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6月9日人民日报第1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龙头发放农机贷款 '...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龙头发放农机贷款
  本报讯 “三夏”时节,湖北省宜城市龙头农村信用社及时向当地农民发放446万元专项农机(具)贷款,帮助他们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确保“三夏”生产顺利开展。
  早在年初,该社就筹足了信贷资金,核准了贷款对象,授信农户随时可获得贷款。目前共有311个贷款户购回联合收割机76台、插秧机53部、拖拉机182辆及配套农具。(曹立鹏)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无锡补贴农民购农机
  本报讯 近日,江苏无锡宜兴市和桥镇金滆村的陈伟强夫妇及其妹妹、妹夫,再也不用为抗击非典时期难找外来工犯愁了。他们购进了4台插秧机,准备在自己承包的400亩粮田上一显身手。
  为在抗击非典的同时不误农时,江苏省出台了优惠政策,即每推广一台插秧机,由省农机局补贴2500元,市农机局补贴3000元。无锡原计划新增插秧机80台,截至5月下旬,该市已新增高性能水稻插秧机145台。结合新增机具,先后组织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32期,参加人数达1031人次。
  (戴袁支 龚永泉)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族农民何永生(左一),投入上百万元种植国家濒临灭绝的一级保护树种云南红豆杉五百多亩,成为目前全国种植云南红豆杉的第一大户。(李少军摄)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林木种苗变公用事业育苗为市场化育苗,政府定位变多面干预为优化服务,我国林木种苗建设经历着深刻的体制变革——
  林业种子要发“市场芽”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场长+生产队长”模式淡出
  漫步江苏省吴江市苗圃,铺在眼前的是各种适应市场需要的苗木;其工厂化育苗车间,则是尺余短长的透着嫩绿的幼苗。苗圃场长滕士元告诉记者,他们工厂化育苗设施培育了300万株小苗,其中仅一个品种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200多万元,带动农民种植苗木5000亩,按每亩净收入3000元计算,可使农民增收1500万元。
  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陈国富说,吴江苗圃是江苏省林木种苗示范苗圃,2002年实现苗木销售收入15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2.36%和42.25%。
  一个小小的苗圃怎会有如此的经营业绩,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滕士元回答:“重要一点就是我们淘汰了过去‘场长+生产队长’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了‘总公司+分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一招棋,换来了满盘活呀!”
  旧模式淡出带来的“满盘活”,表现是多方面的。比方,用人机制的改革、职工年薪制、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制、资本增值优先原则等等。用人制度的改革,加上“总公司+分公司+基地”的经营方式,使苗圃的种苗花卉生产和科研成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两年前,吴江苗圃聘请了台湾植物生物技术专家黄丽春博士为首席科学家,还聘请了美、法、荷、日等国专家、院士为顾问,组建苏州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组织培养室和育苗系统,为种苗花卉生产的标准化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服务。
  老滕说,吴江苗圃林业种苗花卉工程研究中心在林业种苗花卉遗传与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培育了大量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这些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基地成为江苏省林业种苗花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领跑者。
  政府“服务”角色的归位
  其实,全国的林木种苗改革也同吴江苗圃一样,正在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向纵深推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木种苗作为一个重要经济资源被提到林业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苗木只是作为绿化基地的公用事业观念得到了根本扭转。林木种苗被赋予市场化内容,并通过苗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我国林木种苗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宏观调控水平提高,种苗供应能力增强,种苗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逐步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种苗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全国供需基本平衡,有力地保证了国土绿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但林木种苗建设的问题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也逐步暴露出来:宏观调控和引导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林业建设的需要,林木种苗总体质量不高,种子问题尤其突出,国有苗圃的生产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尽适应,林木种苗管理与生产经营秩序不够规范。
  祝副局长告诉记者:“国家对林木种苗管理就是要做好法律、制度和科技等各方面服务,促进我国绿化事业的发展,提升林业经济水平。”就是说,政府的角色就是做好林木种苗管理的服务。
  政府角色的转化,为林木种苗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我国林木种苗已经步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林业局相继出台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林木种苗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在技术进步方面,也有更深的拓展。林木种苗的科技服务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全国已经审定、认定林木品种1300个,立体胚胎快速测定螽斯生活力技术、组织培养、全光雾扦插育苗、ABY生根粉、缓释肥等生物高新技术已经在种苗生产、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花农苗农如何跟进?
  市场化的林木种苗体制改革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就是苗木建设如何为农民带来实惠?
  对此,四川省林木种苗站副站长杨云海有很多感慨。他认为:四川还有300多万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偏僻山区,因此,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培植林果业、竹产业、森林加工业、森林旅游业、药材等林特产品种苗基地和主导产品是农民使用林业增收的当务之急。
  问题是,农民是否愿意用良田来种树、种花、种草。
  记者在安徽省淮北市农村了解到,一些农民心疼把良田用来种花花草草,“这不瞎折腾吗?树能值几个钱?再说小树长成大树,需要多少年?没有庄稼,吃什么呀?”乡镇干部苦口婆心,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使得部分农民同意把责任田的一部分用来搞万里长廊工程。几年过去,当地部分农民种树的收入要高于种田的收入,农民服了。如今,淮北农民已经自豪地告诉记者:“俺们家有绿色银行呢!”
  目前,全国还有3000万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林木种苗改革能够给他们脱贫致富加上一把油,是山区林业工作者和经营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首先要扭转农民种树不划算的观念。用什么来说服?用实践,用东部地区成功的事实和经验。
  其次,要把林木种苗经营做大做强。这些方面,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浙江经验很能说明问题。2002年浙江省以生态公益林、万里绿色通道、平原城镇绿化、林业产业化四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林业建设。2001年全省林业产值达到653.7亿元,一个林业资源小省一跃成为全国林业产业大省。
  目前,浙江种苗和花卉生产面积已达到80多万亩,是1990年的40倍,生产经营企业6万余家,圃地产值达60亿元。全省种苗和花卉生产已经逐渐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并通过种树种花,涌现了一大批种植大户,有力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良种引进,国家应建立稳定性实效性较强的扶持投入体系,通过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进市场,使林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之一。”安徽省林业厅副厅长刘永春说:“这才是花农苗农跟进林木种苗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全国苗木生产供应状况
  目前,全国林木种子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公斤,苗木生产能力达到260亿株,优良穗条生产能力达到15亿条(根),基地供种率达到37%,良种使用率达到28%,苗木生产能力达到260亿株,种苗供需基本平衡。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林木种苗建设投资情况
  1999年以来,国家批复林木种苗工程2211个,批复总投资4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2.5亿元。通过项目实施,种苗生产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并开始在种苗生产、技术和管理上发挥先导作用。(资料提供:国家林业局)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点到为止

  走向市场 以林养林
  白丁
  前不久的一次林业工作研讨会上,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代表发言的落脚点是要求中央政府给他们再安排新的林业投资,而来自东部地区的一些代表在总结他们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的同时,要求当地再发挥创造性,继续把市场化林业做大做强。
  “两种声音”代表着“两种认识”。一种是:林业建设是政府的事情,改善生态环境、绿化、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社会的公共需要,政府不投资,谁投资?我们过去几十年不都是这样的吗?哭着喊着要加大国家对当地林业的投入。另一种是:林业建设既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企业和公民自身的事情,把林业建设同市场嫁接起来,就可以让林业生出来自自身建设的投资,因此不必事事仰仗政府。
  不难发现,这两种认识具有质的差别:前者是躺在政府财政上睡觉的林业建设,因而在建设目标和手段上经常出现僵化的形态,林业建设规模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财政投入的多寡;而后者是依托市场的林业建设,即充分发挥市场效应,使林业建设出现良性循环,从而酿就了不断做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林业建设对财政的依赖性也随之不断减弱。
  肯定市场对林业建设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是说可以不要政府投入了。恰恰相反,政府应该在市场存在缺陷或者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对林业的投入,引导林业建设向更优化市场机制迈进。显然,在这方面,东部地区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很多事要做。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薄弱,地方财政对林业建设的投入不会太丰盈。近些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诸如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等中央国债和财政资金的投入在逐步加大。越是这个时候,西部地区越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等靠要”思想要不得,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可以吃一时,但不能吃一世,关键还是要导入市场机制,真正像东部地区那样,过渡到“以林养林”的林业建设新阶段。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地方经济

  转变观念“引” 强化服务“扶” 建立网络“推”
  知市坪乡壮大劳务经济
  龙军 郑运生
  湖南省新田县知市坪乡,是个人口1.78万的乡,地处偏僻,人多田少,境内无河流,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如今,知市坪乡的沙发老板遍布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1000多个城市。全乡在全国各地的沙发家具老板年销售产值达10亿元以上,年上交国家税金1500万元以上。
  变化来自农民的创业,来自政府的引导。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知市坪乡石溪村村民邓万武在广东打工,看到城市人把买沙发当作一种消费新时尚。他回家开始了作坊式的小本生产、经营沙发,三年后他就在附近城市设立分店。乡党委、政府敏锐地发现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因势利导,鼓励亲帮亲,邻帮邻,大力发展这一产业。目前全乡有1500多户外出经营沙发生意,遍及全国各地。
  转变观念“引”。改革开放初期,有些农民不敢外出创业。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到创业成功的地方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沙发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请回创业成功的人员作创业报告,引导群众外出经商创业闯世界。
  强化服务“扶”。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为外出人员搞好服务。制定了领导联系重点户、党员联系大户的责任制,要求全乡干部、党员积极带头为外出户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优质服务。1996年,冷水塘村村民谢丕生想外出经营沙发,但缺乏资金,乡里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乡信用社协调,为他办理了3万元信用贷款。现在谢丕生在广西桂林及新田县城开起了自己的家具城,收益十分可观。
  建立网络“推”。乡党委制定了党员联系大户一览表和联络图,记载了沙发大户的姓名、经营地址、联系电话及联系大户的党员姓名。乡党委、政府还安排专人与沙发大户保持联系,互通情况,掌握信息。乡党委抽调7名干部专门负责探寻市场信息,掌握市场行情,拓宽沙发销售渠道。为加强对外出人员的领导和管理,今年3月,乡党委、政府在外出人员较集中的地区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使这些人离乡离土不离党。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业部农研中心课题组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却严重滞后,事实上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拖了国家现代化的后腿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在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社会事业落后,整个国家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也难以提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民,重点是农村。农村社会发展的诸多欠账问题已经到了非下决心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将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我国农村工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非典疫情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经过努力,终究是可以战胜的,然而多年来的欠账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村不仅在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手段上相对欠缺,而且存在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隐患也要多于城市。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健全包括农村医疗卫生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众望所归的德政工程,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系统工程,应抓紧研究制定规划,确定目标、重点、步骤、政策、措施等,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
  突出重点,急事先办。在抓紧建立健全三级卫生、医疗、保健网络的同时,应加大农村急需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期重点支持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建设,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灶、生活污水沼气净化系统等实用技术,积极推进改水、改厕和村内道路硬化,努力改善农民家居、庭院、社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应当汲取过去几十年的“分散投资形不成拳头”和“常年投资见不到效果”的经验教训,建议整合资金渠道,统筹规划布局,综合配套建设,避免各行其是“打乱仗”。统筹协调从中央做起,发挥计划、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信息等主管部门的优势,实行“统一规划、渠道不变、部门指导、地方综合、乡村组织、农民参与”的运作方式,针对各地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和突破口,力争做到建得起、用得上、有实效。
  改革创新,建立机制。建议中央政府运用国债等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吸引、带动地方政府、集体、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加到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中来。改国家项目资金为国家补贴资金,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协调,综合配套,国家补贴”的运行机制,建立“以农民投入为前提,以政府补贴为支撑,整合社会各方面要素资源,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益”的投入机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凝聚起来,用办实事赢得民心。
  择点试验,以点带面。建议国家充分发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农村固定观察点的作用,结合农业现代化建设、小康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等,开展百村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地方政府亦可参照择点试验,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有效途径,积累经验,并在面上陆续推开。据初步了解,一个中等规模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大体需要国家补贴60万元左右,即可初具规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倘若各级政府与广大农民共同努力,奋斗7年,定可促使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在较短时间内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摘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报告)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人员和陕西省合阳县农艺师张润辛(右),观察在黄土旱塬上试验种植引进的小麦新品种B5的生长情况。这种小麦有利于黄土高原麦草覆盖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华社记者 范德元摄)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民呼声

  庄稼“医生”素质亟待提高编辑同志:
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的开放搞活,广大农村不少地方建起了庄稼医院。但是,一些个体庄稼医院医生的农技知识较少,有些医生甚至连农药标签上的配方施量都不完全明白,却给农民随便开药方,在一些地区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损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
  因此,笔者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对庄稼医院的医生严格考核,对那些只会卖药,对农药知识、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科技知识知之甚少的庄稼医生坚决停职清除。只有这样,庄稼医院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方便农民。
  (江西省宜黄县 吴永来)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村里人 村中事

  江西省余干县落脚湖,原来是一片荒洲草地,如今这里几百亩上千亩地被承包出去——
  落脚湖畔大户多
  一个人承包几百亩上千亩荒田,种得过来吗?
  在落脚湖,我们首先碰到了一个正在开大型日本卡特牌挖土机的中年农民,他叫朱义才,古竹乡古竹村村民。他是鄱阳湖区承包荒地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朱义才笑着说,“过去我在家种几亩责任田,很苦很累,如今种上千亩荒田,却很轻松”。他指了指身旁的挖土机:“多亏了这批机器。”原来,朱义才在承包荒洲荒地的同时,购置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两台手拖、一台铲土机、一台联合收割机,前不久又耗资100多万元,购置了一台日本生产的大型挖土机。“有了这些铁家伙,种田还累什么!”朱义才自豪地说。我们获知,1986年以来,朱义才先后向国家交售粮食达450万公斤,上交税收、管理费180万元。
  另一块700亩的荒田里,农民朱来传正在耕田。朱来传告诉笔者:“如今我们种田人有各种现代化机械帮忙,犁田、收割、排灌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十几天工夫就可以打发这些过去又苦又累的田间活,就说插秧吧,如今搞抛秧,省工又省力,耕禾用除草剂几天便可完成。”
  洪家咀乡农民张有善承包了500亩田。他为了种好这些田,去县农业技术学校参加了培训班,拿到了绿色证书。由于他平时注重科学种田,去年亩产达500公斤。
  大湖管理局的同志介绍说,落脚湖共有3万亩荒田,按600亩分块整体发包,承包50亩以上荒田的种粮大户300多人,生产粮食少则几万公斤、十几万公斤,最多的达40万公斤,钱多粮多,赚头也大,年收入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比比皆是。目前,全县至少有10万亩抛荒田向生产能手集中,一大批依靠科技现代化手段的种田大户正崭露头角。 XSD品论天涯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商丘狠抓农民增收
  本报讯 河南省商丘市一手狠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突出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两大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确定57个重点项目,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已全面启动,到5月上旬,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同比增长28%。
  该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民间资金投入商丘建设,大力扶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加快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划区域布局,围绕城市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以科教兴农转变增长方式,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棉花、三樱椒、果品、食用菌等十大产业基地。(夏凡) XS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