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正在恢复着以往的平静,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充满了那些熟悉的热闹和韵律。在南京,人们聚集在广场运动健身;而在太原,一群老人的“诗社”则办得红红火火……
南京:广场文化最迷人
本报记者 顾兆农
初夏之夜,晚风习习。
6月14日晚,记者在南京市建邺区的和平广场看到,这里到处都是人——唱的、跳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三五成群,或数十人结队,跳健美操,打太极拳,唱越剧,打羽毛球,好不热闹!最成规模的要数跳交谊舞的那一群中老年人了,足有几十对。溜旱冰、玩滑板的小孩,流星似地见缝插针,游刃有余地穿梭其间,留下一阵阵相互追逐的哄闹声。这景象,构成了一幅味道十足、其乐融融的中国城市市民文化的民俗图。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号召,从内容到形式,完全都是自发的,天天如此。南京一家丝织厂的退休工人陶大泉今年65岁了,他专门准备了一块特别的蓄电池作收录机的电源,每天晚上他都拎着自家的收录机到广场上来,义务为舞伴们播放伴舞的音乐,当然,他自己每天也都要跳上近一个小时交谊舞。他特别强调,冬天下小雪的时候,都没间断过。长期的舞蹈健身,使陶师傅的糖尿病症状减轻了,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他说,关键是到这里精神感到愉快,大家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精神放松,对心灵也是一种净化,物欲淡了,感受到健身生活的乐趣。
问及在非典肆虐期间,广场上是否也有这么多人时,62岁的舞迷、退休工人梁华荣告诉记者,和现在差不多。他说,到露天广场上来娱乐健身,本身就是最好的预防非典的行动。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退休工人杨新风大声说:南京人没有染上非典,这跟注意健身有关系!
在广场上呆了个把小时,还真听到不少故事。
62岁的梁华荣早几年就迷上了交谊舞,不惜花钱请老师,自费参加全国的各类交谊舞比赛,竟得过不少奖励。说着,梁师傅给记者摆了几个很专业的舞姿,挺像那么回事。
71岁的向国庆老人,是南京邮电学院的退休干部。本不住在这里,他是到这附近的女儿家“客串”了一个多月。爱好健身的老人,就近来到这广场上义务教起了太极拳。本来说好这个周末回去的,可是,割舍不下的是,他在这里教授的48式太极拳还有点尾巴,于是,他特意和老伴商量,推迟几天再回去,为的是把这48式太极拳教完。
75岁的楼玉红,看上去较老,一问,曾因癌症做过手术。但是,老人天天晚上到广场上跳舞,不仅身体好了,心也变得年轻了。说着,楼大妈与3位舞伴手拉手地又跳了起来。
听说记者来了,一位学健身舞的学员热情地把教健身舞的老师张秀兰介绍给记者:这位57岁的退休工人,退休前已下岗多年。但是,她却坚持义务教健身舞20多年。
在广场上,与这些素不相识的晚练取乐的中老年人交谈,有一个鲜明的感受,就是个个开朗,人人爱说。一个最大的遗憾是,这里显得比较拥挤。这个现象似乎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市民对广场文化的热情很高,广场的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市民广场是城市最贴近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和健身的场所,是城市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地方,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就城市的文化场所而言,可能没有哪一种类型场馆的利用率会有这么高,社会效益能有这么好。在居民聚集度高的地方,多建一些实用的市民文化广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太原:星期天的约会
本报记者 安洋
6月15日是星期天,上午9时,武立功准时坐在了太原市迎泽公园藏经楼的台阶上,他是太原市建筑公司退休的技术员,现在他又多了个“头衔”:“九九诗社”社长,“社长就得负责任,不仅得按时到,还得做好准备工作。”说话间,他拿出了十几个茶杯,又把热水倒进了一个特别大的茶壶里。
不一会儿,张继承、王大明、石清秀、胡化平、刘诚等11位老人到了,他们都是退休职工,也都是这个诗社的成员,今天是他们约好的日子,在一起交流这些日子他们写的诗。
“非典蔓延扰民可恨,政府决断为民可赞,天使奉献护民可敬,社会支援助民可歌。”刘诚老人首先发表了自己的大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点评,共同的看法是,立意很好,平仄应该再讲究些。
石清秀用清脆的女高音开始朗诵,“四月的心忐忑不安,五月的心起伏波荡,六月的心增喜添欢,七月的心更加爱党。”一首《心》,引起了阵阵掌声。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首刚完,一首又来,如此有滋有味的诗会一直延续了两个小时。
“我们不是诗人,也不懂诗,更谈不上水平,可大家觉得这本身就很有诗意,心里美呀!”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6月14日,一位游客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景区内的宋代铁铸武士塑像旁拍照。时逢周末,太原市民纷纷走进公园和旅游景点,轻轻松松度周末。当天是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到山西省旅游警告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摄)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事评点
“号角”与“旗帜”
刘文斌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踊跃参战,诗人和作曲家、歌唱家一马当先,作家、画家、雕塑家等紧随其后。他们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歌颂抗非英雄及广大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艺的“号角”与“旗帜”作用,是由它的性质及特征所决定的。文艺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及民俗风情,其中蕴含着文艺家对他所反映生活的主观评价。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正确地反映和评价生活,故而对其接受者起到鼓舞和教育作用,就如同“号角”和“旗帜”一样,激励并引导人们前进。当社会处于重大历史时刻,如发生重大变革或国难当头时,文艺更应充分发挥“号角”和“旗帜”的作用,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使全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发挥“号角”与“旗帜”的作用,这是文艺的光荣传统。一部文艺发展史表明,那些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常常站在时代潮流前头,以其作品去反映进步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其作品也因此而成为激励民心的号角、指引前进方向的旗帜。特别是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更是如此。无论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启蒙运动时期歌德、席勒的诗歌,抑或巴黎公社运动中产生的《国际歌》等等,无不在为革命阶级和人民群众指引前进方向的同时,又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革命斗志。外国如此,中国也是这样。远的不去说,仅上个世纪而言,鲁迅的杂文、郭沫若的诗歌、茅盾的小说,无不指引并鼓舞着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文艺应发挥“号角”和“旗帜”的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唯物论认为,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对其产生影响。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理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之为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从而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眼下,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争仍在进行,不容松懈,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更是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应该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此次斗争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艺的社会功能,将其“号角”和“旗帜”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这不但是抗击非典、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振兴社会主义文艺,使其更加繁荣的重要保证。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抗击非典英雄之歌
十六字令
周克玉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人们更加深切认识到,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之重要。
叹
草绿花红蝶穿梭
留连处
美景遭损残
残
街巷路径污物沾
刺双目
谁扔“病菌弹”
弹
随风飞舞播隐患
思非典
纵虎心何安
安
痛改陋习利人寰
山河净利
中华举世赞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有个名字最闪亮
陈世禄
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有个名字最闪亮。
在这名字下,
集合着无数的先锋战士,
数不清的优秀儿郎。
那是百姓的知音,
那是人民的希望,
那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那是民族的臂膀脊梁。
这名字,
像战鼓,向SARS擂起;
似号角,向病魔吹响;
这名字,
像阳光,温暖着生命;
似雨露,滋润着心房;
这名字,
像旗帜,凝聚人心力量;
似丰碑,铭刻时代辉煌;
“我是共产党员,
是人民的儿郎。”
“在最危难的时刻,
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
这发自肺腑的声音呐喊,
从心底迸发的誓言力量,
战死神,灭非典,
雷霆万钧般铿锵!
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共产党员——名字最闪亮。
那是因为,
共产党人:
心底最无私,
精神最高尚,
性格最执著,
意志最坚强,
胸怀最宽阔,
情意最深长,
目标最远大,
理想最令人向往,
旗帜最鲜艳,
人生最壮丽辉煌……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历经五十年 总共十六部 一千余万字
《中国断代史系列》编纂完成
新华社上海6月14日电(记者赵兰英、孙丽萍)历经50年成就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共16部,1000余万字。几代学者撰就的这套中国断代史,与4年前完成的《中国通史》,并列为当代史学界锻铸的两座文明丰碑。
学界认为,《中国断代史系列》是新中国历史学家在前人基础上,吸纳田野考古等新史料,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文明所做的一项全新、厚重的总结。
断代史,即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它与通史是中国传统史学最重要的两种体例。自东汉班固著《汉书》以来,历朝帝王都很注重断代史的编纂。人们熟知的《二十四史》,除《史记》以外,均属断代史。
1953年,出版一套由当代一流学者撰写的断代史,列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出版计划。于是,谭其骧、杨宽、王仲荦、胡厚宣、邓广铭、王玉哲……全国各地的学术精英,被网罗其中,1955年,著名史学家杨宽首先交出《战国史》,出版时社会反响热烈,一版再版。
而其后《中国断代史系列》的撰写则充满艰辛,几代学者为之付出数十年努力。胡厚宣教授于1954年与出版社签下《商周史》的写作合约后迟迟没有动笔,一直在做着准备工作,1995年一切准备妥当,正准备着手写作的他却被疾病夺走了生命。他的儿子胡振宇历经8年,终于完成了这部更名后的《殷商史》。
1998年1月,著名史学家邓广铭逝世,他尚未完成的《宋史》由其大弟子漆侠接手。然而2001年11月,一场急病夺走了漆侠的生命。邓广铭先生的另一弟子陈振又接过《宋史》的写作工作,终告完成。
对待手中的书稿,每一位学者几乎都严谨到苛刻的地步。1998年底,时年86岁的王玉哲先生的《中华远古史》已经写了50余万字。此时,他不幸右胯骨骨折。刚能在床上坐起,他就让家人把书桌放在床前,每天坚持写作。王玉哲先生为自己定下3条原则:侧重介绍历史研究方面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尽量将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古、民族学、古文字学等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做到理论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每写一个章节,他都要用这些原则去参照。
杨宽先生的《战国史》,则经过两次“伤筋动骨”的大修改。1955年《战国史》完成时只有20万字;1980年,杨先生对《战国史》做了大幅度修改,字数扩展到42万字;几年后,杨先生觉得有些观点需重新审视,有些新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及时补进,决定对《战国史》再做重大修改。5年后,杨先生交出了修订本。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
直面风雨定华章
——大厂评剧团抗非典抓创作纪实
祁振生 刘晓升
近日,被誉为“出人、出戏、出效益”和“全国文化战线一面旗帜”的河北省大厂评剧团又传出佳音:该团创作的“阳光依然灿烂———抗击非典大型文艺晚会”正在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1994年,一场大水催生了赵德平的《水墙》。《水墙》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文化部“文华奖”,演出超千场。9年后,一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的非典阻击战又一次激发了赵德平创作的火花。
闻风而动
2003年春天又是一个特别的季节,4月中旬,全国非典疫情骤起,赵德平认识到形势的严峻,马上召回了远在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上演出的全团人马。
“非常时期,非常事件,必将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复杂的矛盾,对于文艺创作来说,这是‘非常机遇’。”凭着对文艺创作的敏锐洞察力和执着情怀,赵德平又一次捕捉到了矛盾撞击、波澜起伏的信号,特别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发起的非典防治战役更让赵德平感动和兴奋。在他的主持下,全团109名演职员马上投入到新的封闭排练中。短短一个月里,该团创作了歌舞、小品、戏曲、音乐剧等各类节目39个,其中11个节目被整合成一台抗击非典大型晚会,另外两台也即将推出。
冒雨闯关、感受隔离……一次次对现实生活的近距离接触,使大厂评剧团创作的节目有血有肉、鲜活生动。
深入一线
5月28日下午,大厂回族自治县突降暴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天空漆黑一片,电闪雷鸣中,赵德平叫上司机,又一次走进乡村。在陈府乡的一个村前,赵德平的车还未停稳,从村口搭设的简易棚中便站出一位头上还滴着雨水的中年妇女,将他们拦下,虽然赵德平耐心解释自己是本县人,只想进村看看,何况又下着这么大的雨,不必太较真儿,还是被中年妇女严辞拒绝:“非典一天没消灭,就不能松心,越是到雨天越容易出问题,刚才我拦走好几辆车了,您可别给我们村找麻烦。”碰了壁的赵德平不气不恼,反而高兴地上车打道回府,当晚,一个反映农村群防群控抗非典的小品《路口》便诞生了,成为专题晚会的主打节目。
在“非常时期”,赵德平要求所有创作人员必须深入一线,感受生活。住在袁庄老家的赵德平一有时间便在村里“闲转”,张家老太太讲起防护措施头头是道,李家小孩子帮助家长洗衣晒被,赵家将牛棚羊舍收拾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可爱的形象和真实的细节都被搬进了赵德平创作的节目。
与此同时,县四套班子领导靠前指挥,沉着应对,化解矛盾;县、乡、村三级干部、公安干警不计个人得失,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奋战在一线;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经受生死考验;社会各界捐款出力,支持抗击非典;广大群众顾全大局,主动参与,群防群控……发生在全县抗击非典战场上的一幕幕壮观场面和动人事迹都成为大厂评剧团创作的不竭源泉,通过艺术加工,他们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齐心协力
按照防控要求,大厂评剧团的排练全部在露天烈日下完成,每天11个小时的满负荷运转,没人叫苦,在他们看来,在大灾面前,用歌声和激情讴歌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是他们的天职。
面对取消娱乐演出,停止大型集会等非典“禁令”,全国很多艺术院团或休整或放假,对于常年在外演出的大厂评剧团的广大演职员们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休息机会。
没有动员令,排演决定一出,大厂评剧团的演职员们便精神抖擞,披挂上阵。严格的非典防治要求使原来的集中排练不能实现,装备齐全的排练厅也不能使用,在充分做好防控、消毒工作基础上,演职员们全部在露天的文化广场上排练,火热的阳光下,演员们翻转跳跃,一个节目下来便大汗淋漓,每天10多个小时的满负荷排练,全团没有一个人叫苦。
抗非典、抓创作,大厂评剧团不仅奏响了时代主旋律,还把握了市场主动权,一听说大厂评剧团正在排演抗击非典专题节目,全国许多地方纷纷邀请他们前去演出。机遇属于有准备者,大厂评剧团又一次获得了“双赢”。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打造中华文化“海量”数据库
新华社电 文化部、财政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一年来,共建立50余个媒体资源库,累计加工资源5000多GB(相当于400余万本新华字典的容量)。这些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正通过互联网、卫星传输、光盘等方式,源源不断地进入社区、校园、农村、企业、军营,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
这一工程的目标是完成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件优秀美术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以期成为中文信息海量数据库的最大提供者。(沈路涛)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诗歌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播出
本报讯 一台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献给抗击非典医护工作者的诗歌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已录制完成。这台专题节目的参与者苏叔阳、雷抒雁、吉狄马加等作家和诗人以敏锐的观察、理性的思考、犀利的笔触、火热的激情,创作了《抗击在这个春天》、《护士节给你的祝福》等优秀诗作,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危难中的真情,讴歌了抗击非典一线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党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徐忠志)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风情浓郁赛装节
新华社电 6月14日,一位女子在昆明市云南民族村展示民族风情浓郁的服饰。
当天,昆明民族风格赛装节初赛在这里举行,各地游客和观众尽情领略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王长山)(附图片)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长征出版社推出《目击小汤山》
本报讯 一部再现小汤山医院30余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的新闻纪实作品《目击小汤山——北京非典定点医院随军记者现场实录》,日前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报驻小汤山的记者一个多月以来,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一线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推出了这本图文并茂的图书。(刘志军)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六朝风韵》拉开“南京文博之夏”帷幕
本报讯 6月9日晚,南京博物馆的朝天宫大殿前,一台以表现六朝文化为主题的服饰音乐诗歌舞蹈及人体彩绘文艺晚会《六朝风韵》正在这里举行,“博物馆与朋友———2003南京文博之夏”拉开了帷幕。该晚会展现了南京悠久的文化底蕴。(顾兆农)(附图片)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公益歌曲大擂台》为英雄高歌
本报讯 6月8日,《公益歌曲大擂台》演播现场星光灿烂,文艺工作者们在用自己的歌声为抗击非典的人们送上祝福和鼓励。这是该栏目推出的抗击非典大型系列节目中的第一期,从6月至8月份,该栏目将陆续推出抗击“非典”大型系列晚会共12期,旨在通过《公益歌曲大擂台》节目使更多的人了解非典知识,增强道德意识。(于爽)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西藏重点文物保护维修
新华社电 2002年6月16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维修工程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各项维修工程进展顺利,工程总投资为33330万元人民币。图为6月4日拍摄的西藏萨迦寺壁画。
(索朗罗布)(附图片)
第10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诗集《保卫生命》问世
本报讯 诗人商泽军创作的长诗《保卫生命———非典中国诗报告》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着手长篇连播的录制工作。这部长诗包括《2003之春·北京保卫战》、《中国的脊梁》、《英雄》等篇章。
(杨德华)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