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消费新亮点系列报道之一
健康用品加把油
本报记者 杜海涛
编者按:当前,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积极应对非典冲击,大力挖掘商机,一些消费亮点在逆境中涌现。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双拉动,这些亮点不应只是非典时期的“昙花一现”,还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消费新亮点系列报道”,分析探讨非典时期涌现出来的亮点、热点如何乘势而上,不断完善,发展壮大,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服务。
健康用品成新宠
5月31日,正值周末,记者在北京呼家楼大中电器城采访时发现,在微波炉、消毒柜等电器销售区域,挤满了准备购买的顾客。来自朝阳区某机关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往,都是把餐具往橱柜里一堆了事,非典发生后,才觉得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这次和妻子商量,专门给餐具买个消毒柜,用着方便,心里也踏实。”
像张先生一样,非典暴发后,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迅速增强。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卫生防护、消毒等健康用品销售增长的情况。
在北京,疫情发生后,口罩、药皂、消毒液、熏香最为走俏。从4月24日至5月4日,西单商场销售口罩17.3万个,长安商场销售一次性口罩2.2万个。而有关部门估计,北京民用消毒液的市场日需求量约30万瓶。在其它发生疫情的地区,这些用品的销售量也持续走高,广州、厦门、上海、山西等多个城市都曾出现过脱销。疫情缓和后,郊游、外出的人们增加,一次性消毒湿纸巾等清洁用品的销量也大幅增长。
非典疫情还引发了消毒家电产品的热销。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消毒柜、微波炉、空气净化器等因直接与消毒、杀菌有关,销量持续攀升。据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连锁企业统计,“五一”期间,这类产品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普遍增长了40%以上。一些具有抗菌消毒功能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也成为市场的主角。这类商品的价格虽然比普通产品高10%—30%,但消费者掏起钱来仍毫不犹豫。
业内人士预计,非典之后,人们吃的会更讲究保鲜,用的会更讲究杀菌消毒,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普及的家电产品,如干衣机、洗碗机、空气清新机等,可能会进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
技术标准待完善
在卫生防护等健康用品销售持续高涨的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是相关技术标准的不完善。
疫病流行期间,各种颜色、质地的口罩被摆上柜台。这些口罩是否合格?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护功能?消费者不得而知。实际上,直到4月29日,有关部门紧急制定的口罩标准才刚刚出台。此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口罩标准。
口罩等卫生防护用品尚且如此,健康消毒家电也概莫能外。目前,市场上不少冰箱、洗衣机、空调都被赋予了消毒功能。而消毒效果究竟如何,必须有明确的指标,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薄弱。比如,我国现行空调检测标准中,还没有将空气清新的功能或者是否具有负离子释放消毒功能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所以质检部门通常不会检测这些项目。于是,所谓的“健康”就成了某些商家和厂家极力钻营的空子。这种状况在洗衣机、冰箱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
一些商家不仅变着法子赋予普通产品消毒、抗菌的功能,甚至擅自生产所谓的“消毒产品”,谋取利益。日前,在北京海淀区一家商场里,执法人员就发现了擅自加入消毒药物的洗衣粉。专家指出,这种擅自加入消毒药物的商品,不但消毒效果得不到保证,还可能产生有毒成分,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消费者还缺乏一些基本的消毒防护常识,对卫生防护用品的消费有一定盲目性。比如,朋友前几天用84消毒液给衣服消毒,结果造成严重褪色;一些人用含氯消毒剂给口罩、餐具消毒,结果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面对林林总总被赋予消毒功能的家用电器,多数消费者更是一头雾水,难以选择。
因势利导促发展
健康、放心是每个人的生活追求。专家认为,人们一旦养成了勤洗手、勤消毒的习惯,卫生防护、消毒杀菌等健康用品的市场空间就不会随着非典过去而缩小,此类商品市场前景看好。当前,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规范健康类相关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引导企业调整开发和生产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家电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非典疫情发生之后,能杀菌、灭菌的健康家电成为市场新亮点。但是,如何帮助消费者认识健康家电,以及厂家如何做到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是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行业协会担负着重要责任。日前,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联合推出了抗菌产品的测试标准,并颁布了首批获得“抗菌标志”的产品。海尔集团十六大门类系列产品首批获得国家抗菌标志认定。
业内人士指出,卫生防护、消毒杀菌等健康用品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有关部门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坚决打击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违法行为。企业也要本着实事求是以及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产品,不要只是当作卖点炒作。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今年已造防护林五十三万多公顷
北京浙江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市完成全年造林任务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截至5月10日,我国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53.7万公顷,为全年造林计划的60%;其中,人工造林26.22万公顷,飞播造林2.28万公顷,封山育林25.2万公顷;北京、浙江、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市)已完成全年造林任务。
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巩固建设成果、提高工程质量、积极推进低效防护林改造、加快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同时,突出了洞庭湖、鄱阳湖、丹江口库区这“两湖一库”的治理,重点构筑南水北调源头及沿线的生态屏障。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采取以发挥自然恢复能力为主、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治理措施,加大了封育工作力度。沿海防护林工程以开展基干林带执法检查为突破口,抓紧基干林带的改造、补建和加宽,加强了红树林的恢复建设工作。太行山绿化工程的重点放在推进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工程着力于高标准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平原绿化建设水平。
为了配合北京市防治非典工作,昌平区林业绿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经过四昼夜的紧张施工,在小汤山医院(二部)建成了一条长1800米、宽50米的高标准、高质量的隔离绿化带,绿化总面积130亩,共栽植各种苗木1.3万株。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当好“电保姆”
江苏丰县欢口镇活跃着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只要客户遇到用电故障时,打个电话或传呼,就能迅速得到服务。几年来,这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进厂入企,进村入户,义务为群众办实事千余件。
图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为农民维修农业机械。朱群英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敖汉旗坚持植树造林20年
目前有林面积502万亩 保存人工种草120万亩
本报讯 介于努鲁儿山脉和科尔沁沙地之间的内蒙古敖汉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全旗每年春夏秋三次全民大会战,综合治理小流域,一干就是20
多年,一举成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旗、全国生态建设示范旗。到目前有林面积达502万亩,占总土城面积的40.3%,保存人工种草120万亩。去年该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敖汉旗过去生态环境很差,土地严重风蚀沙化。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区市党政部门的关心帮助下,该旗高举绿色旗帜,构筑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产业体系。一是大力种植绿色杂粮业,荞麦、黑瓜子、向日葵、杂豆等种植面积超百万亩。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草粮资源,发展养殖业,现在全旗年出栏肉羊50万只、肉牛5万只、肉鸡1000万只、生猪30万只,年出售鲜蛋15万吨,养殖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多。三是发展林草加工草粉、草颗粒,出口创汇;利用沙棘、山杏,制造出纯天然绿色品牌饮品等。四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郭志民 王国疆)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为市场送上定心丸
——商贸系统确保非典时期商品供应纪实
本报记者 龚雯
今春以来,非典疫情一度引发部分地区市场波动,出现抢购商品现象。对此,各级商贸流通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千方百计调拨物资,全力以赴满足需求,保证了特殊时期市场的货足价稳,为广大群众送上了定心丸,大大促进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月下旬,面对市场告急,国务院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其后勤保障组下设生活必需品协调办公室,由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市场稳,人心才稳。部长吕福源亲自坐镇,副部长张志刚主持召开协调办公室会议,并深入市场进行调研。随后,商务部下发一系列做好当前市场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迅速建立由各地生产和流通主管部门构成的应对非典市场监控和商品调剂联络网,24小时值班,随时互通有无。全国35个大中城市根据商务部要求全部制定了应急预案,建起了应急机制。为防止市场出现供求严重失衡,该部贸易市场局会商财政部,对主管的肉类、食糖国家储备做好紧急投放市场的各项准备。
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商品市场调控体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4月20日后,北京居民开始批量购买生活用品,23日城区大部分商场生活必需品断档脱销。商务部立即向北京市提出加快小包装粮、油、盐、糖加工,放宽运输车辆进城的限制,鼓励农民进城卖菜等建议,一方面协调上海、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湖北、湖南、新疆等10省区市紧急组织调运。在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协调下,4月24日至5月1日短短一周内,大批米、面、食盐、口罩、药皂、消毒液从外地调入北京。针对外地菜商害怕感染非典不愿来京而导致首都肉菜市场货紧价扬的问题,商务部与北京、河北反复协调,确定由河北廊坊、保定、承德、张家口4市组织肉菜进京,北京负责在河北省运菜车进京路口设置消毒站,对进城、出城运菜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防疫,使北京肉菜供应紧张状况很快得以缓解。
各地商贸流通部门从大局出发,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北京市商委专门成立了保证生活必需品供应指挥中心,在组织本地货源、加大生产能力之余,加强地区间协作,并要求商业企业进一步改进服务和供应方式。上海市商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好地方重要商品储备,敦促大型骨干企业充实主副食品库存,挖掘生产加工潜力,保证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稳定安全。山东商贸系统随时待命,保证京、晋、冀、内蒙古等重点疫情发生地区的物资供给,以解燃眉之急。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商务部着眼于构建长远的监测调控机制,着手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完善市场监控体系。他们在35个大中城市选取350个当地销售量最大的商业企业,每日上报所经营的粮、油、盐、菜、肉、糖、蛋和卫生清洁用品8大类生活必需品、14个具体品种的每日销售量、销售额和价格,与前一日和上月同日相比的情况;各城市商品流通主管部门每周上报全市总需求量、总供给量以及重要消费品的销售变化走势。各地遇有紧急或重大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并将人工传真报送改为互联网报送。事实初步证明,这一机制是行之有效的。由于监测及时准确,各地调控措施得当,目前全国市场已基本恢复正常的经营秩序。商务部还提出把抗击非典与推进商业改革相结合,要求各地依托现代流通组织体系,主要通过大型连锁超市投放商品,充分发挥连锁企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优势,确保做到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涨价、不降低质量,使超市、便利店等现代物流经营方式在稳定市场供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厦门最近对外开放了第五航权——
多些竞争才能快些发展
白天亮
近日,由新加坡一航空公司开通的新加坡经我国厦门至美国的航线正式投入营运。这是我国首次向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所谓第五航权,即经停第三国境内某点上下旅客或货物权。第五航权的开放在民航界引起反响。一种意见是,国内的航空公司还很脆弱,开放第五航权加剧了国际航线的竞争,航空公司难以承受,因此建议政府多些保护,暂缓第五航权在更大范围开放。
然而,消费者是欢迎第五航权开放的,因为那意味着他们搭乘国际航线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消费者出国旅行如果有可能以选择外航的居多。这其中不排除一些人想体验一下外航服务、图新鲜的因素,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外航的票价通常要便宜出一大截。这最吸引消费者的“一大截”恰恰是国内航空公司最忌惮的。对此,我曾听过航空公司的一些解释,如外航发展得已很成熟,规模大,成本低,能以较低的票价吸引消费者。而我们国内企业相比之下普遍规模小、负债率高、人员多、利润薄,成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明显降下去。如果外航纷纷进入,在国际航线上国内航空公司很难与其竞争,有可能失去这块市场,这将不利于整个中国民航业的发展。
站在国内航空公司的位置上,限制外航的竞争,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许真的会好一些,毕竟竞争没那么激烈,外部环境更好一些,也可能由此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或许正是有关部门基于种种考虑给国内航空企业太多的政策关照,结果使企业长期在一种“不自然”的环境下生存。因为有政府的种种关照保障,有托底,所以企业也不用下什么功夫来加强管理、挖掘市场、降低成本。如此保护反使企业多年没有太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步骤地开放航权,引入外来竞争,是不是反而能逼国内企业更好地面对现实?要生存就必须奋斗,必须自强。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给企业带来了生存的压力,也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因此,促进国内航空企业的发展,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认为民航仍是幼稚产业而多保护、少竞争;或者相信竞争的力量而少保护、多竞争。国内的航空企业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外来竞争还是个未知数。但一个事实是:近年来,民航业的种种进步,包括机票降价、服务改进、飞机增加,无一不是竞争的结果。就在不久前,民航实行政企分开,行业主管部门不再以制订有利于航空公司盈利的票价等手段来对自己旗下的企业“保护”。国内市场放松管制、加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困境,各家企业反倒是纷纷拿出本事来改善经营、强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简化行政审批 提高监管透明度
银监会发布《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记者田俊荣报道: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原有的金融许可证制度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完善。重点是简化行政审批,减轻监管和被监管单位的负担,提高监管透明度,促进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了解和监督。《办法》将于2003年7月1日正式施行。
据悉,与原有的金融许可证制度相比,《办法》简化了金融许可证承载内容,金融许可证不再加载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业务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办法》规定,金融许可证在机构准入或业务准入时,一次颁发,长期有效。除营业地址变更、机构更名、机构合并等原因外,不需换领新的许可证。《办法》还指出,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年检制度已不适应银行监管的需要,应予取消。
据了解,银监会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争取在2003年底前建立起所监管的金融机构的各类机构及管理人员的电子档案,在2004年内做到信息公开,方便公众上网查询。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称,金融许可证制度修订后,对于监管当局而言,可以从繁琐的许可证打印、换证等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人力及物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对于被监管机构,可以节约成本、节约时间,更侧重于内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提高效率;对于公众,可以更为快捷及时地获得完整可靠的金融信息,了解和监督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欺诈和犯罪。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两手抓”抓出新局面
红安县迎难而上促发展
本报讯 “五一”过后,湖北省红安县招商引资好戏连台:整体租售给武汉威龙集团的将军城市场正式营业;台湾华丰公司开发红安工业园区项目正式签约;红安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这是该县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巧弹钢琴”出现的可喜局面。
非典疫情发生后,红安县委、县政府迅速调整工作思路,研究制定非典防治应急预案,县、乡、村、组层层建立防治专班。在防治非典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巧弹钢琴”,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该县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今年播种地膜花生13.8万亩,比去年扩大2.2万亩,粮食部门与农民签订优质稻订单4000亩,完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5万亩,比去年扩大了2万亩。面上工业及商贸经济发展态势较好,4个月,面上工业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1%、55.9%;全县消费品市场趋向活跃,市场物资供应充足,物价指数逐步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开通了红安招商引资网、农业网。通过网络,许多外地客商了解了红安抗非典情况和软、硬环境,增强了他们前来投资的信心。1至4月,该县与外地客商共签订投资协议11项,协议投资额达1.45亿元,动工建设项目8项。
(杨家斌 李琅环 张发喜)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三峡库区下闸蓄水后
万州引来最大投资项目
据新华社重庆6月3日电(记者张国圣、李韧)三峡库区6月1日下闸蓄水后,重庆万州区2日便签下了5000万港币的投资项目。区外经委负责人说,这是万州建区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
据介绍,香港恒生有限公司将投入5000万港币,与万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参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高峡出平湖”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使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三峡大坝正式下闸蓄水前的5月29日,万州五桥机场正式通航,重庆至万州的首航班机上便有20多位企业家,其中一半以上当天即签订了投资万州的意向性协议。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赛纳轿车正式投放市场
本报讯 东风雪铁龙赛纳轿车近日正式投放北京市场,这也是赛纳向全国首批用户交车。据了解,由于赛纳优异的动力性、出色的低油耗、先进的电子化装备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自五月十五日各地东风雪铁龙4S店接受预定以来,消费者对赛纳的订购非常踊跃。(王政)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TNT快递将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本报讯 世界著名商业快递运营商TNT近日宣布,与中外运公司合资合同已到期,将独立在华开展业务。今后三年将引进最新的增值快递服务到物流解决方案中。到今年底,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由现在的十二家增加到二十五家,口岸城市从三个增加到七个。TNT日前还新开设了三十公斤以上货物的运输服务。
(费伟伟)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香河地税实行征管人员服务卡制度
本报讯 河北省香河县地方税务局为强化行风建设,继向全县纳税人公开“文明服务八项承诺”、建立办税公开栏、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之后,近日又印制了两千份征管人员服务卡,发放到全县纳税人手中。服务卡除印有所在地地税干部的姓名、电话、服务事项,还印有地税干部“六项不准”和举报电话。
(周玉良 靳洪山)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湛江外贸出口增速广东第一
本报讯 今年,广东湛江市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和临港型工业发展,外贸出口连创佳绩。据湛江海关统计,一至四月,湛江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六点二七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八十一点四。其中,出口二点二八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五十八点五,位居广东各地市第一位。(梁爱琼 王彦锋)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银杏良种选育课题通过鉴定
本报讯 银杏良种选育研究获重大突破。最近,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莱州市小草沟园艺场等单位承担的“银杏核用品种良种选育”课题,通过山东省林业局组织国内同行专家的技术鉴定。鉴定结论认为,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孙加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