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百万少儿网上签名争做文明卫士 '...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百万少儿网上签名争做文明卫士
  本报讯 日前,宋庆龄基金会与搜狐网联合主办了争做文明小卫士百万少年儿童网上签名、竞赛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环保,人人争做文明小卫士。活动从6月至9月历时三个月。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倡议书”网上签名、好建议征集、佳作评比、最佳文明小卫士有奖竞选。
  (王雅丽)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六月三日,北京市十五中高三考生领到今年高考准考证。从六月四日开始考生将离校在家备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进考场,除检验准考证以外,还要检验健康卡,测体温。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今日新语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
赵永新
  今天是第三十一个世界环境日。我们在抗击非典中度过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别具意义,虽然熙熙攘攘的集会、签名活动少了,各种各样的倡议、承诺少了,名目繁多的表彰、颁奖少了……然而,越来越多的民众正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保护环境的责任:提醒自己的喉咙,不随地吐痰;节制自己的欲望,向“野味”告别;多花一点时间,把生活垃圾分类包装后放进垃圾箱;多管一些“闲事”,向媒体和有关部门举报乱扔垃圾、偷排废物的错误行径……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比那些只重形式的纪念活动更有意义、更为可贵。回想往年“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一些内容实在、新颖,确实起到了“纪念”的效果;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纪念活动纯属凑热闹、走过场;更有甚者,“挂羊头卖狗肉”,以“保护环境”之名,行“推销产品”之实,这样的纪念活动,不搞也罢。
  联合国环境署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水——20亿生命之所系”,意在提醒人类关注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其实,在我国,频频告急的不仅仅是水,垃圾成山,土地沙化,土壤污染……可以说,当前我国正以很少的人均占有耕地供养着最多的人口,以紧缺的自然资源满足着强烈的消费欲望,以脆弱的生态系统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有限的环境容量接纳着污染物的持续排放。因此,尽管我们的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地方小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整体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保护环境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我们丝毫没有理由懈怠,更不能盲目乐观。
  非典时期,人们更加深切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渴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保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障我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基本前提。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人类是消耗者、污染者。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长期和谐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任。让我们以更加实际的行动和更加持久的努力,纪念世界环境日,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
 帮助尚未就业大学毕业生
  本报北京6月4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在广开就业门路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日前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毕业后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帮助、扶持,使他们渡过难关,顺利实现就业。
  据介绍,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总数达212万人,比去年增长46%,毕业生数量为历史之最,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其中有为数不少的高职生、大专生和长线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困难较多。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做出决定,对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城镇就业统筹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知识技能和家庭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免费服务。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将组织他们参加临时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组织他们到用人单位进行一段时间见习。各级社会保险经办部门设立专门窗口,为从事个体经营、自由职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社会保险缴费、接续等服务。
  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共同实施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利用暑期2至3个月时间,全力组织尚未落实单位的高职毕业生,根据岗位职业需求,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本报6篇作品获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奖
  本报讯 2002年度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日前评出,由本报教科文部记者采写的6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获一等奖的作品是:《生态水生命水——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上、下篇;获二等奖的作品是:《为护卫绿色而呐喊》、《“靠山吃山”还能吃多久》;获三等奖的作品是:《海光山色属于谁》、《贫穷不是挡箭牌》、《青春长驻九寨沟》。此外,由本报记者参与编写的《中国环境警示教育纪实丛书》获特别奖。 (丁文)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医疗垃圾处理技术取得进展
  本报讯 由龙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热解技术及相关设备”,日前通过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主持的技术评审。专家组认为,采用热解方式处理垃圾符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发展方向,节省资源,综合效益好,研究成果属国内首创。(陈婧)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负离子涂料清新室内空气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近日,一批专家来到刚刚用负离子涂料装修过的新居进行现场测试,电子仪器显示,负离子达到每立方米1000个左右的浓度。
  近年来,专家提出了用建筑材料来增加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新设想。2002年,北京市建筑涂料厂和有关专家一起,成功研制开发生产出能释放出高浓度负离子的内墙涂料,显著增加室内负离子浓度。
  负离子一般在海滨、森林、瀑布附近浓度较高,具有防止老化、促进血液微循环、清新空气、除臭抗菌等作用。负离子涂料中含有的复合无机矿物材料,通过与空气中水分子作用产生空气负离子,能起到长期释放负离子的作用。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六月四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塑爱心,献爱心,筑爱心”主题雕塑方案展,其中的优秀方案将制作成作品赠送给抗非典一线医院。图为学生将橡皮泥现场制作的小型作品组成一件名为“共塑爱心”的心形雕塑。
  苏长虹摄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沈阳:唤得清风绿水还
段旭
  沈阳市是个老工业城市,新中国多个工业“第一”发生在沈阳,然而长期以来,沈阳市民每天喝着被污染的水,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甚至已经让人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沈阳环境要治理?等着吧!”
  “九五”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沈阳要发展,必须突破环境这个瓶颈,下大力气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水和大气下手。
  浑河变清放心开窗
  俞未平老人今年92岁高龄,家住沈阳五里河已50年有余。以前家里蚊虫很多,长期要挂蚊帐,现在呢?“蚊帐不挂了。”为什么?“政府打药治理了嘛!”
  老人所说的“政府打药治理了”,就是沈阳市的“母亲河”——浑河。浑河是辽河在沈阳市境内的一段,全长172.6公里,其中10公里穿城而过。
  正是城区这10公里,过去连续3年恶臭难闻,沿岸居民3年不敢开窗,苦不堪言。沈阳市有领导不无自嘲地说:“从机场到市区必经浑河大桥,每遇领导来沈阳考察,我们总是远远的就把车窗关严,加速过桥,尽量不让领导闻到。”
  2002年初,沈阳市市长陈政高代表市政府向市民承诺将努力治理浑河,保证让老百姓放心开窗。其后,沈阳市环保局组织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开始搭建帐篷现场治理。
  浑河恶臭综合整治工程共包括河道清淤疏浚、生物技术治理、南部污水截流、水生植物净化、环境水稀释等七大工程。
  2002年9月下旬,第一期浑河大桥段全长4.7公里的治理工作完成。如今,该段恶臭污染已消除,水体由超五类水质转而达到四类水质,河中鱼虾再现,水草重生,沿岸居民真正能放心开窗了。
  从黑烟到绿网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沈阳常年“黑烟滚滚”,大气污染严重。然而,就是这个曾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沈阳,2002年全年一、二级天气达到203天,占55.6%,年底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也均进入二级标准。如今去沈阳的人会发现这座城市空气新鲜,阳光灿烂。
  沈阳市是如何让空气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的呢?
  针对煤烟型污染,沈阳市2002年共拆除1211根烟囱和400座燃煤锅炉房,今年将再拆除烟囱1000根、锅炉房400座。
  据介绍,今年拆烟囱的行动6月30日即可结束,将可减少燃煤45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8960吨,削减烟尘排放7430吨,腾出绿地面积13.2万平方米。
  沈阳市政府大力推广环保达标煤,对市内使用煤的含硫量、含灰量进行管制。针对扬尘污染,沈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绿色防尘覆盖工程,凡露天堆放的煤堆、渣堆、灰堆等散状物料,包括尚未开工的建筑、拆迁工地等,都盖上绿色防尘网,并经常进行洒水保湿。2002年全市累计实现扬尘覆盖总面积达43万余平方米。
  针对汽车尾气污染,沈阳市对全市车辆排气情况进行检查整治。到2002年10月底,共路检车辆2.5万辆,限期治理1.2万辆超标机动车;并对33条线路的公交车冒黑烟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共检测车辆2459辆,治理409辆。
  2002年,沈阳市明确提出2003年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当地领导充满自信地表示:以后无论谁来沈阳看,沈阳的环境一定比现在更好。
编者的话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看成一对矛盾。然而,既是老工业城市也是重污染城市的沈阳用生动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关于“和谐”的美好图景。
  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所言,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城市能在环保方面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其它城市的环境没有理由治理不好。
  更有专家进言:新型工业化城市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应该向沈阳看齐。
  向沈阳看齐,看它治理污染的魄力,迎难而上的精神;更看它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执政理念和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决心。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肆虐的非典让人们承受着人类健康的巨大灾难,但也在痛苦中催生了人们关于生命与生活的认真思考——
与自然如何相处?
本报记者 卢新宁 赵永新
  痛定思痛之后,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非典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孤立的瘟疫灾难,而是与我们的环境行为、生产模式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
  选择对环境负责的生活方式
  非典病毒很可能来自被视为美味的果子狸、猴、蛇等野生动物的科学发现,使社会各界对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更加深恶痛绝。不文明的个人行为竟导致了一场灾难,这一教训再次警示世人:我们必须学会真正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许多环保人士指出,人类以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大自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不要忘了,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有自然环境的安全健康,才有人类的安全健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势在必行,选择与环境友好、对环境负责的生活方式势在必行——
  奉行节俭的原则,适度消费,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拒食野生动物,珍爱自然,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生活习惯;
  选择节能降耗和少污染的产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摈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
  豢养宠物要出于喜爱动物的真心,而非盲目跟风和比阔显贵;不仅要把宠物打扮干净,更要注意不污染公共环境……
  环境伦理学家杨通进讲道,前几年在国外有过一个关于21世纪的文盲标准是什么的讨论,最后得出两个标准:一是不懂计算机,一是没有环境意识。非典之后,我们的国人理应增强曾经薄弱的环境意识,选择更有智慧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此类灾难再度爆发的隐患。
  只要人人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对环境采取负责的生活方式,大自然还以人类的,就不是非典、洪水、沙尘暴这样的报复,而是碧水蓝天、富饶的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
  早在上个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就把环境保护当作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十六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非典疫情的暴发,则使我们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新领会这些科学论断的丰富内涵。
  环保人士廖晓义认为,非典疫情昭示人们,健康和安全是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没有自然的安全和生态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安全和健康。当前,我们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空前的人口和发展压力。这一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把自然资本纳入国民经济体系,采取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是我们唯一的正确选择。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而目前在我国,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徐厚恩认为,非典事件提醒我们,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方面,必须加强国家对环境与健康课题研究的投入,从宏观上树立环境—资源—健康的观念,下大力气进行环境保护跨学科的研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资源。
  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专家们认定,我们正处在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变,只有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才能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构建环境安全的稳固防线
  许多人还记得1994年7月爆发的淮河污染事件:当时有2亿吨污水注入干流,形成70公里长的污染带,造成江苏、安徽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由于水体受到污染,有30余万人患肠胃病、皮肤病。环境保护与人民健康、公共卫生之休戚相关,由此可见一斑。
  迅速暴发的非典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卫生安全”背后一个同样峻切的话题——“国家环境安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井文涌为此放言:在我国,仍存在类似非典这样的重大的、区域性的、突如其来的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和环境安全应急机制,以防患于未然。
  井文涌指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家应大力宣传环境安全的内涵、特点、迫切性、未来20年国家环境安全发展趋势,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国家环境安全观念,开展警示教育,要将当前与今后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人民健康的不利影响与严重性告诉公众,让老百姓有心理准备和加以重视,避免一旦发生重大环境问题后的恐慌心理。
  抗击非典的战役提醒人们,防止和处理重大环境安全问题,必须依靠法律的保障。专家建议,应借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重大的、区域的、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应急管理条例》,就应急准备、应急对策与控制、应急机构、应急资金和物质保证等问题做出规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让国家环境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建立起迅速、有效的应急机制,才能从容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问题,保障群众健康,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在暂时地度过危机之后,人们不应当忘记,2003年这个春天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争,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但更应是一次必须牢记的灾难记忆。这种记忆所蕴藏的反思与质疑、重构与新建,是非典疫情对于我们的“馈赠”,更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财富。
  只有这样,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才会值得。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铸就坚强盾牌
——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支援抗非典战斗纪事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廖文根
  北京,燕山脚下。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
  这是我军进行核生化防护研究的高级科研机构。今年3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侵袭,他们以自身的科技优势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铸就了阻击非典的坚强盾牌。中央军委领导和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的负责同志称赞他们:为抗击非典立了大功。
  “人民子弟兵患难见真情”
  今年3月18日,防化研究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北京地区出现非典疫情。“疫情就是敌情”。防化研究院党委连夜召开党委扩大会,迅速成立了抗击非典指挥部,并作出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为首都抗击非典提供防护器材。
  “我是309医院,急需10套防毒服……”3月20日中午,非典指挥部的求援电话急促响起。救急如救火。院指挥部一声令下,不到一个小时,10套防毒服、防毒面具就送到了309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发生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防化研究院无偿为首都50多家医院、机关、院校和社区提供新研制的病毒防护口罩10多万个,提供新型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等1万多件套,紧急研制生产高效杀菌消毒液50余吨……
  “你们为医护人员想得太周到了”
  疫情紧急,一场“截杀非典阻击战”在素有“降魔神兵”之称的总装防化研究院紧急打响。该院组成了由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5名高级职称科研人员、52名研究生参加的非典防护用品科研攻关队伍。
  他们率先开展了研制安全有效防护用品的科技攻关。利用军事化学防护技术,该院化学防护研究所仅用2天时间就研制出了安全性更好、可靠性更强的特种防护口罩;成功解决了防护服的材料、型式结构、缝制工艺等技术改造问题,仅用5天时间就紧急生产出1000多套新型防护服,送到小汤山定点医院。
  “医护人员需要的,就是我们要研制的”。针对一线医务人员容易遭受非典病毒感染的情况,他们先后研制成功了“医用正压呼吸防护系统”、“新型防护罐”、“SARS病理学防护系统等一批高效防护用品。
  为严把防护产品质量关,他们制定了医用非典防护用品的检测标准及其检测的技术手段,科研人员亲自穿戴防护用品,进行病毒攻击实验。
  该院科研人员创造性地研制开发出适应不同环境的防非典病毒“洗消走廊”装置,解决了生物防护服、防毒服及其防护装具多次使用的安全问题。在现场观看演示的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感慨地对防化科技人员说,“你们为医务人员想得太周到了”。
  “面向战场,不是面向市场”
  开展非典防护用品科研攻关,没有一分钱经费来源。他们不等不靠,自筹经费100多万元积极投入研究工作。有人问防化研究院院长曹保榆:“你们投巨资研制‘洗消走廊’,市场需求肯定很少,很难收回投资呀。”曹保榆回答说:“我们是面向战场,不是面向市场。”
  防化研究院政委崔玉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身处非常之时,面临非常之事,采取非常之策。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全力以赴。”
  为了确保抗非一线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装备,李小银、刘斌、姚修祚等多位防护专家深入有关单位举办培训讲座;为普及非典防护知识,他们又赶制出医学防非典知识光盘送到非典定点医院。
  退休干部、老防化专家陈焕祺了解到抗非一线医护人员因呼吸道防护不力导致感染率很高,便请缨回到别离3年的实验室,与年轻科技人员一起展开防护器材的研究工作……
  “阻击非典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防化研究院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将继续组织精干技术力量,深化相关技术研究,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ouw品论天涯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英语课程网上免费学
  本报讯 为更好地推动网络教育的应用,弘成科技联合国际上知名的网络教育机构,向广大学生免费提供9种英语课程,包括实用、普通、商务英语和大学英语在内的全线英语课程,满足各层次学员对提高英语能力的需求。学员可通过中华学习网站www.prcedu.com注册免费学习。(赵亚辉) ou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