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民航组建三大集团,地方航空公司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海航突围
本报记者 白天亮
海南航空如今已成为中国民航第四大集团。它拥有247亿元资产、485条国内航线、79架飞机,总量上虽和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集团尚有差距,但业务收入、利润一点都不逊色。当上第四大集团对海航实属不易。因为就在1999年民航提出重组三大集团的计划时,海航还只是一家偏居一隅的地方航空公司,面临着是否加入三大集团的选择。
面对资产都在400亿元以上的三个大集团,海航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实现突围的?
你重组,我也重组
1999年,民航总局提出将9个直属航空公司联合重组为三大集团,其资产总和占民航总资产80%以上。当时的海航虽然在地方航空公司中一枝独秀,但如若与三大集团竞争,劣势显而易见。三大集团都是全国性企业,而海航是一家地方航空公司,受地域限制,航空资源缺乏。三大集团控制了大部分国内航线,海航拥有的航线大多是从海南出发的。航线由民航总局分配给各公司,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在短时期内从民航总局获得大量航线。航线少,市场当然就小。
你重组,我也重组,你兼并民航总局直属公司,我联合地方航空公司,海航把目光投向了和自己一样面临重新定位的地方航空公司。从2000年起,海航先后重组了长安航空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山西航空公司,并将海口美兰机场收归麾下,管理三亚凤凰机场。这一系列重组使海航迅速走出海南岛,成为一家全国性企业。
重组新华航是海航的得意之笔。当时的新华航经营困难,有时一天只能卖出20多张机票、一架飞机只有几个乘客,冗员严重,债务累累,生产难以为继。海航以两架波音737飞机及3亿元现金控股新华航,将其组建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新华航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达到了增资减债、扩充运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海航将先进的管理模式注入新华航,激发了企业活力,使新华航恢复了竞争力。对海航而言,尽管新华航经营状况不佳,但其国字号的招牌对海航日后参与市场竞争意义非凡,新华航在首都机场和天津的运营基地对于完善海航的全国航线布局也具有重要价值。当然,最诱人的还是新华航拥有从北京始发全国各地的50多条黄金航线。冗员可以内部消化,债可以慢慢还,航线却是难得的财富。重组一年,新华航成功地扭亏为盈,海航也从此真正跨入国家骨干航空公司的行列。
负债经营,快速扩张
民航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企业要扩大规模,资金至关重要。海航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
海航是以资本运作起家的,早在2000年前就完成了资本市场的“三级跳”——增资扩股、引进外资股、国际资本市场。海航拥有A股、B股、外资股和H股,是中国民航第一家股票“全家福”。
海航的执行总裁李先华告诉记者,在创业之初,借助资本运作发展企业好比“逼上梁山”,是没办法的办法。此后开展的资本运作则是一种主动行为,要让资本运作与产业经营相互促进。2000年,海航以低利率从国外融资8000万美元购买了2架波音737飞机,这一举动得到国际金融界的充分肯定。在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同时,海航也与国内金融界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先后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获得高额授信。
成功的资本运作为海航解决了资金难题,但也引发业界不少争议,认为海航的发展模式存在相当风险,一个例证就是海航的高负债率。海航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80%左右,较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当外部环境出现问题时,高负债企业往往会面临现金流量不足、资金链断掉的危机。海航如何看待自己的高负债?
海航的董事长陈峰表示,负债对于企业是否有危险,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负债比例是否合理,二是债务属于经营性债务还是亏损性债务。他介绍说,海航的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量的69%,企业在短期内并无太大偿债压力,具有较强的防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海航的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有较好的现金流动指标,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近3年海航的航空资产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远远高于资产负债率的增长。最重要的是,海航的经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况。过去3年,海航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3亿元、3.2亿元、5亿元,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收入增加的背后是海航在安全、服务方面所做的扎扎实实的功夫:获得民航安全奖杯,航班正常率连续3年居民航第一,2002年“旅客话民航”活动排名第一,航班客座率民航第一。
有人把海航的发展模式比作“在山路上狂奔”,言外之意是速度很快,但也很危险。海航则认为,负债经营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如果一直追求无外债、低债务的稳妥状态,海航可能早就被三大航空公司挤得没有空间了。海航的尝试,想必会给其他企业以启示:行业内一个相对弱小的企业如何在短时期内占领市场、与大企业竞争。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上海出现“首席工人”
宋琳
“首席”这顶令人羡慕的帽子,如今戴到工人头上。为建设一支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在岗位序列中设立“首席岗位”,分别是首席工程师、首席班长、首席作业手。目前,有59名工人已经被聘为公司的首席工人。
据介绍,首批评选的59名首席工人中,包括首席作业手35名,首席班长20人,首席工程师4人。他们是从企业的1200余名基层一线工人中通过推荐、申报、笔试、面试、讨论、审定等层层筛选后脱颖而出的。被评上首席工人的员工岗位工资晋升两级,一些首席工人每月工资超过了一般的管理人员。此外,首席工人还拥有多项优先权,如继续教育及学费资助的优先权、加薪升职的优先权。首席工人不搞终身制,每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选,不合格者自动失去资格。
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孙志强介绍说,过去公司一线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能在管理层有个位置才算是“有出息”。公司领导认识到,这种情况不但容易造成技术人才的短缺,还会影响企业将来的发展。为此,公司决定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力度,鼓励员工走技术发展道路,要让大家知道,当技术工人一样有前途。“首席工人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实行首席工人制度,在供电公司工人中引起强烈反响。工人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一些已是管理层的人员甚至要求重新回到技术岗位上。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一拖为工人劳模塑像
本报记者 戴鹏
为普普通通的在岗员工竖立铜像并不多见。在河南洛阳中国一拖集团锻造厂的厂区,最近就耸立起两尊工人劳模铜像。这在洛阳这个重工业基地一时传为佳话。
一尊铜像雕刻的是平锻车间54岁的李文绍。沉默寡言的他是一拖集团公认的“老黄牛”。他那“干一辈子锻工,打一万吨铁”的心愿,多年来在全厂职工中流传。30多年来,他打的铁远远超过了1万吨。2001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另一尊铜像雕刻的是机动科的电工宋宝。大家一提起他就会说:“宋宝宋宝,厂里瑰宝”。2000年,美国一家客户要求锻造产品必须是电加热,而该厂一直是气加热。他带领锻造技改小组,一口气改造了两台炉子,及时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满足了生产所需,为企业节约资金190万元。投入使用后,每年还可为企业节约136万元。2002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弘扬他们这种默默奉献、科技创新的“劳模精神”,鼓励全厂工人积极钻研技术,一拖集团锻造厂上下一致决定,为他们雕刻铜像。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重视“高级蓝领”
昌中
“首席工人”和劳模铜像,两件新鲜事传递出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技术工人越来越得到企业重视。
工人的技术素质状况与工业经济的增长、工业结构的调整,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业社会,一个有效率的工人,要比一个一般的工人多生产出20%—30%的产品。但是,虽然企业对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人才市场上却很难得到满足,不少企业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在深圳、温州等地,甚至出现年薪10万元却招不到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工的咄咄怪事。
这种状况的背后,是长期以来技术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企业里,技术工人的收入要比管理干部低很多;青年人愿意当工人的越来越少,当了工人也不愿意钻研技术,而是赶快考个文凭转干部;不少有绝招绝活的老工人,遇上企业减员增效,也是在“下岗”之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职工培训立法落后、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传统观念影响等。可以说,是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现状,导致了技术工人的短缺。
因此,要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不仅要抓培训抓职业教育,更要研究和改进社会评价体系和企业激励机制。上海、洛阳这两家企业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级技工紧缺的状况,企业首先要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与其感叹“高级蓝领”难求,不如眼睛向内,转变人才价值观,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技工、爱惜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各抒己见
不要试图永远留住人才
晓白
一家大型钢厂的厂长讲过这么一件事:前两年,企业对一项重点技术进行攻关,从厂里的技术人员中选择了两位年轻人,送到德国学习,前前后后花了近百万元。回来后,企业又投入巨资,购买设备,为这两位技术骨干创造条件开发新项目。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两位企业十分珍惜的人才却被竞争对手挖走去搞相同的项目,而自己刚刚开展的项目反倒因人才接不上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几年人才流动加快,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企业里的技术骨干或重要的管理人员突然离开,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有时这种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减少关键性人才的流动,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事情。每个企业都希望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但往往很难实现。于是,企业想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又怕最终为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企业想重用人才,又怕人才对自己不忠心。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人才,让企业“又爱又怕”。
企业人才流失,一方面说明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利益调整、分化的结果。在开放的社会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把人才长久地留住,而且,从整个社会进步的角度说,一个健全的人才市场就是要通过人才的充分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固然要通过进一步改变经营机制,努力形成一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也要明白在人才竞争的时代,不要试图永远留住人才,而是要采取措施,当人才流动时尽量减少损失,化被动为主动。
在这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例如:规定企业人才流动有义务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密;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到竞争对手那里就业等等,将人才流动纳入法制化轨道,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强人才的储备,同时建立一些应对机制。如企业内部应建立起技术和技巧的传授制度,对于客户、市场关系以及技术、工作的主要职责等,要让同一部门的人都有大体的了解,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或信息共有。再如,一个项目的开发能否考虑多人同时参与,有时同一个项目由若干个小组同时研发。这样既形成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又保证了企业的研发不会因个别人的流动而停滞不前。
最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对我国150家大型企业的高层领导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领导层认为企业面临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问题,而只有10%的企业认为自己已建立起足够的人才储备来应对这种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尽快建立人才储备敲响了警钟。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近年加大技术革新力度,依托高新技术,将原来单件化、小批量的单一产品逐步向标准化、批量化的多行业产品转化。2003年,二重集团依托技改使产品保持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截至5月,集团完成产值3.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9%。图为二重集团技术中心的颜晓东在进行板材拉力试验。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职工热线
“一女两嫁”赔偿没商量编辑同志:
我前年应聘到一家公司搞软件,签订5年劳动合同。后来一个公司请我做兼职,又签了2年劳动合同。去年10月,新公司任务紧,我就向老公司请了两个月病假,结果这件事被老公司知道了。老公司说我因为给新公司服务,影响了其经营,要我赔偿经济损失。我想知道,我是休病假替新公司搞开发的,是不是要赔这笔钱。如果要赔的话,是由我一个人来赔,还是与新公司共同承担。
(天津 罗琼)罗琼同志:
就你所提的问题,我们咨询了有关部门。据介绍,你的情况属于“一女两嫁”、建立双重劳动关系。这类情况近两年颇为常见。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你在与老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履约期间,又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已构成对老公司正当权益的侵害。
《劳动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和被招用的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共同成为受经济损失一方的原用人单位的债务人,共同负有履行向原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义务。因此,对老公司的赔偿应由你和新公司共同承担。
“一女两嫁”,最后自己要担责任,也会让招用的用人单位连带受罚。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不能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当作儿戏。(编者)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美通统一公司品牌
本报讯 日前,美国通用无线公司宣布,为进一步推动规范化经营的步伐,该公司导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CIS,包括为广大移动通信用户所熟悉的“际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品牌的对外名称统一为“美通无线”。公司名称也正式变更为“上海美通无线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这是美通无线推动规范化经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徐洋)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企业开业七周年 取消庆典搞卫生
本报讯 5月18日,是山东无棣富豪大酒店和无棣精大枣制品有限公司开业七周年的日子,但两个企业没有一点庆典景象,到处所见的只是全体员工开展大扫除的场面。原来,两家企业的董事长王殿杰先生目睹这一时期无棣万众一心抗非典的情景,取消了原定举行的开业七周年庆典活动,将准备用于庆典的5万元钱捐赠给无棣县政府。近7年来,王殿杰已为当地修路、打井、建幼儿园等公益事业捐款270多万元。(李政)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安捷伦下线首款中国开发的产品
本报讯 全球著名跨国高科技公司安捷伦科技最近在其上海的制造中心——安捷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第一款由中国团队自主开发并制造的产品——6820气相色谱仪正式下线。这款产品旨在为石油化工和环境保护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冉永平)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建设者风采
工人专家
——记全国劳动模范李宴家
张丽君 梁毅
李宴家说自己只是鞍钢集团的一名普通的工人,但许多鞍钢职工却喜欢称这位老劳模为“工人专家”。
李宴家在鞍钢化工总厂的27年,始终在工人岗位上工作。不过,他这个工人可不简单。他是能给设备“看病”的“高级医师”。李宴家从入厂起,就发奋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了一手“手到病除”的硬功夫。钳、焊、电等十八般技艺他都拿得起。哪个设备有几颗螺钉,哪个部位维修需要多长时间,他都了如指掌。设备出了故障,只要他听一听,摸一摸,便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他又是一个技术革新家。他先后研制成功了技术革新成果54项,其中两项获国家实用技术专利,为企业创效益2800多万元。
在鞍钢,许多工人都知道李宴家摔跤摔出“国家专利”的故事。当时李宴家在焦筛班当班长。焦筛车间有12条皮带,钢制增面辊是皮带机上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钢辊长时间在潮湿的焦粉包裹状态下运转,极易腐蚀与磨损。每条运转皮带一年需要更换2至3个钢辊。一个钢辊平均价格为3500元,一年用于更换钢辊的费用达10万元。李宴家决定对钢辊进行改造。
下班了,李宴家骑着自行车往家走,可他心里还在琢磨着改造钢辊的事。那天路滑,李宴家连车带人摔倒了。他脸上破了皮,可戴手套的手却好好的。这启发了他,如果把钢辊用旧皮带裹起来,皮带和皮带接触,不就可以减少磨损吗?他将皮带切成圆环形,直接套在辊轴上,发现效果很好。不过,要把皮带割成圆环形并不容易。20毫米的皮带,几个人干一天,才能割下两三个圆环。这时李宴家又想,能不能做一种模具,用冲压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性急的李宴家说干就干。没有绘图工具,他就到旧物市场买了丝锥、板牙、千分尺、小钻头。为了尽快把这种模具搞出来,他经常在灯下干到深夜,最后终于完成了模具的设计与绘制,又进一步将模具改造成半自动液压式模具,每天可冲制标准橡胶圆环40多片。这项技术在1998年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5年来,他同全班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57个增面辊,为企业节约资金48万元。
对李宴家,厂里有一个统计:这些年,他年年有项目,年年有成果。他的每一项成果都给企业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少则几千元,多则数百万。和李宴家工作在一起的工人们还有一个统计:20多年来,他从未完整地休过一个休息日。企业的年休假,他也一次没休过。他先后把多年积攒的1350个“代休票”献给厂里,相当于9000多个工时,折合工资超过5万元。(附图片)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中航二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
本报讯 我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企业改革重组取得重大进展。由中航二集团为主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京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中航二集团成为我国第一家主营业务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
中航科工是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四家发起人为中航二集团,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其主业为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制造与汽车产品研发制造,包括直升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飞机零部件和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中航科工的成立,突破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计划经济模式,对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影响。(钟航)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