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开栏的话
本报4月15日一版发表任仲平《论奉献》一文后,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一个多月来,许多读者给本报编辑部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谈感想谈思考。他们认为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之时,在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中,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奉献的可贵,感到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者在来信来电中说:《论奉献》一文使他们思考,什么是奉献?奉献是否有不同境界不同层次?随着社会发展,奉献的含义和内容是否也要发生变化?在抗击非典时期,对奉献精神有何新的理解?一些年轻的读者在来信中思考:如何理解奉献与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如何理解奉献与竞争的关系?什么样的价值观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什么样的人可称是当今时代的英雄?
党员干部们在来信中提出:如何理解奉献精神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对广大党员干部,奉献是否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也有一些读者这样思考:我们社会如何通过建立一些长效机制,来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使奉献者找到更多的载体。
应读者要求,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专栏。欢迎读者踊跃来稿,参加讨论。来稿应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特别是抗击非典斗争、促进经济发展的实际,围绕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交流思想,提出见解,澄清认识。来稿以说理为主,不拘形式,以500字为宜,最长不超过2000字。
此次讨论与人民网(www.people.com.cn)联动,欢迎大家在人民网主页上的专题讨论区发言,本报将选登精彩发言。
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总编室第四编辑组,邮编100733,注明《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专栏编辑收。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清华学子:心灵撞击论“奉献”
本期嘉宾主持人:清华大学 乔申颖、郭晓科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清华园的学子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学生们开展各种讨论: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对待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的冲突?如何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论奉献》则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将议题集中到“奉献与奉献精神”上来。
心迹实录
我们曾经轻忽和麻木着,我们强调个性,我们相信没有什么人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我们轻蔑地冷笑着那些“不合时宜”的壮烈言辞,轻蔑地冷笑着那些“不合时宜”的牺牲举动。
然而现在,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轻松也太不坚强,我们忘记了这跳动的心脏其实能够负担起更多的东西,也需要负担起更多的东西。
——清华大学夏怀逸同学谈非典带给自己的改变
郭晓科:奉献是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过去一谈到奉献,总感觉很空泛,总是说英雄人物、模范代表等等,让人感觉无论是他们个人还是他们的事迹都离日常生活太遥远。然而,这次的非典疫情和抗击非典的斗争,却让我们有了另一种感受。在非典时期,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同学们冒着危险奔赴抗击非典第一线,这是奉献;新疆地震的时候,我们清华大学师生向灾区捐献了大量衣物,这也是奉献;现在我们坚守岗位、不离校,做好自我保护,这也是在奉献。可见,奉献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我认为,奉献意味着个人利益的牺牲,而这种牺牲,是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假如我们在非典疫情袭来的时候纷纷离校回家,不仅会给国家防治非典造成困难,还会给家人带来危险,自己的课程也受影响。现在,我们坚守学校,不仅没有给家人和社会带来危险,而且个人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崔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奉献的意识,需要唤起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奉献的意识,需要大家互相感染,把这种奉献精神给呼唤出来。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话剧队排了《紫荆花开》这幕戏,讲的是清华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老科学家的事迹。当时我们担心,清华的学生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传统教育戏”?没想到,演出之后,同学们非常叫好。又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只要求他们的党员带头去隔离区,参与抗击非典斗争,但北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去了,都是自愿的。
郝育倩:很多人做出奉献的时候,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应该还原这种内心的情感
奉献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颗种子,它应该是平凡的、大众的。很多人做出奉献的时候,就是出于自己的良知。我们不应该把奉献弄得太抽象,让人觉得不可接近,或者产生排斥心理。比如:现在清华有很多志愿者,在学校的各个地方做义务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向别人表明自己有奉献精神,而是觉得做这些事有意义。再比如郑培民,他可能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奉献”只是社会对他的行为的最后评价。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很自然的理由,从内心来说,他愿意这样做,而不一定非要得到别人的一个评价。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讲奉献的事例和人物,都是外界加在这些人身上的评价。我们应该还原那种内心的、真实的情感,然后很自然地去理解他们。
沈嘉:奉献不是目的,是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和行动。提倡奉献,实际上是倡导奉献所指向的目的或价值
奉献不是人们行动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而是实现某种价值、达成某种目的的过程和行动。我们通常说的奉献精神,实质上是对这种价值或目的的指代。刚才郭晓科举的例子,就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同学们向灾区捐了很多衣物,这是表达一种关爱。这种关爱,是我们最终要追寻、要表达的。而这个过程、这个行动就是奉献。在强调奉献的时候,要注意它指向的价值,比如说一种关怀,或一种责任。提倡奉献精神,实质上是通过对奉献的肯定,来倡导奉献所指向的目的或价值,比如: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对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他们把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患者利益等,看得比个人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因而当这些原则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能够舍弃后者。而他们的行为被称为“奉献”,这是社会对其行为意义的评价。
钱丽花:应该注重奉献的实效,提倡理性的奉献我们应该多从奉献的实效这一角度,来理性地看待奉献。从实效的角度来看,奉献可以分为两种:理性的奉献和非理性的奉献。“理性的奉献”是指人们用理性的思维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比如:自己的能力、实际的需要、奉献的方法和手段等,然后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社会做出的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奉献。例如:我国西部条件艰苦,但是很多人觉得在西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于是他们牺牲了自己在大城市、在繁华地区过舒适生活的机会,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奉献”,这种奉献是有价值的,不管是对奉献者自身,还是对西部,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是我们所应该大力提倡的。“非理性的奉献”是指那种没有经过充分考虑,没有衡量各种因素,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奉献”。这种奉献从表面上看、从过程上看和理性的奉献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从结果的角度去分析,却截然不同。例如:一个在科技领域已经小有成就的研究人员,却志愿去西部做一名普通教师。他没有想到继续做研究能为国家做更大的奉献。我认为,这确实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这种“非理性的奉献”我们不应该提倡。
胡孝乾:应该区分奉献和贡献
奉献与贡献,表面看词义相近,细细琢磨却差距很大。奉献强调一种自我牺牲,不能按利益最大化来考虑。如果做一件事把方方面面都想一遍,这就不是奉献了。有时候,就是你脑子里出现一个声音说:你该去做!就做了。这就是奉献。奉献者不会索取,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正如“奉”的字型一样,他们只是高高地举起双手,献出自己的一切,不求索取。贡献则代表着对回报的期待,就像古代献给朝廷的贡品,它附加着对安全和庇护的要求。奉献代表的是一种自我牺牲,它是奉献者一颗热爱他人、热爱社会的心,这是贡献所难以企及的。
课堂老师:奉献有不同的境界,关键要看结果奉献,有主动的和被动的、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有准备的和没准备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等等,情况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看最后的结果。
比如当年毕业分配的时候,我主动要求从繁华的上海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当时没有多么高的境界,而只是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就是觉得那样做很浪漫、很英雄主义。在东北干了30多年。后来,人家说,你把自己的半辈子都奉献了。我觉得很惭愧,我当时没觉得自己是在奉献。但是,我们那样做的结果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因而,也还算是奉献。
现在我们谈到抗击非典中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从结果上看,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在为抗击非典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白衣天使”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尊敬的可爱的群体。从出发点来看,也许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觉悟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相当一部分人明明知道很危险,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种境界是最崇高的。也有人是出于责任,作为医生,不管危险不危险,都要担起自己的责任。也有人是服从纪律。对每个人的出发点和当时心里的想法不能过多地去探究,很难要求每个人的境界都那么崇高。是不是奉献?怎么看?我认为,主要还是看行为的结果。
主持人的话
清华大学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大家对“奉献”一词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出看法,思想激荡,文采飞扬。接下去的几期,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就什么是奉献,奉献是精神概念还是物质概念,奉献的判定标准应是主观动机还是客观结果,奉献是否可以划分不同的境界层次,奉献的含义是否会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抗击非典时期,对奉献有何新的理解等问题发表高见。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在浙江省舟山市,有一支2610人组成的特殊市民队伍,他们因帮助他人而“心里充满一片光明,人生充满阳光”——
舟山义工,有一种情怀让人感动
鲍洪俊 梁孟伟
在浙江省舟山市,有一支2610人组成的特殊市民队伍。
讲授防病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清除卫生死角……在明媚的5月,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处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共有一个响亮的称号——舟山义工。
义工梅友棠以“亮亮师傅”的名义在《舟山晚报》公布电话,帮助市民义务修理家电。“亮亮师傅”引发连锁反应,如今已成为一个20多人的义工群体
走近舟山义工,一种互助的情怀让人感动。
60多岁的陈学明大娘颈挂“义工牌”、胸戴“义工章”。隔壁人家的门太响了,她上门琢磨着抹一点油,垫块皮圈;楼上的小孩有时泼水扔东西,她找家长提醒一句;巷口路灯坏了,她找人修好。一个洗啤酒瓶的个体户占了小区的人行道,她跑前跑后,帮他挪块地方。她不光是社区图书馆管理员,还是市委党校宿舍楼楼长,居民亲切地称呼她“百管阿姨”。
去年8月,义工梅友棠以“亮亮师傅”的名义在《舟山晚报》公布电话,愿意帮助义务修理家用电器。从此,“亮亮师傅”名震舟山。一个雨夜,一位居民家里电灯突然不亮,孩子作业没做完急哭了!梅师傅冒着雨骑车赶到,电灯重新亮起的那一刻,母女俩对他充满感激。现在,“亮亮师傅”已经变成一个20多人的义工群体。
宋铮师傅就是这个义工群体中的一员。他说:“社区太需要义工了。电器坏了,一些店可能会拖着不给及时修。义工就不一样,不仅随叫随到,随到随修,还附带做些别的好事。”
还有“盲人按摩师”张磊。小伙子一边替人推拿,一边介绍参加义工的经过。从16岁失明到现在,8年多来社会给了他太多的关爱,他要回报社会。去年8月份,听到市里招募义工的消息,他让妈妈替自己报了名。如今,他每星期都要让女朋友搀扶着去为孤寡老人们义务推拿。听着老人们声声感谢,他感觉“心里充满一片光明,人生充满阳光”。
走进北园社区,翻看《义工登记表》,“健身活动管理小组”、“图书阅览管理小组”、“宣传小组”、“夜间巡逻小组”、“医疗咨询小组”后面是一长串义工名单。满头银发的曹明道和另外5名退休医生,星期一到星期五接受居民健康咨询;浙江海洋学院图书馆退休的陶志增老人,“专业对口”当起了图书馆馆长;懂得法律知识的孙岳雷,自然成了居民们的法律顾问。
眼下,舟山市已有2800多名市民和52个单位报名参加义工,经过培训后正式注册的义工已达2610人。
一封来信引发市民思考:义工不能是一时的春风行动,不能仅是少数人的奉献,义工应当成为公民互助的习惯和制度
舟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天龙说,义工制度是舟山群众建设社区文明的一种探索。它的本质是互帮互助,旨在倡导普通群众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义务服务,弥补政府管理、市场服务的真空。这项制度缘于《舟山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
去年8月下旬,宋铮的妻子黄行提笔写信给《舟山日报》,讲述自己丈夫做义工,却被一些人认为是“出风头”、“充好人”。黄行在信中发出疑问:“上海‘徐虎’得到了市民拥戴,而宋铮为什么被人看成多管闲事,甚至还有人认为他‘脑子有毛病’?”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需不需要宋铮?社会只有几个宋铮行不行?怎样才能让助人互助成为社会风尚、社会行为?
舟山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在媒体上开展了广泛讨论,号召大家“学习‘亮亮师傅’,争当合格义工”。广大市民热烈地抒发见解,大家形成共识:我们的生活需要义工,我们的社会离不开义工;义工不能是一时一刻的春风行动,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人的道德奉献;义工应当成为公民互助的习惯和制度。
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责成团市委牵头,成立舟山义工联(筹),向市民发出“争做一名义工,共创文明城市”的倡议书,随后很快制订出台《关于推行舟山市义工制度的若干意见》,推动义工活动健康发展。
变单向服务为双向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义工制度获得长久生命力
有专家指出,义工制度要有长久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互动互助”,变单向服务为双向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在舟山应运而生:把义工工作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义工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小时储蓄制”、“星级制”、“评优制”等义工评估表彰制度;通过财政拨款和自筹捐助渠道解决义工工作经费,建立义工物质保障机制;刚性规定2000—10000人的社区开辟30平方米以上的义工服务场所。
建立组织体系。成立市、区义工联——街道义工服务中心——社区义工服务站,招募三类义工:普通义工是把志愿者吸引进来,根据其特长、爱好,进行必要的培训后,组建义工服务队;义工骨干是从中选拔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者承担部分组织工作,逐步实行义工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团体义工是以系统为单位加入,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成立各类专业性的义工会员团体。
根据“党政关心、社会所需、义工所能”的原则,舟山各级义工组织着力开展四大服务活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兴办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保、社区治安、社区家政服务;关注社会困难群体,致力于助学、助老、助残、助病、助困等一助一、多助一扶贫帮困服务;组织以心理健康、法律援助、就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热线信箱、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参与政府节庆活动和各项大型公益活动,进行团体性义工服务活动。
今年4月22日,舟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正式成立,义工活动走向制度化。如今的舟山,“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北京
太空西瓜成熟上市
今年,北京地区首次大规模种植经过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的太空西瓜,其中大兴区种植了近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3000万公斤左右。目前,太空西瓜品种已经陆续成熟,开始上市。
图为5月25日在北京大兴区新概念西甜瓜种植基地的瓜棚里,基地工作人员吴凤岐(中)展示已经成熟的“航星二号”太空西瓜。
(新华社记者 戚恒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西安
医生开处方要标明药价
本报西安5月25日电 记者郑少忠报道:西安市物价局日前出台规定,医生在处方上必须写清药品名称、数量、价格等内容,接受患者的监督。
西安市还加大药品市场价格整治,严禁各单位虚列成本,虚高定价。同时,在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市、区、县价格部门将及时采取利润率、差价率、限价等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迅速平抑药品价格,对在药品价格异动期间擅自提高药品价格、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的,从重从快查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盐湖又架“万丈盐桥”
据新华社西宁5月25日电(王钱何)随着盐湖资源的开发,第二座“万丈盐桥”正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上架起。
20世纪50年代初,盐湖的开拓者利用盐湖盐盖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在湖面上挖盐块,补盐洞,筑路基,没有用一吨钢材,一方木料,甚至没用一块石头,铺就了一条长达31公里,1万余丈的银光闪闪的“盐桥”,“万丈盐桥”因此得名。据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天然气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座“盐桥”长120多公里,长度是50年代修建的“万丈盐桥”的4倍。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成都明僖王陵
主体维修工程完成
众多谜团有待破解
据新华社成都5月25日电(记者刘谨、苑坚)位于成都市东郊5公里的四川明僖王陵日前完成了主体维修工程。
明僖王陵修建于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其主人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第三代蜀王朱友壎,陵墓地宫于1979年被发现。从去年10月开始,四川首次对明僖王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时,专家们发现,明僖王陵仍然有许多谜团使考古专家们难解。比如建造地宫的巨石最大的重达20多吨。这些巨石是从远在90公里外的都江堰运来的。在人们只能用马车运输物品的500年前,这些巨石是怎样运送来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点燃千支蜡烛
齐为中国祝福
5月24日晚,“在浙外国人烛光祈祷会”在杭州西湖之畔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近百名外国朋友与杭州市民一起点燃了数千支蜡烛,祈愿中国能够早日战胜SARS疫情。活动中还有许多人捐了款,这些捐款将全部捐赠给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钟日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