下这片风水林的时候,一定是很隆重的,当然,不一定像如今灯红酒绿的奠基仪式那么火爆。那是一种郑重的叮嘱,一个美丽的希冀,或者,是一篇绿色的宣言、檄文,所有的话语,都写在风水林中了。漫步这样的风水林,就像读史笔如椽的《春秋》、《史记》,浩气溢满胸中。
真正的原始森林已经越来越少了。值得庆幸的是,风水林大多还在。山民最后的精神家园,聚焦在滚滚的商品大潮里,就像大海中一片绿色的帆,系住了太多的目光。当然,顶礼膜拜者为多,人心难测,或许,是我多虑了吧,总是担心它被黑色的波涛淹没。
守住风水林。
种下一片风水林。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一个悖论
王乾荣
复旦大学允许副教授指导博士生,成了新闻。其实这样的事本来没有什么新鲜的。我读《费孝通传》时得知,费先生193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念博士时的第一位导师费思,职称便相当于副教授(Reader)。如今中国大学里,别说副教授,即便是教授,也并非都有缘担任“博导”,所以复旦的事就上报纸啦。
如果说,副教授费思当时做费孝通的博导有些“破格”的话,那么欧美各大学的任何一位正教授,都是有资格担当博导的。据说我们这里的教授想当“博导”,还要像评职称那样评审,评不上的,当然就没有这个资格。可怎么说,博士生毕竟是一个学生,而教授无疑应该是一个学者。我不无纳闷:您若当着教授,却指导不了博士生,那么这个荣耀的学衔,是不是难脱僭越之嫌呢?
这或许不怪“教授”本身,是有些高等学府硬要将那些没能力指导博士生的先生“提拔”成“教授”的。
但这或许也不能怨学校。高级职称,是人人爱的。它不仅有荣誉,更有比低职称优厚的工资、奖金、住房、医疗待遇等等。大家年资相当,你说评谁不评谁吧?那位说评有水平的,学术造诣高的。错了。这样的事,恰恰很难说清。有的学校以在所谓“中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为评审条件。这里先不说“中心”与“边缘”的划分标准何在,只说论文,有人不是花一些“版面费”,也可以把事情搞定吗?那些当不了博士生导师的“南郭教授”,或许正是这么来的?为学校着想,如果它不想误人子弟的话,也只好从鱼龙混杂的教授中遴选博导了。
博士生导师,依我理解,应该是一种工作和责任,即指导学生研究学问,但是在我们这里,它却成了既有职称之外的一种超高级“职称”,一种额外的、在社会活动和新闻报道中大放光彩的荣耀。基于此,我有时候就不得不给它加一个引号。
我不时觉得,“博导”作为一种称谓颇有点儿奇怪。比如在中外学术交流中,外籍一流学者来访,常有中国顶级学者相陪。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官员、学者、记者、老百姓称人家为教授或博士,而称我们的学者为“博导”,是不是有点儿不伦不类呢?我们当然不会如此“不懂事”,否则便如鲁迅所说,“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从宽优待,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了。那样,人家是会笑话的。我们绕开了这个称谓矛盾,但是并没有反思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尴尬。
没戴“博导”衔的吴小如教授在《中华读书报》作文调侃道:“我们这里的教授多得车载斗量,甚至逾于过江之鲫。……然则在众多教授中分出‘博导’与非‘博导’来,本属符合国情,无可非议。”年高德劭的大教授季羡林,虽然对当今“教授满园走”现象颇为生气,也只是生气而已。复旦大学让一些副教授当了博导,这做法对人们的冲击颇大。人们以后在某人名片上看到“副教授”一衔时,会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博导——如果人们对这位副教授的尊敬大于对一些“教授”的尊敬,您说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呢!也许“博导”在有些地方如同教授一样,也开始变味。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深情诉于这个春天
宋晓杰
如果泪水
不是苦涩
那就是星星为之逊色的光芒
如果眼神
不是恐惧
那就是死神望而却步的安详
如果拥抱
不是团聚
那就是牵念出发的地方
如果奔赴
不是炮火
那就是拯救苦难与爱的战场
如果语言
不是缠绵
那就是溪水洞穿冰层的歌唱
如果手势
不是挥别
那就是意志无声的起航
如果月色
不是沉睡
那就是咫尺之间不眠的守望
如果鲜花
不是笑脸
那就是嘹亮的祈祷和哀伤
如果女人
不是懦弱
那就是意志无可比拟的坚强
如果生命
不是流星
那就是精神恒久闪烁的天堂
如果感动
不是奢侈
那就是春风化雨般的力量
如果祝福
不是抚慰
那就是人类最温暖的阳光
二○○三,温煦的春天
我感到决心、品格、勇气、尊严
跟随关怀的潜流
与蓬勃的绿色一起动情地生长
二○○三,永久的铭刻
我看到一盏盏信念的灯笼
注解短暂的暗夜
把一个洁白、丰沛、坚劲的民族照亮!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梅花(中国画) 王云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